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曾到訪內湖的《壹周刊》辦公室,討論客串採訪的選題。在這之前,我算是《壹周刊》的讀者,每期的人物專訪如長篇幅的「非常人語」、「後來怎麼了」或精悍如匕首的「坦白講」,讓我得窺不少人性境況,許多篇章常輕易達到文學質感。主打腥色羶的八卦爆料周刊,卻定期刊出這些精采的訪談,似乎有些精神分裂。在那寬敞的辦公室,人物組占了一小角,大多桌面的主人不在,巨大的安靜令我不自覺放低聲量。開會過程,主管董成瑜俐落地與記者們討論,當我還在適應周刊的速度感,會議就結束了。最後我什麼忙都沒幫上。去年董成瑜出版人物專訪選集《華麗的告解》,使我想起香港記者陳惜姿在2001年出版的《壹流人物》。她們同樣待過《壹周刊》(只是一台一港),同樣配備一雙火眼金睛,擅於描摹受訪者如在眼前的立體形象,兩本書完全可以擺在一起當作人物採訪的必備參考書。不過,近日跟著師父董成瑜腳步出版《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的房慧真,顯然又帶來一本人物專訪的佳作。
一個肖像畫家的藝術
我最早知道房慧真,還是她以「運詩人」之名寫部落格的時期。她並不勤於新添文章,每篇更新卻都像刀刃刺來。有時是沉浸於陰陽五行方術的奇思妙趣,有時是曬出甫入手的文史哲學術書目,有時是一些極為小眾的冷門藝術片觀後隨筆,有時簡筆碎剪某些生命時刻或生活斷想。後來讀到她以本名出版的散文集《單向街》,逐漸在報刊讀到她撰寫的大量書評,到2011年以後則是看她在《壹周刊》上寫人物訪談。
房慧真的散文時常自由出入於藝文典故,喜於調動駁雜的知識,穿插尖利的自省,將單向街寫成交流道,小塵埃映照大世界,河流寓意人間世。她在文字間摺疊收納著許多思索。當她寫起人物報導,總讓我聯想到美國小說家楚門.卡波提。1956年,卡波提到日本京都專訪正在拍攝《櫻花戀》的馬龍.白蘭度,以他的小說家之眼,精細而生動地刻畫出當時名滿天下的好萊塢明星。那篇長文結束在京都夜半街頭,卡波提撞見巨幅《秋月茶室》電影海報上的白蘭度:「他的造型同樣很像一尊佛像,因為宣傳海報中的他跪坐著,臉上掛著安詳的笑容,在雨水和街燈的映襯下閃著光。沒錯,一尊神。可除此之外,他其實不過是個坐在一堆糖果上面的年輕人。」──經歷密集的近身觀察、言談攻防,最終提煉出一幅肖像。人物專訪就是以文字繪製肖像。難怪房慧真要說「每次採訪都是一場戰役,像下了一整天的圍棋,布局,攻殺,圍地,勝負就在半目之間,有時差了那麼一點點,你遺憾就是到不了。結束後精疲力盡。」但她整整做了五年的人物採訪,產出上百幅肖像速寫。
肖像畫要求的不是逼真,而是神韻。同一個受訪者,在每個採訪者筆下會顯露一些面貌差異,也多少隱含著採訪者的印記。房慧真寫的訪談,總能捕捉受訪者的關鍵細節,從而將訪談材料結合成象徵或隱喻,加以細密的參照對比,凸顯出受訪者的形象。例如她描述韓國導演李滄東尋思回答的停頓「彷彿就要石化成羅丹的雕塑『沉思者』」;寫數學家的丘成桐「活脫脫就是一個正方形」;勾勒律師詹順貴出門慣背的綠色登山包,讓他「像大隱於市的俠」;寫達賴喇嘛,不側重莊嚴法相,而從他的傳奇人生抽繹出幽默感、好奇心以及笑聲。類似的段落全書隨處可見。
在記者等同於髒字的此時,像房慧真這樣的記者,帶來的是一個個穿透到生命表層底下的故事;也有另外一種記者,試圖講述的是一群人,乃至於一個國家的故事。好比說林育立這本《歐洲的心臟》。
擁抱改變的光明與黑暗
林育立的書這麼開頭:「1998年的夏天我搬來柏林,第一印象就是這個城市是個大工地。」那時的柏林雖然已是德國名義上的首都,似乎還困在東西德長年分隔的無形圍牆中,枯弱灰暗,彷彿未來只有陰沉。
時光快轉,當下的德國充滿活力,身居歐盟大國,無疑是歐洲面臨諸多挑戰和難題的核心。對於住在台灣的大多民眾來說,平日在媒體所見的德國,常是片面而刻板的「歐美先進國家」。旅居德國多年的林育立,正是從一個親眼見證德國如何改變自身的角度,讓台灣讀者獲得脈絡化的理解。
此書大致從政治文化、能源政策、轉型正義三個層面,逐一鋪陳1990年兩德統一以來的新德國。作者以全書最長的篇幅,描寫現任總理梅克爾如何從一個東德學者、政壇邊緣人,一步步成為德國人暱稱的「老媽」,乃至於歐洲自由、民主價值觀的守護者。但作者不神化梅克爾,而是將她擺回歷史源流、政治現場,考察一個具備遠見和擔當的政治人物是怎樣煉成的。在探討能源轉型的章節,作者不僅親訪電力公司高層,更到綠能發電有成的鄉鎮一探究竟。一件事物的改變往往牽涉到其他層面的變化,尤其是思維。1998年德國確定電力市場開放的政策,讓過去只能當消費者的民眾也有機會成為生產者,得以集資成立公司或合作社發展綠能。二十年來,經過種種試誤和調整,德國已證明綠能的未來十分光明。談論轉型正義的部分,則以東德時期的情治單位檔案整理為例,講述德國人如何直面、打開歷史傷口,從而凝聚新的國家認同。這個新認同,不再是由上而下、集權式的單一敘事,而是由下而上、分散、多元、隨時增補的複調敘事。全書三個層面彼此交融呼應,同時隱然浮現第四個
層面:新聞媒體的反思。
或許對於幾年前離開媒體機構的庇護,決心成為獨立記者的林育立來說,專注而持續地寫作一本書,也是對當今媒體風氣的反擊。相較於搶快、即時而欠查證的新聞生態,書籍需要醞釀統整、較長的製作時間,需要讀者更為主動的閱讀和吸收。但恰恰是這本書的德國經驗告訴我們,成就任何事都需要時間,特別是長期而投入的時間。在這個意義上,這本書其實是對台灣積極擁抱改變的深刻祝福和提醒:最終台灣只能透過對自身歷史脈絡的理解,以自己的辦法解答過去積累的難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