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負責台南新化老屋立面修復的特工隊營造公司負責人黃榮章(左)表示,人力斷層及缺工嚴重,已有很多工程不敢接。記者吳淑玲/攝影 | | | 營造業缺工嚴重,老屋修復也出現人才斷層,台南新化老街立面整修加緊趕工中,工作團隊中最高齡是73歲的老師傅,卻少有年輕人,業者黃榮章就說,10年前就提出警訊,希望政府提高工人為匠師,才能夠吸引年輕人投入,現在缺工及人才斷層太嚴重,「有工程都不太敢接」。黃榮章指出,新化老街立面最有價值的就是立面裝飾,雖不是歷史建築不必太考究,但也在思考用最新工法和材質「修回來」,請教專家後決定使用「樂土」,這是台灣用水庫淤泥研發的,顆粒較細,一層一層抹上後,期待可以抗酸雨和日曬,預定周六拆除鷹架。 31歲李伯偉大學畢業後在科技業工作6年,約5個月前轉行做老屋修復,他說,以前對營造業的印象就是要吹風日曬雨淋,沒想過要做這行,但轉行後覺得比在科技廠有趣,以前要輪大夜班及靠加班薪水才比較多,營造業雖「比較辛苦」,但工作型態自由且多元,收入也較穩定,又能學一技之長,鼓勵年輕人來投入。 還在攻就讀土木工程研究所碩二的程緯清表示,同學中很少人願意到現場工作,他主要是喜歡老屋及文化歷史,但不諱言工作壓力比較大,像整修老屋時要和屋主溝通,以及爬鷹架及曬黑,但產業還是需要有年輕新血加入。 73歲的葉進富入行已50年,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感慨年輕人找工作都要坐辦公室吹冷氣,經常來上班幾天就不再來了,人才嚴重斷層,但要永續一定要有年輕人願意投入。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