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談後,珊蒂的形象深深烙印在我腦海裡: 一個三歲小孩,喉嚨被割傷,在媽媽四肢遭到反綁、血淋淋與冰冷的屍體旁啜泣,試著安慰媽媽,同時又期待媽媽能醒過來安慰她。當時,她一定非常無助、困惑與恐懼。 我和她目前的寄養家庭、新的社工及她的親戚談過。從他們提供的資訊中,我得知她有嚴重的睡眠問題,經常處於焦慮狀態,也愈來愈常受到驚嚇。她與我治療過的越戰軍人一樣,聽到一點聲響,就會心驚膽顫;她還會不時做白日夢,神遊時很難被叫醒。不清楚她病史的醫生,可能會診斷她患有「失神性」或「輕微」癲癇,因為她在發作的時候彷彿沒有意識,對外界也沒有反應。 有時候,珊蒂還會打人、突然發脾氣。這些行為沒有模式,因此她的寄養家庭找不出原因。他們說蒂娜還有其他「怪異」的行為:不願意使用銀製餐具。不出所料,她特別害怕刀子;但她也不喝牛奶,甚至不敢看裝牛奶的瓶子。門鈴響的時候,她會像隻受到驚嚇的貓咪,馬上跑去躲起來,有時寄養父母要花個十幾、二十分鐘才找得到她。偶爾,她會躲在床底下、沙發後面或廚房水槽下方的櫥櫃,身體抽動著大哭。 孩子真的恢復力強嗎?光從珊蒂的驚嚇反應來看,我就知道她的壓力反應系統出現過度反應。「失神」、刻意迴避問題、經常躲起來與特別害怕某些事物等症狀,都是她的大腦為了逃避創傷而形成的防衛反應。了解這些防衛的機制,才能幫助她與其他有類似問題的孩子。 出生後的每一天、每分每秒,大腦都在處理感官不斷接收到的訊號,甚至最初在子宮內也是如此。影像、聲音、觸感、氣味與味道--所有原始的感官資料都將進入大腦的低層部位,而大腦再將這些感覺層層分類,比對之前儲存的模式,最終做出反應(如果必要的話)。許多情況下,訊號的模式都是不斷重複、非常熟悉且安全的,這些模式符合的記憶模板也已經深植於大腦,因此基本上大腦不會注意它們。 這種耐受力的形式稱為「習慣化」。我們會忽略尋常情況中熟悉的模式,因此不會記得生活中的大部分時候,像是刷牙或穿衣服等日常瑣事。然而,當熟悉的模式在陌生的情境中出現,我們就會記得。例如,你去露營,早上刷牙時看到日出。那一刻的動人景象會使你記住這次的特別經驗。情緒是情境的強烈標記。在這個例子中,日出帶來的愉悅是「刷牙」記憶模板裡不尋常的經驗,讓這次刷牙的記憶變得鮮明難忘。 同樣地,假如你刷牙時剛好發生地震,房子倒了,這個事件便可能永遠留在你心中,每當刷牙時就會感到不幸。負面情緒通常會比正面感覺更令人難忘,因為回想具威脅性的事物及盡量避免類似情況再度發生,大多是生存的關鍵。舉個例子,有隻老鼠在遇到貓之後,若沒有記住貓的氣味,是不可能存活太久的。然而,這種聯想也可能成為創傷症狀的來源,以刷牙時房子倒塌的地震生還者而言,光是看到牙刷,恐懼的感覺便有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就珊蒂的情況來說,牛奶曾經讓她聯想到媽媽的照顧與營養的食物,如今成為從她的喉嚨滲出來的液體,也是躺在地上不動的媽媽「不喝」的東西;銀製的餐具不再是用來吃食物的工具,而是會殺人、傷人的可怕凶器;而一切悲劇的起始點--門鈴,每次一響起,就像在宣示凶手的到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