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台灣的BOT 至少該做斷層掃描


【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異外之聲˙同志熱線電子報】帶你/妳了解台灣同志社群近況,掌握第一手活動與報導,聊異性戀之外的事!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5/01/30 第343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十五年的變化
聯合報社論 台灣的BOT 至少該做斷層掃描
經濟日報社論 QE能讓歐元區脫困嗎?
聯合晚報社論 國家的大確幸在哪裡?
民意論壇 對抗通縮 亞幣只能競貶?
「破銅爛鐵」對世界的影響
無感的柯P與傲慢的「查理」
把關公共安全 啟動大巨蛋體檢
聯合筆記/「柯」政不必「苛」
站票回花東? 台鐵官爺您先請
柯文哲的嘴vs.李國鼎的腳
北市事務官 悲哀誰人知
市長不必腦筋急轉彎

聯合報黑白集
十五年的變化
黑白集/聯合報
朱立倫有意改革國民黨智庫「國策基金會」,加強其決策智囊的功能。改組首部曲就是人事更替,多位大老必須讓位,無論如何,這是國民黨必須面對的陣痛,沒有退縮的空間。

藍營智庫今天的組織和運作,是在二○○○年國民黨失去政權時定下;在當年,負有「收復江山」的使命。但沿襲至今,歷經政黨再輪替的太平歲月,智庫卻成了供養元老的「太廟」。連黨內人士都譏稱,智庫是「停留在二○○○年的時空膠囊」;從它的人事、戰力和論述看,雖不中亦不遠矣。

十五年的變化,台灣已不是當年的台灣,國民黨的角色也發生巨大的位移。政治面,社會因藍綠對峙變得更分裂;經濟面,台灣變得更窮也更不均;兩岸關係上,雙邊互動由冷而熱復又陷於欲進不前;世代問題上,台灣新生代的焦慮感和相對剝奪感與日俱增。這些,都不是停留在十五年前時空膠囊的智庫所能應對,九合一的大敗,就是血淋淋的教訓。

國民黨智庫革新之必要,其實不只是「老化」及「鈍化」的因素,還有黨內資源運用及永續經營的問題要面對。目前在智庫位居要津的大老,多半是退休的政務官,既領有一份高額退休俸,又在智庫兼領高薪,坐享雙份俸給。如果他們不能妥適扮演對決策有益且與時俱進的智囊角色,只是藉著智庫的職位與俸祿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對國民黨的戰力自然是一大消磨與耗損。

馬英九在主席任內,未能推動智庫的更迭與革新,當斷不斷,已延誤了時機。朱立倫接手,黨內各方人事一番世代交替已無可避免,智庫及其他黨營組織人事主動交棒,也許還能贏得社會掌聲。台灣在變,國民黨也要變;智庫再不換腦袋,就要失智了。

   
聯合報社論
台灣的BOT 至少該做斷層掃描
社論/聯合報
在台灣高鐵、大巨蛋等知名BOT案相繼登上媒體頭版之後,不少人心裡都產生一個疑惑:為什麼台灣的BOT案老是有這麼多問題?是不是我們的國情特殊,不適合推動BOT?要釐清其間疑慮,得從BOT的本質說起。

首先,一件工程要選擇採用BOT,通常是基於「民間比政府有效率」的假定。政府之所以沒有效率,則是因為採購、會計、人事、流程等管制法規綁手綁腳,而民意代表的施壓關說、綁標圍標,當然也會損害工程品質。民營公司在這些方面的羈絆較少,理論上應該會比公部門更有效率。

其次,BOT案通常是工程金額比較龐大、回收時間較長的大型案件。由於工程經費動輒數百億、數千億,往往佔去政府常規預算的極大比例,又必須跨越好幾任民選首長任期,因此在實務上也不容易以公務預算執行。此外,由於近年政府財政拮据,根本無力支撐大型建案,以BOT案外標大型工程遂是大勢所趨。

前述兩點推動BOT的客觀要件,雖然言之成理,卻也可能失之簡化。例如,在工程的「執行」上,儘管民間企業的效率確比政府更高,但是在任何工程執行之前,還是要經過規劃、招標、比圖、審查、環評等程序;這些程序,無論如何還是官方行政作業必須處理,也因此官員在其間上下其手的機會仍然不少。因此,BOT固然能利用民間執行面的效率,但是事前的規劃與事後的管理,卻還是擺脫不了政商之間的幢幢黑影。

