2022年9月19日 星期一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的責任政治觀念錯得離譜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出版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大家健康悅讀電子報】提供健康資訊、親子教育及有趣的兩性話題,讓你幸福養生,健康、樂活每一天!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9/20 第530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被「夷平」的新聞台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的責任政治觀念錯得離譜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輸出通膨 全球經濟同遭衝擊
民意論壇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兩岸關係 難跳過攤牌那一刻
解讀兩岸關係大調查/和平機會 需善意與智慧
總統關注選情不問災情 全民震驚心冷
天花板掉落 不能道歉了事
解讀兩岸關係大調查/軍購影響 不如政客操弄
認識斷層有助監測防災
解讀兩岸關係大調查/裴洛西來 現狀加速改變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被「夷平」的新聞台
黑白集/聯合報
繼中天新聞台被撤照後,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大豐─TBC聯盟近日向NCC提出申請,將五十五台的TVBS「移頻」發配邊疆。取而代之的,是與民進黨關係密切的「鏡電視」。要說這不是政治操作,恐無人相信。

有線電視四十八至五十八台,是新聞台的黃金地段。TVBS一旦被移頻,跟「直接下架」也差不多。如此一來,黃金地段就只剩「策略聯盟」的壹電視、年代、三立,林文淵任董事長的東森電視,NCC當門神的華視,最老牌「民進黨電視台」的民視。再加上鏡電視,就是蔡政府「一統江山」。

儘管相關人說這次移頻「純屬商業行為」,但鏡電視與綠營關係密切,這誰也遮掩不了。鏡電視今年初上演了一個月四易董事長的鬧劇,又頻傳公司治理疑義,近日更被揭露已賠掉兩個資本額,還有「秘密海外公司挹注資金」。果然是,「有關係就沒關係」。

大豐去年原欲併購TBC,卻遭NCC否決。事實上,這個系統業者的五十二台迄今仍然空著,要讓鏡電視推進到黃金地段,也未必非要移開TVBS。此舉,除「護航鏡電視」,更是遞出「投名狀」:用TVBS的頭,展現對蔡政府的忠誠。

這次事件,和中天新聞被撤照並無二致,都是蔡政府「掌控媒體工程」的一環。將TVBS「移頻」,等於將異議新聞台「夷平」,讓新聞台從此變成蔡政府喉舌了。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的責任政治觀念錯得離譜
社論/聯合報
政府的防疫及疫苗採購政策,最近屢屢引發議論,其中不少是針對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而來。為此,蔡英文總統近日在臉書發文,呼籲外界不要把防疫當成「選舉口水戰」;若變成負面攻擊手段,對眾多盡職的防疫團隊人員不公。看來,蔡總統的「責任政治」觀念錯得離譜;就政策利弊進行辯論,原是民主選舉的重要手段,怎能說是「口水戰」?

蔡英文這段發言雖是在「總統臉書」發表,但她的角色更像是「民進黨主席」,目的在為陳時中護航,也在為政府的決策爭議建立防火隔離帶。事實上,政府三年來採取高壓防疫,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及行動自由加諸了許多強制限制,疫苗、藥物及試劑的採購分配又影響到無數百姓權益,乃至不少藥物緊急使用授權的發給違背專業及公正原則,皆疑點重重。在決策時,政府威風凜凜拍板,人民毫無發言的餘地;而今適逢選舉較勁,許多決策露出破口,民眾若還訥訥無言,豈不是甘當愚民和順民?

蔡總統這段「不要把防疫變選舉口水」的發言,明顯犯了三項觀念上的錯謬及誤導,必須釐清。第一,朝野在選舉中就公共政策進行辯論,是民主政治正當且必要的攻防,絕不能視為「口水戰」;第二,最近各界對防疫政策的討論,主要是針對決策過程的理性與透明不足而發,其中涉及徇私、貪瀆、顢頇、專斷等問題,主政者一味迴避才是失職;第三,外界質疑焦點都集中在「決策層次」,大家對於基層防疫執行人員的努力皆極肯定;因此,蔡總統擔心防疫人員的貢獻被抹煞,實屬多慮。

民主選舉的攻防,提供了人們檢驗候選人的絕佳機會。試想,陳時中如果還是個政務官,他愛怎麼耍嘴皮,愛怎麼打官腔,愛怎麼K歌飲酒,只要蔡英文袒護著他,民眾也無可奈何。但現在蔡英文提名他競選台北市長,這個把關的責任,就落到了首都市民身上。台北市如果不想選出一名言行反覆、行事不透明、人設搖擺不定的市長,選民當然需要對他做更多人格檢驗和靈魂拷問,怎能說是口水戰?

