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一顆藥藏有多少專利?台灣原廠藥與學名藥的專利戰爭


【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異外之聲˙同志熱線電子報】帶你/妳了解台灣同志社群近況,掌握第一手活動與報導,聊異性戀之外的事!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5/01/29 第8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北美智權網站
 
 
 
 
專利評析 一顆藥藏有多少專利?台灣原廠藥與學名藥的專利戰爭
   
法規訴訟 ANDA(簡易新藥申請程序)訴訟與高科技非ANDA專利訴訟之異同
   
深入報導 為官之道:人民當官和官僚當官的不同
   
研發創新 原來大家這麼喜歡自拍器
   
智財管理 商標申請要搶先一步
   
 
一顆藥藏有多少專利?台灣原廠藥與學名藥的專利戰爭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大量的專利在台灣被智財法院宣告無效,最常見的原因都是被判定「不具進步性」,生技製藥產業也不例外。美商默沙東藥廠(Merck)申請新藥專利時,特別記載「每週吃一次、一次70毫克」,但因為先前技術是「一天吃一次、每次10毫克」,結果被法官質疑,「一天吃10毫克和一週吃70毫克,有什麼進步性可言呢?」結果就判決該專利無效。這樣機械性的判斷方式,其實並沒有站在藥學的生物技術觀點和 …

 
ANDA(簡易新藥申請程序)訴訟與高科技非ANDA專利訴訟之異同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為強化台灣加入TPP與RCEP等國際經貿協定的條件,台灣將提高藥品創新研發與保護的規定;因此預期藥品專利連結制度及化學物質的議題,將是台美雙方談判的重點,同時也預期不久之將來專利連結制度可能導入台灣。本文即探索美國的ANDA訴訟與高科技非ANDA專利訴訟之差異性。台灣廠商在美國市場主要是以科技產品或技術的專利訴訟為主,但其與ANDA訴訟有很大的不同,需要特別注意................ …

 
為官之道:人民當官和官僚當官的不同
蔡佑駿╱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長才剛滿一個月,明快、直接、一切公開的行事風格,讓許多過去與北市府有密切合作的大財團神經緊繃。這種態度也許會被看作不近人情和不留面子,但所有施政都以人民真正的福祉為終極目標,才是台灣人真正需要,而且期待已久的「為官之道」。

有部電影曾有這段台詞:「為官者,所謂四大明槍、四大暗箭,明槍是投桃報李、溜鬚拍馬、標榜拉攏、結拜連襟 ,熟用這四大明槍,官場自然無往而不利。」

四大明槍、四大暗箭,在華人的官僚系統中至少存在千年歷史。「愛民如子」、「為民做主」、「為民謀福」、「父母官」這些形容詞幾乎不存在現實生活中,帝王制度下,當官是為了自己,為了「權力」,但冠冕堂皇描述成「為了人民」,即使近代出現中華民國這樣的「民主」國家,但台灣實際上仍然處於四大明槍、四大暗箭的官僚時代。一個「假民主」的社會,「公務員」取代了「官」,當公務員依然是為了自己,但還企圖擁有「特權」,忘了自己是人民的「公僕」,以為自己的身分地位高於人民。

對的事不做,錯的事一直做 已成為台灣施政常態

台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近年來屢次和大型財團簽訂BOT(Build operate transfer)合約,把公共建設由政府規劃,然後委託民間投資興建,等經營一段時間和磨合後,再轉移由政府經營。但是經過政商貪汙勾結,BOT案件簽約動則延宕數年,興建過程預算年年增加,工程進度落後無重大罰責,環境保護屢遭破壞,建設廠商經驗不足,承包商屢出問題,工地事故不斷,明明設定為棒球場卻不能打棒球,定位為文創園區卻不文創,三創園區停車場變成賣場,通通都是掛羊頭賣狗肉,而擁有產權的人民只能吞下去這口怨氣。這種沒有任何一家民間企業願意簽的BOT合約,到了台灣政府公共工程標案,大部分的合約都是這樣簽 ,台灣社會甚至已經視這種現象為理所當然 。從台灣人民、政府官員到財團,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但是對的事不做,錯的事卻一直做下去,人民打從心裡就認為選舉選上就準備要貪污,官商勾結理所當然,官僚當守衛,財團一直A,人民無所謂,弊案一大堆,這就是「為官之道」。