以高鐵案為例,雖然當年提出「政府零出資」的美麗口號,明眼人一望即知是唬弄人的口號;但是,只要「大老闆」(當時是李登輝)聽進去了,就能過關。不管大老闆是真的相信該案「政府零出資」太動人,或是幕後喬好了到日本訪問的回饋條件,顯然他一個人就能決定最後標案花落誰家。這顯示,當時所謂招標、比圖、審查云云,全是表面文章,主要是做給立法院、監察院看的,以擺脫行政部門的責任。事實上,當高鐵營運出問題時,小自票價調整、大至公司重整,事事都需要立法院決議。可見,BOT案頂多只能擺脫一部分無效率政府的糾纏;就更別提像柯文哲這樣,一名新市長上任就能隻手推翻BOT案。

至於預算金額龐大、跨時甚久而不得不採用BOT的建案,也有另一層負面考量。工程金額大,通常表示潛在的「油水」多;市場上能夠覬覦如此大塊肥肉的財團,往往屈指可數。當一件件為期數十年的獲利豐厚案件都是被富邦、鴻海、遠雄、台新、遠東等大財團標下時,在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今天,台灣人民當然會產生嫌惡感。這些感覺反映了疏離與不信任,而政府要再去處理善後,當然也更加困難。

「橘逾淮為枳」,在歐美先進國家運作良好的BOT搬到台灣,就出現種種水土不服,其實不能說是意外。以案件的性質來區分,越是金額大的(如台灣高鐵)、越是晚近招標的(如大巨蛋)、越是經手官員有問題的(如因貪案被起訴的)、越是影響到廣大民眾權益的(如ETC),在當前社會氛圍下,民間不免都用高倍數放大鏡檢視,善後也都越發棘手。相對而言,早期金額比較小的案件如晶華酒店、一○一大樓,則爭議極少,算是成功的案例。

台灣在推動BOT數十年之後,剛好出現一位高人氣的「亞斯柏格」市長,同時對幾件BOT案發飆。對台北市而言,這齣「柯市長槓財團」的戲後續精彩可期。但對行政院與公共工程委員會而言,不妨趁這個機會做一番檢討,看看這原本國外血統的BOT,在台灣生長了幾十年之後,即使不要開大刀,是否也該考慮做個微創手術了。至少,如台灣高鐵擺爛之後政府如何接管、民意機關究竟可以對BOT營運的哪些面向做決議、如何才能避免首長決斷式地干擾評選流程、不同的民選首長可以改變多少契約規範,在在都需要冷靜地構思、修補。

亞斯柏格外科醫師只能痛快修理個案,但是台灣的BOT恐怕先得好好進行斷層掃描,才知道真正的病因何在。

   
經濟日報社論
QE能讓歐元區脫困嗎?
社論/經濟日報
1月22日歐洲央行(ECB)推出資產購買計畫,2016年9月前每月買進600億歐元,總規模至少1.1兆歐元,超乎市場預期。觀察之後兩天金融數據的表現,市場期待歐洲QE能如同2012年9月聯準會(Fed)推出QE3般,扭轉歐元區經濟的頹勢。

由於歐洲QE與QE3有兩點相同的精髓,因此金融市場的立即反應極為正面。首先,雖然每月買進600億歐元資產的規模不及QE3減碼前的850億美元,不過,若加計ECB仍然執行的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每個季度超過1,000億歐元的資產購買,歐洲QE的買債規模將超過QE3。

其次,2016年9月只不過是歐洲QE最快的終止月份。ECB總裁德拉基承諾,政策將貫徹到「ECB確立歐元區的通膨軌跡將朝向2%的目標值靠攏為止」。QE3推出時,聯準會也曾承諾QE3將執行到「勞動市場大幅改善為止」,基本上兩者均為「QE無限(QE infinite)」式的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歐洲QE與QE3之間有四點差異之處,可能讓前者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一、歐洲QE買進資產類別的貨幣乘數較小。回顧2008年後,Fed早已將聯邦資金利率降至0~0.25%,導致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自2011年後,大致就在0.2%~0.3%間低檔盤整。在短天期利率幾乎已經跌無可跌的情況下,即便央行大量買進這類資產,對於壓低利率以及刺激經濟的作用不大。因此,2012年9月推出QE3時,Fed清楚地表示,只買進長天期的政府債券,希望藉此加大寬鬆貨幣政策的刺激效果。可是,歐洲QE只表示,買進資產到期日將介於2~30年,亦即ECB並未承諾要買進貨幣乘數較高的長期債券。

