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無法複製,但錯誤可以學習。 即使當下無法挽回的大錯,也是認清弱點、扭轉方向的起點。
25個各領域典範的坦白分享,看到從錯誤成長、繼續前進的方法。
內容簡介:
每個人無可避免都會犯下看似無法彌補的錯誤。説話太過直白,以致差點丟了工作;選錯行業發揮不出實力,開始懷疑自身潛力;首次主持重要會議,卻因臨場緊張腦袋一片空白,在大家面前出糗等。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些失誤?錯誤發生後,又該如何克服心理障礙、繼續進步?
犯錯是讓人難過、甚至非常難堪,但是犯錯並不是失敗。這說來容易,但要做到,很不容易。
大家都談成功,但是鮮少人願意公開自己犯的錯誤、如何走出錯誤在腦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本書作者是美國史密斯學院主任潔西卡•巴克爾,史密斯學院是美國歷史悠久的七姊妹聯盟名校之一,曾培養出兩位美國第一夫人、名詩人普拉絲等傑出人士,物理學家吳健雄也曾在史密斯任教。
巴克爾身為史密斯的職涯中心主任,每天接觸各界最優秀的典範人物,她從多年的教學與職場經驗中發現,最傑出的精英也都會犯錯,成功的關鍵並非零失敗,而是能將錯誤化為成長的能力。
因此,我們不應只局限在成功經驗,而忽略了省思自己曾經從犯錯中走出來的珍貴教訓。
作者介紹:
潔西卡.巴克爾(Jessica Bacal)
現任美國名校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伍特利工作與生活中心(Wurtele Center for Work and Life)主任,曾在紐約市擔任小學教師。巴克爾自紐約河濱街教育學院(Bank Street College of Education)取得教學碩士學位,並於紐約市立大學所屬杭特學院(Hunter College)取得創意寫作藝術碩士學位,她和先生及兩個小孩現居於麻州北安普敦市。
搶先試閱: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人生本來就塗塗改改: 那些我們從犯錯中學到的成長筆記》
夢寐以求的機會,能半途而廢嗎?
只要問大學生:和暢銷作家暨領導力顧問瑞秋.西蒙斯〈Rachel Simmons〉
相處的感覺如何,他們總是用「親切」、「有趣」、「很有幫助」、「令人耳目一新的誠實坦率」形容她。有學生說:「我真的相信,如果大家都能參加她的研習營,一定可以改變世界。」過去幾年,西蒙斯為史密斯學院、巴納德學院〈Barnard〉以及西蒙斯學院〈Simmons〉三所美國著名女子文理學院的學生提供輔導,她的研習營深受學生喜愛,讓學生在趣味中探索自我,訂定明確的溝通目標以及勇於冒險。
投入這個領域前,西蒙斯寫過一本探討女性霸凌的暢銷書《為什麼她們都不跟我玩?》〈Odd Girl Out〉,這本採訪了十所學校共三百人寫成的書, 引發一股女生人際關係與發展的新文化熱潮。該書於二○○二年出版,近年又發行增訂版,西蒙斯在新版中談到霸凌也可能發生在網路世界,並提供家長、教師、孩子們許多實用建議。
作家喬登.基斯納〈Jordan Kisner〉曾在《石板》〈Slate〉雜誌評論這本書:「扣人心弦,書中的描述似曾相識,連中學時代沒什麼社交經驗的人,也目睹過這些情景。此書深入且細膩地描述女生的社交生活〈西蒙斯提醒我們,沒有單純的加害者或受害者〉,鼓勵我們開始思考,我們在午餐桌上都透露了什麼,是什麼塑造了我們變成現在的樣子。」
西蒙斯的第二本書《好女生魔咒》〈The Curse of the Good Girl〉,是覺得自己必須表現出親切有禮、無私等行為而倍感壓力的年輕人必讀之作。西蒙斯目前在女子大學開設的研習營中也經常探討這些主題。
