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美國大選暴露了民主的困窘


沒有Magic,只有Basic!【經理人月刊電子報】以實用易學滿足經理人的管理需求,讓你提升管理能力無負擔! 看電影怕白花錢?電影痴必看的熱門影評及趣聞迭事,【火行者電影精選週報】週週推薦精彩好片不踩雷!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11/01 第386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花媽,這叫公民監督
聯合報社論 聯合/美國大選暴露了民主的困窘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迎接數位經濟 監管要創新
民意論壇 閨密干政/架空施政 朴槿惠陷權鬥漩渦
蕭曉玲案/進退失據 柯文哲讓基層代罪?
聯合筆記/小辣椒與習核心
洪習將會 各表同表還在吵
洪習會後 別再「網內互打」
相互體諒 兩岸和平的關鍵
搶救瀕危現代遺產 不能再等
跟全球做生意 eWTP幫台商走出去
我66歲 為何不能當志工
葉銀華/南韓親信干政事件的啟示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花媽,這叫公民監督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高雄一名麵包師拍攝陳水扁散步影片po網,陳菊認為此舉對陳水扁已構成滋擾,聲稱市府將依法制止。陳菊未免言重了,依照太陽花運動的標準,這種行為應該視為麵包師的個人「公民監督」行動。

如果群眾拿梯子侵入官署,或一夥人在立法院門口長期埋鍋造飯,都不算違法;那麼,一個麵包師在擺攤時拍攝路過的卸任元首,怎能算違法?麵包師並不像狗仔一樣沿路跟監,也沒有把相機伸到扁家窗口侵犯其隱私,他不過是定點擺攤,亦未叫囂挑釁,怎能冠上滋擾罪名?

綠營正以陳水扁的健康為由要求蔡總統特赦,此際,一個市井小民將自身所見,透過鏡頭向大眾揭露陳水扁健康實況,這是一個現代公民的積極行動,理應受到鼓勵才對。何況,陳水扁不是普通公眾人物,他是卸任元首,是一名遭判刑定讞的重刑犯,也是假藉名義保外就醫的特權階級;他在街上健步如飛的真相,社會大眾難道無權知曉?

事實上,這位麵包師未必是刻意盯陳水扁的梢,但他偶爾拍得的單格畫面,卻被陳致中質疑造假、變造、移花接木。為了證明自己的誠信無欺,他只好再接再厲,攝得動態影片,包括陳水扁上前對他叫罵的畫面。從影片看來,陳水扁的健康似乎不如醫療小組所說的嚴重。

洪素珠在街頭向老榮民叫罵「滾回去」,那才是滋擾行為,但當時陳菊卻未作任何處理。寬待洪素珠,而苛責麵包師,恐嫌兩套標準。

   
聯合報社論
聯合/美國大選暴露了民主的困窘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距離大選僅剩一周,許多美國人還不知道要如何投票。川普威脅說,如果他輸了,一定是被「做掉的」,他不會承認選舉結果;這等於是在威脅美國人。而希拉蕊.柯林頓則被電郵魔咒纏身,聯邦調查局重啟調查,若投票後發現不法,她當選總統是否有效?

這次美國大選,被稱為「真小人對偽君子」之戰;素稱民主典範的美國,為何只能產生這樣的兩名候選人?伊朗總統羅哈尼感慨說:「你看總統辯論中,他們是如何指責、嘲笑對方。難道我們的國家要這樣的民主選舉?」這次負面示範,讓那些非民主國家的領導人振振有詞;而那些想要推動民主的國家,則尷尬無言。美國年輕人則普遍對這次選舉反感,與二○○八年歐巴馬當選時的振奮景象,不可同日而語。

美國人對民主失去信心,只是政治崩壞的一環;更可悲的是,政黨政治已失去推舉人才的功能。這次大選最能擄獲人心的,並非傳統兩大黨的政治人物,而是「非典型」政治人。桑德斯雖參加民主黨初選,但他的理念是民主社會主義,他一直是無黨派的獨立議員,僅參加民主黨團運作。而財閥川普則是政治素人,即興參加共和黨初選,卻打敗其他參選人。