二、流動性挹注與資金需要的迫切程度不成比例。歐元區是由19個成員國所組成,ECB的政策常無法兼顧成效與公平上的考量。就資金的需要程度而言,歐豬五國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等邊陲國家因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破損,利率成本較高,因此歐洲QE對這些國家的幫助遠比熱錢滿溢的核心國家為高。可惜在公平性的考量下,ECB將依照個別國家的出資比例來買進政府公債。易言之,歐洲QE中有42%的資金將買進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奧地利及芬蘭等2年期公債殖利率已為負值的國家公債,但對仍迫切需要資金的歐豬五國,只買進占總規模26%的資產。

三、政策的推動已失先機。2012年9月QE3推出時,美國經濟並非病入膏肓,該年度第2季經濟成長率還有1.6%,7月CPI年增率還有1.4%。因此,與其將當時的QE3視為不得不做之舉,不如將其看作是預先為經濟與物價走勢不如預期打一劑預防針。相反的,當前歐元區低迷的經濟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經濟成長年增率自從2011年第3季後就沒有超過1.5%的潛在成長率,2014年12月物價上漲率甚至由正轉負。長期經濟的低迷以及物價趨勢走低,已讓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以及通縮預期根深蒂固。易言之,相同精髓的QE較難在歐元區發揮成效。

四、在利率已降至無可降的環境下,歐洲QE欲發揮成效必須扭轉民間投資信心。然而,為讓德國等核心國家同意歐洲QE,ECB作出讓步,最終它將只承擔所有購買資產中約20%的風險,其餘80%則由各國央行分攤。這樣的妥協暴露出長期的經濟疲弱,已讓成員國間的互信基礎更加減弱。如此一來,倘若連ECB都對承擔風險感到遲疑時,又怎能冀望提升投資信心。

綜上所述,儘管歐洲QE將有限度的舒緩當前歐元區的疲弱經濟與通縮問題,不過,任何形式的QE其實只是跳脫困境的一項要素,最終的解決肯定需要更周延的政策整合與民間部門配合。況且,比對歐洲QE與QE3的歧異點後,市場對前者的內涵充滿著妥協性,與推出的時點是否太遲,是存疑的。

   
聯合晚報社論
國家的大確幸在哪裡?
午後熱評/聯合晚報
台灣年輕世代不追求偉大,只想要開個咖啡店、賣賣文創小商品,擁有小確幸,這與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描繪的「一帶一路」那種征服歐亞陸塊天險的宏偉藍圖,似乎是冰炭之別。

然而,小確幸並不是憑空就可以自天而降,在小確幸上頭罩著的,是國家的大確幸,沒有大確幸,小確幸沒有存在空間。

若是整個國家的經濟總量、貿易額不斷萎縮與消減,意味這個社會每個人的薪水袋與存摺數字也在下降,那麼,小確幸的咖啡店裡,就不會再有那麼多可愛、優閒的小資,坐在窗邊讀小說,也不再總有三五好友聚在一塊喝下午茶,分享各自的驚喜與感動。

小確幸是個迷惑性很高的名詞,村上春樹說出這個幸福的詞彙時,是在他的心靈裡,是在一個文學的構面裡頭說的,但這不能真正當成一個社會裡所有人的生命策略,因為,當小確幸成了一切人的生命樂章時,那個樂章就將只剩下嘈雜聒絮的噪音,破產的中產階級,停滯的整體經濟,小確幸要去何處尋呢?

