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16)年10月,Google 的母公司Alphabet發布2016年第三季財報,顯示整個集團表現亮眼,營收成長超乎市場預期,相較於2015年前三季,年成長近二成,累計EPS也從2015年的7.35美元上升至9.06美元,提高約23%,這些數據都突顯重組決策所帶來的正面效益。雖然集團主要營收還是來自Google的廣告事業,但Alphabet的其他子公司營收,2016年前三季年成長率達85%;這也顯示Google除了本業收入驚人外,新事業群也很具備成長潛力。
Google創辦人之一拉里•佩奇(Larry Page)於2015年8月宣布Google 相關企業將重整改組,並成立控股母公司「Alphabet」,加速轉型成發展多項新興科技領域的企業集團。新Google 以搜尋和廣告業務為主,其他非核心業務部門則和Google 並列成為Alphabet 子公司。新控股母公司命名「Alphabet」, 代表「字母、語言」,即「Google 搜尋的索引核心」,字母亦代表一系列眾多的公司。Google 旗下的服務眾多,如果只取每個服務的首字母,甚至可以排滿26個英文字母。
此次重組,既有的Google股東以1股換取Alphabet1股的方式,改成Alphabet 繼續在納斯達克上市,權益維持不變,股票代碼延用現有的「GOOGL」及「GOOG」,已於2015年12月完成換股。
Google仰賴的是依附在平臺與媒體的廣告,雖然持續擴張且表現良好,但在Google重組成為Alphabet控股後,旗下Nest公司展現打入自動化家庭的企圖心,而Fiber則意圖提供超高速的光纖網路與網路服務。Alphabet 集團結構。
Alphabet創立目的
佩奇表示,財務透明與促進研發是Google成立控股公司的主要目的。先前Google 的投資與本業領域差異日漸變大,而且還包括較具風險的自動駕駛車、智慧家庭產品、專門提供無線網路的氣球,以及最尖端的醫藥搜尋等產業,使得龐大且缺乏明確報酬的研發支出,令投資人不安。
華爾街曾要求Google財務透明,特別是將資金投入報酬難以預測的研究時,應該清楚的向投資人說明。此次重組,嘗試回應市場對Google 經營不專注、財務不透明的批評, 自2015 年第四季起,Alphabet將分別公布各子公司財報,而增加財務透明度後,投資人可認清集團投資項目,哪些是獲利性質導向、哪些是研發性質、哪些是長期投資。
其次,Google原體制中,除了搜尋、廣告平臺以及手機系統被視為主要業務以外,其他都被認定是非本業業務。當Google工程師進行新的研究時,在經費方面難免有所桎梏,對新領域的研究發展易受市場質疑而難以發揮。成立Alphabet母公司後,將較為成熟且營收穩定的業務如搜尋、Android、Chrome、廣告、YouTube、地圖,集中在新的子公司Google,維持Google本業盈利和價值。再者,把其他研發中的項目各自成立子公司,並分別設置CEO,希望各公司在獨立運作下,能夠有效率的發展。
曾任Google 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的李開復先生指出,集團重組亦可避免品牌混淆,Google 品牌用於互聯網業務,其他方面的業務則使用別的品牌。目前,Alphabet 集團所控企業中,營收大部分還是源自原本的Google(包含網路廣告、YouTube 等知名財源)。未來,Alphabet底下的其他項目與企業,若發展成功便能樹立出具區別性的品牌,使Alphabet成為一個橫跨更多領域、更完備的集團控股公司。
透過控股公司的結構,投資一系列事業,並使其獨立經營,下放權力給子公司高階主管,由他們經營不同業務。而今,佩奇將Google 由一家網路公司,轉變成一家科技控股集團。同時也將自己定位在集團中策略統籌的位置,掌舵集團營收業務與未來發展的大方向,並將子公司分交給各領域值得信賴的夥伴經營。佩奇認為,這樣的改變使他們更能專注於Google 的發展,也為Alphabet科技集團未來多領域發展鋪路。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17.2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