從初選到總統辯論,川普像一個仇恨機器,不斷汙蔑其他族群並製造社會歧視,把大選帶到最醜陋的一層。最後,他還投下震撼彈,聲稱他不會認輸,意即他不接受選舉結果的正當性。政治惡質至此,難怪歐巴馬會說,這次選舉將是對美國民主的一次「信任投票」。

川普的反民主、反平等,其來有自。他所召喚的,是美國社會中自認為最委屈的一群:他們多屬白種人,許多人沒上過大學,覺得華府、華爾街、自由派媒體永遠不會替他們說話,唯有川普可以。他們的反對有理,但是他們選擇的代理人卻是錯的;因為川普並非白手起家,他就是華爾街既得利益的典型人物,他不可能真正反映低層白人的心聲。

對民主體制不滿,不是美國的特殊現象。今年以來,英國脫歐公投、德國地方選舉,都透露了民眾對在位政治人物和民主政治的不滿。明年還有法國總統選舉,以及德國聯邦議會選舉,都隱隱指向變天。這些選舉和美國大選有著類似的軌跡:其一,移民政策受到批評,認為這間接促成了恐怖主義;其二,全球化現象也是眾矢之的,被認為這導致工作機會喪失、貧富不均拉大。歐洲極右政黨的支持者和川普的支持者很像,他們都覺得自己被政府和社會遺棄,自己彷彿不屬於這個國家,因此他們用選票來教訓政治人物。

這次美國大選的失重現象,反映了幾點可憂之處:第一,這暴露既有民主制度設計的內在缺失,不足以解決國家社會的問題,更難滿足人民需求;第二,這將使美國失去道德制高點,難以再對其他國家指指點點;第三,這可能變成集權及非民主國家的藉口,用來反咬民主並不是好制度。

最明顯的例子是,中國大陸近年的快速崛起,為非民主模式塑造了正當性。對接受中國援助的國家,北京並不干涉其內政;而這些國家對於中國公民混合的市場模式及極權體制的效率,則充滿好奇和豔羨,認為是另類選項。事實上,中國模式近來受到的質疑也越來越多,除了經濟高速成長無法持續,政治上對社會和媒體言論的控制,都受到詬病。民主的缺點,在無法快速解決問題,而選舉造勢花錢太多,政黨與候選人容易受到財團的左右,以致無法兼顧社會公平。但集權的問題更大,為了虛幻的理想或口號,犧牲人權和正義,最後結果可能更糟。

民主制度必須不斷檢討、更新,從這次美國大選看來,這已是不容爭辯的事。關鍵在,政府自我反省及解決問題的速度,要和問題發生的速度比快。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迎接數位經濟 監管要創新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自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拋出蔡政府對創新和成長認識不清的論述後,接連幾天,從總統到行政院閣員都陸續對創新vs.成長做出「詳盡」的詮釋,但問題核心真的釐清了嗎?

平心而論,台灣社會對於創新仍多停留在生產效率提升的刻板印象,使其因應創新帶來的挑戰,往往措手不及。最顯而易見的,就是Uber及Airbnb等平台經濟進軍台灣所引發的爭議。在計程車及飯店業者的高分貝抗議聲浪下,相關單位便草草提出若干規範,將擁抱創新丟到腦後,一切求先平息民怨再說。誠然,這種以平台樣貌出現的新經濟型態,雖會對經濟活動帶來新的動力,卻也會對原有的市場秩序產生大規模破壞,導致社會與原有業者的不安。因此,不公平競爭、違法、鑽法律漏洞的聲音總不絕於耳,受到影響與奉公守法的業者遂希望政府能盡早且妥善地管理。

但偏好擁抱新經濟型態者,卻標榜監管無用且有害。最具代表性的論點,莫過於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勒(G. Stigler)提出的「監理俘虜理論」(regulatory capture theory),亦即看似合法的管制,往往是既得利益者的保護傘,並成為阻礙創新的絆腳石,也減少消費者取得更好服務的機會。因此,面對隸屬新經濟的平台業者,要從寬相待,不能用過時法規加以框架。

在這種正反意見皆有其道理的情況下,新經濟發展的最適狀態,即為力求在擁抱創新和適度監管上取得平衡點,而設定管制亦應本於消費者安心、增進社會福利及公平競爭的初衷為之。

