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火燒車案遲來的難堪真相


【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哈佛商業評論電子報】包含領導、創新、策略、管理等四大領域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與世界一流的管理接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8/01 第379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當總統開講經濟學
聯合報社論 聯合/火燒車案遲來的難堪真相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川希白宮之爭 全球危機倒數
民意論壇 太陽花從寬 護漁卻從嚴
以法為名 打壓愛國船長
增編文化預算 小國也能變大國
補助歌手 苛待哲學大師?
丟包陸客、剝削導遊… 低價團問題在人
蓋海中展望塔 取代澎湖水族館
調整房屋稅 現在時機最好
聯合筆記/TPP胎死腹中 美國喪失主導
願景回響/零廚餘 從家庭做起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當總統開講經濟學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蔡總統日前接見全國工總代表,站在勞工角度喊話,要求資方照顧勞工「要多一分理解心情」。「一例一休」修法正引發勞資對立,蔡總統直接表態,從她支持華航罷工事件已知其立場;但畢竟是站在總統的位置,不能只講漂亮話,要落實為合理政策才算數。

「多替勞工著想」,這話誰不會講?但也不能把壓榨勞工的罪名全往資本家頭上冠。台灣勞動條件不佳是事實,年輕人普遍低薪已成社會問題,僅以連醫護專業都受低薪打壓為例,就可看出,從健保設計到租稅制度,都是政策結構不合理的環節,不能全以「貪婪資本家」為代罪羔羊。

勞資關係多少還是受市場機制影響。勞團現在高喊最低工資廿六K,但大家皆知,政府干預越多,市場「地下化」現象越嚴重,越底層的勞工只會越吃虧。蔡總統說,企業cost down已到極限,言外之意別再苛刻薪資了。但蔡總統知不知道:Pepper機器人已是企業界想像的明日之星,也是「短期投資增加,長期cost down」的必然途徑之一,未來勞工失業只怕更嚴重。此一趨勢下,產業和人力政策如何調整乃「大哉問」,執政者豈能只靠緊盯大老闆「要給勞工加薪」一帖藥方解決問題?

現在的確是險峻年代,所有國家、各色產業都掛在懸崖邊上。總統開講經濟學,一句「企業cost down已到極限」卻露出馬腳,看出其外行。政府應幫忙開創讓企業value up的大環境,cost down的問題留給專家去處理吧!

   
聯合報社論
聯合/火燒車案遲來的難堪真相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陸客團火燒車事件陸續發現新線索。檢警查出司機蘇明成在遊覽車上放置汽油,又查出其胃中有酒精殘留可能涉及酒駕,因而轉朝預謀縱火報復或厭世自焚方向偵辦。未料,隨即又查出他有性侵隨車女導遊的前科,六月間才經二審判賠九十萬元,檢方不排除他因此意圖輕生並拉全車陪葬。

這些遲來的發現,顯示檢警細心抽絲剝繭的辦案精神,值得肯定。然而,在陸客團罹難家屬全數達成理賠和解離境後,案情才突告急轉直下,由原先認定的「交通事故」升級為「預謀殺人」事件,這不僅將增添被害家屬的不滿,也使先前簽定的和解書效力變生肘腋。更嚴重的是,有不少大陸民眾批評台灣方面故意隱瞞真相,以強迫家屬簽下和解書;這樣的情緒一旦發酵,將不利未來兩岸的觀光交流。

這次火燒車事件發生得又快又急,廿四名陸客和台籍司機、導遊同時葬身火窟,故而一開始即被當成「意外」事件處理,各界焦點則皆集中在安全門上鎖、電線走火、遊覽車胡亂改裝等問題上。不料,疑竇一點一滴浮現,原被認為寡言木訥、滴酒不沾的司機蘇明成,竟被爆出放油、酒駕、性侵等問題,且曾放話要「幹一票大的」,讓檢警驚覺火燒車可能有人為因素。尤其,在出事的最後一程前,蘇明成有「消失一百分鐘」的空白,這段時間,他除了飲酒,還對車子作了什麼手腳,則是必須解開的謎。

