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青春名人堂】梁瓊丹/執子之手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2/26 第3684期
 
精彩內容
 
今日繽紛 【青春名人堂】梁瓊丹/執子之手
跳著遊戲圓舞曲
日本人的平日修為
 
 
 
今日繽紛
 
【青春名人堂】梁瓊丹/執子之手
今日登場/梁瓊丹/聯合報
經過幾個春夏秋冬,CD音響的讀取磁頭老是挑片,最後終於罷工了。台灣天氣潮濕,零件耗材容易損壞,只好送修處理。哎呀,其實不只是音響,電視機也抗議了。

「考慮買新的嗎?這機型停產好幾年,不值得修理啊。」維修師傅來電好意提醒,換個雷射頭零件、修理故障功能,若再加一點費用,都可以買台全新音響了。「確定要修?」生活在數位時代,手機、電腦播放器方便極了,升級汰換速度也快,想到它早晚都會是過時骨董,我心念有些動搖。

不!這回我意志堅定:「師傅,請幫我修理吧。」

不只是因為對舊物情感的不捨,更多是對接下來之事苦惱不已:我該如何對這位尚能作戰,卻被迫退役的軍官負責?氣喘吁吁抱著這沉甸甸之物走下樓,回收報廢?盛年強健如它又會去向哪裡?想到把有用之物當作「垃圾」,稍值錢處被拆成廢鐵回收,不值錢的平添環境負擔,心頭難受。

買新的吧,這年頭誰還修東西,誰不嚷著「修不如買」?鞋子壞了,買雙新的吧,若不考慮品牌,幾百元便有,穿壞了不心疼,修理工資比買雙新的還貴。每逢過年前大掃除,隨處可見不耐用的廉價消耗品堆滿巷口角落,老派過時之物損壞更懶得整理。「買新的吧。」反正大賣場裡各式商品「便宜」得很,修理根本不切實際。

在鼓勵消費至上的氛圍中,買東西使我們快樂,但生活中太多東西是「為丟棄而設計」,我們於是不在乎新的東西怎麼來,舊的東西怎麼去。哪還記得網路上每一篇「開箱文」之雀躍期待,從拆包裝的小心翼翼,到深怕刮傷的極力呵護,猶如掀開新娘面紗,深情獻吻承諾永遠。然最後仍不免拋棄、視之如敝屣,讓人不勝唏噓。

有機會,請上網再看看影片《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當我們消耗30%的新資源,同時也製造了30%的垃圾,更不當鼓勵他者掠奪地球環境。真正愛一個人,你就會想「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為其負責一生。對物品也應如此--你是否在乎它能尊嚴地離去?在乎它能否創造出延續的生命力(可回收否)?從製造商到消費者,「負責一生」並不困難,需要扭轉的只是我們的態度。

跳著遊戲圓舞曲
文/宅女黑/聯合報
邀約朋友至家中作客,是我從小以來的心願。會有如此特別的願望,也許和成長過程有關……

中秋月圓夢也圓

去年中秋前夕,公司同事們嚷著想吃烤肉,討論後決定在我的住處舉辦烤肉聚會。為什麼是我家呢?原因是,目前的租屋為頂樓加蓋,附有寬廣的露天陽台,算是一個烤肉的好場所。

其實,邀約朋友至家中作客,是我從小以來的心願。會有如此特別的願望,也許和成長過程有關。

我七歲時,父親車禍驟逝,母親獨自撫養我和兩個姊姊,儘管賣了原本居住的房子,仍然入不敷出,所以在國中畢業之前,我們一家四口只能擠在租來的一間房間裡生活。

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一位家庭富裕的同學邀請我和其他同學到她家作客。走進玄關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整片落地窗,陽光毫無限制地灑入室內,照亮寬敞的客廳,打亮周遭昂貴的家具。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發現同學的房間比我們全家人住的空間大上好幾倍,我頓時呆愣住,久久無法言語。

自此之後,同學間興起到他人家中拜訪的遊戲,想到我那窄小又塞滿一堆雜物的「家」,猶如灰暗的儲藏室,我總是不斷地找理由拒絕,也不敢正視他們疑惑的眼神,只能默默許願:「希望有朝一日能光明正大邀請朋友至家中作客。」

隨著年紀增長,有了工作能力,居住環境總算從租一間房間升等為整層住家。

約定的日子終於到來,我聽到電鈴聲,打開大門,看到十幾位同事興奮地高舉烤肉食材和器具,我也忍不住跟著激動起來。

烤肉party就在嬉鬧聲中開始,然而,看似歡樂的氛圍,卻夾帶一絲尷尬的氣息:有些同事帶著家人一起前來,甚至還有一家四口都參與;因為第一次見面的關係,彼此有些生疏,以至於有些人不是沉默地看著電視,就是安靜地滑手機。

「要是大家能融洽互動該有多好。」我心中想著,忽然靈機一動,憶起前些日子購入的桌上遊戲:《犯人在跳舞》。

犯人就在我們之中

《犯人在跳舞》是一款日本的手牌遊戲,顧名思義就是要抓犯人。說明書是這麼開場的:「發生了一起案件,犯人就在今天聚集的人裡面。」每次玩這款遊戲時,總會忍不住聯想到平常看的推理動畫,偵探在推論過程中,會用堅定又冷靜的口氣說:「犯人就在我們之中!」

