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習近平先訪南韓 北韓吃味射飛彈


【黑麵的攝影之路】集結專業攝影師黑麵部落格精彩文章,給你最獨到的攝影教學,還有無數的美圖分享。 百年大業的根基是教育!【台灣立報】專業教育報,給你活到老、學到老的社會教育、進修、教改、校園等資訊。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6/30 第320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習近平先訪南韓 北韓吃味射飛彈
國際要聞 NASA太空飛碟 登火星靠它
費時128天 美男子划越大西洋
英國第一富婆 高喊我是歌手
美國不肯賣 伊拉克救急改買俄戰機
反集體自衛權 日男自焚獲救
史家新觀點…奧匈王儲遇刺 非一戰導火線

焦點新聞
習近平先訪南韓 北韓吃味射飛彈
編譯王麗娟/報導/聯合報
繼廿六日試射三枚飛彈後,北韓廿九日清晨再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兩枚彈道飛彈,藐視聯合國禁止北韓試射彈道飛彈禁令。外界研判,北韓的行動,是對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七月初將訪南韓表達不滿。

近廿年來,中共國家主席上台後首次訪問朝鮮半島,都是先訪北韓,再訪南韓,習近平將是打破這項慣例的第一人。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說,兩枚飛毛腿型飛彈飛行約五百公里,落點在北韓與日本之間的公海。北韓會定期試射短程火箭與飛彈;北韓國營媒體報導,北韓領袖金正恩親自監督這項試射。

聯合國憂心北韓發展裝載核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而對北韓下達禁止測試彈道飛彈禁令。北韓廿九日發射彈道飛彈違反此禁令。

紐約時報報導,北韓試射飛彈雖可能是測試技術,分析家指出,北韓常挑時機試射,好在亞太地區製造政治衝擊,特別是鄰國領袖或談判員集會討論對付北韓共同政策時。

今年三月美國總統歐巴馬、日本安倍晉三、南韓總統朴槿惠於海牙核安高峰會舉行會外會後,北韓隨即試射兩枚蘆洞中程飛彈。

習近平計畫於七月三至四日訪問南韓,與朴槿惠舉行高峰會談。中共外交部宣布習近平訪問計畫時,強調北京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秉持「公正、客觀立場」,南韓卻不忘強調,習近平將是第一個先南後北的中共國家主席。

首爾智庫「韓國防衛網絡」負責人申寅均表示,北韓這次試射,目的是在習近平與朴槿惠會談前向他們施壓。申寅均說:「這兩位領袖難免將討論如何抑制北韓的核武野心,以及北韓若繼續推動武器計畫該如何予以懲罰。因此北韓先發出警告,以防中韓領袖太嚴厲批評平壤。」

有專家將北京的動作解讀為北京可能在南韓、北韓的優先順序上重作調整。朴槿惠正積極與北京拉攏關係,已與習近平四度會面;金正恩恰好相反,二○一一年底上台,迄今未與習近平會面或訪京。

南韓分析家認為這與金正恩忙於鞏固國內政權、北京對北韓漸感失望,如北韓逕自進行第三次核試爆有關。

種種跡象顯示,在對抗聯合國經濟制裁之際,北韓對貿易日益仰賴大陸顯得惶惑不安;北韓近來還開始強化與俄羅斯的關係,試圖制衡大陸。俄國去年提高對北韓石油出口,而大陸近來貿易資料並無對北韓出口石油數據,引發北京可能已對北韓提高經濟施壓揣測。

   
國際要聞
NASA太空飛碟 登火星靠它
編譯陳韻涵/報導/聯合報
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廿八日成功發射一艘外型有如飛碟的太空船,但太空船的降落傘在返回大氣層時未能完全開啟,導致太空船「重落地」,成為此次測試的小缺憾。太空總署盼未來可藉此技術搭載太空人登陸火星。