蔡英文把防疫政策的辯論說成「口水戰」,除顯示她的元首角色逐漸崩塌,也反映她對「責任政治」的認知極其偏差。事實上,陳時中的防疫及疫苗決策的偏失,不少因素可能是來自府院高層的干擾所致;尤其對高端的偏袒,蔡總統恐怕難脫干係。試想,蔡政府總共編了八千四百億防疫特別預算,其中用於防疫的經費不到兩成,高達八成的經費被拿去紓困和發消費券。簡言之,政府假防疫之名編了大筆預算,卻將其中六千多億元用在政策買票用途;而在野立委拿到的資料,則關鍵數字均被塗黑,這要如何監督?蔡總統這麼怕外界討論防疫問題,莫非因為心虛?

蔡總統近期面對選舉,屢屢偏離元首應有的高度與原則。諸如,她不時公器私用,利用總統視察公務夾帶政黨輔選行程;為了幫民進黨候選人助選,她動輒對其他政黨候選人作無謂的人身攻擊。這些,都是失格的表現,喪失了總統代表國家及團結國家的基本原則。包括這次的九一八台東大地震,花東地區橋斷人傷,中央聲稱要舉行視訊會議,但地方苦等兩小時,蔡總統卻念完稿就起身走人,讓所有人員錯愕不已。如此心不在焉的中央政府,又值得誰的支持?

決策者要為其政策後果負起相應的責任,有最大權力的人,要負最大的責任,這是「責任政治」的要義。蔡英文的觀念錯得離譜,她終須付出代價。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輸出通膨 全球經濟同遭衝擊
社論/經濟日報
台幣貶破31,歐元不到1比1;人民幣全力守7,日圓下探147。美國操縱匯率,完全不靠干預;只要提高利率,全球匯市戰慄。從今年3月美國聯準會(Fed)首度升息之後,美元即一路震盪走高,同期間台幣及人民幣對美元都貶值近10%,韓元貶值更多,日圓自不用說。依照美國自己的定義,這當然不是「操縱」匯率;但世人只要略懂經濟學原理,都知道利率變動對匯率的影響。現在美國通膨飆高,必須緊縮貨幣政策壓低通膨,美元同時升值自然更妙。美國是否承認「操縱」並不重要,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重要的是從更深層來看,美元升值主要源於Fed大幅升息,升息目的當然是對抗通膨,但通膨升高的元凶又是什麼?人人都說是能源價格飆漲,但美國西德州油價目前已與去年10月大致相當,汽油價格也明顯下跌,通膨為何居高不下?再說新冠肺炎疫情,對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影響是「雙殺」之局,為何只見通膨,不見通縮?真正原因,其實是美國貨幣與財政政策過度寬鬆所致。先前Fed不僅將利率降至近零,同時實施量化寬鬆大肆注入流動性,政府也動支數兆美元移轉給付。2020年疫情肆虐,對通膨影響不顯;但2021年經濟逐步解禁,通膨初露爪牙, Fed卻堅持「過渡論」,拜登政府也再砸1.9兆美元。總供給停滯,總需求暴增,通膨豈能不節節升高?

如今Fed知錯已改,但拜登政府仍堅持擴張路線。拜登堅信只要使中產家庭的生活負擔能力更強,就是在對抗通膨,因此國會通過「通膨削減法案」,補貼消費者的綠能、藥品及教育費用。但事實卻是此案對經濟體系再度注入4,850億美元的新增需求,只會餵養通膨,而非削減通膨。賓州大學華頓預算模型的模擬結果顯示,在此案實施的頭幾年,反而會使通膨率稍稍上升,原因是擴大社福及醫療補助可能使民眾支出增加。至於鼓勵綠能投資、半導體製造及強化基礎建設,雖然能夠促進供給,從而降低通膨壓力,但這些投資在短期也只會使總需求增加,反而推升通膨。

