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藝術家、作家都有外人難以明白的內在世界,而透過創作宣洩情緒的效果,
有時似乎更勝言語……
彼此相扶持的夥伴關係
最近常有人提起吳爾芙(Virginia Woolf,英國作家1882-1941)「女人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這句話,來談獨立思考的女性。我也曾被孩子問起這類問題,但我的回答都是以基本人權為基礎:「這些觀念對所有人都一樣,男性、女性都適用。」我們必須養成不依附,甚至可以彼此相扶持的夥伴關係,而不是憑藉單方的忍讓和包容。
寫出這樣名句的吳爾芙,被人揶揄為:「在圓形屋裡讀書、在方形廣場散步、談三角形的戀愛。」(She read in circles, lived in squares and loved in triangles.)她常在當時位於大英博物館裡的圓形圖書館讀書,住在布盧姆茨伯里(Bloomsbury)地區的羅素廣場(Russell Square)附近,至於她的三角形愛情,則有不同的說法,因為當時的才子才女總是彼此愛慕扶持。但,這樣有才氣又有情緒的女子,其實很需要願意包容她的家人。
她的姊姊是著名的畫家Vanessa Bell(1879-1961),她們的父母驟逝造成吳爾芙精神疾病發作,於是姊姊處理家產,從海德公園附近搬到後來因為她們而聲名大噪的布盧姆茨伯里區。在那裡有許多年輕的藝術家、作家;也是在那裡,她遇到先生雷納德.吳爾芙,雖然生活不再像以往父母在時那樣闊綽,但他們一起創立出版社,彼此愛慕終身,成為佳話。
簡單了解吳爾芙的人生之後,再翻開這本靈感來自吳爾芙姊妹情誼的《小狼不哭》,就會恍然明白作者琪歐.麥可莉兒(Kyo Maclear)以吳爾芙的諧音wolf(狼)暗示了其性格:她在十三歲失去母親,十九歲失去父親後,精神極度不穩定,經常沒由來的發脾氣,甚至需要住院治療。多虧姊姊Vanessa的陪伴與包容,帶著她搬到「莓花國」(也就是布盧姆茨伯里區Bloomsbury),轉換了人生。
讓自己踏出原有的圈圈
許多藝術家、作家都有外人難以明白的內在世界,而透過創作宣洩情緒的效果,有時似乎更勝言語。這種作法和心理學上的「轉移注意力」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我們將焦點集中在某個議題(譬如家人意見不同、工作極度不順),卻又無法得到共識或結論時,不妨先暫且放下,轉移注意力,重整自己。如果需要用言語宣洩情緒,又沒有適當對象時,則可以試試看這些方式:看風景、運動、閱讀、畫圖、交個新朋友,讓自己踏出原有的圈圈。
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在倫敦考陶爾德美術館看了一個與吳爾芙相關的展覽:Bloomsbury Art and Design。這個美術館保存了大量二十世紀初,布盧姆茨伯里團體在歐米茄工作室(Omega Workshop,1913-1919)裡彼此激盪的作品。當時主要的成員,就是吳爾芙姊妹與她們的先生和朋友。他們成立的原因,是為了鼓勵藝術工作者從事讓生活更美好的應用創作,所以作品不只是畫作,還包括壁毯、陶器、生活用具,影響了後來英國生活藝術。我也才知道,現在看來平凡、尋常可見的生活用品,原來是那個時代的創舉。
這群文學家與藝術家雖然性格異於常人,但他們全力投入創作扭轉了人生,留下時代印記,也影響了後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