這艘碟型太空船「低密度超音速減速器」(Low Density Supersonic Decelerator,LDSD)廿八日十一點四十分(台灣時間廿九日凌晨兩點四十分)自夏威夷考艾島的太平洋飛彈試射基地升空,由一枚巨型氦氣球吊掛升空。氦氣球邊上升邊充氣,充飽氣可達足球場大小。

三小時後,氦氣球將LDSD抬升至十二萬英呎(約三萬六千六百公尺)的平流層並與之分離;火箭隨後點火運作,以音速的四倍(時速四千八百廿八公里)將太空船推升至十八萬英呎(五萬四千八百六十四公尺)高空,此高度的大氣環境與火星類似。

LDSD到達作業高度後,展開連串測試,包括啟用甜甜圈形狀的「超音速充氣式空氣動力減速器」(Supersonic Inflatable Aerodynamic Decelerator,SIAD),並讓飛行速度降至音速的二點五倍,蒐集並儲存工程數據。測試完成後,LDSD原本應該利用直徑卅三點五公尺的巨型降落傘緩緩降落太平洋,但這個太空總署歷來測試的最大型降落傘卻無法完全展開,造成LDSD重重摔落太平洋海面,降落過程約三小時。

LDSD試射耗資一億五千萬美元(約台幣四十五億元),先前因風勢過大延宕六次。它須在風速平穩時放飛,才不致於在禁航區偏離航道。

太空總署火星探測計畫一九七六年成功將維京一號送入火星軌道以來,便採用降落傘設計來減緩太空船進入火星大氣後衝擊。太空總署工程師表示,未來幾年將進行多次測試,才會決定是否用LDSD執行火星任務。

   
費時128天 美男子划越大西洋
中央社/Upaper
48歲的美國男子穆尼,費時128天完成划船橫越大西洋壯舉。

穆尼2月19日從非洲外海的加納利群島出發,昨天抵達加勒比海的荷屬聖馬丁,他告訴美聯社,這麼做是希望喚醒各界對HIV篩檢的關注,盼藉此紀念1983年因愛滋過世的兄弟。

這趟約4800公里的旅程讓他瘦了36公斤,非裔的穆尼這趟航線,也是當年跨大西洋黑奴交易所用航線,他說,在途中「曾請求祖先鼓勵我、給我勇氣」。

在紐約經營非營利南非藝術組織的穆尼計畫恢復體力後,再划至英屬維京群島,然後續划2900多公里返回紐約皇后區住處。

   
英國第一富婆 高喊我是歌手
編譯 廖玉玲/經濟日報
一個女人已經擁有了美貌、財富和美滿的家庭,她還想要什麼?

42歲的克絲蒂•伯塔瑞力(Kirsty Bertarelli),是1988年英國小姐選美皇后,丈夫伯塔瑞力(Ernesto Bertarelli)是瑞士製藥大亨,英國第五大富豪,嫁給他之後克絲蒂就成了英國第一富婆,財富比《哈利波特》小說作者羅琳與英國女皇合起來還多。

來自中產階級家庭的克絲蒂坦承,她過的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優渥生活。她的Instagram裡滿是令人羨慕又嫉妒的照片,記錄她去過的各地美景,還有她的40歲生日禮物—一艘價值1億英鎊的遊艇Vava II,外加300萬美元的生日趴。

不過克絲蒂還有另外一面。她是歌手,也會自己寫歌,她最近才出了第一張英語流行音樂專輯「Indigo Shores」。

她的密友表示,克絲蒂總是被嫉妒和負評包圍,久而久之讓她防備心變得很重。她當然想過要如何應付這些酸言酸語,「大家都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但音樂是我的一部分,我並不是說哪天突然一覺醒來就想說『喔,我要當個流行歌手。』」

嫁給伯塔瑞力前,克絲蒂確實很努力地想成為一個創作型歌手。2000年時,她寫了「Black Coffee」,當時受到一位唱片製作人賞識,但最後沒讓她親自錄唱片,而是交給紅極一時的聖女合唱團(All Saints)錄製。這首歌當時一炮而紅,克絲蒂也因此賺進1.2萬英鎊版稅。

