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某天早上,詹姆斯.達爾曼(James Dahlman)來到鮑勃.蘭格(Bob Langer)在麻省理工學院柯克癌症綜合研究中心(MIT's Koch Institute for Integrative Cancer Research)的辦公室,向他的博士導師蘭格和丹恩.安德森(Dan Anderson)道別。29歲的達爾曼,即將前往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生物醫學工程系任職。這是他的第一份教職,希望蘭格和安德森能給他一些建議。 蘭格對他說:「做一些大事吧。做一些能真正改變世界的事,而不是漸進改變的小事。」 這些話並不只是用來鼓勵這位前學生的,而真的是蘭格事業上的座右銘。蘭格這位化學工程師,是藥物控制釋放技術和組織工程(tissue engineering)的先驅。四十年來,他在麻省理工學院一直奉行上述原則,而他的實驗室能成為全球生產力最高的研究中心之一,也與這個原則有關。 蘭格的模式,非常值得學術界、企業界和政府的實驗室學習;其實,任何人在領導一群來自不同領域的傑出人才時,都可以從蘭格的模式中學到許多。他有一套可分為五方面的做法,能加快產生重大發現的速度,並確保這些發現從學術界轉化為實際可用的產品。這套方法包括專注研究有巨大影響力的構想、一種可跨過研究與商業開發之間「死亡幽谷」的流程、一些促進跨領域協作的方法、將研究人員流動性高和研究資金有時限等問題轉變成助力的方法,以及平衡自由與支持的領導作風。 美國每年耗費約五千億美元在研究上,但哈佛商學院榮譽教授肯特.鮑恩(H. Kent Bowen)認為這些研究工作「多半相當平庸」。鮑恩多年來一直在研究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實驗室,他說:「如果有更多實驗室像蘭格那樣採取高度協作的做法,專注於有高度影響力的研究,美國就能實現創造財富的巨大潛力。」 蘭格在許多方面都成就非凡。他的「H指數」分數是230,是工程師界歷來的最高紀錄;這個指數衡量的是學者發表的論文數量,以及這些論文被引用的次數。他已註冊和審核中的專利超過1,100項,直接或間接授權給約三百家製藥、化學、生物科技和醫療器材公司,使他獲得「醫學界愛迪生」的外號。他的實驗室共衍生了四十家公司(有些是與其他機構合作的成果),除了一家之外,目前都仍在運作;有些是獨立的公司,有些已被收購併入母公司。這些公司的總市值估計超過230億美元;不包括頭髮用品公司Living Proof,該公司被聯合利華(Unilever)收購,但未公布價格。 蘭格實驗室還有一項「產品」,就是人才:約九百名研究人員在這裡取得研究所學位,或是做過博士後研究;其中有許多人,隨後在學術界、企業界和創投界有傑出的職涯發展。當中已有14人成為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12人成為國家醫學院院士。 在學術界,跨領域模式仍未完全成熟,但近十年左右愈來愈受重視,反映許多大學日益重視處理現實中的問題,以及培育新事業,並且體認到,這麼做往往需要許多不同的專門技能。雖然企業界早就普遍採用跨領域模式,但企業可以應用蘭格「從研究轉化為產品」流程當中的一些要素,創造出全新的產品,並且一再更新或重新創造本身的業務,以改善營運成果。...【閱讀全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