首先,考量到進入數位經濟時代後,資訊不對稱的情形大為降低,消費者透過平台業者便可獲得足夠的資訊以評估業者品質,而這些公開資訊也會促使業者自律,以保持市場競爭力;遑論不少平台提供的資訊與認證甚至比既有規定更嚴格或更周延,又何須政府多事。所以,政府若要對平台業者施予管制,應轉向平台所提供的資訊是否具有可信度為宜。畢竟,平台業者具有成為市場操縱者的潛能,若無獨立且可信的外部監管機制,難保業者會公正呈現所掌握的資訊,甚至不排除操縱資訊以增加其營利的可能。因此,未來的管制方向不應著重在市場准入所需要達到的認證與條件,而是要求平台業者能達到「事後透明度」(after-the-fact transparency)。例如,業者必須提供平台上參與者商業行為、互動評價及安全性的開放數據,讓政府與公眾可隨時稽核相關運作有無不當行為,亦即以業者須達到透明化的前提,才能放寬准入要求為原則。

再者,政府監管亦須肩負起增進社會福利及維護公平競爭環境的責任,是以應確保監管是否能避免平台業者產生市場操作等行為,進而阻礙新創動能。例如在初期,業者只要能提供足夠的資訊,政府便可讓其以較有彈性的條件進入市場,但隨著業者愈成氣候及具有影響力後,就必須視其是否產生負向外部性進行約束。也就是說,政府管制力道必須隨著業者的社會影響力是否強大而做出必要的動態調整。

從前述的監管初衷來看,台灣在面對平台業者等新經濟型態,對既有產業的衝擊時,往往過於拘泥適法性的問題,欠缺更前瞻的策略,以致於在外國強勢平台業者兵臨城下時,方寸大亂。既想擁有海納創新的經濟效益,卻又無力協助既有產業度過升級陣痛期,造成兩邊都不討好的困境。因此,政府就平台的准駁,應著重如何公平訂價、資料隱私及安全性、從業人員的管制、避免潛在操縱市場及消費者,以及公平合理的課稅標準等面向來思考,就能為朝跨國界發展的平台經濟,打造出一個創新和適度監管的平衡點。就此看來,近日蔡政府關於創新與成長效益兼得的回應,仍未充分體會創新的精髓所在。

   
民意論壇
閨密干政/架空施政 朴槿惠陷權鬥漩渦
劉德海/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兼系主/聯合報
南韓總統朴槿惠正面臨她一九九八年從政以及二○一三年執政以來最大的危機,儘管朴槿惠為閨密崔順實干政發表「九十秒道歉」,但風暴仍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自由派的《韓民族日報》甚至直指朴槿惠是崔順實的傀儡,大聲疾呼調查總統與青瓦台,而執政黨新世界黨亦試圖削減朴槿惠總統大權或與朴槿惠劃清界線。前者要求朴槿惠儘速成立「舉國中立」的內閣,總理由在野出身或在野黨認同的人來擔任,負責主導內政,而總統仍可維持外交與國防的大權;而執政黨甚至也有人呼籲朴槿惠退黨。

朴槿惠之所以成為眾矢之的,雖然是因為她無視南韓國民的託付,採取架空正常的施政體系的不民主行徑,但是最主要是與明年十二月廿日即將舉行南韓總統大選有密切的關連性。之前,朴槿惠一直試圖遊說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代表執政黨參選總統,得罪自己黨內有意參選者;再加上既存的親李明博派系與親朴槿惠派系的惡鬥,都使得執政黨內有意角逐大位者認為崔順實事件是個積極布局與脫穎而出的機會。而朴槿惠最近提議修憲使總統得以連任,亦遭人懷疑是為她自己連任做準備,擋住執政黨有意參選總統之路。而在野各黨與勢力亦圖藉崔順實事件來徹底打垮保守派政權為明年大選開路。

