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袁瓊瓊/逝去之鬼(上)

聯副電子報
【橘世代電子報】為讀者提供面對人生下半場所需七個面向的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 房地產買賣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課題,快訂閱【好宅生活家】幫助您了解房市脈動,打造快樂家庭!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4/10/31 第828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袁瓊瓊/逝去之鬼(上)
自主另一種深情
讓座
放不進購物車的,也許書裡會有
人文薈萃 陳怡芬/重生
陳輝龍/《輕觸比利泰勒》比利泰勒 Billy Taylor《The Billy Taylor Touch》

  今日文選

袁瓊瓊/逝去之鬼(上)
袁瓊瓊/https://reading.
事實上,她記不太清楚那是哪一天了。她在趕長篇。趕稿的日子多半都過得昏天黑地的。她拚命抽菸,桌面上四個菸灰缸都滿了。母親進來替她收屋子,她大聲喝斥:「不許動我房間。」

也就是說說而已。母親並不爭論,只是若無其事的離開房間。母女都很明白,只要逮著機會,母親還是會進房間來幫她收拾,收走盤、碗、咖啡杯、奶茶空杯、免洗筷、日本拉麵碗,清空菸灰缸,把桌上的零碎雜物和垃圾掃進垃圾桶。多半在她外出或睡覺的時候。她情緒很不穩定。看到收拾乾淨的書桌就很想哭。她坐在桌前淚如雨下,母親一言不發,塞了濕毛巾在她手裡。她就是痛恨母親這樣理解她。哭的時候一大堆複雜感受湧上來,她默默的哭,濕毛巾抹在臉上涼涼的,不知道是眼淚還是毛巾的濕,總之非常清晰明顯,某種黏液似的維持著溼潤,在擦拭過的皮膚上留下涼意,之後蟲一般的離開了。

她在寫的長篇是她的故事,也是她母親的故事。兩個單身女人住在一起太久了。父親去世之後,她和母親從來沒分開過。吃一樣的飯,喝一樣的水。一起出門一起回家。她們像連體嬰一樣無法分離。唯一的改變是,那時候她還小,母親喜歡抓著她的手,撥她的手指頭。她很討厭,但是那時候她還小。從來沒有反抗過。後來這動作就消失了。可能因為她們不再去醫院探望父親。那時她們總是並排坐在公車上,母親就抓起她的手來,一根指頭一根指頭的向外撥。她就掉頭看窗外。

父親在醫院住了一年,從她十六歲住到十七歲。後來母親決定拔掉呼吸器。她不太記得父親的模樣。在父親的病房裡,畫面千篇一律。一襲綠色透明罩子小蚊帳似的罩著他上半身,透過淺綠色細碎的網眼看得到裡面灰白色的人體,一動不動。她覺得父親根本不知道她和母親在病房裡。

她睡覺不沉,很容易就醒來。那天她聽見母親進屋裡來。那女人有特別的動靜。一種摩擦似的,非常隱微的聲響。她知道母親不想吵醒自己,只瞇著眼用眼縫看。母親拿了一疊信件,也不知道是多久前的。她不愛看信,收到郵件就堆到書架的空格上。母親看也不看,把整疊信件往垃圾桶裡扔。她喊:不要扔,給我。

母親頓了一下,若無其事把信拿過來。有廣告郵件,奇怪的不知哪兒寄來的摺成長條的小報,一些通知。那封信就夾在其中。

是出版社轉來的。撕開來,裡面另有一封還沒拆的信。信封上寫著她的名字。好幾張,厚厚一疊。第一句就是:「我對不起你。我要向你道歉。」

她翻到最末頁看署名,一個完全沒印象的名字。

這個人寫:「你可能不記得我了。」

她喊:「媽。」

母親看過來。她看著信末的名字念出來:「李秀明,是誰?」她這樣問不是沒有道理。母親知道她所有事,她的朋友她的同學她的讀者,也偶爾會有一些人給她寫信。她和母親在一起太久了。

