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

澎湖 還沙灘一片清淨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讀小說•愛閱報】提供最新女性網路文學,內容涵蓋愛情、穿越……熱門排行不錯過,一同情話綿綿來說愛∼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9/04/04 第335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微小而堅毅的力量
證嚴上人專區 與眾生結清淨法緣
慈濟脈動 澎湖 垃圾浪潮中的島
焦點專欄 還在上網?快去念書!
微小而堅毅的力量
臺灣四周環海,海洋提供國人優美的旅遊勝地。然而,一陣熱鬧的玩樂過後,往往留下難以收拾的環境禍害。即將在四月中旬登場的澎湖花火節,也將再度面臨觀光與環保如何兼顧的挑戰。

十多年來,花火節為澎湖帶來豐厚的觀光收益,但也產生龐大的垃圾量。離島腹地狹小,平常垃圾處理仰賴船隻運至臺灣本島焚化,處理的成本因此高昂,即使付錢也未必能解決。例如去年花火節前夕,高雄焚化爐故障,導致澎湖的垃圾囤積如山。

歐美及日本已推廣將垃圾再製成衍生燃料的技術,澎湖縣環保局也曾斥資設立相關設備,卻因當地的資源回收率偏低,而終告失敗。資源回收與垃圾減量是根本解決之道,然而改變人們的習慣仍顯得困難。

根據環保署的淨灘資料顯示,塑膠製品是近年來海洋廢棄物的大宗。對照聯合國於二○一五年繪製的微塑膠影響推估圖,臺灣位處最密集的「紅帶海域」,亦即接收了隨季風洋流而來的塑膠微粒。這些海洋垃圾近八成來自陸地,因人們貪圖便利而滋生。

在花火節尚未開辦的多年前,慈濟人醫會醫師前往澎湖義診時,就發現海岸有成堆的垃圾,於是鼓勵當地人投入環保回收。本期主題報導中,攝影記者特地前往澎湖記錄,鏡頭下除了清理不完的垃圾外,還有多年來始終如一的環保志工身影。

他們或許年邁而身形佝僂,依然視環保為己任。例如,船長石龍耳只要出海,必然叮嚀船員力行回收,閒暇時整理回收物,鄰里也一同參與;他再用自己的船載運到慈濟環保站。

少校退役的薛佩麒原本是馬公北辰市場的菜販,七十多歲接觸環保後始終不遺餘力,四年前車禍往生後,做環保的心願就由其他志工延續。年近八十的陳楊專阿嬤每天出門撿拾海岸廢棄物。吉貝島上第一位投入環保的歐素卿師姊,脊椎手術後暫停做環保,對這分工作卻惦念不已。

澎湖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海洋廢棄物包括微塑膠入侵已難靠人工淨灘改善。在消費至上的洪流下,環保志工的身影似乎顯得微不足道,卻是真正走在解決問題根源的道路上,一股微小而堅毅的力量。

與眾生結清淨法緣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畫作/陳九熹
解除苦難的人感恩回饋,

付出無求的人法喜充滿,

與眾生有清淨的法緣,

也能走同一條路、開一條道,

成為響應好事的菩薩伴。

今年二月,緬甸、馬來西亞和臺灣志工,在十天內完成緬甸四萬多戶稻種發放;他們一放下行李,就回到精舍分享。問他們累嗎,總是回答:「很歡喜!」

去年七、八月期間,緬甸發生大水患,洪水淹沒田園,將要結穗的稻子泡湯。志工勘災時,看到水退之後,農田雜草叢生;傾聽農民的心聲,原本就負債務農,還要再借貸才可能復耕。將心比心,十分不捨。

水退之後,到下一季播稻種還有好幾個月;思考到這段時間可以讓他們好好應用,只要人殷勤,有種子落土耕種,自然就有收穫、有收入可以償債,於是先選購了上等的綠豆種子發放。志工再次前往致贈稻種時,看到幾個月前播下的綠豆豐收了,也替他們高興!