拜登對通膨現況的發言,聽起來好像與大部分美國人並非活在相同時空。7月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6月持平,拜登立刻高喊「零通膨」;8月比7月上升0.1%,拜登的回應是「我不擔心,因為這只是1%的十分之一」,但美國股市為何因此暴跌?拜登這些說法或許是為了安撫美國民眾,然而他實在是高估了自己的說服技巧,且大大低估了美國民眾的常識水平。

聲望崇隆的經濟學家、財政部長葉倫,力推「俄羅斯出口原油價格上限」行動計畫;既要迫使俄羅斯不減少石油供給,又企圖控制進口國的石油需求,同時還要限制俄油出口價格。這是在用「看得見的手」,緊抓「看不見的手」。葉倫這套妙用經濟學理的計畫一旦付諸實施,結果究竟是成功壓低油價,還是製造油價動盪?年底前就能見真章。

除了拜登政府,無論是經濟學界或金融市場,都對美國的通膨展望不敢樂觀。英國金融時報(FT)對首要院校經濟學者所做的最新調查顯示,大部分學者認為為了壓低通膨,美國政策利率在整個2023年都將維持在4%以上。拜登的擴張政策,只會繼續拖Fed緊縮措施的後腿,利率勢必更高,美元還會更強。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一是美國對外輸出通膨,迫使其他國家同步緊縮,壓制全球經濟成長;二是導致財政脆弱國家陷入金融危機,甚至破產,斯里蘭卡與巴基斯坦只是首例。8月美國通膨再度衝高,也將這場「反向匯率戰」帶入新一回合。

台灣絕對避不開雙率衝擊,央行尤須臨淵履薄,審慎因應。

   
民意論壇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兩岸關係 難跳過攤牌那一刻
趙春山/聯合報
解讀聯合報近幾年這項民調,感覺兩岸關係就像「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今年的情況似乎特別嚴重。針對兩岸關係政治、外交、軍事、經貿和社會五項領域做的調查,民眾認為其中政治、外交和軍事處於「敵對或緊張狀態」的比率,皆創歷次調查新高,經貿關係也由和緩轉趨競爭。

今年民調新增了一些題目,觀察民眾對影響兩岸關係重大事件的反應。例如,有四成四的多數受訪民眾認為,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對台灣「弊多於利」。對岸採取的反制行動,顯然帶給台灣民眾與政府,相當不一樣的感受。

在經濟方面,中共針對裴洛西訪台,採取暫停若干台灣農漁產品輸陸的「懲罰」措施。民眾擔心對岸會擴大限制的範圍,或甚至終止ECFA。數據顯示,兩岸經貿往來未受疫情和兩岸關係緊張的影響。台灣對大陸的經貿依賴仍然很深,大陸現為台灣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因此,受訪民眾多數希望持續加強兩岸經貿交流。

在軍事方面,裴洛西訪台後,中共「鎖台軍演」和軍機穿越海峽中線的舉動,已有「常態化」的趨勢。雖然受訪民眾普遍認為,兩岸開戰的可能性很低;但又憂慮中共日益強盛,會對台灣形成軍事威脅。

一旦中共對台灣用武,美國是否派兵協防台灣的問題,長期引發各界的討論。對此,受訪民眾的看法相當分歧。我認為這是因台美互信不足,以及受到美國「戰略模糊」政策的影響。加上受到烏克蘭戰爭的教訓,台灣民眾已有強化自我防衛的意識。受訪民眾不分黨派,有高達七成三的比率,贊成恢復徵兵制。

如歷次調查顯示,「永遠維持現狀」仍是台灣的主流民意;而經驗告訴我們,兩岸現狀是「動態」而非「靜態」的概念,其中最大的變數就是台美中三方執政者的政策。

首先,美國政府改變對華政策,直接牽動中美、台美和兩岸的三個雙邊關係。台海成為中美角力的舞台,台灣則淪為雙方博弈的籌碼。有裴洛西訪台事件的先例,如果美國參議院外委會日前通過的「台灣政策法案」付諸實施,其產生的後續效應,恐將在台海掀起巨大的波濤。

其次,習近平在中共提出統戰政策一百周年會上,強調要對台港澳做好「爭取人心」的工作,這點顯然未能落實在對台政策方面。調查顯示,看好大陸未來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民眾,近六年來逐步減少;代表中共擁有與日俱增的「硬實力」,並沒有轉化為台灣民眾心中的「軟實力」;尤其是,受訪民眾對大陸政府仍充滿負面印象,與多數對大陸人民的好評,形成認知上的巨大落差。