在案情急轉直下的過程中,外界其實很難接受火燒車是「預謀」的說法,不覺得蘇明成可能如此殘酷;因此,甚至有人質疑檢警是否意圖嫁禍給一個已無力反駁的人。以目前的跡證看,要下最後的判斷恐嫌太早;無論如何,遲來的線索固然難堪,但至少有助排除先前大陸民間沸沸揚揚的「政治陰謀論」之臆測,回歸到社會事件處理,才有徹底查出真相之可能。從台灣社會的角度看,一個看似平常的司機若竟懷有如此險惡之居心,且在瞬間奪走廿多條人命,這也是讓人不寒而慄的事?

事實上,火燒車案燒出的難堪事實,還不僅於此。因火燒車喪生的台籍導遊鄭焜文日前舉行公祭,蔡英文總統致送了一幅「典範長昭」輓聯,但在罹難陸客的頭七公祭中,總統府卻未作任何表示。此一差別待遇,引發了陸方的極度不滿,批評此一差別待遇反映了蔡英文的「冷血」,歧視陸客。

根據總統府發言人事後的解釋,有此落差,主要是鄭焜文家屬向府方要求致送輓聯,而陸客家屬並未索取所致。這樣的說明,完全是敷衍而不近人情的說法。試想,遼寧陸客都是首次來台,卻不幸客死異鄉,家屬們如何會知道台灣社會「索取輓聯」之習俗?更何況,罹難陸客的公祭儀式是由我政府部門主辦,基於人情及同理心,為何總統府不能主動致送輓聯,或由陸委會及交通部等單位代索,卻要作如此惹人非議的差別待遇?輓聯事小,但對廿四條陸客人命怠慢以對,惹來「冷血」之譏,這又表現了我政府什麼樣的人道觀?

最後,撇開司機蘇明成的犯案動機不談,我們看他作為專門接待陸客團的遊覽車駕駛,其勞動條件其實糟到難以想像。據報導,他的底薪僅一萬八千多元,這連法定基本工資兩萬零八元都還不到,要靠著帶團每天有三百元的津貼,外加陸客購物有二%的抽佣,每月才有三萬多元的收入。在火燒車前夕,陸客團投宿在南港一家商務旅館,蘇明成則將車停在附近路上睡在遊覽車上過夜,這也是相對剝奪。當林全正在大談「七休一」的理想,當蔡英文警告工商界要加強勞動檢查,像這樣毫無尊嚴的工作者卻比比皆是,政府的美意又要何時才能澤及他們?

無論最後的真相多麼難堪,我們都無法迴避。最怕的是,把問題卡在兩岸的框架裡,卻連自己社會上的真相都看不見。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川希白宮之爭 全球危機倒數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今年11月8日是美國第58屆總統選舉,本月19日及29日共和黨和民主黨全國大會分別提名川普和希拉蕊及為總統候選人,宣告川希對決將是未來三個多月最受關注的焦點議題。

狂人川普所捲起的「川普現象」被稱為民主逆流,讓舉世擔憂若川普擊敗希拉蕊入主白宮,將形成全球危機。而近數周來美國主要媒體民調顯示,川普和希拉蕊支持度已不相上下,甚至近日出現領先希拉蕊的態勢。狂人川普可能成為美國總統已不能再當成笑話,全球危機正在倒數。

政治素人川普在美國政壇快速崛起,主因在於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遽變、移民問題及恐怖攻擊的持續不斷,讓世界各國蔓延不安氛圍及民粹主義盛行。美國位居世界龍頭地位,受到全球局勢影響及承擔的責任,更遠超過其他國家,從而也激起美國人民改變現狀的強烈自主意識;狂人川普利用美國社會這種心理轉變,渲染黑暗面,將美國現狀描繪成受到巨大威脅、如臨末日的恐怖世界,煽動極端的仇外心理、種族歧視及經濟保護主義,並將自己塑造成可以拯救美國的救世主。

