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地球的某個角落,一定會發生這樣的對話:
媽媽:「把棉被摺好。」
兒子:「晚上又要再把棉被攤開,為什麼一定要摺?」
媽媽:「但還是要摺!」
兒子認為無論再怎麼努力,最後還是會回到原點,所以從一開始就不需要摺棉被。媽媽則認為,無論如何還是要摺棉被。兩人到底誰才是對的呢?類似的爭論,其實也存在於幸福研究中。深入了解這樣的爭論,有助於我們了解幸福與基因之間的關係。
人類的情緒也擁有動態平衡
1971年心理學家布里克曼和坎貝爾首次將「快樂水車」這個概念帶到世界上。
所謂快樂水車,是指因為特定經驗所引發的情緒狀態,隨著時間流逝,「最終」會回到原點的適應現象。是借用水車這個機器,無論怎麼跑最後都還是會回到原點的概念創造出來的名詞。當然,這想法並非前所未有。聖奧古斯丁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顯示他有類似的想法:「慾望永不止息。慾望本身是無限的、沒有盡頭的,就像拖著石碾的馬,總是會回到原點一樣。」
自古以來就有這樣的想法,就表示適應現象是人類生存與健康所必須的。我們的生理活動有著即使暫時改變,仍會隨著時間恢復原狀的特性(動態平衡),就像我們的體溫會有一時的變動,最後仍會回到三十六點五度,我們的心跳也可能一下子加快,但很快就恢復原狀。如果這種動態平衡沒有作用,我們的生理活動沒有恢復原狀的話,最糟糕的情況就可能喪命。
人類的情緒也擁有動態平衡,因為悲傷而暫時陷入憂鬱其實不太需要擔心,因為經過一段時間後,情緒就會恢復到原本的狀態。因開心的事情而感受到強烈的喜悅,也會在一定時間內慢慢減弱,這都是因為人類生存所必須的動態平衡發揮了作用。假如長時間維持高度喜悅狀態,那可能會無法維持日常生活。根據神經科學研究,與異性之間的熱戀,有效期限最長不過七年,如果激情的戀愛持續太久,那就無法穩定從事如養育子女等日常生活中所應該做的事情,會恢復原狀的特性並不是一件值得驚訝的事,也不需要太過失望。
基因決定幸福的想法,其中隱藏著一種意思:無論個人怎麼努力,無論國家怎麼努力,最後個人的幸福都會回到原點。即使經歷幸福的事情後幸福感暫時上升,經歷不幸的事情使幸福感暫時下降,最後那個人還是會恢復一定的幸福水準。這樣的主張也透過一連串的研究獲得了一定的支持。
這並不是值得驚訝的現象,更不必感到失望。假設我們因為火熱的戀情最終會冷卻,所以從一開始就不要戀愛,或因為身體的異常最後會回歸正常,所以生病也不必管,這是非常可笑的主張。同樣的道理,認為幸福最後會回歸原點,所以努力去減少不幸、增加幸福都是沒用的,這也是很奇怪的主張。比起幸福會回到原點這個事實本身,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解釋幸福回到原點這件事。
生活的每一瞬間都很重要
首先,我們需要考慮幸福回到原點所花費的時間。如果某事導致幸福感低落,必須花很多時間才會回到原點的話,那麼幸福最終會回到原點這句話雖然沒有錯,但也沒有什麼實質作用。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教授盧卡斯的團隊便針對這個主題進行分析。從研究中可看出,在生活裡經歷死別、長期失業、重度殘障的人,幸福的感覺會嚴重下降,他們至少要花九年的時間,幸福感才會恢復到原來的水準,甚至也有人再也沒有恢復。九年是一段很長的時間,這也讓幸福最終會回到原點的這個主張,變得非常尷尬。
第二個需要思考的事情,依然跟時間有關。情侶在沙灘上寫下愛意,雖然最終會被海浪沖刷洗去,但我們不會批評他們愚蠢或不合邏輯,因為「那一瞬間」對他們來說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即使會回到原點,但在那之前所經歷的幸福時光,無論再怎麼短暫,仍然彌足珍貴。從痛苦的角度來看,即使最後會回歸原點,但在那之前所經歷的痛苦,本身就令人難以承受;假如我們認為反正這樣的痛苦最後會恢復原狀,於是不採取任何處置,這就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了。
無論是從幸福的層面來看,還是從痛苦的層面來看,情緒最後會恢復原狀,所以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想法,可以說是太過冷漠。
人類的生命有限,不知何時會走到盡頭,我們的生活每一瞬間都很重要。如果只是因為最終都會回歸原點,就無視當下的幸福,那可不是什麼明智的作法。對我們來說,最踏實的從來就是當下這一刻。
●摘自遠流出版《過得還不錯的人生:運用幸福心理學的智慧,避開不幸的陷阱,成就愉快而滿足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