母親拿了老花眼鏡挨過來,仔細的辨認信箋上的名字。然後說:「這不就是耳朵被你打壞的那女孩嗎?」

「耳朵被我打壞?」她嚇一跳:「有這種事?什麼時候?」

「你念小學那時候。你爸還帶她去治。賠了人家好大一筆錢。不過那時候我們家賠得起。」小學時候,難怪她不記得:「是怎麼回事?」

「我哪知道。你也不肯說。我和你爸到學校的時候,那個孩子一臉是血。你就一個勁的哭。老師是說你們打鬧著玩。打出事了。」

「那時候我多大?」

「大概就九歲吧。你念三年級。」母親走出房間,邊說:「晚上叫外賣吧。天太熱我不想做飯。」並不是在徵求意見,只是告知。她也沒回答。

信箋上,李秀明寫:「你可能不記得我了。」她說:「我對不起你,我要向你道歉。」

她忽然覺得不想把信看下去。一種非常的緊張感湧上來。就在這幾頁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句,蟲一般搭起了窩巢。翻了翻,有六頁。不知道李秀明要告訴自己什麼。也或許不是要告知什麼,而是來襲擊。畢竟,母親說自己打壞了她的耳,或許她自此失去聽力,打「壞」了不就是這個意思嗎?九歲成了聾子,如果活到現在,那表示聽力不便跟隨她至少四十年。她忽然覺得這封信很危險,或許帶有惡意。那種「我要向你道歉」的措辭不過是誘餌。

她重又翻看信封,發現有寄信者的地址。在台南。她在台南長大的。李秀明顯然一直留在台南。她看著地址,很陌生,完全勾不起記憶。

那幾天,這封信一直卡在她心裡。長篇寫不下去。她沒胃口,坐在桌前不停的抽菸和喝咖啡。母親偶爾進來,問她要不要吃東西,她不回答,感覺暴躁。對母親有種生理性的反感,她石像似的呆坐,用全力堅持著紋風不動。母親走過來看她,母女倆對峙,母親的視線搔癢般在她臉孔上摩擦,爬過來又爬過去。她忽然累了,往母親的方向噴了一口煙。那女人蠕蟲般的挪動,離去。

她決定去一趟台南。她讓電腦開著,把螢保設定成文字。變換著顏色的文字從左邊游到右邊,沒完沒了:「我去台南 我去台南 我去台南……」她知道母親會看見。

她坐高鐵。高鐵不能吸菸,她很難受。車廂裡有冷氣,但是她渾身躁熱。坐在車上了不能離開。她把信拿出來,看完了第一頁。

「我對不起你,我要向你道歉。你的苦難完全是我造成的。」

一行又一行,李秀明用一種感情氾濫的修辭在描述她的「苦難」。文字間看不出同情或愧悔,反倒帶了幾乎是炫耀的情緒。她看了好幾遍,注意到李秀明在寫自己的想像。她寫著:「你得獨自長大,從此,身邊失去了那一雙可靠的臂膀,你身邊那個位置,將永遠缺席。」她歡欣鼓舞的宣告:「這都是因為我。」

那個缺席的人明顯指的是她的父親。她不知道李秀明為什麼知道她父親過世。國小之後,跟這個名字就沒有過任何交集。

父親過世最大的影響就是她和母親搬家了。原本住的地方很大,兩層樓,有六個房間。她還小的時候,時常一個房間一個房間遊走,去找父親。推開了某個房間的門,父親走過來,抱起她,粗而扎人的毛髮戳在她臉上,那明顯的,輕微的刺戳,幾乎就是愛的感覺。那是她還小的時候。後來跟父親就沒有什麼接觸了。她進入青春期。父親和母親時常關起門來,尖叫喝斥和哭泣從門後面傳來。她回房間關起門來看漫畫,看累了就去睡覺。

「妳像小公主一樣的從車上下來,頭上紮著蝴蝶結,穿著蓬蓬裙,襪子上有粉紅色的花邊。」

這是李秀明信中的句子,寫的是她小學時候。一直到四年級,都是父親送她上下學。她不記得什麼蓬蓬裙,小學不是也得穿制服嗎?不過襪子又是確實的,母親喜歡買那種襪口帶著花邊的小襪子,她有好幾雙。