川普的策略及聳動、誇張的反智語言,成功吸引大批對現狀不滿的美國民眾,特別是中低教育程度的白人勞工階層,也讓他的白宮之路和希拉蕊並駕齊驅。

但川普離白宮愈近,世界各國尤其美國盟邦的危機感也愈深。川普在美國社會散播仇恨與憤怒的火種,在他的眼中及詞彙裡,大多數的移民是壞人,穆斯林移民是恐怖攻擊源頭,所以要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墨西哥移民搶走美國人工作,所以要在美墨邊境築起3,200公里的圍牆;川普還揚言要將1,100萬非法移民驅逐出境。

川普更煽動閉關自守的保護主義及孤立主義。他強烈敵視自由貿易,痛批「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自由貿易協定,是造成美國工人失業的元凶,聲言要對海外生產製造的企業課以重稅;川普更痛罵中國大陸利用自由貿易「強暴美國」,是「偷工作的賊」,並揚言當選後將對中國課徵高額反傾銷稅,要從中國手中奪回數百萬就業機會,重振美國製造業。

川普的外交路線,是朝向新孤立主義邁進。他說美國經濟不好,是因為在中東戰爭耗費巨額軍費,所以反對美國涉入中東亂局,並向俄羅斯總統普丁示好。川普為減輕美國國防負擔,主張向盟國收「保護費」,亦即由盟國分攤美國的防務經費,如南韓、日本須支付美國在當地駐軍費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若受到襲擊,美國是否派兵協助,要視這些國家有多少「貢獻」而定。

美國作為領導世界的龍頭,長期以來,致力維護自由、民主與人權的普世價值,倡導自由貿易,充任世界警察,但若川普當選總統且將政見付諸執行,則全球政經秩序無疑將陷入空前混亂,將之稱為「危機倒數」,並不為過。

現在希拉蕊可說是遏阻川普入主白宮噩夢的唯一希望,她是在美國政壇打滾40多年的老將,代表的是美國所塑造的傳統和價值,她試圖喚起選民認知美國是一個偉大國家,堅持既有傳統和價值,「美好的未來在等著我們」。

但是,這位老將既受困在「電郵門」醜聞纏身及曾是黨內對手的桑德斯支持者抗議,又面對多數美國人厭惡政客把持的華府政治,希望國家有所改變的氛圍,希拉蕊豐富從政經驗的優點反成為選舉致命傷,以致被原本民意支持度大幅落後的川普迅速追上。

川希對決究竟誰能勝出,目前多數選情專家都不敢鐵口直斷,但美國人的最終選擇將證明美國是不是可靠的世界領導者及可依賴的民主夥伴,這也是當前全世界最關注的未知答案。

   
民意論壇
太陽花從寬 護漁卻從嚴
張有賢/製造業(新北市)/聯合報
到太平島護衛主權的漁船返台,漁業署有意照章開罰,可說是僚氣驚人。想想漁民自主去宣示主權,至少也派艦艇相隨,結果是千呼萬喚才看到,船隊回到自己國家,還得面對主管機關開罰,真是令人憤概,不曉得這是什麼心態。

猶記新政府甫上任,就針對太陽花學運時衝撞行政院的學生撤回告訴,並表示該案是政治事件以政治考量結案;如今漁民的愛國行動,不畏辛勞與迢迢路程前往,更是勇敢的政治行動,行政院是否該表態,否則如何令國人心服。

   
以法為名 打壓愛國船長
王瀚興/律師(台北市)/聯合報
漁業署稱太平島護漁行動因違反漁業法相關規定,且記者並非漁民或船員,為法律尊嚴要開罰云云。依法行政是法治國家基石,但法匠則有害國政,尤其是面對護漁護國義舉,還是容在下用歷史故事言之。

左傳紀事本末有段故事,話說齊魯交戰,魯國少年汪錡為國戰死,孔子說:「他雖然未成年,死於國事,用成年人的禮儀埋葬,是合適的」。孔子為「禮」的捍衛者,若斤斤指摘,未成年故不能以成年人禮節埋葬,豈非削足適履?而今日太平島事件,豈非以法為名,行打壓愛國船長之實?更將使無數的愛國者心寒!