有農民分享,以為志工勘災只是來看看而已,沒想到兩度發放種子;志工還像親人一樣給予擁抱,告訴他們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人人都能做救人的人,慈濟「竹筒歲月」就是這樣走過來的。當居民知道每天捐出一把米也能助人,超過一千多人登記領回「米撲滿」。

慈濟的援助,穩定了農民的家庭,穩定了他們的心,又成長他們的智慧,人人相互傳愛,一起造福人間。

大千世界,耳朵聽到、眼睛看到了苦難,人走到了,手伸到也做到了,這個過程其實很辛苦、很複雜。人間菩薩會合起來,鍥而不捨,克服層層困難,不畏遠途,不求利益,只想要救人,用法度眾生,也把人人心地變成了福慧地。

這不只是經典中的理想境界,而是真實的人間菩薩道。要珍惜今生有這樣的因緣,更要把握時間增長慧命。

菩薩道是長長久久,不是斷斷續續。人群就是最好的道場,因為最使人煩惱的就是在人群中,各種境界、各種滋味都能感受到。立志於道,是一心一志往前走,或者中途遇到岔路就走偏了?也許會有「我這麼付出了,人家還不滿意,難道要再做下去嗎?」「幫助人還受阻礙,做得很累,想要停下來。」等等想法;但用心思考,這樣停下來對自己有好處嗎?

若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對是非也模稜兩可,時間過去,依然原地踏步。「發心容易,恆心難」,心起起落落,就會障礙了自己。要隨緣消舊業,逆來順受,不計較,一步步讓,讓過去了,路寬了,道就好走了,也不更造災殃;還要發願,能夠付出就盡量付出,而且生生世世都要這樣做。

修行的目標就是要啟發自己,體會人生,了解道理。煩惱無明會製造人我是非,交結不休,業緣累積,就集成了人間苦難。「道理不明」,就是「無明」;清楚道理了,就要提高警覺,不要在人與人之間建立不歡喜的、不好的緣,人與人相處淡若水,而且是清淨的法水。

立定志願要利益眾生,對方生活有困難,即使翻山越嶺也甘願去幫助,捨時間、捨體力、捨財物,讓他們恢復生機;若是身體有病痛,無醫無藥,就趕快施醫施藥,讓他解脫病苦。幫助眾生去除煩惱,自己也無罣礙,彼此的心都很清淨。

對方解除了苦難,心存感恩,發願跟隨,我們付出無所求,法喜充滿,這就是結一分福緣。這個善緣、福緣就是將來修行的資糧。與眾生有清淨的法緣,也能走同一條路、開一條道,共同響應好事;一起發菩薩心的道侶,就是菩薩伴。

受人幫助的人,也想要付出力量助人,所回饋來的音聲是如此良善。時時鼓勵人人行善法,苦的要去救,善的要呼籲,讓世間不再有苦難的聲音。請大家多用心!

澎湖 垃圾浪潮中的島
撰文•黃筱哲、蔡瑜璇
攝影•黃筱哲
澎湖向來以湛藍海洋、白色細沙灘聞名,吸引海內外遊客前往觀光。然而,當我們站在紅羅垃圾轉運站,海水不斷拍打上岸,空氣中的鹹溼夾雜著垃圾味,眼前的攔截網破了一個大洞,正突顯出離島垃圾處理的問題,棘手而困難,似乎連網子也攔不住這些垃圾大軍。

垃圾中的聯合國

在澎湖志工鄧寶珠師姊的帶領下,我們沿著湖西鄉東方海岸行駛,高聳矗立的白色風車,在遠處就顯而易見。走近一看,整片白沙灘被海洋廢棄物給掩蓋,景象怵目驚心,可見海洋廢棄物的問題十分嚴重,正來勢洶洶地吞噬海岸。

更令人擔憂的是,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廢棄物,光是塑膠垃圾估計就有八百萬公噸,其中有大部分來自亞洲地區,又以中國大陸最多。而澎湖群島的地理位置正好首當其衝,在東北季風及黑潮洋流的作用下,匯聚在澎湖海岸線的垃圾,竟然有來自大陸、韓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國的海洋廢棄物,宛如垃圾聯合國。尤其以寶特瓶、塑膠製品為大宗,其次就是漁船所丟棄的漁具、漁網、浮標、燈泡等垃圾。

別再餵食海洋了

這日,我們隨著當地慈濟志工前往湖西鄉?葉的海灘淨灘,?葉位於澎湖本島東方,以日出聞名,陽光穿透雲層,灑落在美麗的海洋與志工身上。在現場的我們,其實無心欣賞景致,看到整片海洋垃圾,只覺得遺憾痛心。不到一會兒功夫,志工又撿了滿滿一大袋,在撿拾的過程中,志工驚呼連連:「怎麼會有這麼多燈泡、廢棄物?人們怎麼會直接把這些丟往海�堙H」