曾經,家裡好像很有錢。一直到父親過世。她們搬過許多次家,家具越搬越少。後來,她不得不休學,跑去KTV打工。因為跟母親關係不好,她不願意回家。時常住在同事毛哥家裡,直到毛哥侵犯了她。

她回家去。母親在房間昏睡不醒。她在浴室清洗了自己,一邊哭。後來去看母親,發現她不是昏睡。如果不是恰好這一天回來,她可能也會失去母親。

總之,她處理了所有的事。像一個成年人,而她實際還不滿十九歲。她不得不去找毛哥幫忙,毛哥幫她搞了錢付母親的醫藥費。她跟毛哥成了情人,因為有必要。她繼續在KTV工作,每天還是會碰到面。她發現有些事是會變化的。侵犯的痕跡在一次又一次和毛哥的性事中抹去。她越來越想不起最初的憤怒和屈辱。她覺得自己不愛毛哥,可是她沒辦法。她每天回家,總記著給母親帶吃食。那之後她跟母親就一直在一起,從未分離。

她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李秀明的家。是間老舊公寓。她按門鈴,一個男人回話:「看房子?」她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就應了是。大門呀然打開。她上樓。爬樓梯的時候,有個男人在上方喊話,問說:「不好找吧。」她沒回答。李秀明住四樓。那男人站在門口,暗沉色鐵門,邊沿大片大片的鏽。

屋子裡很亂,雜物一堆,有些裝了箱有些沒有。那男人說:「正在整理,你要是想買,簽約之前我會把這些都處理了。」這房子要賣。她猜對方以為自己是來看房子的。

她說:「我不是……」男人笑著,生意場上的面孔,有禮的期待她說下去。她打住,忽然就問:「李秀明住在這裡嗎?」

男人收了笑,臉倏然恢復了正常。他帶著點茫然,說:「李秀明……不在了。」

李秀明兩年前過世。生前是住在這裡。他是她的兒子。沒說她是怎麼死的。

她拿出信來:「我前幾天收到這信。」

男人說:「喔。那是我寄的。」這房子空了兩年,因為想賣掉,過來整理母親遺物時發現這封信,就寄出去了。

不,他沒看信的內容,信是封起來的不是嗎?是什麼時候寫的?不知道。可能很久以前,你知道,她已經死了兩年了。

這時突然鈴聲大作,震耳欲聾。這男人去接,是電話。他對著話筒說:「是的是的,還沒賣掉。你可以過來看看。」

掛了電話之後他解釋:「我母親耳朵不好,鈴聲特別調大聲的。」

她問:「她耳朵出過事嗎?」男人有些意外的瞄她一眼:「算是吧。她小時候有人把強力膠倒進她耳裡。」她嚇了一跳,心臟狂跳起來。男人繼續說:「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我母親是這樣說的。不過我……」男人在說話,她瞪著男人一開一闔的嘴,字字入耳,卻連接不起來,她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反是聽到另一種聲音,一種敲打和撞擊的聲音,倥倥鏗鏗,把她的腦袋包裹著。她握著拳頭擊打自己的頭,一下又一下。男人不說話了,陌生而客氣的看著她,距離她非常遙遠。

她解釋:「頭痛。忽然頭痛。」男人釋然了。

他送她到樓下。


自主另一種深情
陳珮珊/https://reading.
關鍵時刻是該自己拿主意

「要選哪種止痛法?」

醫師解釋了差異,但骨折的手疼得我不想思考,指著手術室門口:「問我妹吧,讓她決定。」同時有那麼一秒閃過:手足間難免有的磕碰,在彼此身上留過多大片瘀青?這樣交出決定權,是賭吧。

術後在病房不感覺痛。可隔壁床的斷腿女孩偶爾會「嗯」一聲,直到男友來就哭了,說疼。男友呼叫護理師打止痛針,但從請求、注射到藥效發揮至少半小時,女孩更頻繁喊疼,痛苦似乎傳染,我也感覺痛,趕緊壓下止痛器按鈕。

