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含著金湯匙出身,高中開始接觸理財書籍、信奉巴菲特「價值投資」法,加上一路念工科、尤其在交通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時所訓練的問題解決技巧,艾爾文把「評估現狀、找出解法」的工程師性格,搭配「降低風險、持盈保泰」的理財觀,運用在每個人生選擇點,檢視自己「經濟」「時間」「能力」三方面是否做好準備,當從心態上到現實面,都有自信「立於不敗之地」,就能做出最肯定、最有利、也不後悔的選擇。 《遠見雜誌》問(以下簡稱問):大學畢業面對當兵、工作或考研究所,你是怎麼做決定? 艾爾文答(以下簡稱答):人生不論做什麼選擇,難免都摻雜了一點「賭注」。既然是賭,風險就有大有小,而我會盡可能幫自己降低風險。 我高中開始接觸理財,對於風險和報酬計算有一定程度了解;加上我求學一路都是讀工科,兩者結合,那已經變成我思考上的基本功。 人生的選擇,當然很難精確地量化計算風險與報酬,也不可能百分百肯定這個選擇一定會比另一個更好,但透過評估外在與自己的條件,還是可以盡量降低選擇時的風險。 就像我當初為何要報考研究所?理由其實非常直白,我希望以後有更好工作,也希望出社會後只要認真,就能獲得良好回報。 放眼當時(2002∼2003年),最熱門的產業就是電子業。我自認所學和能力應該都能夠在這個產業有所發揮,那怎麼幫自己取得最好的入場位置? 我雖然沒有一定非得考上的壓力,但如果我考上了,我可以得到將來工作比較穩定的那一塊目標;沒考上,至少我不會後悔當初沒有選擇拚看看。 套用到我所說的賭注論,不管這個決定最後是哪種結果,都不會讓我有所後悔,這就是降低了選擇的風險。 幸運的,我在努力之後,考上交大電信所,也開啟了我另一個世界。 練就蒐集資料、解決問題的技巧 問:進入研究所,對你來說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答:很多人對於考研究所,著眼的都是科系、學歷、未來加薪等,但我要說,「環境」才是真正提升人的關鍵。 進入競爭不小的交大電信所,我最大的震撼是,我看到的老師、學長、同學,尤其是那些在職專班的,他們很多都已經工作一陣子、甚至當上經理,卻還來讀書,那真的會迫使你正視一個雖然知道卻很少認真面對的事實:許多人已經那麼優秀了,居然還是這麼努力,你是否應該更督促自己一點? 那是種看見自己能力還不足、想要讓自己變更強的上進心的感染。 其次,研究所和大學最大的不同,是考題很少有唯一標準答案,這鍛鍊出一個我至今還覺得非常有用的能力:廣泛蒐集資料的能力。 交大電信所教授出題非常靈活,這也意味著你絕對無法只光靠看完一本課本就能夠回答題目。所以每逢期中考或期末考,我都花非常多時間做準備。 那時我會去圖書館,把每個科目的相關參考書籍全找出來,我還記得我坐在桌前,左右兩邊各疊了六、七本參考書,像被兩座小山夾住。 就算是類似題目,隨著作者不同,書上的答案也不盡相同,我所能做的,就是全部都讀、交互參照。老實說,看的當下我也不知道讀這些有沒有用,但考試時,正因為讀過許多不同說法,我才有辦法臨場做出最好發揮。 最後,也是我認為研究所最重要的一項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