封建社會以禮為依歸,現代社會則以憲法作為行政法的指導精神,大法官會議第六八九號解釋理由書認定,新聞自由若涉及政府施政,在不影響受訪者隱私與安全下,跟拍行為是有正當理由而無需受行政罰。今日太平島採訪記者,本非漁民或船員,但登船親見為記者採訪所須,若依漁業署所稱依行政法機械解釋,則好比「能看不能碰,能碰不能嘗,能嘗不能吞」,是以,記者能報導但不能登船與登島?對憲法上新聞自由戕害莫此為甚!

以往有人戲稱戒嚴時期的政府:「政治問題法律解決,法律問題經濟解決,經濟問題政治解決。」第一點則以法律為手段,迫害言論自由與政治主張。蔡英文總統為全民所直選的,卻走上「政治問題法律解決」的死胡同,豈不怪哉!

   
增編文化預算 小國也能變大國
郭力昕/政大廣電系副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林全院長拍板了明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一兆九九八○億元,而文化部一如過往,仍在爭取能增編至一%(不到二百億)的文化預算!這個事實真是令人無奈。

文化部長鄭麗君就任時提出相當實在且相對進步的文化政策,卻難為無米之炊,英全政府似乎依然持著過去政府對文化政策的固定想像,讓文化成為國家建設中聊備一格、可有可無的事務。

國家財政固然困難。但是,當二八五三億的教育預算裡,有很大比例在奉養著早已充滿爭議、不合社會正義的公教人員優退金時;或者,當三二○○億的國防預算裡,我們總不清楚究竟有多大比例,花在備受批評、但極少攤在陽光下被嚴格檢討的「凱子軍購」等任由美國索求之「保護費」上時,在這些預算當中許多無謂的浪費裡,只要移轉一個尾數,就能夠讓文化預算翻倍提高,很多文化生產基礎建設的政策,就能夠落實。

許多媒體專題報導或是學者研究都證明,從歐洲到東亞的一些在土地面積或者人口數與台灣相近或更少的小國,如芬蘭、瑞士、荷蘭,或者韓國,都因為他們政府在文化預算上的充裕編列,並且有長遠可行的文化政策,讓這些政治或軍事上的小國,在文化上成為大國,備受國際的尊敬,不可輕侮。

但是,我們的執政者似乎總不能理解國家的文化總生產力,在經濟、外交和民主建設上,可以帶來的有形與無形的國力。

行政院支持文化部提出的例行「文化會報」,並且提撥五億多的科技預算給文化部執行,這些值得肯定;但如馮建三教授日前在本版投書所提醒,它遠遠不夠執行任何具有規模和開創性的文化政策。

有如台灣社會當中,各階層陷入全面過勞工作的惡性循環、卻未見國家整體生產力或者創造力的提升一樣,新政府也許需要從疲於應付被放大檢驗每日之瑣碎「政績」的國內政媒生態泥沼中爬出來,以冷靜的頭腦及視野,思考建立全新的施政重點。

具有認識高度,並超越強化國族認同的文化政策,是我們所剩不多的選項裡,真正可以讓台灣重新站起來的努力方向。

   
補助歌手 苛待哲學大師?
呂健吉/華梵大學哲學系主任(新北/聯合報
日前媒體報導,藝人陳綺貞拿了文化部八百萬元補助,卻只是辦個人貼身物品展就交代了事惹議。與此對比,令人感傷的是華梵大學跟教育部申請勞思光院士文化思想研究計畫,卻因主持人異動就被取消原本通過的第二年計畫。