我算是比較晚熟的人,小時候在學校表現並不出色,直到進入瓦薩學院〈Vassar〉,我好像突然開竅,不但成績變好,還在學校擔任校刊編輯、校長學生助理等領導角色。我努力學習也努力玩樂,四年的大學生活過得很快樂。
畢業後,我繼續累積成就,擔任紐約市長辦公室的都市研究員,而且晉升快速,一年內就在市政廳擔任會議主持人。第二份工作則是為參議員競選活動工作,那是當時全美最受矚目的政治活動,我陪著候選人參與各項活動,見過當時的總統柯林頓及許多名人。
轉眼間,我已步上曼哈頓的政治之路,我喜愛接觸權力、受矚目、擁有地位,因而決定讀法學院,這是踏入政界常見的一步。我順利申請上耶魯大學,大約同時,瓦薩學院的生涯發展中心推薦我申請「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1。起初我有點猶豫,我很喜歡在紐約的生活,但我從不放過可以再往上一步的機會,決定申請獎學金。申請流程就像一場比賽,我全力以赴,告訴自己一定要達成目標,就像我做過的任何事。當時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在市政廳的藍廳舉行記者會,恭賀我獲得羅德獎學金;《紐約日報》二版頭條新聞︿市政廳終於出了一位天才﹀一文,說的就是我;瓦薩學院甚至將我的照片放在招生簡章上。不久後,我前往牛津大學,暫時延後讀法學院的計劃。我打算成為有史以來最優秀的羅德學者,我將全力以赴,一定要達成目標,因為我一向如此。
別把別人眼中的你看得比內心的感覺還重要那一年,我坐在林肯學院〈Lincoln College〉的教室,望向窗外下著雨的庭院,心裡覺得有些不對勁,我努力要拋開那種感覺,但它就是揮之不去。我和其他羅德學者一起出去玩、上政治理論課、用心完成作業,卻無法樂在其中,腦海裡不時浮現種種疑問。
為什麼其他的羅德學者這麼看重自己的公眾形象和前途?
為什麼我們所有的研討會讀物全都是一九六五年以前寫的?
為什麼我提到性別平等主義的政治理論時,輔導老師會竊笑?
為什麼有人會在水煮蛋上加美乃滋?
為什麼才下午三點半,天就暗了?
我努力想專注在眼前的事情,但就是無法全心投入,也因此沒能把事情做完。我人生中第一次發生這種事,我根本不知道如何應付,像撞牆一樣,讓我陷入憂鬱。
漫步在牛津的街道上,我迷失了。我很想回家,但我怎麼可以放棄呢?怎麼能放棄一個來自美國的年輕人能獲得的最大成就呢?誰會這麼做?我絕不能半途而廢,這是非常丟臉的事。所以,我硬逼自己堅持下去,告訴自己一定能達成目標。
這段期間,我繼續讀書、散步、跑步,很誠實地說,還有哭泣。我不斷思考:我是誰?我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我怎麼會來到一個我不大想來的國家,和一群跟我如此不同的人在一起,讀著那些令我昏昏欲睡的書?
答案是:因為我成為了羅德學者。不是因為我想在牛津大學讀兩年書,而是因為我想得到那份肯定,畢竟我贏得了羅德獎學金。我的自尊心就是我的全部,因此當我的人生中第一次碰到贏不了的狀況,我無法下定決心去追求、達成目的時,我就崩潰了。
我最在乎的到底是什麼?我對什麼真正有熱情?長久以來,我全力以赴地做我認為該做的事,卻不曾思考為自己何要做這些事,我忘了自己的初衷,我迷失了自己。
要改變這種情況,我就必須重新思考自己到底是誰,必須知道自己真正在乎什麼。我想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不是別人想要我做,或是為了獲得掌聲而做。我走到牛津大學的圖書館,不是為了寫作業,也不是遵循誰的指示,或為了贏得什麼榮譽,只是因為我想去而已。
我想起自己八歲時在遊樂場,有個叫艾碧的女生,故意讓我所有要好的朋友都跑開,留下我獨自一人,那種孤單與痛苦的感覺,就像現在的我。這件事為何會讓我如此苦惱?
