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的公司,終究會面對營收成長減緩的狀況,零售業也不例外。消費者喜新厭舊、競爭激烈、市場改變,以及網路零售迅速侵入市場,都對企業的營收造成壓力。零售業墳場裡充滿著名的連鎖店,像是美國的電路城(Circuit City)、英國男裝店Austin Reed、美國家用品公司Linens'n Things、美國服飾店Loehmann's、英國百貨公司British Home Stores、美國電器店RadioShack,以及美國體育用品店Sports Authority。這些連鎖店都曾快速擴張,後來面臨成長衰退,卻無法找到扭轉頹勢的方法,最後關門大吉。 面對成長減緩,零售商該怎麼辦?這是否表示情況已無法挽回,或是在業務成熟之後,還有辦法重返榮景?為了答覆這些問題,作者檢視美國37家零售商的財務資料,它們近年來的營業額至少十億美元,而每年的營業額成長率已減緩到個位數。其中有些公司的獲利,比營收衰退得更厲害;但有些公司的盈餘成長卻達到兩位數,股市報酬率也高於市場平均水準。我們的分析顯示,那些營運乏善可陳的零售商,在報酬率開始遞減之際仍繼續開新店,持續追求成長。相形之下,營運成功的零售商,都急遽縮減擴張計畫,改為靠著改善既有商店來推動營收成長。這種做法,使它們營收增加的速度超過費用成長,對盈餘大大有利。 這種策略聽起來很簡單,但大多數零售商並未採納。原因有三:第一,華爾街和資本主義文化鼓勵成長,也要求成長,幾乎把成長減緩視為惡疾和道德敗壞。他們會要求營收成長減緩的企業從頭開始規畫、重新思考業務,並提出促進營收的新策略。第二,許多連鎖零售商的領導人,不知道何時該進行這種轉型,因此繼續擴張,直到整個公司撐不住而垮掉。第三,還在成長的公司,與業務已成熟的公司,需要的營運策略非常不同。許多擅長推動成長的公司,並沒有能力做這種轉變。 我們將在本文中說明何時應保持低成長,並提供一些指標,以協助零售商決定何時與如何從高成長策略,轉換為低成長策略。我們也提供一個制定低成長策略的架構,讓零售商善用既有資源,以追求營收的成長速度快過費用的成長。如果零售商這麼做,就能有很長一段時間都維持在企業生命週期的成熟階段,延緩或防止衰退。雖然本文的重點放在美國的零售業,但我們希望其他產業的公司也能認真看待這些經驗教訓。 成長停滯之際 零售業的生命週期,呈現典型的S型曲線。成功的成長企業在創立初期,藉著開設新店和滲透新市長而快速成長。等到最好的地點用盡,它們轉向愈來愈不理想的地點開店。隨著商店網愈來愈密集,新的商店開始搶走原有商店的生意,使整個連鎖企業的淨營收成長降低。...【閱讀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