不過,當我熱情地提出玩遊戲的建議,大多數人興致缺缺,僅有兩人想參加。我猶如被潑了冷水,正想放棄之際,一家四口突然表示樂意加入,讓我喜出望外。

第一回合共有六位玩家,按照遊戲規則,從全部三十四張角色卡中,挑出二十四張,每人發放四張,每回合固定出場的卡牌有:「犯人」、抓犯人的「偵探」、「第一發現者」和「不在場證明」;若玩家超過四位,要再放入「共犯」,接著再依照參與人數隨機放入其他卡片。

每張角色卡都有它的名稱和功用,例如,隨意抽右手邊玩家手牌的是「謠言」,還有指定與某位玩家交換一張手牌的「交易」,或是自己挑選一張牌向左邊玩家傳遞的「情報交換」等等。隨著打出的卡片所產生的效用,「犯人」很難長時間停留在同一人手上,就如桌遊名稱般,在每位玩家手中輪轉,四處跳舞著。想抓犯人,可以憑藉第六感,亦可透過他人打出的牌,抽絲剝繭地推算。

遊戲開始,首先打出「第一發現者」,順時針依序出牌,有的人故弄玄虛地竊笑,有的則是陷入沉思,還有人更高招,臉上毫無表情,讓人摸不著頭緒。就在爾虞我詐的情緒達到最高潮時,一家四口中,最小的孩子丟出偵探牌,指著我說:「我要抓姊姊,妳是犯人!」我像動畫中的犯人,嘴角上揚,冷笑道:「你確定?有證據嗎?」而他就如翻版的名偵探柯南,推理後堅決地說:「就是妳。」

我無法再假裝,只好丟出手上的犯人牌宣布:「你贏了!」頓時大家從遊戲世界回到現實,不僅笑成一團,還熱切討論整個過程,高漲的情緒感染周遭沒有參與的人,氣氛不知不覺熱絡了起來。

我感受到迴盪在家裡的笑聲,是何等的真實,那深埋在我心中的願望,似乎正在發芽,準備要開花了。

遊戲補給站

「犯人在跳舞」是日本的手牌遊戲,適合八歲以上的玩家,共有三十六張卡片(三十二張普通角色卡、二張特殊角色卡、二張備用空白卡),每回合上限八位。這款桌遊的特色,是從外盒到內容物(角色卡和說明書),皆繪製了生動逗趣的塗鴉,而且每張角色卡都有說明文字,提醒玩家打出這張牌會發生什麼效果,因此就算是第一次接觸的人,也能很快進入狀況。由於入門容易,每回合又僅需十到二十分鐘,結束後往往意猶未盡,忍不住繼續下一場,是一款相當親民的桌遊。

日本人的平日修為
老侯/聯合報
接起電話時,我們說「喂」,日本人說「摩西摩西」,這不是憑空冒出來的招呼語,都有源頭。

早年電話不普及,裝得起電話的,非大官商賈不行。拿起電話後,首先應對的,不是你真正想找的人,而是接線生。您想,大官人面對接線生,需要什麼尊重的口吻?喊一聲「喂」,確定對方有反應,再把自己要找的人交代出去就行了。一聲「喂」不夠,那就再喊一聲,成了「喂喂」。

現在,「喂」的語氣比早年和緩很多,已經聽不出使喚人的口吻了。但說起源頭,這確實是個「上對下」的語氣。

日文的「摩西摩西(もしもし)」呢?原來,日本有電話的歷史和中國差不多,同樣是有錢人的玩意,同樣也是透過接線生。當初,日本人接電話,一開始喊的也是「喔咿喔咿(おいおい)」,懂日文的人大概都知道這不是什麼好口吻。到了後來,漸漸進化成「申す、申す(摩斯摩斯)」,意思是「有話要說」、「有話傳達」,口氣和緩多了,如今的「摩西摩西」就是來自這個「摩斯摩斯」。

也就是說,不論中日,我們接電話的招呼語,都有過這麼一個「上對下」到「對等」的進化過程。

但是,中文的「喂」接近脫口而出,趨近本能;日文的「申す」倒真是個正經八百的詞彙。我再舉個例子。看官們一不小心,被水燙到了,喊的大概不脫「啊、哇、喔、幹」這幾種,全都是條件反射,不成詞彙;日本人就有趣了,無一例外,全喊「阿茲(アツ)」,就是「熱」、「燙」的意思,這可是地道的詞彙。再怎麼需要本能反應、條件反射的當下,日本人喊的還是正經八百的詞彙。

所以,日本人「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功夫,都是平日養成的,連燙到了都能「出口成章」呢!

●摘自二魚文化出版《連日本的上班族都敢當,你還怕地獄嗎?

 
 
 
訊息公告
 
 
 
 
泰絲之父的傳奇一生
金•湯普森這個名字對你來說或許意義不大,但他的生平與冒險卻值得分享。他的生平故事是一個人就可以成就偉大事業的絕佳例子,即使是心甘情願的工作。

天氣冷颼颼,中風防治有撇步!
中風不見得只以手腳無力的症狀表現,許多中風的症狀並不典型,例如以厲害的頭暈、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看不清楚等症狀表現,可能都是中風的初始症狀,只要懷疑可能是中風,就應儘速到醫院。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