南韓的政治發展,似乎與美國韓國專家韓德森(Gregory Henderson)的韓國政治旋渦論頗為雷同。早在一九六八年韓德森即將韓國政治比喻為為旋渦。他指出在此政治高度集中的體系裡,古往今來韓國政治皆有這種漩渦的現象,即權力鬥爭是韓國文化的最大磁鐵,權力鬥爭展現了無法抵抗的吸引力,將南韓全國政治菁英吸往首爾。個人的成功依賴於庇護、機會、個人外表、家庭與教育等。此一趨勢一直阻擋著真正政黨的成形,這種看似政黨的小團體是種個人們的暫時的組合,個人追求私人權力遠大於團體的繼續存在。

換言之,韓國政治的核心是個人領袖,而不是組織。領袖則倚靠親信來與外界聯繫與募集資金。外界也藉這些政治仲介尋求政經利益與社會地位與影響力。所以一旦當政者失去國民支持,就會引發政治風暴與大洗牌,各路人馬奔向首爾,尋求崛起的機會。這也可以解釋為何迄今幾乎無一例外,南韓總統在下台前都會爆出腐敗貪汙以及親信或親戚亂政的醜聞。

唯今之計,朴槿惠應該學習美國前總統雷根,儘早對南韓國民再一次的真誠道歉,並對所犯之錯誤招出,表明願意接受特偵組的調查。或許可因此化解國民的憤怒與提升支持度。雷根在八○年代中期因政府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後而造成政治醜聞,他以真誠道歉與淚流滿面坦承自己疏忽導致伊朗門的發生,終而得以保住總統寶座。否則,若朴槿惠仍推遲再次道歉或企圖脫罪而被後續查證發現,都有可能使朴槿惠得不償失,被迫下台或尋短。

   
蕭曉玲案/進退失據 柯文哲讓基層代罪?
林清汶/世新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聯合報
台北市中山國中蕭曉玲復職老師案,台北市政府從原先市府主張「撤銷」蕭女解聘案;其後教育局新任曾局長改為「廢止」該解聘案,認為自廢止後始生回復老師資格,如此可以省掉過去近十年之薪資;但柯文哲市長於十月卅一日面對台北市議員強烈質詢,乃再改口組成一「評議小組」,由該評議小組決定復職案,評議小組係由府內四人及府外十一人計十五人組成,將另外由評議小組委員決定。市府對於蕭案短期間一再變更,進退失據作法相當失當,令基層公務員無所適從,亦喪失行政機關公信力。

然本案最大問題在於適法性,其一該案係經法定正當程序解聘及法院判決解聘定讞,具有法之確定性,行政機關如何翻案救濟?向來只有法院判決變更行政機關決定,豈有行政機關推翻法院判決之理。

再者,救濟時效已過,又如何廢止或撤銷?依行政程序法第一二一、一二四條規定撤銷或廢止之行使期限,均應自原因時二年內為之,且有違法之事證始可。本案自最高行政法院判決解聘定讞及接獲監察院糾正函,均早已逾上述期限,且監察院並非反對該解聘案,僅對於部分程序提出些微糾正,並無意動搖該解聘案。

依公務人員保障法第十七條規定,公務員確有服從長官命令之義務,但必要時得請求長官下達書面命令,責任即由長官負責,長官如不以書面下達乃視為長官撤回該命令;但其僅限於行政行為而已,對於公務員恐涉圖利或其他不法行為,如違反「刑法」事並無豁免之權,依法即應予拒絕,並無妥協或遵守之義務,否則將來法律責任將殃及自身,不可不慎矣。

尤其從蕭女對於媒體所公布之簽呈內容觀之,除承辦人意見外並無法制局章;且其他各級長官特別是柯市長與教育局長均僅蓋職名章,無任何背書或意見說明;還好本案乃社會眾所周知,否則長官一推了事,承辦公務員豈不成為代罪羔羊。

   
聯合筆記/小辣椒與習核心
游其昌/聯合報
「洪習會」今天登場。就算再怎麼不看好國民黨,洪秀柱登陸依舊惹得兩岸矚目。人人拿著放大鏡盯著洪秀柱,看柱柱姐要如何粉妝登台,能讓習近平旁眼相看。

洪秀柱問政近四十年,向有「小辣椒」之稱。所以會稱為小辣椒,因其身材雖小,但向來辯才無礙,言語嗆辣,膽識過人,敢衝能闖,藍營女將中無人能出其右。幾十年選戰,也都是逆勢而為,屢敗屢戰,從不氣餒。因此,即便在總統選舉中遭到「換柱」打擊,洪秀柱依然不改其志,競選國民黨主席,堅持推動兩岸和平協議。也正因洪秀柱驚人的意志與堅持,讓國民黨人不得不急踩煞車,唯恐小辣椒在習近平面前變成了沖天炮,如失控的脫韁野馬,在兩岸場域上橫衝直撞,那還得了?

