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戲劇 生活藝術


【黑麵的攝影之路】集結專業攝影師黑麵部落格精彩文章,給你最獨到的攝影教學,還有無數的美圖分享。 百年大業的根基是教育!【台灣立報】專業教育報,給你活到老、學到老的社會教育、進修、教改、校園等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6/30 | 第4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feature
•art news
 
•活動快遞
 
戲劇 生活藝術
文/小編
戲劇,是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表演出來的藝術;而那些故事,可以是真實生活的反芻、超現實或潛意識的想像,更可以是跳越時空的科幻夢境。正是因為這些內容多元、形式不一的演出,我們的心靈和感官得以受到啟發,並感到滿足,借用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在欣賞「柏林戲劇匯演」後的說法,那是「觀眾的勝利」!
 
觀眾的勝利-談柏林戲劇匯演
文/耿一偉(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圖/柏林戲劇匯演

我在柏林藝術節劇院(Haus der Berliner Festspiele),也就是在戲劇匯演(Theatertreffen)的主要場地,跟一位在日本教英文的華裔美國人攀談起來,他大約40多歲,他說:「我一直很想學導演,但苦無機會,但我美國劇場界的朋友告訴我,若要看最新最厲害的導演手法,一定要來看柏林看戲劇匯演。」他秀出他的筆記本,上面滿滿是圖畫與文字,記錄了他對演出的觀察。這已是他第3年來這裡看戲了。

戲劇匯演去年剛慶祝滿50周年,為了讓德語界的劇場有更多溝通(含瑞士德語區與奧地利),德國聯邦政府於1964年創立了這個藝術節,每年由一群劇評家組成的評審團,四處旅行看戲,然後挑出該年10齣最受矚目的製作,於隔年5月於柏林密集演出,這就是戲劇匯演的由來。

目前擔任戲劇匯演評審的克里斯多夫.萊博爾德(Christoph Leibold)跟我說,這10齣戲不見得是挑最成功,卻一定是最值得注目的。因為他們想找的,是可以表現劇場藝術未來趨勢的作品,很有可能一般觀眾沒辦法接受。即使戲劇匯演雖有拼台的感覺,最後也不會再挑出最佳製作,因為這些前瞻性作品不可能有一個標準去評斷誰是最佳,只有歷史才是最佳裁判。

《因哥爾斯塔特的煉獄》

虛擲出契訶夫劇本中的時間性

我抵達柏林當天晚上看的第一場演出,是史圖佳劇院的《凡尼亞舅舅》(Onkel Wanja),實際上是備受爭議的一場演出,我看完時,現場也有爆出噓聲。可是看完跟同行的朋友們討論,卻越來越覺得這是一齣有趣的演出,且值得一看。說明一下,我是受到德國外交部的邀請,由他們安排密集一周針對柏林的戲劇匯演的觀賞與拜會活動。全世界共有32個貴賓受邀,這些人有些是導演(如日本的平田織佐),有些是藝術節總監(如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藝術節的藝術總監Dario Loperfido),也有學者或劇評家(如匈牙利的Judith Csaki)。

這齣《凡尼亞舅舅》值得注目之處,在演出創造了一種強烈的時間感,令我們不僅聯想到《凡尼亞舅舅》劇中的時間感,那是一種非現代的、懶散的世界,而不是進入現代性之後的密集對話。這有點像在鄉下或原住民部落裡,有人說:「聽說隔壁太太跑了…」那麼我們會在3分鐘後才聽到另一個人回答:「是歐,我早就知道了…」這齣戲演出長達3個半小時,舞台上有一台車子,但其實沒人開車,車子輪子已被拆掉,底部有裝一個可被遙控的底盤,是那個底盤會移動。在整齣戲的過程中,車子就一直在舞台上緩緩繞圈圈。導演創造了一個虛無的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們,像是迷失在時間的輪迴當中。連旁邊的樂手也經常顯得一幅沒事幹只好聊天或抽菸的樣子(這當然是導演刻意安排的)。沒有高潮,只有虛擲的光陰,如同凡尼亞舅舅與醫生亞斯特洛夫經常在哀嘆的一樣(由此觀之,戲劇性所要求的,恰好是相反,即不浪費時間)。