政治是分配權利和利潤的談判台,有共同利益的人透過爭取公權力來獲得個人利益,某些投機取巧、依賴祖蔭、勾結權貴、溜鬚拍馬,妄想不勞而 獲的人,利用制度漏洞擴張自己的口袋 。經濟需要政治配合來產生更大的利潤,政治需要經濟才能存活,政客透過接收財團賄賂,然後進一步擴張自己勢力,財團和媒體結合,讚揚貪汙的政客,增加其曝光率和美化政績 ;不願收留賄賂的清廉政客,因為缺乏資金而消失在政壇上 ,清廉的政治家被當成理想主義者淪落街頭,懷才不遇,貪污的政客當選並位居公務高位,政客透過政府政策圖利財團,財團和政客的利益互相輸送,當「立法」和「司法」系統逐漸被貪腐的政客掌握時,國家機器淪為私人武器,政府執法變 得不公平和多重標準 。民主政治崩解,「特權」時代壟罩整個社會,那些在行政、立法和司法掌握權力的官僚,掌控了最多的影響力和資源,為了得到更多的私人利益,他們只在乎公共政策有沒有投機賺錢的「撇步」,至於政策所產生的後遺症,通通與他們無關 。這種用盡手段獲取最大私人利益的文化,在台灣政壇比比皆是,他們是造成社會問題的主因之一,過去那些狡猾的政客和財團結合,透過鉅額財富來分化群眾和買通人脈,然後再各個擊破,利用資訊不對等和利益衝突讓群眾造成內鬥,當財團和政客互相結合時,對國家的破壞力最可怕,而人民長期以來對政壇貪腐已經麻痺,視若無睹,造成台灣政壇劣幣驅 逐良幣。

2014年的台北市長選舉,改變了這個社會現象 。新台北市長柯文哲帶來了不一樣的為官之道,過去市長選舉必須透過民進黨和國民黨的政黨資源支援,但柯文哲沒有「拿人手短吃人嘴短」這個包袱,成為政黨中立的公務員,這是多麼難得的政治變革,政府的決策終於不用被政黨綁架,而選舉過程中沒有特定財團的政治獻金,所以也不會被財團綁架 。這是台灣政治史上,罕見的「人民當官」。

柯文哲當選後,台灣政治史上出現罕見的「人民當官」

去除繁文縟節的公文,就事論事直接解決問題,柯文哲習慣開門見山直接切入問題核心,力求最短時間內解決問題,醫療台灣政治體制中的許多重傷部位,當一個「政治醫生」 。虛偽的官場文化因此煙消雲散,盡可能讓所有資訊公開透明,杜絕過去資訊不對等的情況,而且願意扛下責任,放手讓部屬去做事 ;這種態度讓台北市政府的公務人員變成「主動性」完成工作,基層公務員經過長時間磨合,會逐漸形成靈活運作的零件,真正成為「為人民服務」的公僕 ,至於過去那些混水摸魚和掩護財團的「門神」,凡是心裡有鬼的人,自然會慢慢地提前引退,政府部門終於有機會出現良幣驅逐劣幣的局面,施政效率也明顯更高了。

柯文哲和大型財團的對壘談判則是凸顯台灣過去政商勾結的惡習嚴重,大型財團氣焰囂張,選前政治獻金,選後送紅包、喝花酒、走後門的貪腐文化,深植人民印象,而柯文哲採取「談事情不用走後門、 送紅包、喝花酒,早睡早起身體好,一切公開透明 」,上任沒多久立刻和 財團「攤牌」 ,透過公開資料,直接和財團談判,甚至未來還會安排遴選機制,引入外國廠商參與競爭,只要是公平競爭的模式加上合理的經營利潤,沒有檯面下的不法勾當,國際廠商會相當願意進來台灣搶這些公共建設標案,對台灣建設自然大利多。

「以前做生意的方式不可以了,現在新的時代重新開始,過去那一套不必再提,現在重新開始了」,這是柯文哲對財團說的話 。過去政商勾結的文化盛行,許多台灣企業大老闆得思維都是透過打通政商關係,或者仗勢 背後的中國勢力,透過特權在台灣大搞特殊政商關係,如今要他們依照公平的規矩來依法行事,卸去他們的特權,這些「草莓」企業家竟然覺得政府在刁難他們;事實上,如果企業真的有競爭力,絕對不怕自由市場競爭,市場會淘汰不良的企業,吸引更 優質的企業參與競爭,這樣才能引導台灣往良性成長,如果只靠著出賣國家資產或者收買政府官員而致富,這樣的企業哪有競爭力可言。