大家都記得洪秀柱在立法院的霸氣,卻忘記了洪秀柱在關鍵處的進退,洪秀柱是好挑戰權威,但能放能收,絕不負黨。當年立委初選被排擠如是,李登輝時代遭打壓如是,就連和吳伯雄角逐黨主席時亦復如是。大家都不看好小辣椒,卻又忘不了她的存在,洪秀柱就是這樣一步步擔起了黨主席的擔子。即便被譏為「史上最弱黨主席」,她依舊挺直腰桿,要為中國國民黨再起爭口氣。

反倒是習近平,在六中全會以「習核心」登場,地位直逼毛鄧,權威超過江胡,被西方社會視為中共新強人。如此強勢的習核心,會怎麼看待和洪秀柱的對談?習近平可以循例禮貌性地過場,像「朱習會」一般船過水無痕;他也可以另有深意地布局這場會談,就如「馬習會」,早已預見國民黨政權難以為繼,道義上要拉馬一把,同時在戰略上祭出了「九二共識」的「定海神針」,鞏固兩岸政治基礎,定錨的用意遠勝過一切。

一年過去了,現在台灣當局就是不肯承認九二共識,當然是嚴重挑戰「習核心」的權威。習近平一方面要忍著不輕啟地動山搖,破壞兩岸人民情感,另一方面要拉住台灣對中國的向心,此刻除了國民黨,還能靠誰?習近平不是第一次見洪秀柱,卻是第一次會洪主席,習近平不會單為洪秀柱加持,但會樂於為國民黨加持,只要國民黨能在反台獨路線上扮演角色,就能為台灣去中國化減少挫折,習核心會洪主席,擺明了就是要搭橋讓見不著的蔡主席好看。說白了,在這當下,國共兩黨是彼此需要的。然而要如何利用分歧,創造對內、對兩岸的利多,兩黨領導人還得用點智慧。

習近平雖不嗜辣,相信他還是能體會小辣椒提味的可貴。洪秀柱再怎麼不偉岸,卻也絕不肯在習核心面前就真矮人一截,相信她會在洪習會上讓習核心見識到,台灣小娘子不是好惹的。真做得到這一點,洪主席也就算是功德圓滿,不虛此行了。

   
洪習將會 各表同表還在吵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聯合報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定調的「和平之旅」正在大陸進行,今天將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但黨內對「一中各表」或「一中同表」卻仍爭論不休。爭論最怕有一方誤判徵兆為病源,或認為理念正確就會達成目標。國民黨的一中各表或同表爭議,正好陷入這種認知的困境。

一中各表的立論是中國是中華民國;一中同表的主張是中華民國是中國。如果兩岸對於一中不存在認知的差異,這兩個表述就不是問題,但兩岸現實的分治狀態等於主權認定的人格分裂,加上人權、民主等價值的認知差異,還有選舉制度的不同,存在著許多心理的障礙要克服,不是容易轉彎的事。

想想兩岸取得「九二共識」的曲折漫長過程,即可印證心理認知的轉彎之難。感情神經科學教授戴維森指出,破壞性情緒切入大腦的路徑,包括:毒癮者的渴望、恐懼者的驚恐和集體謀殺犯失控的惡意。大腦的特定部位固然可以抑制破壞性情緒,但要克服破壞性情緒的病毒,必須先讓自己對內在的混亂免疫,不是短期可成。

一中同表最大的挑戰是,大陸內部和台灣內部目前對於統獨的爭議存在著太多意識型態的僵固,也夾雜著太過一廂情願的理想,充滿了破壞性情緒。人的認知、情緒和意識型態的轉換,是一長串感性和理性交替的互撞,一中同表要能取得大眾認同,除得先有堅實的論述,不能只有理想和理念。