接受電訊報訪問時她笑著說:「在廣播上聽到自己的歌曲感覺很複雜,我必須謝謝聖女合唱團,她們那時候很紅,所以那首歌也成了冠軍歌曲,但只有我知道那首歌背後真正的心情,我想要自己唱那首歌,因為歌曲後面有真正的意義,也就是我對我丈夫的愛。」後來她也真的在眾人面前開嗓,就在自己的婚禮上,唱給250個賓客聽。

她26歲時和伯塔瑞力在一場派對上相識,「他身邊這麼多女孩,偏偏就是發現了我。當時的我只想唱歌,出人頭地,動力很強。如果我是個整天只會敗家的女孩,他也不會喜歡。」他們夫妻育有三名子女,長女奇艾拉(Chiara)現已13歲。(綜合外電)

   
美國不肯賣 伊拉克救急改買俄戰機
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聯合報
伊拉克政府廿九日表示,向俄羅斯緊急採購的第一批五架蘇愷廿五戰機,廿八日已運抵伊拉克,並由俄國專家協助裝設,幾天內就可迅速投入戰場。

美國國會認為伊拉克總理馬里基政府都是自己人,欠缺遜尼派、庫德族成員,因此遲遲不願出售更多先進戰機給伊拉克。紐約時報指出,伊拉克迅速向俄國買來戰機,並首度讓俄國軍方人員入境協助,是間接向美國抗議。

伊拉克已向俄國訂購廿五架蘇愷廿五型戰機,總價五億美元,前述五架是首批。伊拉克空軍司令艾敏將軍說,這批戰機「三至四天內」就可上陣服役,「我們需要戰機對抗恐怖分子,他們很快就送來了」。

伊拉克政府軍與激進分子激戰至今,已造成逾一千人死亡,數十萬人流離失所。

官員表示,最新引進的蘇愷戰機,將由曾效忠已故伊拉克獨裁者海珊的飛行員駕駛。蘇愷廿五戰機主要用於執行地面攻擊任務,這意味它們將可有效用於攻擊已經占領許多城鎮的激進分子。

美國已派遣軍事顧問協助伊拉克政府軍指揮官,武裝無人飛機並已開始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空中執行任務。然而伊拉克官員對美國未提供更多F十六戰機與阿帕契攻擊直升機表示不滿。伊拉克總理馬里基表示,伊拉克已改向俄國與白俄羅斯訂購戰機,「這支空中武力可望一個星期內成軍,摧毀恐怖分子的巢穴」。

伊拉克國營媒體報導,伊拉克戰機廿九日攻擊海珊故鄉提克里特市區的不同地點及海珊行宮,顯示激進分子仍然盤據當地。數千名伊拉克政府軍並在戰車與除爆部隊支援下,對激進分子施展大規模攻勢,目前已經控制提克里特。官員說,伊拉克政府軍與美國顧問「共同研究重要的目標」。

美國希望伊拉克各派系盡快達成政治妥協,並認為馬里基並未把握駐伊美軍二○一一年年底撤離後,重建伊拉克的機會。各國領袖對伊拉克局勢近來急轉直下的發展感到意外,同時呼籲伊拉克盡快籌組新政府。他們同時強調,肇因於教派分歧的武裝衝突不可能以軍事手段解決。

   
反集體自衛權 日男自焚獲救
編譯陳韻涵/報導/聯合報

日本一名男子廿九日在東京新宿車站的天橋上,用擴音器表達反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言論,隨後潑灑汽油點火自焚。警消到場後將火勢撲滅並將他送醫救治,目前已無生命危險。

目擊者表示,這名穿西裝、打領帶的五、六十歲男子起先盤腿坐在東京都東日本(JR)新宿車站南口的天橋上,用擴音器抗議首相安倍晉三擬解禁集體自衛權,講了近一小時。目擊者起初不以為意,認為這名男子說完話後就會離開。

