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生長在台灣的我們,你熱愛你居住的這塊島嶼嗎?也許在世俗的怨懟和現實壓力的窠臼下,太多太多的阻礙蒙蔽了你我當初欣賞美好事物的初衷,在忙碌和迷惘的包袱下,倏忽即逝的亮麗成了過往雲煙,但對於來自丹麥(Denmark)的攝影師馬岑(Henrik Matzen)來說,台灣是他旅行中覺得最美好的國度,他不僅記錄下無數美好風景,更視台灣為第二故鄉。 「家的味道是什麼?」如果你問馬岑,他會毫不猶豫回答「就是桃園國際機場的味道。」他說,「多年前第一次到亞洲旅行時,到達台灣的經歷讓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情感,台灣很特別,讓我感覺回到了家鄉,彷彿我曾經在這裡生活、那種聯繫十分奇妙。」 今年43歲的馬岑,職業是名專業攝影師,在他所拍攝的《台灣味》(A Taste of Taiwan)影片當中,完整記錄了台灣的自然風貌和人文風情,至今已突破30多萬人次觀看。《taiwan-scene》報導,這可不是他受台灣觀光局之邀而拍攝,而是他自費所有行程和開銷,以對台灣的愛紀錄種種美好。 在這段約一分半的影片當中,馬岑其實在三個月內就拍攝了超過7萬張的照片,他和工作室團隊成員再從中選出其中3萬張,進行了影像重疊的縮時攝影後製製作,從黎明拍到黃昏、再從晚霞到深夜,記錄了多面向的台灣,像是台北101、高雄港、寺廟、鄉村或大自然風景。 好比說在拍攝101時,他揹了25公斤的裝備上象山頂,那天天氣非常炎熱,但他為了最好的畫面整整在山上拍了四個小時,他回憶起來,「簡直是非常極端的體驗,」不過他強調,「但是,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台灣的美麗,這段影片是我們送給台灣人的禮物,希望將這人情味送到全世界。」 2005年,是馬岑第一次來到台灣的時刻,他與台灣第一次的相遇不是因為攝影,而是因為電腦產業。 出生於丹麥小鎮的他,從小就對電腦產生濃厚的興趣,20歲那年,他和家人在家鄉創辦了電腦商店,後來更加入計算機系統的供應商工作,負責採購和營銷,這開啟了他與台灣的不解之緣。 也正是從那時開始,有了到台灣的出差機會,他見證了台灣資訊產業的興起,他也確定這個讓他印象深刻的國家,是以後長久會拜訪的勝地。 馬岑對攝影的興趣,來自於父親的啟發,他身為攝影師的父親常常帶著他在暗房裡面觀摩,「當我看到一張張白相紙幻化出彩色的照片時,那就像是魔法般,激起我對攝影的熱情。」 有人曾問他,為什麼要離開環境優渥的日德蘭半島,到台灣這個可能是許多當地人自己都稱之的「鬼島」? 他說,正是因為他住在萬華──是個能充分代表台灣特色的地域,所以見識過許許多多弱勢的聲音,「雖然對許多人來說這裡很危險,但我很喜歡這裡,讓我感到非常在地化。」 馬岑還強調,台灣媒體常常壞消息占了首要的主導地位,但他是一個「思想積極」的人,「當然,你可以在世界各地遇上不同的壞人,但我看到正向的那一面,這就是為什麼我想為台灣做點積極的事。」 最初的想法,是他想在萬華拍攝一段縮時攝影的影片,展現小人物的美好和鄉里間的活力,讓大家見證萬華的故事。 拍著拍著,內心的藍圖構想便愈來愈大,接著他開始走遍台灣,交織無數動人的篇章,也讓那些台灣人可能都未曾發現的美,在他的迴盪下有著截然不同的感觸。 他說,「每一小個片段均需花數小時去拍攝,我們深知寶島之大,有很多祕境還沒有包含在內。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我們將會為大家製作更多美麗的作品。如果欣賞我們的作品,請不吝替我們分享給廣大的人們,我們定必不遺餘力去發掘,把台灣秀麗動人的一面呈現給大家。」 未來,馬岑希望能和台灣觀光局或相關企業合作,製作更多「傳遞台灣之美」的影片,「這只是一個開始,希望《台灣味》能讓國際見到台灣的美好。」 (文/魯皓平 本文出自2018.9.26《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