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一位科學家預言,「三十年內,我們將擁有創造超人類智慧的技術,不久之後,人類的時代即將結束」,超智慧電腦將把人類推往「科技奇異點」。
科技奇異點的發生,在於當人類與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人工智慧)的運作互利共生,形成Intelligence Amplification(IA,智能放大)。屆時,人類世界將重新定義。
那是什麼樣的光景?蘇偉恩導演的概念前導片《IA. AI》,用十五分鐘為我們拍出穿越科技黑洞後的世界。
十歲開始的電影夢
蘇偉恩是世新大學廣電系升大三的學生,年幼跟著從事外交工作的媽媽在紐西蘭、奧地利長大,前幾年受疫情影響,回到台灣繼續完成教育。
他從小立志當導演,因為「電影是會動的畫面,可以傳達很多訊息,呈現一個新世界的樣子」。這個啟發來自學校的閱讀比賽,讓他在小說裡看見創作的無限。但為什麼不是當小說家呢?他說,「文字寫不出來的,畫面會把故事說完」。
二十歲的偉恩明亮樂觀,帶點老派紳士的特質,鏡頭前總是體面端莊。他偏愛2000年以前的電影,那是膠卷與數位拍攝的分水嶺。
早期電影的時代感特別明顯,加上膠卷的珍貴,讓電影工作者對每一個拍攝片刻都格外謹慎,可在數位時代裡,電腦科技、網路連線直接改變電影產業和觀眾的關係,拍片成本、方法從此走向不同的道路。
偉恩喜歡膠卷時代的精神。製作方法雖然局限,許多經典卻因此誕生。帶著這樣的嚮往,他在畫面美感和傳達給觀眾的訊息上,下了許多功夫,他希望電影作為傳遞正面能量的工具,除了創造好的觀影經驗,也希望帶給觀眾信心和希望。
這次以科幻片為題材創作有幾個原因。除了自己喜愛,也因偉恩在國外求學期間,同學知道他的背景,經常主動提到台灣科技進步的印象。加上近年全世界對人工智慧的看好,他也想說一個以台灣和AI為主題的故事,讓台灣的科技實力透過不同媒介參與這波潮流。
企畫與執行的距離
然而,完成劇本只是第一步。電影製作成本高,從場景搭建、人力到後製技術,動輒數百千萬,籌措足夠的經費是第一道關卡。偉恩與夥伴敲了許多門,向不同對象尋求支持,包括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
相較於音樂和表演作品,台灣電影創作的養成更為挑戰。製作特性、產業環境,加上學生作品不易取得關注,對於新人、支持者雙方都是門檻。偉恩說,台積電文教基金會願意以獎金鼓勵不同類型的夢想,對於團隊就是實質的肯定。不過,基金會想得更為深遠,從團隊送出申請計畫開始,入選隊伍會經歷一關關的培力與評審,基金會亦針對不同主題,安排合適的業師與顧問陪伴摸索。有了這層引導,偉恩團隊縮短了企畫與執行間的距離,提升了預算與規模的掌控。
這部短片使用與好萊塢同步的LVS(LED Virtual Stage)虛擬科技,在智能攝製棚搭建實景,透過後製,讓畫面場景展現更多可能。只是虛實結合的布景,特別是木工搭建,在初期就帶來成本考驗。團隊詢問多家廠商都找不到符合預算的報價,即使是熟人介紹的開價,仍幾乎等同於所有募到的資金,只能回頭調整劇本結構。
修改後的劇本仍有預算缺口,怎麼辦呢?顧問很務實地鼓勵團隊繼續拓展連結,尋找其他的支持可能。這讓團隊更廣泛地向外接觸,練習自我行銷。偉恩說,每次提案簡報,皆是磨練自信和意志力的機會,形塑出更清楚的定位。
預算同時開源也節流的結果,最後花不到市價一半的成本完成需要的拍攝。團隊不只募集到資金,在場地和道具尋找上也都遇到願意鼓勵學生的好心人。除了感謝,偉恩說,「低成本是一種挑戰,練習維持合理的花費,以後才有能力做更大規模的電影。」
放棄與成長的距離
行政事務的溝通亦是關卡。擁有影像天分是幸運的,想做出成功的作品,則還需要協調整合能力,因為劇組加臨時演員高達七十人,一半學生、一半業界工作者,每次拍攝期程確認或變動皆是龐大的聯繫工作。參與者有各自的需求,要獲得眾人的認同、配合意願,同時兼顧產出品質,他們得妥善回應所有的人情世故。
喊出「action」,開始錄下第一幕,是偉恩最開心的時刻,他說直到那時才有身為導演的真實感。在此之前,團隊得隨時接招各種「驚喜」:例如兩個多月前已經確認的主要拍攝地,開拍前兩周臨時被通知無法使用,他們只能硬著頭皮重新協調人員;例如開拍前一晚,才終於完全到位的美術道具;例如開拍當天,設備因為四月連續地震造成故障,導演必須立即應變,微調進度。
面對這些,偉恩有時也會在選擇的路口猶豫,「是要放棄原本的規畫,還是想辦法有效提升資源運用?」多虧顧問與業師的提問,刺激他持續突破自我,「如何最大化我現有的資源,是讓我成長最多的部分,長保旺盛鬥志,持有第一天心態。」
短片到長片的距離
這部作品之後要參加國際影展。結果公布之前,照例不能公開放映。我問,是像Netflix短劇《黑鏡Black Mirror》那樣灰暗又帶點詭異的情節嗎?偉恩笑了,「我的結局是明亮的,不是人類無處可逃的故事,而是人類會因此更茁壯,跟人工智慧生活在一起,會是一個『白鏡Bright Mirror』的結局。」
面對已經完成拍攝階段的《IA.AI》,偉恩正在處理後製,想讓每一格畫面呈現前後一致、最具美感的色調。對細節的追求不只是對作品的負責,也想傳達更積極的訊息--他想將這部短片擴展為完整電影的決心,不錯過任何吸引支持者的可能。
過去一年,偉恩對電影的信念和熱情受到多方肯定與支持,這是來自眾人的推力;從企畫到影片的產出,遇到的局限和磨練則是現實的拉力。一推一拉之間的學習,讓他成為更靈巧成熟的電影工作者。他將帶著穩健踏實的心法,朝更遠大的夢想前行。
●你有夢想嗎?有一件一直放在心中,卻遲遲尚未去做的事?參加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跨出你夢想的第一步!第九屆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永續 由 我們決定」開跑囉!即日起開放網路徵件至10月15日止,築夢總獎金300萬元!詳細資訊請上官方網站https://tsmc-udreamer.org查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