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心理防衛:壓抑、投射、成癮……我們用傷人傷己的方式保護自己嗎?》
內容簡介:吃不停,不是放鬆;買不停,不是犒賞。這是心理防衛機制「壓抑」(情緒)+「合理化」(心態)+「成癮」(行為)。心理防衛看似保護自己,但,其實是傷人傷己的惡性循環。◎特別企劃:15種常見的心理防衛機制解析。工作太累,買些名牌包犒賞自己,哪裡不行?深夜裡一直吃高熱量食物,只是放鬆,不是嗎?在公司被主管罵,回家就斥責小孩,我是在教小孩,有錯嗎?但這些都是「心理防衛機制」,看似保護自己,但其實是逃避、傷害與惡性循環。
台灣第一本以最生活化的日常例子,剖析心理防衛+成癮的專書。「心理防衛」是內在運作,「成癮」是外在行為;兩者常相伴相生,讓彼此狀況更為惡化。
作者介紹:洪培芸 心理師,臨床心理師。中原大學心理學臨床組碩士。目前在養心心理治療所執業。文章持續受到各大媒體轉載。曾在《今周刊》、《大人學》撰寫專欄,也曾在純青基金會擔任講師、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帶領女性自立團體。目前也是企業、扶輪社、各大專院校、社福團體經常邀請演講的心理學家。
打造共好社會,過好這一生是洪培芸的理念。她深信「認識自己」就是改變人生的起點,也是一生的作業。而幫助更多人過好這一生,就是她的一生志業及追求。
搶先試閱:〈轉移〉
父親在公司受了氣,回到家,看見孩子就怒罵:「你怎麼功課還沒寫?都放學超過一小時了……」
▲長期累積的不愉快情緒,「轉移」成關係裡的弱肉強食與替罪羔羊。
長期累積的情緒,壓抑下來的感受都去了哪裡呢?消失了嗎?不。
在心理防衛機制當中,很常見的其中一種就是「轉移」:將強者所引發的不愉快情緒,導向相對而言比較弱,不會對你造成威脅感、沒有能力傷害你的替罪羔羊上,把無辜的他作為情緒發洩的出口,將他當成出氣筒。
在表面上,歸咎於是他做了什麼不對的事,才招致你的怒火。你的憤怒是情有可原的,一切看似合情合理,有其脈絡可循。
然而,如果你站在更高的層次,願意抽絲剝繭,誠懇地直面內心,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會有「合理化」自己言行的心理機制。
如同家暴的行徑
很常見的轉移案例,例如一個人分明是在公司受了主管一肚子鳥氣,被指派了許多不合理的苦差事,或者升遷輪不到自己而忿忿不平。然而,為了維持好好先生及任勞任怨的形象,他無法由衷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無法袒露自己的怒氣,還有相關的真實情緒。
他戴著微笑的面具,連連點頭,彷彿皆大歡喜、心甘情願般地接下主管的安排與指示。
但當回到了家,他的神情、言語及行為表現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你怎麼功課還沒有寫,都放學超過一小時了;都幾歲了,吃飯還吃不乾淨,飯粒掉到桌面上,你媽是怎麼教你的?你有沒有責任感?你有沒有羞恥心?身為學生,寫完功課繼續做練習題這些小事,還需要我提醒你嗎?就是因為『你』這麼不懂事,就是因為『你』才讓我這麼生氣!你這什麼眼神!現在就開始叛逆了嗎?」
對相對弱勢的孩子怒吼、嚴厲喝斥,甚至動手,教訓起小孩……還認為自己正在行使家長教育小孩的職責,但實際上,卻如同家暴的行徑。
孩子及伴侶,常成為替罪羔羊
這種狀況很常見嗎?是的,但其實不只如此,有時還會將負面情緒的宣洩出口,帶進親密關係。
替罪羔羊不只是年幼的孩子,還有最親密的枕邊人,也就是他的伴侶。
