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0日 星期四

海南消費券 帶動三亞15億消費


爸媽的育兒神器、育兒神隊友【育兒生活Mombaby Lifestyle】,讓爸媽輕鬆自在,寶寶開心成長。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06/21 第569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海南消費券 帶動三亞15億消費
河南促進民營經濟 推出31措施
陸支持小巨人企業 聚焦重點領域
長春光博會簽約 投資206億
重慶、東協 加強電力裝備產業合作
大陸證監會:挺企業境外上市
A股企業買庫藏股爆發 今年來超過1,500家實施
大陸央行6月LPR報價按兵不動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海南消費券 帶動三亞15億消費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離島免稅消費券趕緊衝,最高立減2500元(人民幣,下同)。」19日,三亞市正在滾動發放離島免稅消費券。今年以來,海南官方常態化發放消費券,前5個月安排1.25億元發放離島免稅及「機票即門票」消費券。

中新社報導,離島免稅購物是海南旅遊消費的金字招牌。海南省政府今年提出打造離島免稅的品種、價格、服務優勢,離島免稅店銷售額較2023年增長10%。   

海南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稱,從效果來看,消費券的發放對活躍市場氛圍起到積極作用。據三亞市商務局數據,今年前5個月,三亞市已累計投放離島免稅消費券超7000萬元,帶動消費約15億元。

暑期已至,海南多舉措提振夏日經濟,官方向乘機入島遊客發放「機票即門票」消費券以及離島免稅、住宿餐飲等領域消費券,免稅店也進行各類打折促銷活動。

三亞市於本月初啟動了離島免稅購物季,旅客可持入島機票領取500元無門檻免稅消費券。據三亞市商務局介紹,目前第一階段無門檻免稅消費券已全部領取完畢,第二階段活動即將啟動。

國藥中服免稅三亞店相關負責人說,該店正計畫投放大額無門檻消費券,此外還在籌備暑期檔營銷活動,包括多件多折、滿減滿贈、多倍積分等形式。   

在海口的海控全球精品免稅城(海控免稅)可見,該店推出暑期折扣,如香化類1件8.5折、3件及以上7.5折,酒水類滿300元減90元等。海控免稅市場部負責人王涵櫻說,該店在端午節、父親節、海南島歡樂節等節慶推出「文體+購物」促銷活動。 □ □   

一系列促消費的組合拳,讓遊客享甜頭。遊客吳女士憑入島機票,不僅免費遊玩了景區,還領取500元的無門檻免稅消費券,加上政府消費券和店內優惠,部分商品到手價低於五折。   

根據海南省商務廳消息,海南鼓勵離島免稅經營主體採取打折、抽獎、滿減等方式讓利消費者。同時,海南還將對2024年納統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5%的離島免稅企業,分檔給予獎勵。

 
河南促進民營經濟 推出31措施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河南省18日發布《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實施意見》,針對民營企業關注的市場准入、公平競爭、融資服務、法治保障等問題分類施策,提出涉及營商環境、融資貸款、企業出海、現代企業制度等7個方面的31條舉措,促進民營企業行穩致遠。

中新社報導,公開數據顯示,河南市場主體達1094.03萬戶,民營經濟貢獻了該省四成以上進出口總值、五成以上地區生產總值、九成以上新增就業。  

此次發布的《實施意見》,既有持續優化發展環境的利好政策,也有促進轉型升級、提升創新能力的務實舉措和強化法治保障、打造服務體系的精準施策。如落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等破除市場准入壁壘,完善融資支持政策制度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年輕企業家教育培訓體系促進其健康成長,引導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實現高質量發展,引導民營企業推動數位化轉型、技術改造和標準化建設。 □

大陸假髮第一股、瑞貝卡的髮製品已出口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接替父親成為董事長後,80後鄭文青開始加速產品營銷渠道轉型創新,拓展更多線上業務,以應對市場調整。她說,公司持續動態調整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是不斷調整的過程,制度是為業務服務的。

在紅棗加工龍頭企業「好想你」廠房,22道工序的紅棗自動化生產加工不停運轉,依託黑科技打造的凍乾智能生產廠房幾無工人身影。該公司副總裁石訓也是一名企二代,他說,一顆好棗需要符合近500個標準,農業加工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進行標準化改革和數位化轉型。

多年來受益於「專精特新」定位的黃河旋風,正在改造5G智慧廠房。在該公司總工程師王裕昌看來,此次發布的《實施意見》中,用好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及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等,將給企業當下面臨的技術改造融資問題帶來重大利好。