不料下午兩點十分左右(台灣時間下午一點十分),男子拿起手邊兩瓶寶特瓶裝的疑似汽油液體潑灑,隨後在數百名路人的目睹下點火自焚。當天恰逢周日,附近有許多消費人潮,現場一度陷入混亂,另有許多目擊者拍下這幕驚悚畫面上傳社群媒體。

共同社報導,警方下午一點五分(台灣時間中午十二點五分)接獲報案電話,便趕到現場與這名男子溝通,但男子不聽警方勸說仍執意自焚。朝日新聞報導,自焚男子受到嚴重燒傷,送醫後已無生命危險。

日本政府廿七日將解禁集體自衛權相關決議交執政聯盟審閱,朝野將在七月一日的協商中同意最終版本並送交內閣會議通過。

安倍政府宣稱,行使集體自衛權能夠讓日本在國際間扮演更積極的安全角色,在盟國遭受攻擊時協防。批評者認為,集體自衛權違反日本憲法第九條「放棄戰爭」的規定,如果要解禁,必須修憲。

目前日本嚴格遵守憲法第九條規定,即使參與聯合國維和任務,也只擔任非戰鬥角色。

   
史家新觀點…奧匈王儲遇刺 非一戰導火線
編譯王麗娟、陳世欽/綜合報導/聯合報
波士尼亞首都塞拉耶佛廿八日紀念奧匈帝國王儲遭暗殺事件屆滿一百年,此一歷史性事件至今仍然導致巴爾幹半島人民嚴重分裂。歷史學家指出,許多教科書宣稱這次暗殺事件是一次大戰導火線,其實大戰是強權國家政客受權力欲望驅使而引發,不能完全歸咎這次暗殺。

一九一四年六月廿八日,波士尼亞的塞爾維亞裔民族主義分子普林齊普在塞拉耶佛槍殺奧匈帝國繼承人、奧地利大公斐迪南及其妻子,導致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最後發生一次大戰。

一次大戰歷時四年四個月,約造成一千四百萬人死亡,二千萬人或傷或殘。此次大戰不僅導致沙俄、德意志、奧匈與鄂圖曼帝國瓦解,改寫世界大部分地區的版圖,也奠定新興超級強權美國崛起的基礎。

在塞拉耶佛,官方廿八日以紀念儀式、音樂會、展覽紀念暗殺事件。波士尼亞塞裔人廿七日在塞拉耶佛為普林齊普的一座雕像揭幕,將他視為終結巴爾幹半島被奧匈帝國占據的的民族英雄。

華盛頓郵報報導,伊斯坦堡柯克大學教授麥密京和其他歷史學家認為,這次暗殺未讓一次大戰成既定事實。從當時報導可發現,暗殺後的數周,美國與歐洲較關切的不是開戰,而是奧匈帝國的繼承問題。麥密京和其他歷史學家說,一次大戰其實是參戰雙方一群政客利用這次暗殺事件爭權奪利,才會引發。

英國保守派教育大臣葛夫駁斥「左派」歷史學家認為是多位君主與內閣部長接連鑄下大錯導致大戰的觀點,而是對抗德國的「正義之戰」。不過葛夫的見解許多人不認同。一戰後,德皇威廉二世雖因其野心被視為最大惡人,但英、法、俄的帝國野心對戰火都該負責。

   
世界盃足球賽是這樣開始的
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事正在熱情巴西開踢中,吸引住全球觀眾目光!然而,世界盃足球賽是怎地開始的、歷經怎樣的波折,這段與世界史息息相關的過程,讓我們先來瞭解瞭解!

粉絲雙福利! Choyce 教你把孩子變全自動
親職教養作家Choyce,訓練孩子從小自理生活、協助家事打掃……孩子樂於承擔責任,充滿成就感。現在訂閱【Choyce全球走透育兒誌】抽新書《Choyce全自動教養》,還有機會獲得海外寄來的明信片哦!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