我們參訪活動最棒的地方,是看完演出的隔天早上,負責實際招待的歌德學院,會安排導演來跟我們會談。史圖佳版《凡尼亞舅舅》的導演羅伯特.博爾格曼(Robert Borgmann)相當年輕,30出頭,原本是學視覺藝術出身,當他提到他是怎麼排戲時,真的把我嚇了一大跳,因為沒聽過有人這樣做的。導演說,他是按照劇本裡設定的時間長度來排戲。換句話,如果一開始舞台指示是寫接近午夜,隔了6頁後,對白提到天已經亮,他們可能就會用6個小時的時間來排這6頁。即使後來的現場演出已經大量濃縮過了,可是透過這個方法,史圖佳劇院《凡尼亞舅舅》挖掘到契訶夫劇本中時間性,並讓觀眾感受到這個時間感的知覺模式,的確是非常難得的。

超越演出當下的體驗

戲劇匯演的難得之處,在於來看戲的,幾乎都是劇場的真正愛好者,他們就像我以前在金馬國際影展所看到的觀眾一樣,對於即將開演的作品,充滿期待。中場休息與演出後在場外的熱烈討論,更是這項活動的重要特色。我深刻感覺到,原本在觀賞過程中,覺得漫長或不耐的地方,在演後的熱烈討論中,逐漸轉化成一種更加深刻的體會,最終改變了我對這齣戲的觀感。演出不是只有當下的體驗而已,關於藝術的討論與對話,超越個人體驗,轉化成具有公共性的藝術素養。這就像是純釀的蘇格蘭威士忌,或許剛入口時會覺得有點嗆,但過了一陣子之後,當酒精開始發酵,或是隔天酒醉醒來發現頭不痛,口不乾時,你才知道這是真的好酒。

另一場讓我印象深刻的演出,是慕尼黑室內劇院的《因哥爾斯塔特的煉獄》(Fegefeuer in Ingolstadt),這齣戲與宗教有關,荷蘭籍女導演蘇珊.甘迺迪(Susanne Kennedy)一樣非常年輕。慕尼黑室內劇院近年來強勢崛起,尤其是荷蘭的導演尤亨.西蒙斯(Johan Simons)於2010年擔任藝術總監後,擴大國際合作的面向,頻頻交出亮眼成績─德國最具權威的戲劇雜誌《當代劇場》(Theater Heute)評選慕尼黑室內劇院為2013年度最佳劇院,尤亨.西蒙斯也將繼任音樂家海納郭貝爾(Heiner Goebbels),擔任2015至2017年魯爾藝術節(Ruhrtriennale)藝術總監。

今年慕尼黑室內劇院有兩齣戲入圍戲劇匯演,令人刮目相看(柏林只有人民劇院以一齣戲入圍)。幸運的是,台北的觀眾今年8月初會在臺北藝術節看到慕尼黑室內劇院的《情色度假村》,另外尤亨.西蒙斯也會同時來台北拜訪並舉辦座談。

《因哥爾斯塔特的煉獄》創造了一個令人迷惑的世界,導演經常讓演員像是人形蠟像般,在舞台上一動也不動地說話。每一場類似攝影的構圖,加上換場時,利用鎂光燈對觀眾造成短暫視盲而進行快速換景的魔幻效果,讓台下陷入一種不安的恐懼狀態。但這還不夠,台上演員其實都是對嘴說話,只偶而露餡,讓每個觀眾都陷入懷疑自我錯覺,進入真假不分的狀態,從而跟這齣戲的迷信主題產生內在關聯,創造出類似的感知體驗。

今年戲劇匯演的10齣戲,是7位評審在375齣製作中所挑出來的。我在柏林的短短一周中,看了其中4齣後,已深刻感受到他們讓戲劇不受商業壓力,致力追求藝術純粹發展的意志。最後的結果,是創造出一群熱情而有素養的欣賞者,那是觀眾的勝利。