後來聽女孩說,術前讓男友打理一切,可重要決定他會問過女孩住鄉下的父母,如術後止痛方式。女孩的父母想替女孩省錢,選了傳統止痛法,也就是痛才要求打針,於是有那日的局面。

我恍然大悟,不需忍痛是因妹妹為我選了自費的「自控式止痛」,按下手上機台就能自行止痛。疼痛命運早在術前就決定了啊,暗自竊喜:「妹妹終究心疼我。」後來還得知,女孩的家人不清楚她早已投保足量險種,只讓醫院幫她的腿安裝健保給付的基本型鋼板,女孩知曉後懊惱不已……

出院不久,新冠疫情掀起風暴,誰對明天都沒了把握。某日媽媽打電話來:「回家一趟吧,想和妳去簽『預立醫療決定書』。」過往我總逃避這類話題,彷彿不理會父母就不會真的老去。可兩年間,家中已經歷我的車禍意外、爸耳朵小中風,以及家人罹患新冠肺炎,天災人禍與疾病,都迫人逼視生命。

「為什麼想這樣做?」這次我正面回應媽媽。原來近日她了解了2019年實施的「病人自主權利法」,明白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能事先表達對臨終醫療照護的想法。她也憶起外婆意外跌倒,在加護病房急救被壓斷肋骨的往事。對比好友罹癌的先生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得以安寧善終,頗有感觸……我也突然想起住院時的止痛劑與鋼板事件。關鍵時刻,是該自己拿主意。

我不知那份篤定從何而來

選在媽媽生日前回家,她竟快速預約好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不早簽我不安心,怕妳太孝順,該放手不放手,不像妹妹那樣理智。」她說。

與爸媽並坐等待諮商那日,我果然焦躁不安,但他們臉上無一絲猶豫。我不確知那份篤定從何而來,是年歲,是大疫下的了悟,是歷經摯愛離世的明白,還是不忍兒女可能的照護負擔?

進入諮商室,醫師逐條解釋「預立醫療決定書」內容,討論在特定臨床條件,如末期病人、不可逆轉之昏迷、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與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疾病或情形下,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等醫療措施。我快速地在所有選項下勾好「不接受」,但抬頭看爸媽,卻感覺畫面慢速播放,他們手上的筆在每個「不接受」打下的勾都無限放大著,壓得我喘不過氣。

僅是假設就令人窒息,真有抉擇時刻,若無父母事先允諾,兒女何來勇氣決定?於是明白,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是爸媽訴求醫療自主,隱藏其間,卻有一份最深情的疼惜。


讓座
劉雲英/https://reading.
我雖非老態龍鍾,但帶著四歲小孫女搭捷運,老弱婦孺樣樣符合,坐博愛座自是沒有問題。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博愛座風波,我沒經歷過,也許是運氣好,碰到的都不是狠角色。

當人潮洶湧車廂滿座時,小多蜜總是緊抱我的腰,抬起臉,很不解地問:「奶奶,沒位子了,為什麼沒人讓位給我們?」她雖不識字,但懂得看博愛座上的圖且銘記在心。這時,閉目養神的都驚醒了,滑手機的也紛紛抬起頭,「這給妳們坐。」一句童言童語,讓大家爭相讓座,奶奶我怪不好意思,我們可沒事先套好招喔。

有次穩坐博愛座,一位胖大叔撐扶著身懷六甲的老婆進入車廂,我跟小多蜜打商量,那個媽咪肚子大,站著很辛苦,所以奶奶要讓座,小多蜜恩准了。不一會兒,她也順勢溜下座位,仰頭對胖大叔說:「你肚子很大,站著很辛苦,給你坐。」害胖大叔哭笑不得。童言無忌,請多見諒,但胖大叔聞此言可曾閃過瘦身念頭?