 
陸支持小巨人企業 聚焦重點領域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國大陸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兩部門)19日公布,2024—2026年,聚焦重點產業鏈、工業「六基」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領域,通過財政綜合獎補方式,分三批次重點支持「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首批先支持1000多家「小巨人」企業,以後年度根據實施情況進一步擴大支持範圍。

中新社報導,兩部門表示,中央財政資金將支持重點領域的小巨人企業打造新動能、攻堅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強化產業鏈配套能力,同時支持地方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賦能。   

兩部門強調,支持小巨人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打造創新團隊;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產生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移轉化;圍繞重點領域龍頭企業產業鏈供應鏈需求,加大產業化投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兩部門公布,新一輪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獎補政策擬沿用此前獎補標準,即按照每家企業連續支持三年,每家企業合計600萬元人民幣測算對地方的獎補數額。獎補資金總額的95%以上由省級財政部門直接撥付到小巨人企業,由企業圍繞打造新動能、攻堅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強化產業鏈配套能力等目標任務自主安排使用;不超過獎補資金總額的5%可重點用於對小巨人企業培育賦能。

 
長春光博會簽約 投資206億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2024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長春光博會)於19日舉行項目集中簽約,91個項目總計投資額達206億元(人民幣,下同)。長春官方表示,這些項目將為該市打造千億元級光電資訊產業提供助力。

中新社報導,本屆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展覽展示總面積約7萬平方公尺,吸引中外近700家光電企業參展。

本次簽約的91個項目涵蓋了「芯(晶片)、光、星、車、網」五大領域。其中,長春新區簽約項目及金額最多,23個項目投資總額達66.29億元。   

長春新區管委會主任徐勇表示,長春新區是大陸第17個國家級新區,目前擁有光電企業360餘戶,集聚各類人才14.8萬人,率先在大陸東北啟動了長春智慧法務區建設。   

光電資訊產業目前已成為長春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2023年,長春光電資訊產業產值為750億元,同比增長10.6%。長春市副市長黃憲昱表示,2025年該市光電資訊產業產值力爭達到1000億元,光電企業達到1000戶以上。   

黃憲昱向與會科研院所和企業代表重點介紹了該市發布的「星光20條」。該政策從優質企業培育、巨頭企業引進、科創平台建設、核心技術突破、產業生態完善等方面著手,拿出真金白銀支持光電產業發展。

 
重慶、東協 加強電力裝備產業合作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2024中國(重慶)——東協電力裝備製造產業合作創新大會18日在重慶市涪陵區舉行。本次活動吸引東協十個國家的40餘名嘉賓參會,意在加強成渝地區與東協國家在電力裝備製造產業領域合作。

中新社報導,「重慶與東協國家在電力裝備製造產業方面加強合作,不僅惠及雙方經濟發展,同時也可以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主席許寧寧表示,經濟合作的重點是產業合作,除電力裝備製造業外,重慶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成員國在食品業、中醫藥業及物流業等方面都有極大合作需求。

大會期間,涪陵區政府與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議稱,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將幫助涪陵擴大與RCEP成員國的貿易規模,協助涪陵在境內外開展商務洽談、交流會等經貿活動。同時,邀請RCEP成員國相關企業到涪陵考察投資,並根據實際情況在涪陵設立相關行業合作機制。   

馬來西亞電業公會會長陳耀宗是首次到訪重慶,連日來走訪涪陵多家電纜和變壓器工廠,親眼見證大陸在太陽能、新能源領域的發展,並誠邀大陸廠家到東南亞發展。他也提到,大陸許多機電產品的製造標準並不適合東南亞國家,期待早日實現標準互認或製造符合海外標準的產品,這是中企走出去的重要條件。

2023年涪陵與東協國家實現進出口額42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機電產品出口金額達4.2億元,同比增長140%。目前,涪陵正圍繞化工新材料、金屬材料、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等產業與東協國家推進合作。

會上,重慶科寶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與越南建築承包商協會、馬來西亞建築商總會、緬甸建築商聯合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建築、電力產品等領域加強交流,擴大商務渠道,相互推介商機。

 
大陸證監會:挺企業境外上市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於2024陸家嘴論壇上指出,要繼續加快大陸企業境外上市備案速度,今後要特別強調支持對融資額較大、科技創新實力強的企業到境外上市,並要盡快予以上市備案,在支援大陸企業到境外上市時,更多選擇到香港上市。