我為什麼到現在都對這件陳年往事耿耿於懷?當時還沒有人研究過「女生霸凌」這個主題,我開始研究這個議題,因為我在乎。
這段期間,我想到可以寫一本有關這個主題的童書,讓被欺負的女孩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這種可怕的遭遇不會持久,更不能定義她們。同時,我終於了解到我必須離開牛津,我收拾行李,搬出公寓,我知道自己不屬於那裡,我必須承認自己之前做了錯誤的決定,如果有人因此批評我,就隨他們去吧。
家人對我很失望,我爸爸在他的人生中從沒有機會擁有這樣的機會,他求我再考慮一下,說我怎麼能就這樣放棄大好機會?怎麼能這麼不知感恩?
我搬回家跟爸媽一起住,離開牛津時的決心開始動搖,我開始感受到羞愧和丟臉,覺得自己是半途而廢的懦夫。瓦薩學院的人甚至說我令母校蒙羞。那真是非常難受的日子。
有一天,我寫了封電子郵件給朋友的母親珍,她是編輯,我在信中簡單地說了我的寫書構想。她回信跟我說這個想法不好,但願意和我共進午餐。我爸爸說:「哎,妳不會認為妳接洽的第一個編輯就會給妳正面的回應吧?」
我差一點沒回覆,畢竟她不是很喜歡我的構想。但我坐在小時候的房間地板上,望著一櫃子滿是灰塵的獎狀、獎盃,心想:「只是跟她見個面聊聊天,我還能有什麼損失呢?」
我和珍聯絡時,她告訴我,她最近在第四十次高中同學會上,見到當年對她很惡劣的女生,她永遠也忘不了當年的遭遇。她告訴我:「妳的構想的確打中了一個問題,但妳不該寫童書,而是要寫一本給所有人看的書。」她問我有沒有聽過《拯救奧菲莉亞》〈Reviving Ophelia〉這本書,我當然聽過,那是一本談年輕女生的暢銷書,賣了一百多萬冊,而珍就是這本書的編輯。
我的第一本著作就這樣誕生,整個過程中,珍給了我很多指導。我因此得到一小筆預付金,決定從法學院輟學。這回我爸媽真的火大了,爸爸大罵:「妳把自己所有的好前途都丟掉了!」其實我並不在乎,如果我想讀法學院,隨時可以重新申請,但寫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種療癒,讓我重新找回自己。為了多賺點錢,我在曼哈頓當保姆、兼差其他的工作,搬進布魯克林區一間時有老鼠出沒的老公寓,但我知道:這世上可以讓我最投入的事,就是我現在在做的這件事。
很不可思議,世界上有成千上萬個編輯,偏偏就讓我遇上《拯救奧菲莉亞》的編輯,這完全是運氣。不過,到底是運氣,還是熱情所致呢?我不相信宿命論,我認為是熱情讓我找到了珍。當我投入自己真正關心的事,讓我內在的聲音指引我,而不是讓功成名就的需求牽著我走時,我終於找到了真正的成功。
《為什麼她們都不跟我玩?》出版一週後,我上了歐普拉的節目,這本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長達三個月。這些光環當然很棒,但它們不是重點。真正的重點是我學到,當你把別人怎麼看自己看得比真實的自己還重要時,當你選擇「看起來的自己」〈seeming〉而忽略了「真正的自己」〈being〉,你會離最真實的自我愈來愈遠。人生中,找回自我的方法就是去做自己有熱情的事,熱情會帶給你信念與價值。
我學到的事
● 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腦海中那個會告訴你累了或口渴了、好像應該離開派
對了、該不該買那件很酷的襯衫。當你思考目前走的這條路時,那個聲音說
了什麼?是響亮、篤定、熱情的「沒錯」?還是帶著猶疑的「也許」?或是
「我討厭做這件事,但這是我必須做的」?你可以先摀住耳朵不聽,但這個
聲音最終會愈來愈響亮,讓你愈來愈難以忽視。傾聽那個內在的聲音吧,在
你陷得太深、來不及之前。
● 別害怕中途退出,何必在乎其他人的想法,人生是你在過,不是別人的。我
們擔心自己讓某些人失望,而那些人通常都希望我們能過得快樂。所以,勇
敢地跳吧,並堅信自己終能跳到成功的彼岸。
● 從天大的錯誤中學到的智慧和力量,不是任何學校、心理諮商能教你的,也
不是錢可以買到的。就像小孩子碰到很燙的東西,會痛得大哭尖叫,從此以
後再也不會去碰;你也一樣,絕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