在傳統媒體為主流的時代,像柯文哲這樣透過網路媒體崛起的政治新人,根本不可能成為台北市長 ;沒有願意幫下屬扛責任的長官,過去的台北市政府官員是相當害怕做錯事的人,怕做錯的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會聽從上級命令執行任務,不管該任務是否會造成擾民的副作用,照做就對了,結果就是出現一堆政策漏洞產生的副作用,行政程序變得更冗長,為了簡化行政程序,只好繼續用不完善的政策來輔助掩蓋原本的錯誤,於是錯誤的政策變成無窮迴圈,人們不期望政府能做到很多事,因為在過去的官僚制度下,公務人員 多蓋章少管事才是明哲保身的做法,整個市政府機構被保守風氣、上級壓力、裙帶關係關係壟罩著,官員不敢得罪財團,因為選舉時不能缺少這些財團的政治獻金。

官僚需要依賴已經建立好的制度,當柯文哲動手創立制度,找出制度的毛病,從民眾的不滿聲浪中找出問題所在,並且改善制度問題,這就是政治家的風範 。政治家和政客都會替自己著想,政治家 為人民謀福利以公益為重,而政客則以個人利益為出發,想盡辦法、用盡手段,只為了謀取私人權力、地位或利益。「政治家」和「政客」的為官之道大不相同,台灣的政壇仍然充斥著大量的政客;台灣人,你想要這樣的「為官之道」嗎?

 
原來大家這麼喜歡自拍器
陳武立/北美智權研發創新顧問
在剛結束的2015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大展(CES)中,最令人意外的是,版面被一個完全稱不上高科技的小東西佔住:那就是時下最火紅的「自拍器」!其實「自拍」稱不上什麼新玩意,三星、htc與Sony等公司早在若干年前就推出強調自拍功能的手機產品了,但怎麼就沒這次自拍器來得有話題性跟關注度?看來這些大廠們得好好想一下這是怎麼回事了!

美國CES展總是觀察來年消費電子產品趨勢的風向球,2015 CES大展剛剛落幕,其中有不少在網路與媒體時常聽到的新玩意,出現在大家的面前,像是下一代平板電腦、超輕薄筆電(Ultrabook)、網路電視加上3D功能、連網汽車(connected car)以及應用程式(App)等等,都是時常出現在媒體上的高科技產品,不太容易讓人有意外的感覺。原以為今年的花樣就只有這樣了,沒想到報章媒體卻大肆報導「自拍神器」的消息,令筆者大感意外!這不是早就有了嗎?真是不可思議!原來這麼令人瘋狂,如圖一所示,這就是自拍神器。

圖一、自拍神器

圖片來源:http://money.udn.com/storypage.php?sub_id=5615&art_id=633249

好奇心的驅使下,筆者用Google trend搜索後,比較了一下它們的威力,到底有多吸引人?使用OLED、wearable、IOT跟Selfie stick(自拍器)當作關鍵字,結果如圖二所示,比較這幾個關鍵字在搜尋引擎被搜尋的頻率,可以明顯看出「自拍器」最近相當熱門,被關注的程度超級高,難道是吹復古風嗎?在高科技產品充斥的今天,尤其在最火紅的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大展(CES)中,版面被一個完全稱不上高科技的小東西佔住。

圖二、google trend上趨勢比較

資料來源:https://www.google.com.tw/trends/...

自拍趨勢當道

「自拍」不是新東西,早在若干年前就有許多手機公司,例如:三星、htc與Sony等公司就推出強調自拍功能的產品了。像三星就刻意設計「上掀螢幕」以及「眨眼微笑」,來強調相機自拍的功能,而htc則推出聲控自拍與re Camera自拍神器,試圖打入市場。市場上針對自拍所創造的功能,可說是五花八門,只是怎麼就沒這次自拍器來得有話題性跟關注度?也許是因為簡單、便宜。看來這些大廠商得好好想一下這是怎麼回事了?但可以確定的是自拍的趨勢是很明顯的。

最早的自拍裝置 現身於1920年代

網路流傳,早在1920年代就有自拍器了,根據英國衛報報導,英格蘭拉格比市有一名男子在家中相冊發現了祖父母年輕時的照片,照片中竟然出現自製的簡易自拍桿。這張黑白拍攝於1926年的拉格比市。照片中的這一對年輕夫婦,是阿諾德·霍格和海倫霍格,正揮舞著一個看上去像如今的自拍桿的裝置,如圖三所示。

圖三、傳說中最早的自拍器

圖片來源: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42071/2014/12/25/8011s4818444.htm

