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建哈里發伊斯蘭國 ISIL撼動凱達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儂儂時尚電子報】提供各種多元的時尚知識及職場求生的技巧,讓妳成為工作領域裡最漂亮的粉領新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7/01 第320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建哈里發伊斯蘭國 ISIL撼動凱達
國際要聞 華府觀察/出兵容易撤兵難
英人想進一流大學 家世重於才智
印度射火箭 比好萊塢拍片省
日若解禁自衛權 恐爆退伍潮
無人機竄紅 市場火爆卡位
蘭伯特專欄/英退出歐盟 恐得不償失

焦點新聞
建哈里發伊斯蘭國 ISIL撼動凱達
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聯合報

遜尼派聖戰組織「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廿九日宣布建立一個「哈里發國」(caliphate),亦即由單一宗教與政治領袖「哈里發」(caliph)統治的伊斯蘭國,並由該組織領袖巴格達迪擔任「哈里發」,是全世界穆斯林的領袖,號召所有穆斯林向他效忠。

「哈里發」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人,在穆罕默德於西元六三二年死後統治所有穆斯林,直到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瓦解,凱末爾於一九二四年廢除哈里發制度為止。

伊斯蘭各個激進組織一向夢想恢復伊斯蘭帝國,統治範圍涵蓋中東和北非大部分地區,這也是賓拉丹創立凱達組織的終極目標。但ISIL在阿拉伯世界的心臟地帶敘利亞和伊拉克占領大片土地,這是凱達從未達到的戰果,如今ISIL宣布建立伊斯蘭國,直接挑戰凱達在全球聖戰運動的領導地位。分析家指出,此舉可能掀起遜尼派各激進組織間的內鬥。

ISIL在穆斯林齋戒月的第一天在網路上發布一段影音,宣布巴格達迪為「伊布拉辛哈里發」,伊布拉辛為巴格達迪的本名,並將ISIL改稱為「伊斯蘭國」(the Islamic State,簡稱IS)。

IS發言人阿達納尼說:「哈里發的權力及其軍隊所及的地方,所有酋長國、團體、國家和組織的法律地位都失效。聽從你的哈里發,並服從他。支持你的國家,這個國家一天天壯大。」

阿達納尼籠統地說,這個伊斯蘭國的領土從敘利亞北部到伊拉克東部的迪亞拉省。

多哈的布魯金斯研究所研究員李斯特說:「這是自九一一恐怖攻擊以來,國際聖戰運動的最大發展,代表跨國聖戰運動新紀元的誕生,威脅凱達的領導地位。」

ISIL原本為凱達的分支,在美英入侵伊拉克後與美軍作戰。敘利亞內戰爆發後,又轉戰敘利亞,最近在伊拉克發動閃電攻擊,占領大片土地。

一九七一年出生於伊拉克薩瑪拉的巴格達迪二○一○年接任ISIL領袖,他與凱達領袖札瓦希里不和,札瓦希里要求ISIL離開敘利亞,巴格迪達不聽,兩人公開決裂,札瓦希里今年二月與ISIL斬斷關係。

但巴格達迪的個人魅力和ISIL的宣傳手法,吸引大批外國聖戰士加入,並成為年輕一代聖戰士的共主。該組織以英文和其他歐洲語言發行雜誌和影片,並擅長用網路招募新血。

   
國際要聞
華府觀察/出兵容易撤兵難
華府記者賴昭穎/聯合報
五月底,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玫瑰花園宣布,美軍將於二○一六年底前從阿富汗撤出;約兩個星期後,遜尼派極端分子在伊拉克攻城掠地,進逼首都巴格達。歐巴馬如何按照既定時程撤兵阿富汗,同時避免阿富汗「伊拉克化」,將是任內棘手的問題。

伊拉克情勢陷入緊張,美國政壇口水戰激烈程度不亞於伊國戰事,一方指責歐巴馬從伊拉克全面撤軍缺乏深思熟慮,一方反批當年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前總統小布希一幫人才該負責。但吵歸吵,為了避免美國大兵犧牲奉獻打下的江山拱手讓給伊國叛軍,歐巴馬仍得透過有限的軍事介入和外交斡旋,化解伊國動亂。

歐巴馬說,美國民眾已了解結束戰爭比發動戰爭困難,但他認為全面撤軍沒錯,「在廿一世紀,戰爭就是這樣結束的」。

問題是,戰爭真的結束了嗎?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是歐巴馬的重要政見,二○一一年底撤軍伊拉克成為他首任的重要政績,加上阿富汗的撤軍計畫,「把軍人帶回家」將是歐巴馬八年任期的重大成就。

不過,撤軍不等於結束戰爭,面對不想結束戰爭的敵人,美方單方面撤軍解決了美國國內厭戰問題,造成的安全真空將引發新的問題,到時候美國還是得出面收拾爛攤子,伊拉克就是一個例子。

阿富汗和伊拉克面對的相同問題,就是境內都有個有組織、經費的叛亂團體,等著美軍撤出後重新坐大,伊拉克有「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阿富汗則是神學士組織。