當地志工表示,冬天因東北季風,海洋廢棄物會集中在澎湖的東北岸;夏天則因黑潮洋流,海洋廢棄物被吹往澎湖的南岸。面對這些海洋垃圾,不管是政府單位或是企業、學校、志工團體,都時常發起淨灘活動,只期盼能還原澎湖天然美麗的海岸線。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堛漫U圾撿也撿不完。如果沒有禁止傾倒垃圾或是減少使用塑膠製品,海洋垃圾終究沒有清完的一日。

澎湖愈夜愈精彩

「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一位街頭歌手在著名的西瀛虹橋前廣場,拿起麥克風獨唱出一首又一首的經典老歌,這一唱,唱出澎湖人共同的童年回憶。

在歌手背後的西瀛虹橋,正是每年夏季最熱門的花火節煙火施放地點,而澎湖花火節的起因,卻是與二○○二年在澎湖發生的「華航空難」有著密切關係。當年的空難事件,嚴重影響澎湖觀光業,後來政府為重振觀光,在二○○三年舉辦第一屆澎湖海上花火節,民眾可賞煙火秀,還可聆聽知名歌手演唱,沒想到活動成效比預期好。至今已過了十六年,只要每年的夏季皆住宿大熱門,就連餐廳及小吃攤的遊客都川流不息,光是四月至八月平均每月的遊客量就有十幾萬人次。這些變化,對老一輩來說恐怕是做夢也想不到吧!也許他們的童年夜晚只有單純的星空與浪聲,如今的澎湖是愈夜愈精彩,處處燈火及萬人空巷的遊客身影。

過客未見的負擔

在澎湖縣政府與民間的努力下,觀光旅遊業順利引進人潮與商機,但成功的背後卻帶來另一個更大的考驗,那就是垃圾處理的問題。由於澎湖沒有設置焚化爐,一市五鄉所有的垃圾,需藉由船運載送至高雄焚化爐代為處理,所需的費用成本極高。然而,每年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期間,光是單月的垃圾量可高達一千公噸之多,當下所施放的煙火垃圾更直接沈入海底,無人聞問。

原本處理當地居民的生活垃圾就是負擔,此時加上觀光客帶來的龐大垃圾量,無疑是雪上加霜。還要處理每年淨灘所撿拾的大量海廢,在「內憂外患」的夾擊下,澎湖所面臨的垃圾問題,真是極大的壓力與挑戰。

或許從沒想過,當我們從臺灣搭船到澎湖馬公市觀光,所購買的飲料杯、塑膠袋,隨手一丟,當地政府要再花錢將這些垃圾送回臺灣處理。若是到了澎湖離島吉貝、七美、望安等較熱門的地點,所留下的任何垃圾,都要仰賴交通船運送至馬公,再輾轉運回臺灣。哪怕人們只是隨身攜帶環保杯及購物袋,光是這小小的動作,就能為澎湖減少垃圾處理的負擔。

這日我們特地從離島鳥嶼搭乘運送垃圾的交通船前往白沙鄉,雖然沿途不斷與滿載著遊客的遊艇擦身而過,少了玩興的我們,反倒是好奇後續的垃圾處理模式?

就地掩埋的下場

我們實地走訪澎湖的離島吉貝、鳥嶼、望安、七美,發現到並非所有離島垃圾都有經費、人力載送到湖西鄉的紅羅垃圾轉運站,有些地區會就地掩埋。這日我們特地前往一處棄土場,發現在當地無法處理的家具、漁具、民生用品等廢棄物都集中在此。

雖然離島有在宣導資源回收,卻沒有後端處理回收的機制,最終還是將回收物與垃圾一同載至掩埋場。甚至在淨灘活動後,所撿拾的大量海廢,後續也只能放在棄土場。或許大家認為,將垃圾埋進土地�堙A過幾年後就會自己分解,但事實並非如此。曾有考古學家在垃圾山中發現,竟有三十年前的報紙未腐爛,並且能清楚地辨識文字。從這現象可得知,垃圾逐年快速增加,囤積密度高,導致缺乏腐化的空間,若換作是塑膠,極可能百年不化。有限的土地,無限的垃圾,一旦棄土場面臨飽和,後果還是得由人類承擔。

垃圾背後的勇者

澎湖平均每日的垃圾量約在四十公噸上下,若遇到旅遊旺季期間,每日的垃圾量可高達五十公噸以上,但這些只是俗稱的一般垃圾而已,還不包含資源回收的項目。

二○一八年四月,高雄市中區垃圾資源回收廠的一場意外火警,使焚化爐無法正常運作,連帶影響澎湖的垃圾被迫暫停運送,這對澎湖來說是個可怕的危機,因為每日依舊以幾十噸的垃圾量湧進,不斷囤積而無法送出。當我們前往澎湖紅羅垃圾轉運站時,眼見垃圾量龐大,工作人員擔心囤積多日的垃圾散發惡臭,早已細心地先將垃圾壓縮成方塊狀,再用塑膠膜包覆,避免臭味瀰漫。除此之外,我們還發現另一批工作人員,正在另一旁努力地將垃圾中可回收的資源挑出,進行分類,盡可能減少垃圾量。

看見工作人員每天在充滿臭味的環境中,處理民眾製造出來的垃圾,雖然感到無奈與不捨,但也要向他們致上最誠摯的敬意與感恩!