正好鄭立中在台大談「一帶一路」時,台灣傳出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求去,兩岸的對照,實在不堪。

「一帶一路」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畫,它同時要復興的,是橫亙於歐亞之間的陸塊,中亞、東歐、中東,以及麻六甲、錫蘭、印度洋,也可說是亞洲的另一次西征,但不靠成吉思汗驕姿的騎兵,而是精密分工的基建團組。人類已經走到這個節骨眼,必須把歷史諸如馬可波羅這般的傳教士走過的土地,串成一條珠鏈,台灣不能對此惶然無知。

可以說,上層的精神歡悅仍然要有下層的物質鋪陳,台灣也曾織就過各式的絲路,「一帶一路」將是另一次的探險,台灣可以用更細膩的手法,參與這個宏規,如此,在我們自家的後院,就可以確保並永存那珍愛的小確幸。

   
民意論壇
對抗通縮 亞幣只能競貶?
康榮寶/新加坡管理大學客座教授;/聯合報
新加坡央行廿八日出乎意料宣布新寬鬆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成長並對抗通貨緊縮。星元兌美元匯價應聲大跌一點三二%至一點三五六九星元,創二○一○年來新低。

過去三個月,星元對美元共貶值近六%,是十一種亞洲主要貨幣中,貶幅第三高的貨幣。儼然,量化或貨幣寬鬆政策已成為全球貨幣政策的主流。新加坡去年十一月消費者物價,比上年同期下跌○.三%,十二月又跌○.二%,主因與房市疲軟、油價下跌有關。今年整體通膨率預估區間,由原○.五%到一.五%,下修為○.五%到負○.五%,可見當地經濟不振之一斑。

新加坡係東協的金融中心,星元未預期貶值,代表歐洲、亞洲未來一段時間,都將可能籠罩在通貨緊縮的陰影下。所以,未來亞洲各國競相降息或實施QE,將與各國貨幣貶值競賽相互輝映。台灣的貨幣寬鬆、匯率走貶,應也不能倖免。

近來,新加坡房地產資產泡沫危機之訊息,不絕於耳。新加坡在全球與荷蘭鹿特丹齊名,係全球兩大油品交易中心,理論上新加坡僅參與石油交易,經濟影響較輕,唯在房地產不振、石油價格下跌、馬來西亞等鄰近國家受創更深的三重打擊下,新加坡經濟自是難以獨秀。

馬來西亞經濟,主要仰賴棕櫚油與石油,在全球消費不振下難有佳績。近來,印尼經濟仰賴的煤礦、鐵礦價格重跌;印尼煤礦、鐵礦交易體系混亂;印尼經濟體質尚未健全,導致印尼經濟在全球弱勢環境下亦難抬頭。

其實以新加坡為中心的區域經濟,仍存在一些正面能量。例如,越南、柬浦寨、緬甸、寮國、東帝汶、孟加拉…隨時都可能會帶來一些經濟驚奇。其次,美國、日本對印度經濟寄望甚深;印度人口總數接近中國,過去高科技軟體業發展與中國高科技硬體業發展相互輝映。美、日準備扶持印度抗衡中國的崛起,冀望印度可為新加坡及其鄰近區域經濟帶來一些曙光。

回到東北亞,去年日本安倍重新被選為首相,預期將實施進一步的QE。中國、南韓、台灣、日本間,產業重疊,都以出口為主,本有貨幣貶值競賽之預期。現新加坡星元又加入戰局,可見亞洲各國有志一同,各國將以本國經濟為主要考量,彼此進行貨幣寬鬆或匯率貶值競賽。

全球石油價格普遍仍預期走低,或歐亞地區普遍存在通貨緊縮預期。迄今,美元匯率雖一枝獨秀,唯最近美國股市下跌,部分原因與憂慮美元匯率過高有關。但在歐亞貨幣競貶的追捧下,資金流向美元,美元實難走貶。

反觀,亞洲新興國家在這次全球金融風暴初期,難得的是已在全球經濟中,建立可與歐美經濟平起平坐的地位。最近,亞洲匯率貶值或寬鬆貨幣競賽會自亂陣腳,肯定會傷及未來亞洲各國的合作與經濟發展。印度雖可能被捧為明日經濟之星,僅能獨善,仍無力領導亞洲經濟起衰。亞洲各國領導何妨相邀和談,探討以團結合作、不採競賽的方式,對抗通縮與經濟不振?