最後,民眾對蔡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評價,出現近三年來持續下滑的趨勢。意味著民進黨執政下,台美實質關係的加強,是以犧牲台灣的大陸政策作為代價。我認為台灣民眾不會樂見,兩岸關係一直處在「已讀不回」的狀態;因此,有比率高達八成三的受訪者主張,兩岸目前「非常需要」和「還算需要」維持溝通管道。

戰爭與和平,會是二○二四年台灣總統大選時,台灣人民心中的一份答卷。因為,習近平如在中共「廿大」順利連任,他不會讓台灣問題「久拖不決」,兩岸關係勢難跳過「攤牌」的那一刻。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解讀兩岸關係大調查/和平機會 需善意與智慧
李振廣/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聯合報
從此次調查數據看,兩岸關係當前的真實狀況得到明確反映。

首先,被調查民眾明顯感受到了兩岸敵意高升,也感受到了戰爭寒意迫近,預示著兩岸和戰天平正在向戰爭一端傾斜。

對於導致兩岸關係緊張的根源,調查數據標示了前三大因素—追求台獨(十四%)、外國勢力介入(十%)和民進黨執政(十%)。認為外國勢力介入導致兩岸關係緊張的數據,從二○二一年的五%上升為今年的十%,躍居第二位。這一數據變動表明,裴洛西訪台引發的兩岸關係高度緊張及系列軍事活動帶來的震撼,讓台灣被調查民眾明顯感受到了外國勢力介入台灣問題對兩岸關係日趨緊張的關鍵性作用。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動盪不安根源的認知,與大陸民眾對此問題的認同高度一致。

其次,兩岸關係的敵對與緊張,顯然是人為塑造的,兩岸現狀極有可能因高度敵對而被徹底改變。

從此次調查數據看,台灣社會對永遠維持現狀的支持度有升高的趨勢,也反映出台灣社會絕大多數人的意願。

顯而易見,兩岸關係高度敵對和緊張之下,最難以維持的就是現狀。無論是有意無意,推動兩岸敵對走向不可控制,本身就是在侵蝕兩岸關係現狀的根基,必然導致現狀不可維持。一旦現狀的根基被大幅侵蝕,表面的現狀將不可維持。用戰爭或非和平手段改變現狀的表象,是最可能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兩岸關係今天這種高度緊張狀態是近年來人為的結果,而在此條件下希望維持現狀,無異於與虎謀皮,結局必將事與願違。

第三,和平尚有機會但需要善意與智慧。從兩岸關係的現實看,雖然和戰天平愈來愈向非和平一方傾斜,且有加速傾覆之勢,但兩岸和平的機會並未完全消失。能否抓住這一機會,需要善意,需要做出政治選擇。

人為操作的兩岸對抗、敵視不會傳達出善意,甚至會令某些智慧成為加速戰爭災難到來的幫凶。至於什麼是善意以及如何避免兩岸走向非和平式的迎頭相撞,相信兩岸人民心有靈犀,也都心知肚明,無須贅述。

   
總統關注選情不問災情 全民震驚心冷
孔令信/大學教師(台北市)/聯合報
九一八台東強震發生後,小英總統在跑完南投輔選行程後北返,到晚上八點坐鎮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聽取相關單位報告後,讀完稿就起身走人,連災情最慘的台東與花蓮兩縣團隊,待命準備向總統做連線報告都省掉了。

花東兩縣原本打算在報告災情之後請求中央緊急救援,以協助因強震而受困的民眾早點返家,還有相關道路與水電供應能夠趕緊恢復正常等。然而,顯然一級開設,在中央應變判定沒有重大傷害,小英總統又做了任務提示,所以在中央這邊任務就結束了!不必讓花東兩縣縣長與團隊再做報告了,免得耽誤小英總統的休息。

這樣的應變處置,讓人真的不敢苟同。首先既是一級開設,代表就是緊急狀態,小英自己還在強調可能還有餘震要全民小心,那麼小英在主持會議講完話之後,是否應該再問問花東兩縣還有其他縣市,還有沒有災情或狀況需要解決?沒有做出這樣的關切,不正代表小英和她的行政團隊根本認定地震後已經沒事了!所以三位大員起身就走。

其次,沒有聽取災情最慘的花東兩縣報告,更不知道這兩縣行政團隊從下午二點多忙著搶救與善後,還得為了等開這個會,而足足等了總統兩個多小時,小英連問都沒有問詳細災情就走人,那他們不就是「白白浪費了時間與心力」嗎?

