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碰到類似場景?在產品研發會、業績檢討會,與會者提到,A公司做了這個,B公司做了那個,我們沒有這個,我們沒有那個⋯⋯。 人們經常盯住自己的匱乏與缺點。 好不容易站起來,試圖往前邁進,又被自我懷疑、彼此否定打敗。長此以往,團隊籠罩失敗氣氛,成員失去信心,不敢突破創新。 啟動負向循環的按鈕,是看事情的眼光。如果看競爭者盡是優勢、看自己盡是劣勢,就像在拳擊場上棄守,對方輕輕一推,就能將你擊倒。 這次的封面故事主角是一群社區百貨,許多名字,你甚至沒聽過。它們的劣勢顯而易見,路人都能列舉一大串,例如:地點不佳、人流有限、商圈沒落、交通不便、缺乏一線精品、沒有跨國經驗轉移、沒有大財團撐腰⋯⋯。 按照這思維走下去,毫無優勢的它們,早應退出江湖。 其實,全球百貨業受電商侵蝕,無論大小規模,都走得很辛苦。哥倫比亞商學院零售研究前主任科恩(Mark Cohen)認為:「百貨公司做為一個包羅萬象的商場,是二十世紀的產物,也是二十一世紀的受害者。」 若從資源推估,社區百貨受害程度更勝大型百貨。但奇妙的是,當主筆蔡茹涵與資深記者程倚華全台追蹤,發現前者的營收成長率,竟比後者好。 原來它們貫徹一個基本原理:把優點放大。 有的百貨聚焦慢活族,寵物美容、理髮、裁縫、音樂教室等,這些在都會型百貨看不到的服務,成為這裡的集客焦點。 有人瞄準親子客,把商場綠地變兒童樂園,辦IP見面會、戶外野餐、足球營,把兒童節變成年度大檔。 也有人專攻學生族群,寧願捨棄國際品牌,開發電商品牌進駐,並扮演新手保母角色,協助電商從數位轉實體,安全落地。 「它們找到當地人最需要、且自己最能提供的交集,專注做好它,」茹涵總結。這絕非一時靈感,而是經年累月的探索,並邏輯一致的落實。 別人的優點,未必適用於你;你的劣勢,未必毫無逆轉機會。它們的求生之路,放在各行各業,也一樣受用。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