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柏林藝術節劇院(Haus der Berliner Festspiele),也就是在戲劇匯演(Theatertreffen)的主要場地,跟一位在日本教英文的華裔美國人攀談起來,他大約40多歲,他說:「我一直很想學導演,但苦無機會,但我美國劇場界的朋友告訴我,若要看最新最厲害的導演手法,一定要來看柏林看戲劇匯演。」他秀出他的筆記本,上面滿滿是圖畫與文字,記錄了他對演出的觀察。這已是他第3年來這裡看戲了。 戲劇匯演去年剛慶祝滿50周年,為了讓德語界的劇場有更多溝通(含瑞士德語區與奧地利),德國聯邦政府於1964年創立了這個藝術節,每年由一群劇評家組成的評審團,四處旅行看戲,然後挑出該年10齣最受矚目的製作,於隔年5月於柏林密集演出,這就是戲劇匯演的由來。 目前擔任戲劇匯演評審的克里斯多夫.萊博爾德(Christoph Leibold)跟我說,這10齣戲不見得是挑最成功,卻一定是最值得注目的。因為他們想找的,是可以表現劇場藝術未來趨勢的作品,很有可能一般觀眾沒辦法接受。即使戲劇匯演雖有拼台的感覺,最後也不會再挑出最佳製作,因為這些前瞻性作品不可能有一個標準去評斷誰是最佳,只有歷史才是最佳裁判。 | 《因哥爾斯塔特的煉獄》 | 虛擲出契訶夫劇本中的時間性 我抵達柏林當天晚上看的第一場演出,是史圖佳劇院的《凡尼亞舅舅》(Onkel Wanja),實際上是備受爭議的一場演出,我看完時,現場也有爆出噓聲。可是看完跟同行的朋友們討論,卻越來越覺得這是一齣有趣的演出,且值得一看。說明一下,我是受到德國外交部的邀請,由他們安排密集一周針對柏林的戲劇匯演的觀賞與拜會活動。全世界共有32個貴賓受邀,這些人有些是導演(如日本的平田織佐),有些是藝術節總監(如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藝術節的藝術總監Dario Loperfido),也有學者或劇評家(如匈牙利的Judith Csaki)。 這齣《凡尼亞舅舅》值得注目之處,在演出創造了一種強烈的時間感,令我們不僅聯想到《凡尼亞舅舅》劇中的時間感,那是一種非現代的、懶散的世界,而不是進入現代性之後的密集對話。這有點像在鄉下或原住民部落裡,有人說:「聽說隔壁太太跑了…」那麼我們會在3分鐘後才聽到另一個人回答:「是歐,我早就知道了…」這齣戲演出長達3個半小時,舞台上有一台車子,但其實沒人開車,車子輪子已被拆掉,底部有裝一個可被遙控的底盤,是那個底盤會移動。在整齣戲的過程中,車子就一直在舞台上緩緩繞圈圈。導演創造了一個虛無的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們,像是迷失在時間的輪迴當中。連旁邊的樂手也經常顯得一幅沒事幹只好聊天或抽菸的樣子(這當然是導演刻意安排的)。沒有高潮,只有虛擲的光陰,如同凡尼亞舅舅與醫生亞斯特洛夫經常在哀嘆的一樣(由此觀之,戲劇性所要求的,恰好是相反,即不浪費時間)。 我們參訪活動最棒的地方,是看完演出的隔天早上,負責實際招待的歌德學院,會安排導演來跟我們會談。史圖佳版《凡尼亞舅舅》的導演羅伯特.博爾格曼(Robert Borgmann)相當年輕,30出頭,原本是學視覺藝術出身,當他提到他是怎麼排戲時,真的把我嚇了一大跳,因為沒聽過有人這樣做的。導演說,他是按照劇本裡設定的時間長度來排戲。換句話,如果一開始舞台指示是寫接近午夜,隔了6頁後,對白提到天已經亮,他們可能就會用6個小時的時間來排這6頁。即使後來的現場演出已經大量濃縮過了,可是透過這個方法,史圖佳劇院《凡尼亞舅舅》挖掘到契訶夫劇本中時間性,並讓觀眾感受到這個時間感的知覺模式,的確是非常難得的。 超越演出當下的體驗 戲劇匯演的難得之處,在於來看戲的,幾乎都是劇場的真正愛好者,他們就像我以前在金馬國際影展所看到的觀眾一樣,對於即將開演的作品,充滿期待。中場休息與演出後在場外的熱烈討論,更是這項活動的重要特色。我深刻感覺到,原本在觀賞過程中,覺得漫長或不耐的地方,在演後的熱烈討論中,逐漸轉化成一種更加深刻的體會,最終改變了我對這齣戲的觀感。演出不是只有當下的體驗而已,關於藝術的討論與對話,超越個人體驗,轉化成具有公共性的藝術素養。這就像是純釀的蘇格蘭威士忌,或許剛入口時會覺得有點嗆,但過了一陣子之後,當酒精開始發酵,或是隔天酒醉醒來發現頭不痛,口不乾時,你才知道這是真的好酒。 另一場讓我印象深刻的演出,是慕尼黑室內劇院的《因哥爾斯塔特的煉獄》(Fegefeuer in Ingolstadt),這齣戲與宗教有關,荷蘭籍女導演蘇珊.甘迺迪(Susanne Kennedy)一樣非常年輕。慕尼黑室內劇院近年來強勢崛起,尤其是荷蘭的導演尤亨.西蒙斯(Johan Simons)於2010年擔任藝術總監後,擴大國際合作的面向,頻頻交出亮眼成績─德國最具權威的戲劇雜誌《當代劇場》(Theater Heute)評選慕尼黑室內劇院為2013年度最佳劇院,尤亨.西蒙斯也將繼任音樂家海納郭貝爾(Heiner Goebbels),擔任2015至2017年魯爾藝術節(Ruhrtriennale)藝術總監。 今年慕尼黑室內劇院有兩齣戲入圍戲劇匯演,令人刮目相看(柏林只有人民劇院以一齣戲入圍)。幸運的是,台北的觀眾今年8月初會在臺北藝術節看到慕尼黑室內劇院的《情色度假村》,另外尤亨.西蒙斯也會同時來台北拜訪並舉辦座談。 《因哥爾斯塔特的煉獄》創造了一個令人迷惑的世界,導演經常讓演員像是人形蠟像般,在舞台上一動也不動地說話。每一場類似攝影的構圖,加上換場時,利用鎂光燈對觀眾造成短暫視盲而進行快速換景的魔幻效果,讓台下陷入一種不安的恐懼狀態。但這還不夠,台上演員其實都是對嘴說話,只偶而露餡,讓每個觀眾都陷入懷疑自我錯覺,進入真假不分的狀態,從而跟這齣戲的迷信主題產生內在關聯,創造出類似的感知體驗。 今年戲劇匯演的10齣戲,是7位評審在375齣製作中所挑出來的。我在柏林的短短一周中,看了其中4齣後,已深刻感受到他們讓戲劇不受商業壓力,致力追求藝術純粹發展的意志。最後的結果,是創造出一群熱情而有素養的欣賞者,那是觀眾的勝利。 | 《凡尼亞舅舅》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