   
「破銅爛鐵」對世界的影響
許子薇/大學生(高雄市)/聯合報
柯P一句「破銅爛鐵」,引起民眾廣泛討論。柯市長的爆炸發言,就可召喚大量點閱率和輿論,這自然是媒體求之不得的。但這狀況是不是也發生在別人身上?例如總統馬英九。

誰還記得馬總統說過「我把你們當人看」、「打斷手骨顛倒勇」、「何不食兩份」?當時在討論什麼事情,為什麼會說這句話?我們還記得嗎?當代媒體資訊快速流動,爆炸性發言易引起關注,但也促使我們遺忘。

網路世界的急速流動,容易讓我們遺忘並且一無所獲。

在強勢的資訊洪流之中,我們該如何站穩腳步?唯一的方法就是適時讓自己靜下來,思考那幾句「破銅爛鐵」、「我把你當人看」等,與自己的關聯何在,對這個社會、對我們的世界會帶來什麼影響,藉此不斷反覆思辯吧。

   
無感的柯P與傲慢的「查理」
余豈/大學教師(嘉義市)/聯合報
台北市長柯文哲被英國官員「送終」事件,在網路上引起不大不小的討論。

然而,對於「送終」事背後的同理心與禁忌議題,似乎大家都少深究,反而整起爭辯被導入藍綠政治符碼的歸類和解讀。有報紙刊出一篇評論說,整件事的癥結在於,柯文哲對於中國人三個字欠缺清楚辨識。年輕人被以中國人指稱時,都知道要糾正對方,但柯文哲就是沒有敏感度。

這口氣讓我想起法國《查理周報》,因刊載諷刺回教先知的漫畫引發血腥慘案,與事後一些來自中國的反應。在《查理周報》的例子,新華社評論認為新聞自由該有限度,馬上有人跳出來指責,中國官方奢談尊重不同信仰,乃「反映了中國傲慢的外交姿態」。批評者認為,《查理周報》固然缺少對異文化的尊重,但中國官方也在新疆汙名戴頭巾的維族回教徒。

而更複雜的是,天主教教宗赴菲律賓途中,也談到此事,也說侮辱他人信仰就是挑釁,還說若有人詛咒他母親,教宗會賞他一拳!教宗此言一出,立即引發正反議論,身為教宗,修養應極高超,怎能對他人飽以老拳?

當年筆者到美國留學,學校第一天入學,就辦了文化差異的課程,警戒外國學生切莫不小心說出「N字(negro黑人)」。其實在美國,黑人自己也常用那個N字,但因牽涉美國畜養黑奴的歷史,已變成其他族群不該碰的語言禁忌。美國甚至重新編輯了馬克吐溫寫黑奴的幾部小說,刪除所有禁忌字眼,推出「淨化版」。

台灣這次「送終」風暴裡,較令我訝異的是,英國曾統治香港那麼久,竟連基本的文化差異與禁忌都不在乎,就難怪法國《查理周報》把觸犯不同文化傳統,視為理所當然。

但深究起來,《查理周報》無所不挖苦,是以嘲諷的反骨去面對法國當前種種難以解決的矛盾。相對而言,英國官員對亞洲禁忌的不在乎,反而更接近自大的文化中心主義。倘若英國人可把無知當成衝撞「送終」禁忌的藉口,那麼,亞洲人到美國,因不太懂英文,指著黑人說negro,又何錯之有?但事情真能如此看待嗎?

「禁忌」代表了一種令他人不愉快的惡意,我們自己或許無所謂,但無權要求別人不在乎。

藝術家或評論者可通過同理心化解惡意帶來的負面感受,但卻也有知識分子很愛藉玩弄筆墨掀起滿天波瀾。不可諱言,對於某些評論者,尤其留學歐洲的藝術評論者,歐洲是「文明搖籃」,歐洲價值就是普世價值,但時代畢竟不同,如今地球村裡面,各種文化接觸頻繁,互相尊重是常識,也才堪稱為真正的教養。

   
把關公共安全 啟動大巨蛋體檢
李屏生/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台北/聯合報
遠雄集團不惜巨資,刊登廣告,爭取市民支持大巨蛋,柯P能否為市民的「公共利益」扳回一局,實在很不容易。筆者實務和研究都是「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願意從法律和務實觀點,對大巨蛋的政策和法律面,提供意見。

從促參法的「公私協力,共創美好」精神來看,我們不在乎「遠雄」是否賺大錢,但從今年上海跨年夜踩死人釀卅五死四十八傷,釀成巨災的前車之鑑來看,市府務必要從「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立場,嚴格把關大巨蛋的興建。

建議市府徹底檢驗大巨蛋,到底可不可打一場國際標準的棒球賽?大巨蛋球場壘區和觀眾席距離,是否太短足以影響比賽?活動一結束,規畫的動線和通路,有沒有辦法安全疏散四萬多名以上的觀眾?

