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慢性病毒感染會造成血管的血栓形成,易引發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而最新研究更發現:罹患心臟疾病風險C肝>B肝!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全台目前約有171萬名B肝帶原患者,相當於每5-6位成年人當中就有1人,而C型肝炎帶原者約有77.4萬名,盛行率大約為4.4%。
為進一步分析感染B肝病毒和C肝病毒對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的關連性是否有差異,我們收集台灣國家健保資料庫2000-2012年的電子病歷資料,共12,060位B型肝炎及C型肝炎患者(研究排除了年齡小於18歲、有B肝和C肝共病史、過去有急性冠心病、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過、靜脈血栓栓塞症、周邊動脈血管疾病、腦中風、消化道出血、惡性腫瘤及研究追蹤時間小於6個月的患者),平均追蹤期間超過6年半,經統計結果分析其心血管事件。
結果發現,C型肝炎患者比B型肝炎患者更容易發生心臟疾病:急性冠心症高出1.38倍,急性缺血性中風高出1.31倍,甚至C型肝炎比B型肝炎的死亡率更是高出1.48倍。此研究已刊登於2018年1月的國際期刊「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
因此要提醒病友們,在C型肝炎比B型肝炎有更高機率發生心臟疾病的風險下,患者如有胸痛、胸悶及疑似中風症狀,在疾病篩查、處理及治療上應更為積極。
此外,也發現慢性C肝患者也較易產生嚴重心律不整,醫學上稱病竇症候群,為B肝患者的1.77倍,意指心臟發電處產生放電異常,造成具有症狀之心搏過緩性心律不整的臨床症候群,必要時並須安裝心臟節律器。這項研究也已刊登於2019年4月國際期刊「心臟病學雜誌(Journal of Cardiology)」。
肝炎病毒主要是經由血液或體液透過皮膚或粘膜進入人體,因此與他人共用污染針具、注射器、沾血之個人器具(如刮鬍刀、牙刷、指甲剪、刮痧板)、輸入受污染之血液或血液製劑等均有可能感染,與肝炎感染者發生性行為或經由母子垂直感染方式亦有感染的可能。感染肝炎病毒一般人多無症狀,只有少數會有易疲累倦怠和肌肉痠痛等情形,應儘早就醫篩檢治療。
B型肝炎帶原者是肝硬化、肝癌的高危險群,發生肝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100倍以上。C型肝炎在感染過程中,如果在6個月感染之內無法痊癒,有8成以上的人可能轉成慢性感染者,約5-20%在15-20年後會發展成肝硬化,其中15%會死於肝硬化或肝癌。
(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