還在上網?快去念書!
撰文•李秋月(高雄區慈濟教師聯誼
畫作/鍾庭嘉
問:現代的教育講究「順性發展」,但我的孩子每天只想打電動和上網,看不出他的興趣和潛能,只好逼他多讀書……

答:教師常抱怨學生缺乏學習動力,這種現象年齡層愈高愈嚴重。我的同事說:「現在的學生難管教,上課興趣缺缺,長遠下來一定會影響國家實力。」家長看不出孩子的興趣和潛能,只好逼他多讀書,但孩子坐在書桌前,也不見得真的將文字讀進腦海。

遇到這樣的孩子,有幾個方法,或許可以幫助家長釐清思緒,幫孩子找到他的興趣與潛能,順性發展——

適度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現在有許多免費學習的網站,有趣而生動,也可以透過線上遊戲、教學軟體、影片等方式學習,例如練習英語或數學時,家長可和孩子一起上網搜尋,當找到適合的方式時,就尊重孩子的選擇與決定;學習有許多輔助方式,不需侷限在教師與書本。

找到孩子的亮點:詩人李白說:「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們也要相信孩子一定有他的特長,不只是讀書一途。

有位來參加課輔的孩子,各科成績都只有個位數或十位數,任課老師用盡各種方法,還是無法幫助他的學業成績;我很想知道孩子不來課輔的晚上都在做什麼?所以打了一通電話去家訪;話筒那頭出現割東西、鋸東西的聲音,問他在做什麼?「正在做無敵鐵金剛!」我好奇他還做了什麼其他成品,請他帶來讓大家看看。

隔天發現孩子的手工細膩,無師自通做出來的玩具栩栩如生,才恍然大悟:這孩子的專長不在讀書,而是做手工藝!馬上徵求媽媽的同意,讓他每週六、日,到一位志工的工作坊學習,讓孩子重拾課本以外學習的信心與快樂。孩子的學習不一定在書本,有時候可以從其他方面幫助他。

學習是辛苦的:我們常被「快樂學習」這句話迷惑,誤以為一切的學習都是快樂的。然而學習要有成果,勢必要經過多次反覆練習,這個過程枯燥乏味、寂寞,絕無樂趣可言;當成果出現時,快樂才會隨之而來。

享譽國際的名鋼琴家郎朗曾說:「沒有人會真的喜歡練習,我也不例外。」從這句話就可以知道,學習是辛苦的;所以當孩子在讀書時,家長適度的陪伴與鼓勵是必要的,而不是在旁邊滑手機。

讓孩子有時間消化:每個人的時間、體力有限,不要為了怕孩子失去競爭力,而幫他排太滿的課程;常見國小或中學生下課後,揹著沈重的書包前往補習班或才藝班,晚上回到家都已十點,這時候他已累得無法消化學校教的課程,學習往往落入「拿香跟拜」,沒有真正的效果。而且因為時間塞得太滿,反而讓孩子失去學習動力,這個現象可能出現在中學或大學,甚至是大學畢業後不再看書,完全失去學習的動力與興趣。

學習是終身的,而不只是十二年國教與高等教育;為了培養孩子主動、自動且有趣的終身學習,家長們除了陪伴與鼓勵以外,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找到學習的亮點,並順性發展,這樣才能培養出想終身學習的孩子。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29期

貓奴此生必去!瀨戶內海的幸福貓咪島
是時間凝結在純真那刻一樣,這座瀨戶內海上的小小島,安靜、遺世獨立的,與貓咪慢慢一起過著島生活。只要願意花這個力氣上島,對於貓奴來說,絕對不虛此行。

鼻塞竟是「鼻咽癌」前兆?
鼻咽癌是少數幾種治癒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特別是及早發現的話,治癒率達90%以上。除了喉嚨腫痛、流鼻血外,常有鼻塞的民眾也別輕忽!因鼻塞不止,也許不是空氣品質太差或鼻子過敏導致,而是鼻咽癌惹的禍!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