大巨蛋涉及群眾疏散,動線規畫的高深工程問題,全球都有它模型的計量標準,不是市府官員拿皮尺到現場量量就能簡單答覆的,這是公共利益和公眾安全的重大議題。

筆者在美國巴爾的摩大巨蛋看過「超級杯」賽事,十萬名觀眾,十二條動線通路,分層分區分群進入;比賽結束疏散,不到十分鐘大巨蛋立刻空無一人,從沒看過哪個國家市區大巨蛋只有一條通路的?柯P應該聘請專家或專業工程顧問公司,甚至請教遠雄最恨的劉培森建築師,公開公平的體檢大巨蛋。

如果大巨蛋不能打國際棒球賽,不能安全疏散大量人潮,執行下去,就不符合公共利益,這就涉及「政策變更」,依促參法和合約,市府為公共利益,依法可以單方終止合約,但也要冒著損失補償遠雄的風險,我們認為這時應該以公共利益為優先考量。

柯P是政壇的「新物種」,嚴格檢驗大巨蛋,應從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嚴格把關,才是市民之福。

   
聯合筆記/「柯」政不必「苛」
林新輝/聯合報
今天要講的是真實的人,說真實的事。

一月廿四日,犯下台北西門町停車場雙屍案的凶嫌陳福祥在桃園市落網。我和關心這起案件的人一樣,為警方能迅速破案感到開心。傍晚進到公司上班,在網路上看到警方攻堅的畫面,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心裡一驚,馬上打電話給員警友人,劈頭就問:「你有參加這次攻堅行動了嗎?」

友人說,「有,當時我就在那間房間裡,我和陳福祥有面對面的接觸。」

員警友人從前一天晚上就在現場待命,我問,即然那麼早就抵達,為什麼拖到隔天清晨六點多才攻堅?友人說我,警匪槍戰片看太多了,這次行動活生生的在抓亡命之徒槍擊要犯。

第一,情資顯示,陳福祥擁有強大火力,攻堅員警要有萬全準備。

第二,陳福祥藏匿地方是出租套房,大樓裡面還有許多平民,警方行動必須萬無一失,確保不能傷及無辜。

第三,警方要攻堅,包括牆壁的厚度能否承受子彈射擊?要不要用催淚彈?還是人員用強力撞門?這些變數都須要完善的沙盤推演與腹案。

我說,「你應該告訴你的小孩,他爸爸是英雄。」

友人回我,「從接到上級長官命令準備逮人,到順利完成任務,我都不敢告訴我老婆,怎麼可能會跟小孩說。」

我問友人「攻堅時在想什麼?」他說,「當下緊張的讓人腦袋一片空白。不是身歷其境的人,不會了解現場的壓力。」「不是第一線的人,永遠無法預測,陳福祥會不會開槍反擊?」「如果陳福祥頑拒抵抗開槍駁火,會不會有人傷亡?我會不會中彈?」

我說,「柯P說還有改善空間」,友人說,他也聽到了,但是長官的評論也只能尊重,再檢討、改進。

結束談話,我歸納友人「關心」陳福祥案的重點是:一、任務達成;二、沒人傷亡;三、擔心家人知道;四、其實員警也害怕。

柯文哲在陳福祥案,隨興說了一句「還有改善的空間」,不僅與一般人的理解差很大,也與基層、第一線執勤的員警認知南轅北轍,遭來「冷血市長」之譏。

柯文哲曾說,「我比酷吏可怕。」其實,在史書中,「酷吏」即要「酷」,更要有「能」。不僅要有打擊權貴、對豪強財團絕不寬貸、嫉惡如仇的「酷」,也須有領導、治理、帶人的政治才能。

柯文哲施政追求效率、履及劍及的執行力,是他贏得七成滿意度的主因,但為政之道,亦應懂得「去殺由仁」,才不會流於自以為是、一意孤行、嚴厲苛薄。「柯」政不一定要「苛」也能服眾。

