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結衣能不能登上悠遊卡,這在我看來,實在是一個簡單到不行的問題,答案很簡單就是不行啊∼ 不然咧?
台灣菸酒公司有一個漫畫造型的行銷人物角色,叫做菸酒伯,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去台酒公司網站看,這邊不能貼,因為貼了就GG了。大多數人對菸酒伯很陌生,這不意外,因為菸酒伯是被當作和商標、產品本身相同的「實存」,其出現場合是被嚴格禁止或限制的。
我個人不排斥菸酒,也對台灣社會歧視菸酒、妖魔化菸酒使用者的態度非常不滿,但這些都不影響我反對菸酒廣告的態度。我個人和大多數菸酒消費者一樣,都認為 「禁止菸酒產品形象到處出現」的法律是正確的,包括平面、電視、網路廣告和實際生活上的接觸都是必須被嚴格限制的。事實上我更認為,嚴格執行的合理管制, 才是菸酒使用者爭取自身尊嚴和權利的正確途徑。
成人影片女優的意義,和菸酒伯的意義是一樣的。菸酒伯並不會因為他兩手空空笑容可掬,就脫離了他本身原有的「菸酒產品」的意義。同樣的,波多野不會因為衣著整齊舉止端莊,就脫離了她本身原本具有的「成人商品」的意義。不該出現成人商品的地方,就算把商品本身用黑塑膠袋密封隱藏起來,也是不能上架陳列。不該出現成人商品的悠遊卡上,當然也不能以任何形式出現。
▎波多野結衣悠遊卡的商業性與公共化
再來,如果大家有空,我想討論一下這個議題的其他面向,包括商業、公共性、道德三個。
在商業上,專長電子商務領域的Ken Hsu對這問題發表了很精闢的看法,我稍微地整理一下,大概是這樣:
- 悠遊卡公司作為發行量四千萬張的行業領導者,不需要使用爭議行銷。
- 從企業公關的角度看,事前即可預知這是一場愚蠢的公關災難。
- 和競爭對手一卡通相比,悠遊卡的行銷手段單一,內容貧乏。
- 事發後公關處理極差,例如以「清新、唯美」來辯解,簡直是裝笑為。
在公共性上,這牽涉到「公營公司的經營方針」的問題。這不是商業性的問題,而是公共性(或者說政治性)的問題。公共性和個人性的價值是有可能相反的。政府施政,必須考量到全面性的感受,而非只在乎個人、少數人、甚至大多數人的感受。必須考量到事物本身的特性,而非隨意的跨界運用。
舉例來說,柯文哲在素人時期的演講中,常提到也常被媒體引用的一個故事是:「吃了三萬六的大餐,拉出來的大便是一樣的。」這個例子得到許多人的共鳴,也的確有啟發思考的功能,聽眾也能欣然接受柯文哲在演講中描述的「我仔細看著那陀大便」這樣的細節。但如果悠遊卡推出名人金句版,將這段話配上柯文哲的頭像甚至大便的圖像,製作成限量版本出售。這樣的行為恐怕會引起大多數人反感吧?
一個口頭演講上絕佳的範例,為何挪用到每日使用的悠遊卡上就徹底扭轉了呢?我想這就是人類社會的複雜性之一。
另外,公共事務不能僅考量到部份人(即使是多數人)的感受,而必須同時考量少數人的意見。舉例來說,我個人支持廢死。但我也不認為我有權利隨時隨地到處對陌生人進行干擾,詢問對方的立場,或者要求對方聆聽我的意見。
成人產業和菸酒也是同樣的敏感事物,吸菸者不應該隨處吸菸影響他人,不管二手煙有沒有醫學上的危害都不能,這是基於對他人的尊重。同樣地,成人產業的愛好者也沒有權利拿著女優照片到處出示,尤其是捷運和悠遊卡這樣的公開場合。既然如此,悠遊卡公司從一開始就根本不應該製作這樣的卡片。這和卡片大小無關,而 是基本的態度。
▎性工作正常化,北市府做了什麼?
從道德上來說,更可以從這個問題衍伸出許多面向。例如性產業的正當性和從業者尊嚴,對這部份有興趣的人可以找到很多資料,這裡先不說。單純就「悠遊卡公司、戴季全、市政府、柯文哲」的道德問題來說就好。
眾所周知,台北市在陳水扁任內開始執行廢除公娼政策。但因為過程中的種種缺失,引發了民間反彈,日日春協會的相關人士從二十年前開始,就不停為性產業的正常化而努力。這些付出,讓日日春協會取得了某種道德一貫性,也就是說,如果今天是日日春協會出面製作某種認同卡,並且以女優為圖像。然後以性產業的道德正當性為自己辯護,那麼,這樣的辯護脈絡是可以被接受的。
但市政府本身在「性產業的正當化」上,根本是扮演著開倒車的角色。中央立法通過「性交易專區」相關條例已經多年,從沒聽過台北市政府願意協助設立。更別說柯文哲個人或者悠遊卡公司、戴季全先生曾經在這方面付出過什麼。
過往從未關心支持,現今有事了,卻說自己站在道德正確方。這不是道德出問題是什麼?這不是無恥是什麼?
某些對這個議題踴躍發言的鄉民們也該捫心自問:自己真的尊重女優了嗎?是誰在商品化女體?是誰歧視了生活周遭所有女性?
延伸閱讀
WaCow/波多野結衣揭開悠遊卡公司的「假會」行銷
吳曉樂/在慾望的高牆前——波多野結衣與文萌樓
二谷
專長不是文字(其實也沒有什麼專長)所以寫得有點掙扎的半調子鄉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