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第一屆聯合報文學大獎 陳列獲101萬

藝聞電子報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儂儂時尚電子報】提供各種多元的時尚知識及職場求生的技巧,讓妳成為工作領域裡最漂亮的粉領新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7/01 第1411期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直接訂閱
文化動態 第一屆聯合報文學大獎 陳列獲101萬
東博故宮特展 已近6萬人參觀
差點被賣去造景 史前石槽尋獲見客
Open Doors 22業者打開設計大門
蘇育賢《花山牆》 獲台新藝術大獎
翠玉白菜主人是誰? 仍是謎
傳藝金曲 樊曼儂、劉文亮獲特別獎
創作空間 蒺藜草黏肖像 凝望愛妻思念成網
40歲解放藝術魂 20分鐘完成一幅畫
幕前幕後 吳念真帶紙風車 重回瑞芳演出
全台走透透 舞出「泥土的故事」
史艷文、藏鏡人終極戰 黃俊雄將揭曉
深度評論 樂聞樂思/愈困難愈享受
活動快遞 台北藝穗節「包山包河」 搭遊艇看戲
「我的肖像」 羅蘭珊優雅唯美現身

  文化動態
第一屆聯合報文學大獎 陳列獲101萬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聯合報

第一屆聯合報文學大獎昨天揭曉,由作家陳列榮獲,可獲一○一萬元獎金,是國內文學獎目前最高額的獎金。陳芳明等七位評審讚譽他的作品真誠且具昇華力量,獲獎實至名歸。

六十八歲的陳列本名陳瑞麟,一九七○年代曾因白色恐怖入獄,出獄後開始寫作,連獲大獎。一九九三年起,他投身政壇,近十二年又回歸文學,近作「躊躇之歌」即書寫他在文學與政治兩股力量 ......


東博故宮特展 已近6萬人參觀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聯合報
故宮發言人金士先表示,日本東博的故宮特展開幕第一天參觀人數達八千人,第二天九千三百人,之後每天都有九千人,這兩天假日每天更達上萬人。迄今總參觀人次已近六萬人。

金士先說,故宮特展預售票即賣出七千張,由於日本觀眾大多習慣到現場買票,現場售票人氣極旺。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清末的翠玉白菜如果「轉世」來到現代,會 ......


差點被賣去造景 史前石槽尋獲見客
記者徐庭揚/花蓮縣報導/聯合報

花蓮出土的史前文物「月眉石槽」去年底不翼而飛,差點被賣到屏東作庭園造景,花蓮縣文化局和地主彭群元三月尋獲,昨壽豐鄉文化創意館啟用同步展出,吸引民眾圍觀。

考古學家劉益昌一九七九年發現壽豐鄉月眉村是新石器時代遺址,月眉石槽就靜靜地躺在這片遺址上。石槽長兩百廿九公分、寬一百六十一公分、高廿七公分,重一點二四噸,由於地主未經常巡視,去年 ......


Open Doors 22業者打開設計大門
記者廖珮妤/台北報導/聯合報
629是「世界工業設計日」,北市文化局為讓設計與生活緊密結合,推出「設計台北Open Doors」系列活動,與22家文創業者、設計工作室合作,邀民眾進入設計場域,了解設計師工作、生活及產品產製過程。

「Open Doors」今天到7月11日推出,共22家業者參與,包含咖啡館、室內設計工作室、文創商品店等。民眾只要到「2016台北世界設計之都」臉書粉絲頁查詢導覽資料,報名參加後再留言、打卡, ......


蘇育賢《花山牆》 獲台新藝術大獎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聯合晚報
由台新金控支持的台灣當代藝術大獎「台新藝術獎」,今年第12屆,同時也是獎項大幅改制,以不分類的評選方式運作後,首次產生藝術大獎得主,獎項最高獎金也提高至新台幣150萬元。今年度頒獎典禮6月21日舉行,在眾人的期盼與緊張氣氛下,由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揭曉新台幣150萬元的藝術大獎得主。年輕藝術家蘇育賢以精湛手法,將民間祭儀轉化為富含政治、社會多層次 ......

翠玉白菜主人是誰? 仍是謎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聯合報
一場選妃鬧劇讓珍妃、瑾妃意外「飛上枝頭」,姊妹倆一起入宮,命運卻大不同。珍妃貌美受寵,遭婆婆慈禧猜忌,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前夕,慈禧命太監將珍妃推入井中,只活了短短廿五年。瑾妃外貌平庸遭丈夫冷落,卻活了五十二歲。

清史專家徐廣源指出,珍妃性格開朗好動、不受拘束,深深吸引從小被皇宮束縛的光緒。她愛美、好打扮,還迷上照相,託人買來照相機學拍照。如今流傳的清代后妃照 ......


傳藝金曲 樊曼儂、劉文亮獲特別獎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聯合報
第廿五屆傳統藝術金曲昨公布今年特別獎兩名得主,出版類特別獎由新象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樊曼儂獲得,表演類特別獎得主為今年三月九日病逝的傳統戲曲全才劉文亮。

評審指出,樊曼儂以音樂家、教育家及表演藝術製作人等多重身分著稱,在傳統與藝術音樂出版產業年資、深度與廣度,少有人能相較。她從一九六五年即參與唱片錄製,廣含群星會、校園民歌到雲門舞集的音樂製作;成立新象後推動傳 ......