兩岸核心問題在於雙方政府和人民都能學會如何和別人和平及尊嚴共處。偏偏認知和意識在內部和外部、精神和大腦及主觀和客觀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還有不少解釋空白的幻覺。一中各表好不容易靠著可以容忍的模糊,摸著石頭過河;社會大眾猶有疑慮中率爾躍向一中同表,不符心理學理論和實務。

人格分裂又名「雙重人格」,兩岸有關九二共識的爭論,有如這種疾病「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根治它得先將「內在自助者」成為核心人格,讓各種內在人格互相對談而認識其他人格,然後找出性格上相似的人格率先整合,從而逐步削減內在人格後整合為一。人的心理認知不像身體說轉彎就轉彎,一中同表是否躁進了些?

   
洪習會後 別再「網內互打」
蔡孟軒/研究生(台北市)/聯合報
國民黨遭逢抄家式之凌遲,黨產被連根拔起,連最基本黨工的薪水都發不出來。若無熱心人士相助,短時間內恐難站起,這對台灣民主政治不是好事。

統整網路上關於「國民黨轉型之挑戰與困境」的討論:基層組織潰散、傳統組織動員模式失靈、黨的凝聚力下滑、加速分裂與出走動因、地方派系向綠營倒戈、將加速國民黨的本土化、地方黨部主委直選間接成為各地「派系」、「一中各表、不表?要如何表」等議題。

黨難當道,國民黨高層與基層更應攜手奮起才是!針對轉型的挑戰與困境,透過內部的整合凝聚共識,假若無法整合,也必須包容不同的意見和聲音。

「洪習會」後,國民黨內預計又將會有更多的「討論」,黨內不應也不會是一言堂,希冀國民黨別再「網內互打」,應當維繫對話溝通平台,別再讓民眾覺得國民黨「內鬥內行、外鬥外行」!

   
相互體諒 兩岸和平的關鍵
吳展良/台大歷史系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許多人說兩岸問題的關鍵,是民主不民主或政治體制不同的問題。我想這固然非常重要,然而更根本的,應該是如何互相對待的問題。

兩岸政治體制明顯不同,未來也不易相同。但台灣人未必要求中國大陸一定要自由民主,中國大陸也並未企圖將其制度強加於台灣之上。政治體制不同,又何嘗不能夠和平相處?最重要的,是是否能多從對方的立場出發,體諒對方的需求以良好對待之。一些目前難以有共識的問題,只能先行擱置。若能如此對待,則可長保和平,否則難免多爭執仇怨甚至爭戰。

中國大陸與香港,在短期之內激發出如此深的相互憤怨,很可以為戒。大陸人與勢力以各種形式(含觀光)大量湧入香港,一般香港人感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大受威脅,從而討厭大陸人。不少香港人肆意批評大陸人,也激起對方嚴重反感。於此之際,北京又一步步壓縮香港的自治與自由空間,從而激發出占中與雨傘運動。香港的抗議運動雖然值得同情,但目標太高且在意氣下未能適時收手(與港府「世紀對話」後應主動收場,未收場反而繼續抗爭,路線、派系與目標均分散,最後只能失敗。這是雨傘運動大不如太陽花運動之處)。一旦失敗後,彼此的對立、積怨與不信任更不斷加深,讓未來更難辦。這種對待方式,只能說彼此都激起太多不必要的憤怨,實在悲哀。

人彼此認不認同,是不是願意以某種方式在一起,主要看相互之間如何對待。但憑己意,大唱自由、民主、統一或民族大義等各自的理念,隨興對待,並不能解決問題。

   
搶救瀕危現代遺產 不能再等
季鐵男/澳門科大人文學院訪問教授/聯合報
儘管在一些城市化起步較晚的地方,常使用「現代」這個詞,提到現代城市發展之外;嚴格來說,「現代」指的是人類在上個世紀走過的一個歷史階段,在這個時期有許多新事物出現,其中「現代建築」具體呈現了現代的生活方式,而在現代化使命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上世紀東亞在紛亂中度過,能夠沉澱下來的歷史文化記憶,可能要有近百年的時間,人們的時間意識往往又有一些遲滯現象,如同台灣在七○年代談論保護鹿港小鎮顯得太早一樣,今天想要保護現代建築與城市街區,可能也還不到時候,不過有些事是沒法等下去的。