小多蜜快人快語,有時讓奶奶都招架不住,就怕她禍從口出而不自覺。一回捷運車廂即將關門之際,有位妙齡女子衝進來,落坐多蜜旁喘大氣,一邊整理後腳跟涼鞋帶子。「阿姨妳趕時間嗎?為什麼用跑的?」小多蜜主動搭訕,妙齡女子見她天真可愛,有問必答:「是啊!我趕時間。」「又不是灰姑娘,為什麼趕時間?有王子在追妳嗎?」儘管輕聲細語,周遭耳尖的乘客仍忍不住會心一笑,包括那位妙齡女子。小妮子童書果然沒白讀,還會學以致用呢。

另有一則讓位笑話是關於我那娃娃臉的小妹。她中年開始心寬體胖,某次相偕搭捷運,坐博愛座的情侶一直偷偷打量她肚皮隨即竊竊私語,之後女孩推著男孩起身:「這位太太,請您坐。」小妹馬上聯想到這誤會大了,揮手婉拒:「我沒有懷孕,不用讓座。」男孩漲紅臉坐回原位,轉頭狠瞪女孩:「我就說她沒懷孕,妳偏不信,害我好尷尬。」「我只是猜錯了,你發什麼脾氣?」女孩很委屈,可最尷尬的還是小妹,眼看這對情侶為了讓座怒目相向,令她不知所措,等列車一進站,就急忙拉著我逃之夭夭。

小腹婆回家後,痛下決心擬定減肥計畫。


放不進購物車的,也許書裡會有
丁名慶/https://reading.
有一大類書,一直都有,但不易劃歸屬性範圍,而是分布在各領域。這就是以「物」作為題材的書。

歷史文物的探掘冒險。各種藝品藏品、建築或裝潢的圖錄。「時代的眼淚」懷舊回憶殺。旅行指南裡滿滿好玩好看好吃的伴手、紀念品或造型料理。乃至於「斷捨離」過程的自我整理。由此延展想像,各種賣場商場,或許也像一本本收錄琳瑯滿目物之履歷的書。

自有文明以來,人類不斷創造出各種物,幫助群體提升生活便利與品質,探索生活方式的想像力,也傳遞、收納情意與祕密,或提供療癒與救贖;並漸漸發展為展現品味或位階,甚至代表權力。

物的世界如此廣大多樣,人慾人智從來難以窮盡。於是每隔一段時間,許多書或刊物便會推出相關企畫,以稍緩於人間百物更新版本的速度,誘人得以滿懷憧憬地想像擁有物的愉悅,擇人看物,或由物觀人:「給你看看我的包包」、「人生最重要的N件物品」、「優質中年男子女子選物」,或日常散步所遇,職場必備,一日一物,購物紀錄與習癖。觀看物的路徑有多少,認識當代生活或隱或顯網絡的路徑就有多少。

因而「物」也常成為作者們嘗試切入命題,或編輯們提供架構想法的方便方向。

譬如待物似待人,描摹靜物般細數其形貌功用履歷品質性情,乃至名字淵源或被寄寓的期望;或人設計、使用或修復物的方式、習慣、儀式、思想,甚至向物學習修身之法,生存之道──或安靜蘊蓄,自我完足;或接受無常,物我兩忘。

或取徑其他知識領域,如哲學、美學、社會學或文化研究,去尋那些物在歷史與消費市場流轉歲月中,人曾經寄寓的夢想、盼望和挫折幻滅;也可能是,探討人如何役於物,人物之間牽纏難解的羈絆,來自哪些社會與心理的制約?時間與時代如何作用,教物成為人生的咒縛或餽贈?

以及串起最多人間故事的,必定是關於物的擁有、陪伴與失去,如何記錄、見證各種情感與記憶變貌的文學作品。當然,也因數量最可觀,怎麼寫出個人特色,則是必經考驗。

書自身亦是一種物。尤其可感的裝幀,隨著設計領域愈發受到重視,面貌益形豐富,不再僅是平裝精裝的粗略劃分,或僅是內容配角。這不過是近十餘年間的事。而編輯們如何因溝通需求,充當設計師與主管之間的傳聲筒、認知落差潤滑者,至今仍是時有所聞的人際鬼故事。

今日的編輯,緣此習練熟悉相關描述物的語言,已成日常──譬如紙的絲向觸感、油墨的性質色相,印切壓燙……也必定更深刻體會,每本書的出版皆是未知賭注──大膽地在書的物質面做嘗試,開創讀者體驗,要多賣幾本才划算?而相對的,處處保守撙節,能平抑多少虧損呢?就沒有副作用?怎麼想都難都忐忑。不過,或許這就是大家「做眼前能做的」的各自表述吧?