《凡尼亞舅舅》

臺北藝術節門票啟售
文/編輯部

第16屆台北藝術節今年以「觀看」為策展動機,藝術總監耿一偉表示今年節目都與觀看相關,邀請吳天章、李啟源、蔡明亮、高俊宏等美術與電影界的視覺藝術家參與,也使用攝影、多媒體等媒材呈現。11檔節目中有4檔國際節目,分別為德國慕尼黑室內劇院《情色渡假村》、愛丁堡等五大藝術節共製的《烏布王》、英國甘蒂尼雜技團《搞砸了》、澳洲《暗黑計畫》;而7檔國內節目中,最具話題的是由導演李啟源、歌手陳昇、視覺藝術家吳天章共同創作的《純情天婦羅》,此外,還有甫從歐洲和韓國巡演返台的蔡明亮跨足劇場之作《玄奘》,身聲劇場《目連拯救母親大地》,找我劇場《不可言說的真實》,創作社《西夏旅館?蝴蝶書》,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九面芙烈達》。今年在跨國聯合製作上有較大成長,讓台灣觀眾不用出國花大錢,就能看到與世界同步的節目,門票現已啟售。
活動日期:2014/08/01-2014/09/07
www.taipeifestival.org

「嗅覺」劇場《彈琴說愛》
文/表演工作坊
美籍音樂家范德騰和他的盲人鋼琴學生許哲誠。

台灣知名劇場【表演工作坊】,推出驚喜首創的「嗅覺」劇場《彈琴說愛》!由【表坊】丁乃箏編導、美籍音樂家范德騰(John Vaughan)和他的盲人鋼琴學生許哲誠主演的《彈琴說愛》,是一齣結合音樂、戲劇以及創新的4D氣味藝術的清新小品,首創「嗅覺劇場」,7月將邁向第100場的演出!長居在台灣的鋼琴老師范德騰與23歲即有「貝多芬再世」的天才鋼琴家許哲誠,在長達11年的教學中有著絕佳的演奏默契。起初只是私底下想嘗試一段「音樂相聲」的兩人,在編導丁乃箏的激盪與鼓勵下,突破語言、視覺與國界障礙,利用古典樂、藍調、流行樂及各種你意想不到的表演元素,發展出看戲「不准拍手」、師生手腳併用互相搶彈鋼琴的爆笑故事,風靡兩岸。雲南日報表示「很多喜劇,看完會一笑而過,然後會模糊這段記憶,但《彈琴說愛》不會,它在幽默之餘,還用音樂講述了生命的偉大之處,這是這部戲最感動的地方。」

DATA
彈琴說愛
時間:2014/07/19-25, 27-28 19:30
地點: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11 6F文化館(台北市松壽路11號)

優惠活動
訂閱折扣 & 系列講座

藝行香港Art & Culture @ Hong Kong
文化系列講座 (分別於台北、台中、高雄的文化據點分享來自各個領域的香港觀察與視野)

主題:設計
題目:水墨設計,設計水墨
主講人:靳埭強
時間:2014/07/12 (日) 14:00
地點:台中@Studio文創中心(台中市文心路三段447號7樓之A)

關於靳埭強:
裁縫出身,在夜校學習平面設計。1957年定居於香港,後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攻讀設計課程。1979年成為首位入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設計師,1993年被雜誌《IDEA》選為世界平面設計師百傑之一。2005年獲香港理工大學頒授榮譽設計學博士。靳氏的作品廣為博物館收藏,熱衷於藝術教育及專業拓展等工作

線上報名: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qHIVWQJvOCakTfBPEJgq3rvFqBv0lhsnR1QHXCOkcw8/viewform

優惠活動
想要獲得最新的國際藝文資訊,同時也貼近台灣的創造力?想要深入探訪創作者的心路歷程,分享他們的藝術悸動?

打開藝術大門,和藝術在生活中相遇,現在就訂閱art plus TW!
新訂戶:一年12期(原價1188元),優惠價1050元。
舊訂戶:一年12期(原價1188元),優惠價990元。

立即訂閱去!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flD3sPEn98WwVyGACOPGhOoseDVi6djaT7MrarWvOsE/viewform

關注最新最快的藝文資訊,去art plus粉絲團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art-plus-Taiwan/140841879349584?fref=ts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