自拍裝置專利

而與自拍器相關的美國專利,其實也早就出現了,像1984年就有日本人Hiroshi Ueda申請了相關的美國專利,如圖四所示,而加拿大人Wayne G. Frommu也在2006年申請過類似的美國專利,如圖五所示。可以確定的是,自拍神器的概念早就出現了,它並不是一個全新的產品.......【本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第125期:原來大家這麼喜歡自拍器;訂閱《北美智權報》】

 
商標申請要搶先一步
黃少瑜/北美智權設計專利工程師暨
大量的新商標不斷持續地在申請,舊有的商標也再延展,商標被搶註的情形也就自然而然發生了。要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企業需要採取積極的商標註冊策略及布局。

走在路上,偶爾總是會發現一些很類似的LOGO,令人眼花撩亂,到底哪個是有關係的,哪個又是毫無關係的?

商標是一個企業的形象,最容易打入消費者腦中,使其有印象並記住,例如看到站立的獅子會想到peugeot、看到打勾就會想到Nike、看到米老鼠就想到迪士尼。

按經濟部智財局的統計,103年在台申請商標就有75,933件,其中,來自美國的申請案有3,799件,來自日本的申請案有3,452件,來自中國的申請案有3,263件,103年核准量則有67,433件。而近五年來,各國在台的商標申請量都有逐漸地在成長,尤其是中國的商標申請量是逐年的上升,顯示了大眾對商標的重視。

表1.

資料來源:TIPO

表2.

資料來源:TIPO

申請量以商標類別來分,則分別是以下7類占數量最多:

第 3 類的6,094件(洗衣用漂白劑及其他洗衣用劑;清潔劑、擦亮劑、洗擦劑及研磨劑;肥皂;香料、精油、化�品、髮水;牙膏。)、

第 5 類的5,695件(醫藥用及獸醫用製劑;醫療用衛生製劑;醫療用或獸醫用膳食品、嬰兒食品;人用及動物用膳食補充品;膏藥、敷藥用材料;填牙材料、牙蠟;消毒劑;殺蟲劑;殺真菌劑、除草劑。)、

第 9 類的7,390件(科學、航海、測量、攝影、電影、光學、計重、計量、信號、檢查(監督)、救生和教學裝置及儀器;電力傳導、開關、轉換、蓄積、調節或控制用裝置及儀器;聲音或影像記錄、傳送或複製用器具;磁性資料載體、記錄磁碟;光碟、數位影音光碟和其他數位錄音媒體;投幣啟動設備之機械裝置;現金出納機、計算機、資料處理設備、電腦;電腦軟體;滅火裝置。)、

第 25 類的5,097件(衣著、靴鞋、帽子。)、

第 30 類的7,051件(咖啡、茶、可可及代用咖啡;米;樹薯粉及西谷米;麵粉及穀類調製品;麵包、糕餅及糖果;食用冰;糖、蜂蜜、糖漿;酵母、發酵粉;鹽;芥末;醋、醬(調味品);調味用香料;冰。)、

第 35 類的11,017件(廣告;企業管理;企業經營;辦公事務。)、

第 43 類的6,150件(提供食物及飲料之服務;臨時住宿。)

表3.

資料來源:TIPO

大量的新商標不斷持續地在申請,舊有的商標也再延展,商標被搶註的情形也就自然而然發生了。有在玩魔獸世界的玩家也許知道,暴風雪娛樂開發了一款第一人稱的射擊遊戲,預定於2015年進入公測階段,然而這個叫做OVERWATCH的遊戲在申請美國商標時卻遭遇到了困難;因為已經有其他家公司申請了這個商標,也同樣是一個射擊遊戲,申請時間只比暴風雪早了6個月。若是這項商標權是有效的狀態下,暴風雪公司只好考慮協商或是直接把遊戲改名了。遊戲能夠改名也許沒什麼大不了的,但若是遇到更改會造成前面研發階段的資源浪費就麻煩了。

另外一種被搶註的狀況就不是那麼單純了,當一家廠商或是商品打算向海外拓展時,可能會發現自己辛苦耕耘的品牌形象已經被人惡意搶註,甚至許多仿冒品牌已經在海外銷售,由於台灣與中國存在有特殊的地緣及經貿發展的關係,雙邊往來頻繁,更是常會發現海外的經銷商或是同行的競爭對手已經先行搶註商標,也或許是將原本的商標再加工。諸如此類的商標搶註問題層出不窮,若要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需要企業採取積極的商標註冊策略及布局。創意需要發想,品牌需要經營與保護,在資訊迅速發展的時代,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更是企業不可忽視的課題。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