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掃除時,媽媽從抽屜拿出了一本相簿,原來是當年她與爸爸的婚紗照。她說這是「娘家相簿」,大約手掌大的相片中,爸媽換了好幾套婚紗。有浪漫白紗、古典風禮服、民初的旗袍,還有日本和服,不同的服飾亦搭配不同的妝髮與道具。
「哇,這麼多套衣服!」「在攝影棚裡拍,就有很多套可以穿。他們當然覺得拍愈多愈好,你挑照片時覺得每一張都好好看、好喜歡,洗愈多張出來他們就賺愈多啊!」「真的是這樣呢!」
其中有兩張照片洗成大尺寸放在相框中,分別掛在家中與鄉下的老家,因此看了感覺特別熟悉。兒時都會望著爸媽的婚紗照看呀看,如今竟都理所當然的忽略了。
看完娘家相簿,媽媽又翻出一本精裝的大相簿,有硬質內頁與霧面保護膜,是供前來的賓客翻閱的,想想也是台灣特殊的婚禮文化。
我詢問婚紗外拍的景點是哪裡?有吊橋、山壁與稻田,年輕的爸爸跟媽媽穿著白色的西裝、婚紗,挽著彼此的手。「那一天究竟去了哪裡,我們也不知道。坐上攝影師的車,我們就在一個又一個地點拍照,而且……」
我想起了這個故事,小時候我曾指著牆上的他們──在白色的吊橋上,白色的新娘與新郎回頭微笑,而畫框外的媽媽告訴我,拍照那天她心情並不好。年幼的我心想:結婚為什麼不開心呢?
那一天,指點好新人該擺出的pose,反光板也就緒了,攝影師準備按下快門,卻忽然發現有個關鍵尚未完成──攝影師從相機後方探出頭來,問:「新娘怎麼都不笑?」
原來啊,拍婚紗照的前一晚,新娘的阿嬤重複叨念著「嫁去海邊不好」、「會吃苦」,新娘回應安撫這些沉重的關心,一夜難眠,大清早就到婚紗公司打扮,然後坐上車,抵達一個又一個地方,拍了一張又一張照片;有些路即使提起裙襬小心踩踏也並不好走,這些都令她更加焦慮起婚事。但身旁的那個男人總不忘伸手攙扶。
「婚紗公司的人也很會梳髮型,我婚禮那天也是去婚紗公司讓他們弄造型的。」最後還是結了婚的新娘,在數十年後看著相簿憶起往事,如此笑著說。而我,也已長成了解結婚是纏繞許多複雜情緒與前期準備的人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