他還指,境外上市備案現在速度雖較早前有增加,但速度還不夠快。

方星海表示,自去(2023)年3月底監管上市備案的辦法發布以來,大陸的企業到境外上市非常活躍。

截至18日止,證監會一共備案158家企業赴境外上市,其中有85家是至香港上市,另有73家企業赴美國上市。

方星海進一步說,對於境外上市,證監會的態度是要加快備案,雖然速度雖較早前有加快,但境外上市備案畢竟是新生事物,速度還不夠快,還要繼續加快備案速度。

另,方星海稱,「目前排隊境外上市的企業非常多,是個好事,表明中國的一大批企業非常活躍,絕對不躺平,都想做大做強,對於這樣的企業要大力支持。」

 
A股企業買庫藏股爆發 今年來超過1,500家實施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上證指數昨(20)日收在3,005.44點,下跌0.41%,險守3,000點關口。與此同時,A股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庫藏股)大爆發,今年以來,超過1,500家公司實施股票回購,金額達人民幣955億元(約新台幣4,260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並超過去年全年。

上證指數在今年農曆年前自2,635點歷史低位展開反攻,到5月20日見到波段高點3,174點,三個多月期間最大漲幅達到20.45%,也邁入技術性牛市。不過,自5月20日後開始拉回修正,至昨日盤中最低來到3,001.77點,修正幅度已超過5%,並打響3,000點保衛戰。

分析指出,目前A股市場仍處於震盪築底階段,並且是反彈行情中的調整,通常持續一到二個月時間完成,伴隨成交量萎縮到極點,市場有機會達到波段翻轉的條件。

與此同時,20日共30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回購公告。今年來,已有超過1,900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公告,超過1,580家上市公司已經實施回購。

據《中國證券報》報導,目前滬深300動態本益比為11.88倍,處於歷史偏低位置。今年以來,A股市場估值一直處於歷史偏低位置,1月底、2月初更處於歷史極低位置。分析指,伴隨市場估值持續處於歷史低點,今年來,A股上市公司回購潮力道遠超往年。

具體來看,通威股份回購金額上限為人民幣40億元,海康威視回購上限為人民幣28.94億元,伊利股份回購金額上限為人民幣20億元,韋爾股份、九安醫療、恆瑞醫藥、凱萊英的回購金額上限均為人民幣12億元。

而已實施回購的公司中,有11家上市公司今年以來回購金額已超過人民幣9億元,其中藥明康德今年來已回購金額達人民幣20億元,三安光電達人民幣19.90億元,寧德時代、九安醫療、順豐控股均超人民幣10億元,韋爾股份、格力電器、上汽集團、中國建築、和邦生物、保利發展已回購金額均超人民幣9億元。

 
大陸央行6月LPR報價按兵不動
記者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20)日公布,6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按兵不動,1年期LPR維持3.45%,連續第十個月持平;5年期以上LPR維持3.95%,連續四個月持平。專家分析,後續LPR仍有調降空間,但需要綜合考慮銀行淨利差及實體經濟復甦情況。

據《北京日報》指出,6月LPR報價持平,主要源自於6月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維持在2.5%不變,LPR報價的定價基礎未變更。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4月以來,叫停「手工補息(高利攬儲)」對改善銀行負債成本起到一定作用,但料需到第2季末和第3季才能起到明顯成效。在此期間,貸款利率仍在下行,尤其是5月17日取消房貸利率下限、降低首付比例與公積金貸款利率等,帶動銀行利差繼續承壓。

分析指,銀行利差下行造成的營收和利潤缺口,會影響銀行抗風險能力和持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此之下,商業銀行進一步調降LPR的空間也大幅縮小。

 
老外問What's in store? 不是問你店裡賣什麼
You never know what's in store for you. 你永遠不會知道等待你的是甚麼。"In store"是一個片語,指「即將發生」。In store也還有一個意思,指「在實體店面」,相對於在「網路商店」。

舌尖上的春日浪漫!飛花落院推出「舞春」春夏新菜單
位於台中新社,有中部最美日式餐廳之稱的「飛花落院」,在庭院蘭花楹盛開的季節,迎來了2024春夏新菜單「舞春」。以日本青森縣八戶市的祈福儀式「柄振舞」為靈感,十道菜色從海裡的豐富漁獲,到山中的鮮甜野菜,清爽的滋味,都讓大家感受春天萬物復甦的氣息。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