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民日報所屬環球時報昨天刊出前中共解放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洪光的文章稱,張靈甫除去「抗日」,也就不是什麼名將,只能說是解放軍的「手下敗將」。文章宣稱,國軍「消極抗戰」無法粉飾,中共敵後戰場才是抗日主戰場。BBC中文網報導,近日因為國民黨「抗日名將」、國共戰爭中在孟良崮陣亡的張靈甫遺骨遷葬問題,再次讓「戰犯還是英烈」的爭議浮現台面。這事件的起因不過就是張靈甫的後人,希望將其遺骨遷葬之陝西的家鄉。但據稱遺骨埋葬之處的農戶,開口索取廿萬人民幣的所謂鑒定費。消息在中國的微博瘋傳,認為張靈甫抗戰期間多次參與重大戰役,「痛擊日寇、戰功彪炳」。
在環球時報上刊文的王洪光,一九四八年出生,祖籍山東新泰,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中將軍銜。其父為中共建政時少將王建青,岳父則為原空軍政委、少將高厚良。
王洪光的文章說,張靈甫在南京保衛戰中身為團長,英勇作戰,身負重傷,的確為抗日作出重大貢獻,大陸政府也為其後人頒發了獎章。至於他為國民黨反動派打內戰並身亡,並不光榮。除去「抗日」,也就不是什麼「名將」,只能說是解放軍的手下敗將。
文章說,武漢會戰後的戰略相持階段,國民黨開始「三心二意」,日本由軍事打擊為主,改為政治誘降為主,國民黨內「曲線救國」投降論調甚囂塵上,大批國民黨政要、將軍投敵,其中將軍六十七名;七十八萬國軍陣前倒戈,搖身一變成了偽軍。
國民黨成立了「防共委員會」,掀起三次反共高潮。而中共的敵後戰場則是抗日的主戰場。一九四二年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民要抵抗中國戰場上侵華日軍總兵力的百分之五十八( 掃蕩時最多達七成),偽軍百分之百,敵後戰場上升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抗日主戰場。國民黨則進入「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避戰觀戰狀態。
王洪光還譏諷台灣不設抗戰紀念館。他說,共黨本著歷史唯物主義史觀,對國民黨抗日正面戰場充分肯定,已無人懷疑。與此存在巨大反差的是國民黨對共產黨敵後戰場的歷史態度。早先是誣蔑「游而不擊」;近些年是含含糊糊,態度曖昧。
對於他這篇文章,微博網友回應說,「窯洞炕日的竟然汙蔑血染山河真抗日的國軍,真是無恥」、「抗日戰爭國民黨是主戰場,面對的是窮兇極惡的精銳日本侵略者!歷史不容篡改」、「人家消極抗戰,試問抗戰哪邊死的軍人多?」還有網友反問王洪光,「你去過台北嗎?你知道忠烈祠是幹嘛的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