這個計畫原本就是申請三年計畫,一年才一百萬左右,一個主計畫下還有三個子計畫,在第一年計畫中把勞思光院士晚年的授課講詞逐字整理成書,是勞思光先生晚期思想彙整,在哲學文化思想上是重要研究資料。

第二年計畫原本獲通過,並以此書名為題在中研院舉辦一場小型學術研討會,持續進行第二年以文化溝通哲學為主題的講詞彙整,並予出版成書。

此一計畫主要是,研究助理對勞思光在華梵兩學期課的錄音稿逐字整理外,還需要去詮釋講課中所涉及的哲學觀念和相關註解。另外,重新整理勞思光生前所留下來的書信、文章和書籍等文獻。主持人主要是彙整工作而已,但計畫通過後適逢主持人因離職而有異動,教育部以主持人變更不得換人而喊停。

一年一百萬研究計畫經費算多嗎?

今年文化部在所謂「流行音樂跨界合作及商務模式產業創新案」補助名單,除了陳綺貞八百萬之外,蔡健雅演唱會、阿密特、周東彥音樂及董事長樂隊與九天民俗技藝團合作案等,總計年度補助金額計三千多萬元。

相較下,一位曾獲得行政院文化獎和國家獎座,且是中研院院士的後期思想研究,卻被視如敝屣。

這幾天,去大陸張家界旅遊回來,其中一個必去景點乃是鳳凰古城沈從文故居,只是一間老屋擺幾本沈從文著作,再放幾張翻拍照片就成為一個收費文化旅遊景點。這是大陸在文革後努力想去轉化當初反文化惡名,此種以人為主的文化思想保存與推展,是大陸近年來推廣文化觀光之主要模式。

反觀台灣呢?除了去故宮外,會有人帶團去鍾理和、胡適、梁實秋、錢穆等人的故居和紀念館嗎?華梵大學在勞思光先生過世之後,特別保留他研究室之外,也成立一個研究中心,將其原有租屋中的書桌、沙發等可搬動的家具原貌陳列,並也將其生平所有著作完整收錄後,也開始在手稿、書信和照片等個人文物收集,並加以整理。

一百萬、八百萬和三千多萬,不是金錢數字比較,而是一個國家對文化思想重視程度為何?請政府相關單位想想吧!

   
丟包陸客、剝削導遊… 低價團問題在人
程紹平/專業總領隊、大學教師(台/聯合報
陸客團火燒車事件,不僅凸顯遊覽車安全問題,實際上背後的低價團,一條龍經營方式,人員管理才是問題所在。

「嚴重缺人」是遊覽車業的「痛」處所在。先前陸客團興旺期,許多擁有大客車駕照的公司老闆,甚至因找不到司機必須自己開車載客。但也不能一句人力供不應求,「都請不到司機了,還要怎麼篩人?」來略過問題。營業車司機如有性侵、酗酒、暴力刑事等前科,就如不定時炸彈對旅客安全是極危險的,是否應比照計程車駕駛,是可以討論的。

之前,宗教旅遊勝地中台禪寺停車場,曾發生台灣導遊涉嫌酒後,出手毆打中國大陸領隊成傷疑案。哈爾濱旅行團參加「台灣醫美旅遊八天七夜」,卻被台灣導遊、司機認為團費太低,要求陸客付費才願意繼續後面行程,陸客不答應,差點被旅行社「丟包」。其實背後凸顯的就是「低價團」問題。

觀光局規定,接待陸團最低接待費用每人每夜平均至少六十美元。各家旅行社為搶這塊客源大餅,成本每人每天至少一千八百元左右的團費,壓到三百元,中間價差就得靠停「購物站」來賺回佣金。

