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台灣民俗》【新版】──季節采風、人生儀禮、日常生活,一氣呵成,擁抱台灣民俗!
榮獲「第35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國小中年級適讀)
台灣在地生活近距離寫照
台灣民俗專家卯足勁,力圖讓台灣住民以最迅捷圖解方式,追尋古昔今日生活軌跡,感受台灣風土最溫暖的人情味。
各種圖解方式,讓你一看就懂
以農曆為基準,列出台灣重要民俗活動,搭配200張生動繪圖、民俗小補帖、專欄,為您細說台灣民俗!
一、二、三!一氣呵成,擁抱台灣民俗
●第一步:季節采風→快速走過一回四季流轉,掌握台灣在地生活季節感!
結合閩客移民、原住民,一整年熱熱鬧鬧接連不斷的民俗節慶,目不暇給!
●第二步:人生儀禮→台灣住民的重大傳統禮俗,禮尚往來必知!
成長/結婚/祝壽/哀悼
●第三步:日常生活→必知台灣生活小眉角,讓您事事順利、運氣亨通!
趨吉避凶/食在有福/住有學問
【書摘】農曆三月
三月節,最早的掃墓節
古代,農曆三月第一個巳日稱作「上巳日」,是古人迎接春天生命之神復活的重要節日,這是「春分」後第一個祝禱節日,亦稱三月節。
上巳日主要是「迎生」的儀式。這一天,古人先在水邊沐浴以除卻不祥,是為祓禊儀式;接著祈年求福、歌舞求雨,男女春嬉狂歡。魏晉以後,上巳節定於三月三日,成為一個重要節日,洗濯身體的風俗逐漸演化成曲水流觴和臨水踏青的活動。到了宋代,踏青活動轉化為清明節踏青和掃墓,上巳節遂被清明節所吸收取代。
積極驅疫「迎生」儀式之外,先民們於上巳日同時也會舉行「招魂續魄」的消極作法。招魂續魄就是古人在上巳日於臨水祓禊時所進行具有巫術色彩的活動,亦即祓禊儀式後,手握茅草或彩色旗子,然後揮舞並向四方呼喚生者或往生者的魂魄。漢代以後,此儀式衍變成在三月節或清明節時插柳枝於門和掃墓祭祖,有些地方則在祖墳上插柳枝,柳枝上綴著白紙條或布條,俗稱「招魂幡」。可見,三月節是最早的掃墓節。
此外,三月節的飲食通常隱含生育的期許。如鳥卵(或雞蛋)隱含對生命之神的禮讚,而被賦與一種特殊的神祕意涵。因此,傳統上巳日會有「浮卵」、「畫彩蛋」、「食雞蛋」等活動,乃承自古老習俗。
據地方文獻載,清代台灣人於三月節行春祠禮,人們準備牲禮、醴酒,採鼠麴草和米粉做粿,祭祀祖先。今日,三月節的習俗已被清明所置代,三月三日主要祭祀活動則為玄天上帝聖誕。
清明節,培墓祭祖
〈清明日對酒〉宋.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
冬至後第一百零五天是清明。清明原指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個「命蠶妾治蠶室」,準備開始養蠶的重要日子,而非民俗節日。然而,清明歲時往往落在三月節和寒食節之間;當農務成為人們生活核心,清明逐漸吸收三月節和寒食節習俗,而成為季春最重要的民俗節日,原本屬於三月節的踏青和祭祖也就成為清明主要活動。
清代台灣的清明節,官方會在縣城北郊設厲壇祭拜,並請城隍蒞壇招魂,民間過清明節則是培墓祭祖。
培墓就是修墳兼祭拜的意思。首先要清理祖墳,除去叢生的樹枝、野草,再以五色墓紙(泉州移民)、黃色墓紙(漳州移民)用小石子或土塊壓在墳上,然後才祭拜。傳統上,供品要有豬頭或豬肉、雞鴨蛋、麵粿、紅龜粿、艾草粿(草仔粿)和潤餅卷等。拜后土時,用茶碗放些茶葉即可,稱「乾茶」。祭品擺設好以後,先拜后土,才能祭墳。儀式完成後,要給后土燒土地公金,給祖先燒銀紙。金銀紙燒完後,在灰燼上澆酒,是為「奠酒」,最後鳴放鞭炮,培墓儀式完成。
收供品時,將雞鴨蛋在墓碑上敲開,取食蛋白和蛋黃,蛋殼撒丟在墳上,這是三月節「食雞蛋」的遺風,隱含有求子之意。而粿品往往會分贈樵夫、牧童或圍觀的小孩,稱「揖墓粿」。今人培墓,祭品多已改為鮮花、水果。
《圖解台灣民俗》【新版】──200張生動繪圖、民俗小補帖、專欄,為你詳解各項台灣習俗活動儀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