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砲火連天,傷害日增。除俄烏二國本身外,本次戰爭將改變未來歐洲局勢,也會牽動兩岸及印太地區的動態,如何發展值得高度注意評估。
自從2014年俄國占領克里米雅島、暗助烏東地區脫離後,兩國就已經進入類戰爭狀態。本次全面入侵開打,歐美國家雖迅速擴大制裁俄國範圍、提供武器裝備,但北約各國及核心美國卻也表明不會出兵助烏。按照俄國說法,本次入侵是因為烏克蘭向西方靠攏,想爭取加入歐盟、北約,威脅到俄羅斯的安全空間。姑且不去評價這個立場的對錯,不少評論認為烏克蘭因選邊站而引來戰火,最終落得獨自面對,選錯了邊很不值得。
另一個發展,是西方世界集體的反制措施,不但凍結俄國央行、銀行及個人資產,祭出制裁北韓及伊朗的「逐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措施,也實施出口管制。同時德國宣布將追加1,000億歐元國防預算,首次在1989年冷戰結束後,將國防預算提高到GDP的2%。本次戰爭觸動歐盟及北約各國罕見的團結總動員,因此有專家認為普亭王朝將因而走向衰敗。戰爭最終如何收場還待觀察,然而世界大不相同,大概已是定局。
對亞太地區也有直接的影響。首先「今日烏國、明日台灣」的比喻不絕於耳。當然台、烏對全球安全、經濟、地緣政治等意涵大不相同;台灣的重要性大家清楚,而烏克蘭以農業為主,與全球經濟距離較遠,甚至有評論指出本次戰爭對歐盟的經濟影響,是歐洲人的早餐變貴了。同時俄羅斯及中國雖類似卻也相異,不過因為將動武當成選項是二國的共同點,這比喻也有一定道理。
關鍵是「今日烏國、明日台灣」對未來對策的意義。烏克蘭的戰略定位有二派意見,一認為軍事、地理等客觀條件不允許烏克蘭有選邊的空間,最佳對策是維持中立並成為歐、俄間的緩衝區。一派主張從匈牙利、羅馬尼亞及波蘭等前蘇聯同儕紛紛加入歐盟及北約,其實已可看出歐盟化無法迴避,烏克蘭只是順勢而為。
兩岸關係與俄烏有異有同。例如兩岸貿易投資往來雖有降溫但密切依舊,而台商也迄今維持美系供應鏈主要代工者地位;兩岸半導體貿易背後的「美企下單、台灣生產、出口中國、組裝賣遍全球」結構,正是全球供應鏈下美、中、台「經濟關係中立」的表徵。這跟俄羅斯獨立於世,烏克蘭供應鏈參與程度低完全不相同。另一方面,台灣近年在政治上確實有選邊傾向;此一做法受到冷靜的地緣科學家批評,卻也接近政治現實地氣。然而台灣的選擇比烏克蘭困難,因為跟俄羅斯不同,無論台灣是否願意,北京的統一大政下並無維持政治中立這個選項,成為台灣需要繼續思辨凝聚共識的問題。
另一個意涵,是對美國重返印太領導地位的挑戰。近年美國透過「印太戰略」積極重建與各國的政治、軍事及經濟網絡。但中國在經貿上是各國最大夥伴,在投資、外交、科技上積極投入,影響力也與日俱增。本次戰爭北約美國拒絕出兵,立即意義不僅影響美國政治威信,也會增加印太國家向「中立」移動不願選邊的意願。未來美國要改變這個新動態,部分取決於美歐國家願意為聯合制裁付出的代價程度及效果的承諾,部分取決於美國在印太經濟領域所端出的「牛肉」。與此同時,中國大陸也必然會評估美國及西方的決心及能耐,重新評估對台灣、對印太地緣對抗的策略調整。世界大不相同已成定局,台灣需要更多智慧布局及彈性調整的能耐,來面對這個新局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