  創作空間
蒺藜草黏肖像 凝望愛妻思念成網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聯合報

蒺藜草種子黏繪出藝術家黃步青與亡妻李錦繡的肖像,從他們雙眼「射」出大量的棉線、天人隔空凝神對望;當中有座像「鵲橋」般的步道,觀眾通行其間,可體驗被情絲環繞的無限思念。

這是黃步青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前設置的「雙凝」大型裝置。二○○三年,對黃步青的生活與創作影響甚巨的李錦繡辭世。經過漫長的療癒,甫從成大建築系退休的黃步青在當代館推出「門 ......


40歲解放藝術魂 20分鐘完成一幅畫
記者邱榆蕙/鶯歌報導/聯合報
師承國畫大師李奇茂的畫家游善富,40歲開始才真正在藝術領域大放光彩,20分鐘內就能完成一幅畫,近年來經常以台灣畫家代表到大陸交流,用原住民的畫作告訴大家「我來自台灣」。

游善富回憶,5、6歲時他看著舅舅隨意拿著紙筆畫畫,當時對他來說,舅舅就是「大畫家」,他盯著草稿臨摹,還不斷拿給爸媽炫耀。

游善富說,一路成長至國中,他礙於父母親的要求,進 ......


  幕前幕後
吳念真帶紙風車 重回瑞芳演出
記者邱奕寧/瑞芳報導/聯合報
「瑞芳,我回來了。」導演吳念真為瑞芳子弟,和紙風車劇團半年前到瑞芳國小演出,然而因為雨勢太大只好臨時取消,他當下和現場期待的觀眾許下承諾再回來,昨天果然帶著紙風車一行人重回瑞芳。

368兒童藝術工程原定去年12月15日要在瑞芳演出。工作人員回憶起當天情景,提及那天因為間歇性大雨,所有人在穿堂彩排時都在煩惱「這雨會不會停、晚上還要不要演?」

......


全台走透透 舞出「泥土的故事」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聯合報
在熱炒店、歌仔戲、罵髒話中尋找台灣身體。7年級編舞家林宜瑾兩年前開始行走全台,從與各族群互動中觀察屬於台灣身體的特色。她將呈現成果「泥土的故事」,由舞者、默劇及戲劇演員、草根味十足的農村武裝青年樂團共同演出。

林宜瑾舞蹈科班出身,曾在法駐村半年,發現只要觀察舞者身體動作特色,就能判斷來自哪一國,赫然驚覺「那台灣人的身體是什麼」。回台後,她亟思找出台灣身體,「 ......


史艷文、藏鏡人終極戰 黃俊雄將揭曉
記者陳永順/嘉義報導/聯合報

7月1日嘉義市升格32周年,市府請來黃俊雄布袋戲與市民同樂,經典作品「雲州大儒俠」重現江湖,拚市政被稱為「苦海女神龍」的市長黃敏惠,昨天開心與戲偶本尊相逢,黃俊雄1人扮演多個角色念口白,邀請鄉親28日(周六)做伙免費來看戲。

「我是嘉義市長黃敏惠,人人講我親像苦海女神龍…」黃敏惠邊操弄戲偶邊念口白,有模有樣,司儀在旁附和「市長吃苦,市民 ......


  深度評論
樂聞樂思/愈困難愈享受
焦元溥/聯合晚報
布拉姆斯的變奏寫作是經典中的經典,而他一生作品—從早期鋼琴獨奏到晚期室內樂,甚至第四號交響曲終樂章—也常以變奏呈現他的思考和情感。就鋼琴創作而言,他於1862至1863年寫作的《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是文獻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布拉姆斯鋼琴變奏曲中堪稱最特殊的一首。

此曲特殊處為何呢?布拉姆斯的變奏曲主題若非自創,就是選用可以發展但非特別著名的旋律,此曲卻挑了家喻 ......


  活動快遞
台北藝穗節「包山包河」 搭遊艇看戲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聯合報
從杭州西湖到蘇州水鄉,古代美麗的河流總設美麗畫舫,邀樂團或劇團駐船表演,8月底登場的台北藝穗節,將恢復這個文化傳統,邀遊客登上自大稻埕碼頭啟程的淡水河遊艇,在船艙內欣賞脫口秀、音樂劇。

第7屆台北藝穗節,昨天在大稻埕碼頭舉行遊艇記者會,台北藝穗節策展人林欣怡指出,「特殊且生活化的演出場地」是每年藝穗節的亮點。今年的表演場地「包山包河」, ......


「我的肖像」 羅蘭珊優雅唯美現身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聯合報

由聯合報系與日本讀賣新聞社聯手策畫的「唯美•巴黎─羅蘭珊畫展」昨天開箱。羅蘭珊「我的肖像」、「優雅的舞會」、「吻」等經典畫作搶先亮相,洋溢羅蘭珊唯美的夢幻世界。

一八八三年出生於巴黎的瑪莉•羅蘭珊 ......


  訊息公告

宮廷劇,和你想的不一樣
甄嬛住了小燕子的屋?不論《後宮.甄嬛傳》多麼引人入勝,甄嬛也只能是流瀲紫虛構的人物,就連她初入宮時居住的「碎玉軒」也屬子虛烏有,且碎玉軒的原型即可能就是漱芳齋。

世界杯,忘記痛苦的特效藥
幾年前巴西經濟才剛站上高點,而如今,成長大幅衰退,來自賽事短暫產生的就業需求即將消失。他們未來要面對的,是世界杯的債務,留下的是在世界杯足球場館旁邊林立的新貧民窟,缺水無電的悲慘世界。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