四年前趙建中先生曾推動建築界前輩們連署,向台中文化局提報東海大學原藝術中心為值得保存的歷史建築與文化資產;這座一九六二年興建的現代建築是東海建築系創系主任陳其寬手筆,結合現代結構設計、傳統合院空間與大度山地景為一體,和旁邊由貝聿銘主持設計的路思義教堂建築相互呼應,一突出外放,一低平內向,可說是世界上無可比擬的建築文化遺產地區。

自上個禮拜以來,陸續收到有關這座經典建築正在進行施工,打算改造為文創制造工作室的消息;自網上發布的照片看來,整修方式已有永久改變原有風貌的跡象,情況惡劣到可以考慮加入保護現代建築、基址、鄰里國際組織的「瀕危遺產」之列,令人憂心忡忡。

以澳門為例,保護現代建築、基址、鄰里國際組織曾在澳門文化局支持下,針對值得保護的現代建築做過詳細調查,其中一部分已劃為保護區;台灣在現代建築上的成就不能小看,除前述名作外,李承寬、張肇康、金長銘、陳仁和、賀陳詞、吳明修留下可長可久的典範,這些都是我們不可再生的文化資產。

   
跟全球做生意 eWTP幫台商走出去
梅瑞南/台灣黃頁負責人(台北市)/聯合報
九月杭州G20峰會上,世界電子貿易平台eWTP正式納入公報。很多人問,這個平台能不能成為台商進軍國際市場的新機會?

台灣一直以中小企業為主,中小企業的活力與彈性,曾是經濟奇蹟的推手,但是常見的家族企業屬性,以及較弱的市場推廣、品牌塑造能力,對企業永續經營造成限制,特別在全球化競爭下,中小企業若無新市場活水,健康地擴大規模、豐富產品與服務的內容,不僅談不上發展,更可能難以生存。

由此角度而言,世界電子貿易平台倡議用更好的辦法,使自由貿易普惠至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實現「消費者全球買、中小企業全球賣」,確屬契機;要達到這個目的,世界電子貿易平台籌畫推動免稅政策、廿四小時通關質檢、快速通道等措施,降低中小企業進行跨境電商的門檻與障礙。

如果這一設想能夠實現,過往台灣中小企業進入境外市場的諸多問題,例如設點投資風險高,證照商檢時間長等,有望逐步化解,台商可以專注於產品研發生產,特別是目前仍具有相當優勢的美妝、保健、母嬰、文創、食品等領域。台灣中小企業更可以從符合電子商務的思維,開發產品,提升物流能力,安排退貨機制,未來透過跨境電商平台,接入更多境外市場通路平台,逐步擴大產品的知名度與市場占有率。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業若不能瞭解掌握相關機會,未來勢必面臨更艱鉅的市場競爭壓力。目前不少台灣商品,已被「韓流」超越,韓式整合娛樂明星、訴諸中高端品質的市場推廣方式,逐步提升了韓國產業整體的品牌形象;而世界電子貿易平台未來又將在全球形成錯綜複雜的供需關係,如果台灣中小企業不先搶占橋頭堡,最後必然發現,國際優質商品反而藉此搶占了台灣市場,我們不走出去,人家卻會走進來。

不管西進或南向,台灣的出路,出去才有路,跨境電商已可預見將成為世界貿易的成長新動能,中小企業與世界接軌,透過跨境電商全球賣,該是新王道。

   
我66歲 為何不能當志工
張添松/退休人員(台北市)/聯合報
看了昨天「老有所用,配套不能拖」一文頗有所感,不吐不快。

筆者去年屆齡退休,想趁體力尚可時,找個志工工作。一則回饋社會,一則因身心勞動或能避免老年失智提早到來,對自己或社會都有好處。於是到附近的中正紀念堂詢問,未料主事者第一句話就問我,民國幾年出生的,我說是卅九年次的。她立刻說,很抱歉因年齡太大,不必填表了,館方規定十六歲至六十五歲才能報名。

被她用這個理由拒絕,真的很不服氣也覺得很受傷。為什麼才六十六歲,而且身強體健卻都被嫌棄呢?