最後,小英和她的行政團隊沒有救災意識,相對地全心全意都是在關注選情,所以除了誤判這次強震的災情,更沒有在強震後馬上發動中央行政支援,無形中就是在延誤國家緊急事務的處理效率,更讓花東兩縣感受不到中央的絲毫關心。無怪乎民意要大炸鍋。

孟子有言「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二○一八年小英搭雲豹甲車揮手勘災,讓南部水災災民心冷;如今強震災應變更是讀稿完走人,全然沒有同理災區民眾,翌日還得讓消防署為沒有連線而道歉,甩鍋卸責更讓全民齒冷啊!

   
天花板掉落 不能道歉了事
王微曦/文字工作者(台北市)/聯合報
台東大地震,花東兩縣市,屋倒、橋毀事件頻傳。但遠離地震帶,地震最大只有三級的桃園市八德區,卻發生新裝修完成的國民運動中心羽球館天花板全部倒塌,壓傷球友的事件。

筆者打羽球廿多年,在台北不同老舊體育館打過球。老舊體育館這次地震全沒事,桃園市八德區運動中心羽球館天花板卻不堪一震,全數塌陷,這不是豆腐渣工程是什麼?應追究相關單位之責任。

桃園市長鄭文燦雖然出面道歉,但只安慰來不及逃出而受傷的球友是不夠的。運動中心羽球館的承包商,還承包桃園市許多公共工程,鄭文燦應全面檢視承包商所有市府工程,是否有偷工減料之處?否則這事件將猶如林智堅之新竹棒球場整修工程弊案,影響民進黨桃園市之選情。

   
解讀兩岸關係大調查/軍購影響 不如政客操弄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聯合報
台灣民意認為兩岸官方互動關係緊張程度,今年達到歷史新高;細究之下,外交競爭又明顯高於軍事,至於經貿的競爭雖然也升高,卻不至於緊張。相對之下,人民關係稍有疏離,大致上看來和緩。中國軍演威嚇更加頻繁,台灣人認為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提高了,對於老共的神經戰似乎老神在在,期望值依然不高。

探究雙方關係轉趨緊張的因素,台灣獨立仍然是眾矢之的,值得注意的卻是巨幅下降。忽然竄升為第二名的是外國勢力介入,民眾耿耿於懷的是美國的角色。接下來是歸咎民進黨執政,難怪蔡英文總統處理兩岸表現的滿意程度陡降。老百姓心裡難以排解的是中國持續的軍事威脅、及不放棄統一,遠比抽象的九二共識、或主權爭議還要來得心煩。

針對國家未來統一、或獨立的態度,希望盡快獨立的微幅下降,期待維持現狀以後再獨立的顯著減少,加起來占了三成;至於盡快、或伺機統一的加起來一成,或許是樓地板。

整體看來,贊成永久維持現狀的略微成長,還是有過半民意的支持。雖然有三分之二的台灣選民對中國政府印象不好,然而,卻有將近六成對中國民眾的印象不錯,或許這是兩岸和平的切入點。

有關於中國是否會躍為世界第一強國,看好(近五成)與看壞(過四成)儼然雙峰對峙。令人好奇的是,擔心中國國力愈來愈強的雖然逐年增加(三分之一多一點),不擔心的雖然稍微降低,卻大致徘徊六成上下。我們回頭檢視影響兩岸關係的因素,向美軍購的重要性還不如媒體或政客的操弄,或許在台灣人的認知中,主觀因素(立場)重於客觀條件(軍火)。

今年最大的變動是國際局勢,也就是打了半年多的俄烏戰爭。拜登上台後,毫不猶豫撤軍阿富汗,令人質疑美國對於盟友的承諾;今年,大家思考的則是老美是否要把台灣俄羅斯化,也就是用來弱化、或拖垮中國。因此,從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及參眾兩院議員絡繹於途訪台,來者是客,不清楚究竟是跟白宮演雙簧、還是扮演採購說客,難說見義勇為、或乘火打劫。

至於大張旗鼓的「台灣政策法」,到底是美國對台政策試圖改弦更張為戰略清晰,還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助力的棒棒糖?畢竟,阿富汗被歐巴馬列為重要非北約盟邦,終究還不是棄之如敝屣?同樣地,我們國家又不是沒有錢,在川普時代予取予求,拜登的戰略、戰術並未明朗化,不用說軍事作戰,而不對稱作戰更是語焉不詳,難不成,融資、無償只是應付新的軍火掮客?

