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前不夠好,
所以才需要這些痛苦打擊?
人類是有趣的生物,每當談到別人的失去經歷,我們總會急切地給予安慰、評判,並且試圖找到意義。在失去摯愛後,我們有多少次聽見「每件事都有發生的理由」?然而,這麼說的人在劇變發生於自己身上時,總是第一個跳出來反駁的。
諸如「每件事都有發生的理由」和「你會因此變得更堅強/仁慈/有同情心」這類的說法,反而會讓悲傷的人感到憤怒。再沒有什麼比察覺到自己被批評更令人憤怒的了,但在這樣的情況中,聽話者卻又不清楚這感覺究竟從何而來。
安慰的話語之所以帶來反效果,絕不只是因為試圖消去當下的痛苦而已。
有些人會說,悲傷使人變得更好、更仁慈、更有同情心;還有些人會說,唯有體認到生活可能在眨眼間面目全非,我們才能了解什麼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這些說法都隱含著批判,沒有說出的下半句話暗示著:你需要這個。
暗示著在此之前,你並未察覺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或是你不夠仁慈、不夠有同情心。暗示著你需要這樣的經驗才能成長發展,才能踏上人生「真實的道路」。
這彷彿是在說,身而為人唯一的成長方式,就是承受失去和逆境的砥礪。彷彿痛苦是通往更好、更有深度人生的唯一道路,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們富有同情心且善良仁慈。
這樣的說法也像是在說,我們以前不夠好,所以才需要這些痛苦打擊。
當然,一切盡在不言中。而假如我們一語道破,說話者肯定會否認。但這些鬼魅般的潛台詞卻真實存在著,而且會造成影響。
假如突如其來的死別劇變,是讓人更有同情心的唯一方式,那麼應該只有自私、冷漠、膚淺的人會承受悲傷,這樣才符合邏輯。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那恰好證明了我的論點。我們不需要這樣的經驗才能成長,不需要這種號稱只有悲傷才能帶來的教訓。我們已經是正直的好人了,努力地在世界上走出自己的路。
我們對於自身經歷做出反應,
沒有好壞之分
學習的方式有上百萬種。或許悲傷和失去是建立連結和深刻體會生命的方法之一,但絕非唯一的道路。一名退伍軍人的治療師在一篇研究創傷後成長的論文中表示,回顧時將死別和受傷的劇變視為成長經驗的,往往是那些在事發前對生活已有許多不滿和疏離感的人。他們對於發生的事並不心懷感激,但卻可以在痛苦的陰影中看見自己成長的軌跡。然而,對事發前生命就已經圓滿而深刻的人來說又是如何呢?研究者坦承,這樣的參與者並沒有經歷飛躍性的成長,因為他們已經不需要了。如果對當下的自己已經感到滿意,那麼「變成更好的人」就一點安慰效果也沒有了。
悲傷並不是被選中的少數人才能參與的啟蒙課程。沒有人需要突如其來、改變生命的失去經歷,才能變成自己「應該」成為的模樣。宇宙不是依照因果關係運作,不是因為你需要變成什麼樣子,所以生命給予你恐怖的經歷讓你成長。相反地,人生是呼喊與回應,事情發生了,所以我們吸收並調適。我們對於自身經歷做出反應,沒有好壞之分,如此而已。向前的道路是融會與整合,而不是改善或更正。
我們不需要悲傷,不需要從中成長,也不需要把悲傷拋到腦後。這兩類的安慰話語都太過偏狹,而且充滿批判意味,沒有任何效益。足以改變人生的事件不可能安靜地溜走,當然也不是為了過去錯誤的贖罪。這些事件會改變我們,成為我們往後生命的基底。我們或許會因此成長,或許能追尋更多美麗、愛和圓滿。但這都是因為個人的選擇,出於個人對理想自我的追求,不代表悲傷是成為更好的人唯一的路。
假如你選擇在悲傷中找到意義和成長,那是出自個人意志和對自我認識。但假如有人要替你的失去找到意義,要你成長,便是貶抑了你的力量,暗中批評你過去的模樣,並且告訴你:這就是你需要的。會感覺這麼差也就不意外了。
安慰的話語裡如果暗示著你需要這個、需要這種痛苦讓你的世界崩毀,那麼它絕對不會為你帶來任何慰藉的。這樣的話語都是謊言,而謊言讓人感覺很糟。
●摘自遠流出版《沒關係,是悲傷啊!:直視悲傷的真相,練習守護自己與關愛他人的情緒照護指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