政府不是一再鼓勵資深公民從事志工活動嗎?為什麼卻帶頭拒絕老人呢?難道年輕力壯的人才能當志工嗎?這不是歧視,什麼才是歧視?

   
葉銀華/南韓親信干政事件的啟示
葉銀華/聯合報
南韓總統朴槿惠因為親信崔順實涉嫌干政和貪腐(報導稱為閨密門,本文稱為親信干政事件),正面臨二○一三年上台以來最嚴峻的政治風暴;而且愈演愈烈,不僅民調大幅下跌,而且遭到數萬民眾要求下台的危機。

崔順實被控修改過總統講稿,還接觸過公務文件與事務,例如:外交政策文件、總統府人事安排,甚至是南北韓統一願景藍圖;而且涉嫌利用跟朴槿惠的關係,強迫大財閥捐款給她掌控的兩個基金會,並傳出設立海外人頭帳戶,進行挪移資金。另外,崔順實的女兒,因其勢力得以走後門進入名校梨花女子大學,造成該校超過百名師生集體抗議,校長已因此引咎辭職。相關干政、違法、特權情事,持續被揭發中。在此同時,朴槿惠也批准秘書室主任等多名總統秘書的辭呈;而執政黨更決定要求朴槿惠成立「中立內閣」,任期剩下一年多的朴槿惠已提前跛腳。

上述親信干政事件並非特例。探究亞洲部分國家之貪腐事件,關鍵角色是這些政府都有對總統或總理有莫大影響力的人,但未進入行政體系或是僅以機要任命!這些人可以影響重大人事安排、政策,但卻未接受監督,亦不用負責任,形成容易被尋租者、尋求特權者,以合法、灰色手段籠絡,這是相當恐怖的事。

另外,根據觀察亞洲這些出問題的政府,治理出現問題還有一種型態,是最高執政者為了創造短期政績,以利選舉宣傳,傾向在總統府或總理府設有一群由最高執政者授權的親信,直接指揮行政體系。最高執政者採用上述制度原本立意甚佳,單純為了提升政府效率,然而最高執政者因為能力或者時間有限,無法監督此一親信體系,久而久之讓原本行政體系相信這些親信代表總統、總理意志。倘若一個非直線體系,凌駕政府文官制度,又追求短期目標,則所掌握權力甚大,又可逃避制衡機制(或者制衡機制自動萎縮),則有可能陷入權力腐化的地步。

南韓總統親信干政事件的啟示,首先,就是我一直強調國家治理的基本原則:有影響力者必須納入政府體系,而且不能逾權;未入政府者,掌權者不能賦予影響力。亦即,最高執政者將其信任之諮商、規劃人士,皆納入公務體系,而且不能授予超過職位的權力,讓權責相符能夠實現。

其次,必須尊重文官體系。根本而言,政府體制原本即存在「制衡機制」,任何決策有一定的程序,雖然被批評綁手綁腳,但是卻能規範官員與降低違反法制與公平的可能性。政府官員體系有政務官與事務官,前者是隨執政黨更替,執行對人民的承諾事項,落實責任政治;後者則是注重文官體系與專業幕僚的養成,並兼顧長期政策的一致性。而採用親信文化會傷害文官體系,也會損及政府體制。

最後,期盼最高執政者杜絕親信文化,除了涉及外交、國防、國家安全,其他事項授權行政團隊;而最高執行者,轉而站在制高點,監督行政團隊。倘若還是存在不受法治監督的親信文化,則命運的輪迴,下次又是慘澹的下台背影。(本文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矽谷心臟地帶 手機沒訊號
我的手機收訊一直中斷,這毫無道理,因為我位在矽谷的心臟地帶。實則帕羅奧圖市區多年來一直有手機收訊不良的問題,這個城市與科技的關係無疑是亦敵亦友。

六位總統都搞不定的「年金問題」
早在前總統蔣中正時代,就著手改革年金制度。43年來,歷經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改革聲浪一波波,但都只能穿著西裝改西裝,怎麼改,都來不及支應領退休金的速度。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