必須關注的是,中國近日宣布九二共識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各自表述」,直言中華民國就是台獨,不再有任何模糊的空間,朝野政黨已無任何迴避的空間。就美國人而言,台灣只不過是「台灣關係法」下的自治個體,獨立與否並不重要。對於台灣人來說,中國逼自己擁抱妾身不明的地位,百般無奈。如何說服中國心悅誠服,獨立的台灣或許有助成就仁者為王的大國?

   
認識斷層有助監測防災
王乾盈/中央大學榮譽教授(桃園市/聯合報
九月十七日及十八日台東關山及池上地區發生規模六點四及六點八的地震,規模如此大的地震接連發生,且在縱谷內人煙密集處,災情並沒有很嚴重,有點特別,誠屬不幸中的大幸。探討大地震發生的環境因素,有助於地震監測及防災工作。

海岸山脈並非一整體,而分為北中南三段,北段從花蓮到瑞穗,中段從瑞穗到池上,南段從池上到台東,每段長度約六十公里,如此長度應該不至於引發規模七點零以上的地震。

北段縱谷內的河川都往北流,現階段造山運動以抬升為主,花蓮市的米崙台地就是這樣被抬起來的,約在縱谷中間偏東的縱谷斷層因為在抬升構造西緣,斷層面遂西傾。中段由瑞穗或秀姑巒溪開始,秀姑巒溪成為唯一東西貫穿海岸山脈的河川,原因是北段與中段原是兩座火成岩體,後來碰撞在一起,中間夾出一條橫切的河川。分隔中南段的池上很特別,池上以北的河川往北流,以南的河川往南流,而池上地區日夜在累積變形,池上的大坡國小就有長期的地形變監測站。

中段及南段最特殊的地質特徵就是「利吉混同層」,緊貼在海岸山脈西麓,也就是縱谷的東側,這是以前在中央山脈東側山腳下的深海海崩造成的傾洩層,為泥岩夾雜許多外來岩塊,後來在海岸山脈擠壓中央山脈時,被推到陸地上,附著在海岸山脈西緣。利吉混同層從瑞穗往南分布到台東,尤其在台東大量出露,台東市附近的小山,如虎頭山,鯉魚山等都是外來岩塊。利吉層厚且深,其被推到舞鶴台地底下,推起該小台地。南邊的卑南山台地則是大台地,底下除了卑南山礫岩,另一部分就是侵進來的利吉層。

利吉層很重要,因為泥岩特性,不容易蓄積地變形,而以蠕動的方式釋出變形能量,因此本身不會發生大地震,而縱谷西側的中央山脈端,也因此受到比較小的擠壓,造成大地震少。利吉層也能吸收地震動,造成震央附近震動降低。中段利吉層西緣的縱谷斷層,因向西突入擠壓,造成稍低角度的東傾斷層面,南段則因大量利吉層被推入,呈高角度東傾斷層面。

至於縱谷西側的中央山脈斷層,則為稍低角度西傾斷層面,在地表引發玉里斷層,這次地震斷層破裂,可能與玉里斷層有關。玉里斷層在一九五一年地震,震裂過玉里國小。

這次兩個連續地震,應為「雙胞胎」,因為是在同一個板塊孕震構造中產生。有趣的是,震源破裂顯現出兩組垂直交叉的近乎高角度的斷層面。前震走的是東西向斷層面,與已知斷層無關;主震走的是南北向,顯然與中央山脈斷層有關。因海岸山脈的分段性,餘震不至於越過瑞穗,進入北段的花蓮段。

   
解讀兩岸關係大調查/裴洛西來 現狀加速改變
張五岳/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聯合報
相較於過去十二年的兩岸和戰天平調查,今年因裴洛西訪台與中共對台進行圍台軍演,可謂直接影響到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自然促使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緊繃與對立,無論是政治、軍事、外交、經貿及社會五大面向都創下了歷史新高。仔細檢視今年的民調,個人認為有下列議題殊值關注。