國內旅行業為搶陸客團,將接團價格壓低近零團費,靠旅客購物回扣方式賺錢,以及壓低遊覽車、旅館、導遊的費用。當然旅行社也不是沒想過推出高價團,來改變素質差的低價團,但陸客也是要挑便宜的,許多大陸旅遊團主打「超低價」,更是嚴重衝擊導遊業!低價團沒賺頭,高價團沒人頭,想改善台灣陸客團的旅遊生態,關鍵在大陸方面。

「來台旅遊」,屬於特許項目,除非陸方同意開放大陸旅行社自由經營來台旅遊業務,否則根本不可能解決削價競爭及「陸客零團費」問題。

因團費一直縮水,台灣旅行業者無利可圖,壓低住宿、團餐費用之外,只好從購物端著手,透過抽佣補不足。現在受到低價甚至是零團費的影響,不少導遊津貼被取消,做白工想要賺錢,就得努力帶團購物;甚至有新進導遊,帶團的工作津貼被取消,還得自己花錢買人頭,更別說顧得上旅遊安全。

另外,領隊導遊也應負起溝通與安全把關之責,除行程安排品質把關外,如司機大哥有精神不濟、超速、喝酒等事項也要善盡監督之責,旅行社亦應支持,大家都在一輛車上,出了事誰也跑不了。

   
蓋海中展望塔 取代澎湖水族館
郭金泉/台灣海洋大學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二○○○年代澎湖水族館曾風光一時,後委外經營,如今建築與設施都逐漸老化,現今無限期休館奄奄一息。媒體報導經休館兩年後,有廠商有意進駐經營水族館,若能重新開張,對於仰賴觀光旅遊的澎湖,將有正面效果,值得期待。

然而經過兩次委由廠商經營均告失敗,還留下一堆問題教訓後,聽聞水試所有意再度委外經營,引發居民反彈;為免重蹈過去以成本、營利為導向的經營模式覆轍,除應深入檢討失敗原因並找出對策外,未來水族館定位及經營方式不能再閉門造車,應集思廣益,對甄選委員應廣納各方人士,且資訊應公開透明,避免黑箱。

水族館是養殖場的延伸,展示物種多是容易在人為圈養環境繁衍的生物,物種同質性極高;為了吸引顧客眼光,經營者往往要標新立異,展示罕見明星物種,例如屏東海生館自俄羅斯購入白鯨,但是這些罕見物種不易適應圈養環境,白鯨經過十二年已有七隻死於非命,備受爭議。另外,照顧生物的專職人員、飼料、營養所費不貲、維修成本高,不符經濟效益、經營理念偏差等,加上國內旅遊人數有限,除了極少數水族館或海洋公園可以獲利外,慘澹經營或倒閉比比皆是,也顯示以委外方式推動公共工程(包括大型水族館),在台灣大有問題,需徹底檢討,尤其人的因素往往是BOT成敗關鍵,不宜再輕易嘗試。

澎湖群島擁有台灣罕見海洋生物多樣性,兼具熱帶暖水性與溫帶冷水性海洋生物,已報導魚類即有八百種以上,具備以海洋號召遊客的條件;為增加觀光特色及活絡淡季旅遊,建議參考日本、以色列等國,興建無需水族箱及水槽的海中展望塔(underwater observatory tower),該塔可屹立在珊瑚礁叢生的大海中,以棧橋相連,遊客可登上海中展望塔眺望或俯瞰大海,然後進入海中觀景室內三百六十度欣賞海中全景。

澎湖海中展望塔設置地點可考慮馬公港入口金龍頭、蛇頭山或跨海大橋合界等海流湍急之岩礁海岸。透過海中展望塔遊客能目睹魚類在海中生動模樣,達到教育真實,被大自然感動的目標。

   
調整房屋稅 現在時機最好
張金鶚/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台北/聯合報
最近房屋稅調整引發不少爭議,有些負面評論,是否誤導?值得釐清。