對許多出版人而言,或許都經歷過相當分裂且仍進行式的,書之物質性的觀念演化適應期:一方面既欣悅以盼更精緻更美,另方面卻在成本壓力與獲利難以平衡的情況,更有感於原本接近信仰的習慣與價值受到挑戰──最重要的,不是文字或內容本身嗎?也以資深讀書人角色感到困惑:人們在閱讀中,想具體「留下」的,究竟是什麼呢。


  人文薈萃

陳怡芬/重生
陳怡芬/https://reading.
一片樹葉像鞦韆,穿過風

在無數次跌落之後

學會了唱歌

那雙從未踏進泥沼的鞋子

終於學會漫步

偶爾揚起的灰塵

成為遠方的起點

白晝來臨,陽光柔軟

照進我雛菊盛開的窗口

昨夜的夢境就像是剛解封的原鄉

我從一抹微笑的摺痕裡

重新編織了天空

手指間捻著細細的光線

像蜘蛛在築巢

每條絲線都是生命的重新註解

在曾經靦腆而自卑的草原,我拾起

一段長長的笑聲,打結

然後放飛

一只風箏在天際追逐

它的餘音

總有一天,疾病會如同美麗超越我們

先於經驗、先於語言、先於意志

成為深長的隱喻

而我的舊影子先於視覺

變成一把木吉他

在陽光下自顧自地彈唱


陳輝龍/《輕觸比利泰勒》比利泰勒 Billy Taylor《The Billy Taylor Touch》
陳輝龍/https://reading.
就跟這張唱片封套一樣,Billy Taylor盡可能用最「輕」的方式去碰觸鋼琴鍵,連類似蜂鳥這麼敏感的嬌小飛行生物,也可以安靜的棲息在指頭上,動也不動。可見,這十一首以三重奏行進的鋼琴主題曲,有多麼柔軟了。

當然,這是我的想像而已,而且是比較偏向封面設計師的那種,製作人或鋼琴家本人未必同意。

最早聽到這張專輯,是1991年在東京涉谷的Tower Records慶祝開幕十歲生日的出差日的時候。很不幸的,在CD以音樂先鋒載體的姿態出現的當時,我買了價位高出黑膠的碟片。

很多年的時光,The Billy Taylor Touch陪我在上班的開車途中,度過不少無聊時光,到現在我還記得,一發動車,總是從第六首'Willow Weep for Me'開始播放,最近重新買到同步出版的幾乎全新的黑膠,才知道原來是B面的第一首。

因此,這段時間,我習慣從反面開始播這張黑膠唱片,像以前習慣的延續,但差別是,一樣的日本版本,黑膠是更牢靠古老的mono單聲道版,對比於以前的數位聽覺,現在真的是擁有能把這張以爵士樂標準曲的柔軟聽得更透徹的幸福了。


  訊息公告
以智慧看待衰退,從關係裡找出新力量
職涯發展跟人生階段,是緊密相依的關係。當邁入中老年,身體需要更頻繁地進廠維修,迫使養成保健身體的習慣,在工作上也必須為自己有所保留,不能再賣命拚搏。過去獲得成功與成就感的方式,如今看來已經行不通。當眼前的路受阻,你會用舊方式硬撐到底?還是能果斷轉換新方式?

專家教你保/投保六大訣竅 省荷包添保障
生活中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意外發生,一再凸顯了保險的重要性。但保險如何買才正確?又該買多少呢?在此建議民眾可參考六大訣竅,可為自己節省荷包,又能增添補足最齊全的保障。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