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其生,必窺其死,關於古生物,我們想要知道它們是怎麼活的,要先研究它們是怎麼死的。
古生物學中就有一個專門領域,是研究生物怎麼死的,包括死因以及死亡之後會有什麼變化。好酷,化石研究原來跟懸疑小說一樣,故事從死亡之後才開始。而就好比警察辦案,古生物學家經常也從現場著手。
這些生物是怎麼死的?
尼安德塔人是與現代智人非常相近的物種,這兩個人種曾經高度重疊,互相影響。要想深度了解我們自己(現代智人)的起源,對尼安德塔人的研究必不可缺。近一百年來,科學家認為尼安德塔人有可能是同類互食的食人族,因為在比利時與克羅埃西亞等地發現了大量的尼安德塔人遺骸,而且這些遺骨上有著明顯的刀痕(或者石斧之類的工具的痕跡)。科學家以此推論,尼安德塔人像宰殺野獸一般把自己的同伴生吞活剝下肚,畢竟當時在那個區域尚無其他人種存在。不過,這個推論似乎被推翻了,最近科學家進一步證明,這些遺骨上的刀痕與宰殺牲畜的不同,反而比較像「撿骨安葬」時留下的痕跡。由於科學家的追究,尼安德塔人一下子從茹毛飲血的食人族,搖身一變成了具有宗教儀式的文明物種。
古生物研究基本上是以化石為基礎,化石其實就是生物遺骸的一種狀態。我們透過了解它的死亡到底是如何發生的,來反推它活著時的狀態。
活著與死掉之間最大的差異,在於生物體必須不間斷地從外界輸入能量;原則上植物行光合作用,而動物的話就是靠攝取食物。這些能量很大一部分用來維持身體組織的穩定。因此,當個體死亡,也就是當它停止輸入能量之後,這個組織的崩解就是一定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死亡後的個體、崩解中的組織,正好是其他生物的食物來源,如靠腐肉維生的動物、昆蟲(尤其是幼蟲)、細菌、黴菌、酵母菌……大自然是飢渴的,任何可以吃的東西都足以滋養萬物。
不過,若這個時候,有什麼機制可以消滅這些分解性微細生物,或至少抑制牠們的活性,就能降低生物死後遺骸分解的速度。比方說,極低溫的凍土、寧靜的湖海深層、被土石流迅速埋藏的高壓底層、被火山泥或樹脂包裹的無氧空間。
死亡後會有什麼變化?
這些區域的特徵是低溫、無氧、無菌、寧靜、高壓,可以讓死亡後的生物體以一種天然木乃伊狀態存在,甚至可以存在非常長的一段時間。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聽說,在北極凍原中發現的猛瑪象遺骸挖掘出來時,胃裡的食物還是青翠未消化的狀態;或者考古研究挖掘出春秋戰國時期的鼎,食具裡面的雞湯就像剛煮出來的一樣。這些稀有的例子告訴我們,自然界中真的存在一些保鮮機制,可以延長肉身不敗。然而,單純只是延長賞味期不等於化石,也沒有任何化石是處於可以食用的狀態,關鍵就在於「礦化」。
相傳一兩千年前,高度智慧的人類懂得取黃土研磨均勻,混雜著砍碎後的稻梗與蘆葦纖維後一層層夯實,利用植物腐敗過程中釋放出來的組織液與能量,把原本鬆散的黃土「黏」成一座座堅固的石墩。這就是一部分萬里長城的築法,這個原理和今天的水泥基本上類似。我們可以說,水泥絕不是現代人的發明,也不是人類獨有的,大自然中礦化與結晶時時刻刻都在發生,沉積岩、疊層石、造礁珊瑚、藻礁等,都見證了原始生物體天然水泥化的過程。
生物死亡之後,多數情況下遺骸會被吞噬、消化、分解,最後回歸塵土,讓物質循環不息。不過呢,環境中總是有那麼一些不可思議的巧合,讓生物遺體被延長保存。這個時候,如果礦化來得及發生,它就有可能會變成化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