   
站票回花東? 台鐵官爺您先請
賴均韋/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理/聯合報
台鐵春節試辦限當天排隊購買的「普悠瑪自由座」方案,筆者認為是一廂情願、坐辦公桌看天下的政策。

花東電氣化後,主打普悠瑪號由台北直達台東。然而,座位比原本自強號更少的新車,一旦北花間客滿,代表北東區間也無票可賣。過去,只要想辦法站到花蓮,花東間通常有充足的座位。如今因新列車投入,反而少了站位的彈性,讓返鄉路更為遙遠。

同時,去年台鐵改點後,取消平價卻直達的「超級復興號」,這對於花東遊子而言,無疑雪上加霜。同樣三五○公里,北高間客運僅要五五○元;但對北東區間,最便宜的直達方案,竟只剩下六○四元的莒光號夜車,更不用說有錢也買不到的普悠瑪,無怪乎東部鄉親怨聲載道。

筆者認為,交通部若要落實國土發展東西平衡,尖峰時間台鐵提供廉價但停站少的「超級復興號」,甚至混合搭配的「超級莒興號」,是兼顧輸運與價位的折衷解,畢竟東部交通以「軌道為主、公路為輔」,因此軌道比照西部區域提供廉價但直達的運輸服務,是對於東部鄉親最經濟有感的運輸方案。否則,光靠普悠瑪號,縱使民眾可「站」回家,但只怕淪為乘車秩序與品質皆不佳、台鐵民眾雙輸的局面,又怎是「有感政策」?

   
柯文哲的嘴vs.李國鼎的腳
彭懷真/東海社工系副教授(台中市/聯合報
台北市,被這個新市長弄得很浮躁。誰能夠讓台北市安靜下來呢?建議去「李國鼎故居」走走吧!

廿八日資策會在李國鼎資政冥誕辦了一個紀念演講會,許多對台灣經濟、教育有貢獻的人齊聚一堂,前閣揆劉兆玄講「漢字整合」。對於一個正在逐漸不讀報紙的城市,漢字太重要,至少使人安靜。

前些日子,我專程去李國鼎故居。接近中午,志工迎接第一位訪客,趕緊開了故居的門。想到前些日子,去蔣介石故居的人山人海、孫運璿故居的熱鬧氣派,這裡,真安靜!

儉樸的房子,看到餐廳的舊椅子,有些還是用繩子綁過,勉強繼續用。在「故居漫遊」明信片裡,照了舊椅子,上面有一句話:「做事,永遠都比坐過的位子重要。」李國鼎的才華與貢獻,不該只是當部長,但他做的事,實在多。

五十元的門票附贈《KT的腳步聲》,回家看了感動不已。描寫父親的電影很多,以紀錄片形式呈現,又不是學電影者所拍的,很罕見!這是李永昌先生為他父親所拍的。封面如此寫:「一個平凡的兒子,試圖了解世人眼中不凡的父親。」

李永昌就跟許多台灣男性一樣,對自己父親在家庭外的生活,幾乎一無所知,原本也沒有興趣知道。李國鼎過世後,李永昌收到來自各方的信件,講的都是對KT的感謝與懷念。這些人和KT的接觸並不頻繁,但是每個人都對KT有很深的感情。

這位電影圈的素人覺得應該拿台V8到各地去拜訪這些父親的朋友,問問他們關於父親的事,因此有了長達九個月的美國之旅。回台灣後又訪問許多人,完成了這部入圍多項影展的紀錄片。取名為《KT的腳步聲》,因為李國鼎的個性急,走樓梯都是一次走兩格,上樓走兩格,連下樓也一次走兩格,所以只要聽到腳步聲,就知道他來了。

那雙急忙的腳,對照今日每天出現在電視上那張急忙的嘴。台北啊!怎麼會失落成這個樣子?我把此紀錄片給同事看,他感嘆:「如今大格局的人,太少!」或許應該說:「如今願意多走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忙著『解釋』的首長,太少!」

如果你覺得我太「中國」,那麼看《多桑》也可以使你沉靜。侯孝賢監製、吳念真導演的漫長電影中,吳念真以平緩的語氣、陰暗的鏡頭,述說他的父親。把那個困窘時代的男人如何討生活,卻又不是一個稱職父親的一生,緩緩呈現。他父親認同的,不是中華文化,而是日本,對日本還有許多眷戀,一輩子都想去日本。片尾,多桑的骨灰被兒子帶到日本,算是完成父親的心願。

在《KT的腳步聲》裡,則有一段李永昌帶著父親與母親骨灰去南京安葬。骨灰、兒子、家族命脈,比起麥克風、網友、大眾按讚,多了一些意義。

只怕我們的兒女,因為3C,不在乎漢字。因為熱鬧,只去一○一,哪管故居?因為媒體鋪天蓋地報導柯文哲、周杰倫,不知道李國鼎、孫運璿、劉兆玄,不認識吳念真、侯孝賢!