首先,自住者是否負擔過重無法承受?以稅捐處提供實際案例,在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的十五年卅坪公寓四樓為例,房屋標準單價每平方公尺二二八○元,房屋評定現值為五十二萬四四○○元,乘以一.二%自用房屋稅為六二九三元,約是房價千分之○.二,即便未來標準單價提高一.六倍(事實上按屋齡遞減,提高非常有限),房屋稅也不過上萬元,增加幾千元,這相較該屋歷年平均每年至少幾十萬元以上增值,自住者房屋稅過重無法負擔說法,顯然言過其實。

其次,為保障自住者權益,是否自住者應減免房屋稅?從實務上自住者所占有比例來看,今年剛剛公布五月繳完的房屋稅統計資料顯示,全台持有房產共約八五二萬人中,僅持有一戶約有七五七萬人,占八十九%,然而卻有超過九十九%的人按房屋稅法規定持有三戶皆可為自住,適用一.二%自用優惠。因此,若是自用住宅可減免房屋稅,政府將幾無房屋稅可收取,如此地方公共建設要如何支應?如此公共建設使用分擔又是否合理可行?

第三,台北市房屋稅一次調整幅度是否過高不合理?由於過去房屋造價的標準單價,從民國七十三年至今超過卅年未調整,經過市府委託財稅學者曾巨威等研究,經各界研討共識,考量實際造價與未調整的標準單價,有五倍以上的差距,經模擬分析提出平均調整一.六倍的緩和決議,相對過去長期的不合理,如此漸進方式,未來每三年調整才有可能逐步達到正常水準。

第四,舊有房屋標準單價調整,是否溯及既往不公平?從萬豪酒店老闆抱怨,與萬豪鄰近的美福飯店,只因為比萬豪早八個月拿到使用執照,即可適用卅年前的舊稅基,如此不公平競爭,明顯不當。

如今透過屋齡折舊方式,重新評定合理的標準單價,不但可以減少「一刀切」不公平的爭議,更因新舊房屋均使用公共設施成果,如此調整分擔費用也較為合理。

第五,房屋稅調高阻礙都市更新的推動?從過去各界推動都市更新的經驗來看,都更推動的困境主要是,地主之間和實施者的權益分配談不攏才是問題關鍵,連提供容積獎勵都未必能加速推動,更何況如此微不足道的房屋稅(千分之○.二房價),竟然被有心人士認為影響都更,顯然是不當誤導。

最後,有人認為當前房市不景氣,此時調整房屋稅時機不當?台北市房屋稅調整從一○三年房市景氣高峰開始公告,房市一○四年開始景氣下滑,此時房價仍在相對高點,房屋稅開徵,非自住房屋稅相對提高,促使投資囤房誘因降低,不合理房價也逐漸調降,如此適時發揮臨門一腳的功能,時機似乎再恰當也不過。

每隔三年調整房屋稅主要是為健全地方公共建設,同時讓地方財政自主為目的,這是著眼於合理制度的建立;藉此降低房市的囤積炒作,再透過自住與非自住的稅率差異負擔,減緩財富分配的惡化,降低民怨,如此一舉多得的政策,怎麼誤導當前房屋稅的合理調整變成暴衝式的稅改?值得社會各界深思。

   
聯合筆記/TPP胎死腹中 美國喪失主導
郭崇倫/聯合報
在共和與民主兩黨全國代表大會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被眾多專家宣布,已臨床死亡,短期不可能獲得國會通過,這代表美國主導的時代,將一去不返。

除共和黨總統提名人川普認為TPP是壞協定,要推翻重來;原本稱TPP為「黃金標準」貿易協定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早在去年就表明反對,副總統候選人凱恩,是少數支持TPP快速授權談判的民主黨參議員,現在他也呼籲要重新談判。