「就是因為『妳』太愛花錢,才導致我工作這麼辛苦,錢卻存不了多少。為什麼非得要出國旅行?國內遊玩不行嗎?出國旅行花費這麼高昂,兩個人的機票錢、住宿費、當地用餐及林林總總的交通費,都要乘以兩倍,還有妳不只要買當地的紀念品,還要買伴手禮送爸媽、送鄰居……都是因為『妳』……」
他一一細數妻子的不是,持續盤點讓他動怒及口不擇言的正當原因,卻忘了當初興致勃勃提議去瑞士旅行的,其實是他自己;也忘了當初自己刷卡買單時多麼得意,因為他覺得自己能夠讓太太開心、讓父母驚喜、討岳父岳母歡心,是多麼有成就感,又是多麼有自我價值感的事。
為什麼在家庭當中,孩子及伴侶時常成為「轉移」作用下的犧牲品呢?因為年幼的孩子往往不會反擊。孩子多半是居於弱勢,也尚未發展出足夠的認知能力,去理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至於伴侶,伴侶不是上司,對於自己的職位及收入薪水沒有生殺大權。即使進入婚姻關係之初,雙方是平起平坐,關係理應是彼此對等,沒有誰握有更高的權力。
然而,久而久之,在外面工作賺錢,或者薪水領得比較多的人,彷彿就成了親密關係中握有實權,位居高處的人;可以發號施令,可以頤指氣使,凡事由他說了算;可以顛倒是非黑白,事件因果的順序,再加上所謂「家醜不外揚」,許多事情都是關在自家門裡反覆上演,直到釀成了悲劇。
逃避屬於自己的生命課題
原本是透過心理防衛機制,來轉移工作及職場上的不愉快,讓壓抑的情緒能有出口;但卻讓相對弱勢,無辜的伴侶及孩子成了被開刀及問罪的對象。
然後也逐漸地,他食髓知味,她得寸進尺;透過「人際剝削」的手段,來轉移自己在職場所無法消化的怒火、怨氣及委屈,不用去面對自己心中的黑暗,屬於他自己的課題。
那些不愉快的感受、痛苦的情緒、內在的衝動……應該被指認出來,而不是潛抑下來。
當事者應該要負起責任,將這些能量引導向積極、建設性的方式及表現上。也就是正向的心理防衛機制,例如補償、昇華及幽默上,把它轉化為創造的能量。不僅不會傷害家人,破壞人際關係,也不會形成惡性循環,甚至發展出後續可能有的成癮行為,越陷越深,與自己原本渴望的美好人生漸行漸遠。
上述的惡性循環,也可能是最先受到轉移作用所連累而成為受氣包的伴侶,因為無端受到攻擊,產生了痛苦情緒,因此伴侶也升起心理防衛機制當中的「壓抑」及「轉移」,來抵禦無處排解的負向情緒;同樣地,尋找家庭成員當中比自己更弱勢,目前沒有經濟能力、無法獨立生存的人出氣,最常見的就是孩子。如此看來,彷彿食物鏈一般,弱肉強食,讓人看了不勝唏噓。
這些替罪羔羊,往往難以辨識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因為無法看穿事件表層上的連動關係,還有情緒底層下的運作機制。
他們不明白自己是他人心理防衛機制下的犧牲品,甚至不清楚自己也從受害者成了加害者。
因為痛苦的情緒太過強烈,內在的衝動讓他失去平時的冷靜與理智。他們都不願意,卻也在不知不覺中,將心理防衛機制的「轉移」發揮得淋漓盡致。
沒有人出生就立定志向要當壞人,也沒有人存心破壞自己的家庭及人際關係,精心設計、想方設法來傷害自己的伴侶及兒女。
然而,漫長人生中總會有挫折、失敗、困頓與打擊,產生讓人難以忍受、不願面對、暫時沒有能力,以及還沒有學會透過正確方式而排解、有效轉化的痛苦情緒。
看穿關係裡的弱肉強食,始於心理防衛機制當中的「轉移」。不再怪罪命運,走出無能為力,學會正確的負向情緒轉化方式,就能跨越困境。
▶▶ 閱讀更多 寶瓶文化 洪培芸《心理防衛:壓抑、投射、成癮……我們用傷人傷己的方式保護自己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