此外,如同不願與其他教派分享權力的伊國總理馬里基,在位十二年的阿國總統卡薩也獨攬權力,加上阿國最新的總統大選過程爭議不斷,為日後政局埋下不確定因子。

對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歐巴馬而言,終結戰爭或許是他亟欲達成的目標,但如果是為了撤軍而撤軍,最終輸掉的不只是他的歷史定位,也賠上區域穩定。

   
英人想進一流大學 家世重於才智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六月卅日電/聯合報
英國一項調查顯示,要進入一流大學,家世可能比聰明才智重要。

英國的社會流動和貧困兒童委員會公布調查報告,從一九九一年及一九九二年出生的五十萬多名學生調查分析發現,許多聰明學生受限於家庭環境,無法進入一流大學。

調查顯示,將近八千名家境不佳的十一歲學童,在小學時英文與數學考試拿到最高分,但其中只有九百人後來進入菁英大學。報告中並指出,約有兩千名「最聰明但來自最窮家庭的孩子」,沒有進入大學。

英國教育部一項調查顯示,英國牛津與劍橋大學錄取的學生中,來自貴族學校伊頓公學的學生,遠多於提供學生免費午餐的平民學校。

調查報告指出,小學時擁有最好成績的窮人家小孩,到十六歲中學時成績平均卻落後於家庭富裕的學生,顯示中學階段是許多有才智的窮人家小孩迷失的階段。

   
印度射火箭 比好萊塢拍片省
編譯葉亭均/法新社班加羅爾30日電/經濟日報
印度總理莫迪30日盛讚自己國家的低成本太空技術,他表示,將一枚載有五顆外國衛星的火箭發射上太空,費用比拍攝好萊塢電影「地心引力」(Gravity)還低。

印度自製的極地衛星運輸火箭(PSLV)30日上午自南部斯里赫里戈達島發射基地成功發射,載有法、德、加拿大與新加坡的衛星。

莫迪說:「印度有潛力成為世界的火箭發射服務提供國,而且必須朝這目標努力。」

根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資料,衛星發射產業2012年總營收達22億美元,印度正熱衷於靠低價擴大市占。

莫迪說:「我聽過電影地心引力,有人告訴我發射印度火箭上太空的成本,比投資製作這部好萊塢電影的成本還低。」

根據電影產業網站IMDb資料,這部由珊卓•布拉克與喬治•克隆尼主演,英、美合拍的3D科幻驚悚片製作預算約1億美元。

印度去年底發射首枚火星探測器,不但為亞洲第一國,費用低廉更讓全球欽羨,總成本僅45億盧比(7,300萬美元),尚不及美國太空總署(NASA)稍後發射的火星探測器4.55 億美元成本的六分之一。

專家表示,祕訣在於印度能模仿現有太空技術並依自身需求調整,而且擁有一大群技術高超的工程師,他們的薪資僅是外國工程師薪資的零頭。

   
日若解禁自衛權 恐爆退伍潮
東京記者雷光涵/六月卅日電/聯合報

日本內閣會議七月一日可望通過釋憲案解禁「集體自衛權」,日媒表示,日本自衛隊及防衛大學恐會像伊拉克戰爭時,出現退伍、輟學潮。

日本執政聯盟的公明黨六月卅日召開黨員大會,確認集體自衛權的主導權交幹部決定,預料七月一日執政聯盟協商會達成共識,隨後交臨時內閣會議表決通過,首相安倍晉三將開記者會,直接對民眾說明。

自衛隊在二○一一年三一一強震塑造親民救災的形象,近年有意當自衛官的高中生增加。九州某專門學校針對自衛官考試設專班,該校負責人說,這陣子集體自衛權可望解禁,但報名的考生數沒有影響,「他們擔心的是眼前有沒有工作,不會想這麼遠;或許他們覺得,國家不會讓他們陷入生命危險,國家會保護他們。」

「東京新聞」報導,二○○三年到二○○九年自衛隊依「特別法」派遣到伊拉克的時期,培養自衛隊高階幹部的防衛大學(防大)輟學人數及提早退職的自衛官急速增加;巔峰時是二○○五年,約四成的人中輟、提前離隊。

日本每年約四百五十人到五百五十人進入防大,防大畢業後任官,接受半年的專業教育即可升少尉,陸海空自衛隊的幕僚長都是防大出身。平均來說,每年約兩成、一百人左右畢業前中輟、畢業後拒任官或任官後提早退伍。

二○○一年美國攻打阿富汗,日本政府派自衛隊到印度洋協助進行後勤作業,中輟及提早退伍比例增加到近三成;二○○三年自衛隊支援伊拉克戰爭,急增到四成。軍事記者前田哲男指出,當時進入防大的年輕人多半是受到阪神大地震、柬埔寨的聯合國維和行動感召,但不願負起戰鬥指揮的重責。