民主黨內桑德斯支持者,更是強烈反對,為爭取他們的支持,剛通過的民主黨黨綱中,「對砍去工作機會的貿易協定,如TPP,呼籲強烈反對」。

對其他十一個亞太國家而言,這是難以置信的;在花下了如此多的人力時間後,美國竟然出爾反爾,不敢相信之餘,還期待有轉圜可能。

他們冀望的可能之一:希拉蕊只是仿效她丈夫的手法,柯林頓前總統上台前強烈反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上台後卻讓NAFTA通過。

但是任何新總統政策髮夾彎,都會喪失可信度,對此,希拉蕊競選總部立即駁斥這可能,斬釘截鐵聲明:無論選前還是選後,希拉蕊都會反對TPP。

如果希拉蕊不方便做,可能之二,從十一月大選結束,到明年一月新總統就職前,由歐巴馬總統推動TPP獲得跛鴨國會批准。事實上,白宮看來正有此意,發言人表示,歐巴馬總統絕對認為,「TPP應在今年通過」,原因是不能將制定全球貿易規則機會,輕易讓給中國。

事實上,這正是歐巴馬和希拉蕊把TPP作為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經濟支柱,向亞太兜售的初衷。如果美國沒有通過TPP,眼看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將在今年底成形,美國的主導將易位。

歐巴馬想趁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二日訪問時,再次啟動通過TPP,但是這會引發桑德斯支持者的不滿,牽扯到希拉蕊要與這個議題保持多少距離?會不會逼得她批評歐巴馬總統的作為?

而要通過TPP,歐巴馬必須仰賴共和黨占優勢的國會支持,但共和黨如果在十一月的國會大輸,惱羞成怒,願不願意與跛鴨總統合作,是個問題;如果民主黨大勝,激進派進入國會,會不會同意TPP偷跑先過,這也是變數。

TPP沒有過,與歐洲的貿易協定(TTIP)將隨之消亡,影響所及,亞太盟國對美國軍事承諾,也會失去信心,骨牌效應下,美國主導的時代也將隨之而去。

   
願景回響/零廚餘 從家庭做起
李寶珍/教(新北市)/聯合報
聯合報願景工程「飲食革命翻轉餐桌」報導,探討廚餘問題,鞭辟入理;廚餘一直是讓家庭主婦難處理的問題。而這些廚餘的前世,都是農漁民或是養殖戶的心血,那我們該如何善待呢?

首先,現代社會以小家庭居多,大賣場的大包裝食材雖然便宜,但是買多了不見得可以完全消耗完畢。筆者會跟鄰居共買再分裝,一來可以使用較多樣的食材,二來不容易囤積造成浪費。接著可以擬訂一周的晚餐菜單,全家一起討論,設計好菜單後,可以事先處理的食材,分小包事先冷凍。

其實菜色的設計,可以朝零廚餘料理邁進。筆者曾在一個日本的料理節目上看到,一對自給自足的老夫婦,他們利用自己菜園的白蘿蔔做出三道料理。因為無農藥,削下來的蘿蔔皮做醃漬小菜,蘿蔔切塊煮成味噌湯,蘿蔔絲炒豆皮,完全零廚餘。台灣市售的蔬菜多少有農藥,所以削下來的皮無法利用,很可惜。

家中有老人家的話,剩飯還可以煮成鹹粥。但是青少年可能不太接受,筆者就會再加點新的食材做成焗烤飯,變身為美味的西式料理。

   
台灣「創世代」崛起
EZTABLE、iChef、貝殼放大、文化旅社、好好鮮生、綠藤生機、VoiceTube……,這些企業有什麼共通點?答案是,他們的創辦人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

抓狂高考題!一本西遊記有幾隻妖怪?
「西遊記裡面一共幾隻妖怪?」「你如何看待『A4腰代表身材好』?」「孔子、老子打架,你幫誰?」……等,各色各樣的大陸高考(大學入學考試)題讓人腦洞大開,更令悶在壓力鍋的考生為之抓狂。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