首先,雖然台灣民眾認為兩岸政治、軍事、外交都已進入到七點七分到八分緊繃對立的階段,發生戰爭的機率雖較過去十二年來得高,但大多數台灣民眾仍認為目前兩岸不會開戰。個人認為雖然目前兩岸當局沒有互信也沒有對話,但是美、中太平洋的大兩岸高度制約台海的小兩岸。只要美、中有溝通有護欄;兩岸領導人都有明確底(紅)線,保持戰略定力;兩岸第一線的官兵非經許可都不開第一槍,在三道防線下的確發生戰爭機率並不高。裴洛西訪台的圍台軍演,是在美、中領導人通話不到一周內後發生,加上圍台軍演時間只有三天,又中共「廿大」召開在即,台灣民眾自然認為戰爭機率不大。

其次,今年調查相較往年,雖各項指標都趨緊繃對立,但唯一的機會之窗仍是,兩岸社會交流面遠較其他面向趨於緩和。尤其台灣民眾對於大陸民眾觀感,今年高達六成自認對大陸民眾印象佳,比率和去年相當,而持負面觀感的人則僅約二成九。凸顯出政治分歧與外交、軍事對立,並無影響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的觀感,這跟兩岸網路世界呈現的高度民粹對立,迥然不同。

是以,如何珍惜此一成果,並積極未雨綢繆規劃與推動兩岸疫後的各項社會交流,包括陸客與陸生來台,應是兩岸各界此刻最需關注與努力的首要工作。只有強化兩岸人員與各項社會交流,才能為兩岸和平發展注入活水。

再則,雖然兩岸經貿仍熱絡,去年台灣對中國大陸與香港的出口金額也達到一八八九點○六億美元,台灣自大陸進口則為八四一點七一億美元,台灣對大陸享有貿易順差為一○四七點三五億美元(台灣整體外貿出超六五二點八億美元)。但由於近期來農漁產品銷陸因為檢驗檢疫而停止,由於石斑魚、檸檬、柑橘、柚子這幾項屬於ECFA早收清單,因此也讓台灣民眾擔心陸方是否會停止ECFA。

個人認為目前北京是用檢驗停止進口,並非取消零關稅改加增關稅,因此跟ECFA是否部分取消無關。雖然目前遭停止輸陸的農漁產品,占台灣出口大陸金額微乎極微,但由於農漁產品都是來自中小企業與民眾,對其生計仍然有重大影響。我們還是期待一方面台灣加強檢驗,另一方面大陸也不要以政治的分歧影響到經貿正常的交流與合作。

最後,當民眾感覺到兩岸關係各項指標趨於對立,連外國勢力介入也僅次於台獨成為兩岸緊張的原因,但是台灣多數民眾仍然主張永遠維持現狀,這個「現實發展」與「主觀期待」日益矛盾加劇現象,也殊值各界省思與因應。面對兩岸關係外在、雙邊、內在三個層面的快速變化與共伴效應,本來就不可能永遠維持現狀,裴洛西的訪台顯然加速也加大北京在軍事、外交、經濟、法律(含國際法與國內法)等各項作為,台灣民眾想要維持現狀不要改變,則朝野應該有積極創新有效的作為,而不是流於口號,方能滿足民眾的期待。

   
比利時玩布魯塞爾 看歐盟「車同軌」的時代意義
如今你來布魯塞爾來玩,除了買比利時巧克力,吃格子鬆餅,看那個隨地大小便的尿尿小童之外,更重要的是立足這個歐盟「形式上」的首都,也可以順便看看歐盟的時代意義。歐盟雖然近年來也是走得風雨飄搖,不過它至少不費一兵一甲就讓歐洲在精神上「車同軌」。

你還在擔心 時間在臉上留下痕跡?
隨著年齡漸長,我們開始無止盡的沉迷於如何維持皮膚的緊實,而了解膠原蛋白和彈力蛋白的運作機制,正是解鎖皺紋形成與預防的關鍵。彈性蛋白如同膠原蛋白,由纖維細胞組成,但它的功能不是使皮膚強韌,而是維持緊緻。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