   
北市事務官 悲哀誰人知
陳文卿/服務業(新竹市)/聯合報
柯P上任以來,全盤檢視前任市長郝、馬所推動的建設,並對財團叫陣。財團也不是省油的燈,不僅報上登廣告,重要幹部更接受媒體訪問,全面反擊。一時之間,台北的天空砲聲隆隆,政商關係緊張無比。

連續挨打一個月的郝龍斌,也終於忍不住,跳出來說他「不會再對柯文哲溫良恭儉讓了」。

郝前市長、財團為了捍衛自己的清譽,可以不顧一切放手一搏。可是處境最難過的,應該是市政府的常任事務官。

郝市長時代,局長以次的處長、科長,大部分應該都仍然在位。公務員的天職是服從長官命令,之前配合前市長政策全力招商,並引進大財團推動各項BOT。為了吸引廠商投資,免不了要提供誘因,並排除投資障礙,甚至有時為了廠商特殊需求修改部分規定,也可能在所難免。

講白一點,當初是為了計畫順利推動創造有利條件,免不了有些灰色地帶,都是在長官默許下權宜處理,現在卻統統被放在顯微鏡下檢視,簡直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當然,如果當初作為若確無違法之虞,也未拿廠商好處,即使拚命翻舊帳,大可坦蕩蕩,最慘的是心態調適問題。

之前,為促成廠商投資,以及通過議會審查所做的各項論述,竟都變成昨是今非。甚至必須秉承新上任長官之命,重新去檢討自己以前所批示的公文,所作的會議結論,有何疏失之處。自己挖洞給自己跳,只能回家自賞嘴巴罵豬八戒!

兩千年民進黨取得政權後,大力推動非核家園,台電被迫修改核電論述。國民黨重新執政後,說法又變了,這類苦主都是因為政黨輪替產生的。

專業必須為政治服務,這可能是常任事務官最悲哀之處。從中央到地方,無一可免。

   
市長不必腦筋急轉彎
張國偉/社會工作者(台中市)/聯合報
柯文哲現象,其實也是今天的媒體現象。進入電子媒體時代,記者追求即時性,往往在第一時間就找上新聞來源。

機關首長常被推上新聞事件最前線,面對的卻是記者一道又一道腦筋急轉彎問題,於是首長話講得愈重或講錯,愈有新聞性。這種即興式的採訪不改,離譜的新聞只會愈來愈多。

當然,沒有必要要求首長緘默到不語的程度,但謹言慎行是必須的。或許柯市長該學學高雄市長陳菊,以團隊應付新聞挑戰。

去年高雄發生嚴重氣爆案時,陳菊如採柯氏作風,恐怕早被淘汰了;但她反而累積了更多的同情,更在其後的選舉擊敗對手。這是各縣市首長處理新聞事件應學習、參考的地方。

目前,各縣市政府均都設有新聞單位,首長們大可不必去扮演全能角色,否則,在上鏡頭搶盡風頭的同時,不是製造出更多的風暴,就是等著處理一波波事後滅火的善後行動。

   
一看就知道會大賣的商品,長怎樣?
日本7-11採購最高主管藤卷幸夫表示,從多年的行銷、採購與逛街經驗中,看遍各種流行事物,也鍛鍊出超敏銳「一看就知道這件東西會不會賣」的本領。到底會暢銷的商品需要達到哪些條件?

臉紅心跳求愛招 妳想壁咚還是背後抱?
有點酷的男性想要強力告白或表達好意時就做出「壁咚」,而「背後抱」是指女性被男性從背後抱住,這些都是讓女性「心動」的行為。但不管哪個行為,都只有雙方情投意合時才有效。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