   
無人機竄紅 市場火爆卡位
編譯楊宛盼/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無人機相關法規付之闕如,無人機市場的兩大勢力:高科技新創企業及財力雄厚的航空國防業者,正暗中角力搶占商機。產業人士則看好低成本無人機將成主流。

華爾街日報報導,波音(Boeing)、諾斯洛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等致力發展無人機的大型航空業者,已向美國等國軍方售出數千架高性能的昂貴無人機,部分機型翼長甚至超越波音737,價格高達9,300萬美元。

相較下,PrecisionHawk公司與SZ DJI科技等新創公司主打低成本輕量無人機,以拍攝電影、巡邏住家與監看農田為主,這類無人機尺寸輕巧、可手持,少則數百美元就能在沃爾瑪超市買到。

部分產業人士與分析師指出,無人機產業即將上演科技顛覆產業的經典戲碼,一旦新規定開放,低成本的低階無人機,將取代昂貴的高階機款成為市場主流,一如1980年代個人電腦(PC)取代大型商業電腦的趨勢。

無人機市場兩大勢力在產品性能、目標客戶族群皆有區別,甚至各自有產業大會,兩方向來和平共處,大型航空業者主攻軍事用途,小公司瞄準業餘愛好人士。但隨著無人機需求起飛、各方逐漸擴大勢力範圍,這兩派勢力在無人機監管規定展開遊說大戰,關係迅速惡化。

由於無人機相關規定未臻完備,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 )規定,除非取得特殊許可,無人機禁止用於商業用途,但許多製片人和農民仍照舊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使用無人機。

不過,FAA近來批准阿拉斯加的兩架商用無人機,更打算在下半年提出小型無人機的管制規定,此舉料將在這場無人機角力戰中,成為兩方此消彼長的關鍵。

許多小型無人機製造商和新創業者批評,大公司遊說政府制訂嚴格規定不利產業發展,讓既得利益者繼續享有優勢,但大型業者則提出反擊,辯稱遊說行動只是為確保無人機的使用安全。

   
蘭伯特專欄/英退出歐盟 恐得不償失
蘭伯特/經濟日報
(Richard Lambert)英國的歐洲懷疑派認為,加入歐盟使英國經濟和眾多死氣沉沉、沒有成長前景的經濟體綁在一起,英國出口企業也因而未能進入快速成長的大英國協市場及開發中世界。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歐洲改革中心(CER)的新研究提出這個問題:單一市場成員國地位對英國有何價值?標準答案是,與歐洲其他國家的密切整合帶來5億人口的市場,為英國經濟注入健康的競爭和投資,並有助於提高生產力。

CER的研究顯示,加入歐盟使英國與其他國家的商品貿易提升逾一半,例如在2013年3,640億英鎊的貿易總額占了約1,300億英鎊(2,190億美元)。

單一市場遠非自由貿易區所能比擬,歐盟間的零關稅已存在幾十年,因此創造巨大「歐盟效應」的是降低各國的非關稅貿易壁壘。例如,英國製汽車可銷到歐盟任何地方,不必逐一遵守28個成員國的安全和排放規定。

歐盟成員國地位也已協助英國從歐洲吸引巨額投資。1997年,歐盟只占英國外來直接投資的30%,但到2012年,這個比率已升至50%。英國也已成為全球投資首選國家,因為投資人希望在單一市場找到有吸引力的落腳處。

CER並未找到歐盟成員國地位阻礙英國與世界其他國家貿易的證據。德國對中國出口爆炸性的成長,證明實現單一市場內外共同繁榮完全可能。

要想瞭解這些枯燥的分析在現實中有什麼意義,先看世界最大威士忌生產商帝亞吉歐(Diageo)最近的聲明。該公司說,在單一市場自由銷售商品為他們帶來顯著的效益,在歐盟內部省去許多昂貴的貨運文書工作,除了節約成本外,也帶來經濟規模。

歐盟成員國地位使帝亞吉歐得以影響規則,使在歐洲全境公平競爭變為可能。且由於帝亞吉歐的貿易範圍超出歐洲和北美,使得歐盟推動全球自由貿易和共同標準的能力變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在市場通路問題重重的新興市場」。

當然,歐盟還有眾多問題亟待解決,而英國的成員國地位也不能僅靠金錢價值來衡量。但CER的報告強力證明了在經濟方面,英國退出歐盟將得不償失。

(作者Richard Lambert是英國銀行標準審查委員會主席、Project Syndicate專欄作家/編譯吳國卿)

   
宮廷劇,和你想的不一樣
甄嬛住了小燕子的屋?不論《後宮.甄嬛傳》多麼引人入勝,甄嬛也只能是流瀲紫虛構的人物,就連她初入宮時居住的「碎玉軒」也屬子虛烏有,且碎玉軒的原型即可能就是漱芳齋。

世界杯,忘記痛苦的特效藥
幾年前巴西經濟才剛站上高點,而如今,成長大幅衰退,來自賽事短暫產生的就業需求即將消失。他們未來要面對的,是世界杯的債務,留下的是在世界杯足球場館旁邊林立的新貧民窟,缺水無電的悲慘世界。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