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散步在傳奇裡/超越年齡與疆界,愛書人的傳奇書單私房分享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寂天英語學習充電報】提供英語會話及實用句型,讓你脫口說出流利英語,不再「看的懂」卻「說不出口」!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10/27 第96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散步在傳奇裡/超越年齡與疆界,愛書人的傳奇書單私房分享
一日紅樓一年夢/365天的《紅樓夢》日記
大人的心理學/關於笛卡兒的松果腺、巴甫洛夫的狗、和阿德勒的自卑情結
閱讀筆記 鷹與心的追尋/洞悉現世的目光

新書鮮讀
散步在傳奇裡/超越年齡與疆界,愛書人的傳奇書單私房分享
文、圖節錄自群星文化
圖/群星文化提供
一個孤僻而熱血的嗜讀者,「索書、評書、曬書」 不藏私私房筆記

內容簡介:

  我住在簡單的地方,簡單地生活。

  時代向前走,興衰起落,自有調節,

  我還是散我的步,讀我的書,寫我的,平靜生活。

  果子離是個怪咖。他隱姓埋名,不求名利。他寫一篇又一篇書評,純粹耽於閱讀與分享。閱讀他的文字就像一趟奢侈的散步。不管是夏夜晚風或冬日天光,只要手上有書,就像世界的積木倒轉,就像回到書裡的某句話即將改變自己一生的那個瞬間。

  本書是果子離對閱讀的所見所思、對喜愛作家與其作品的珠璣描寫,對歷史小說的體會與對書市現象的觀察。他悠然散步在傳奇裡,也像散步在尋常展卷的日子裡。

作者介紹:

果子離

  深居簡出,專事寫作十餘年,著有《一座孤讀的島嶼》(遠流)以及與米果等人合著《五年級同學會》(圓神),是不可救藥的閱讀主義者,認為書中有一條幽徑,通往未知的武陵桃源或海底龍宮,數十年流連忘返,因而保留了書人本色。

搶先試閱:

在閱讀裡找到存活的力量

一・閱讀的幾則小故事

且不管「開卷有益」或「盡信書不如無書」的爭議,且不問「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兩者孰輕孰重,總有這麼些小故事,揭示閱讀之所以迷人;總有這麼些人,在顛沛流離,在困頓無措的時刻,寄託於閱讀,安身於文學,在文學作品裡找到存活的力量。

上海作家趙麗宏說他文革時期下鄉,在上海附近的農村勞動,哈書哈得要命。農民們為了幫他,把家中能夠找到的書,全都送來給他。從《紅樓夢》、《福爾摩斯探案》、《臥虎藏龍》到黃色小說都有。最特別的,是個寒冷冬夜,一位八十幾歲老太太,走了好長的路送來一個布包就走了。打開來看,布包裡是一本書,外皮磨損破舊,補上新皮,復見累累折痕,那是一九三六年出版的曆書。老太太顯然不識字,一心想送書來,但家中哪來什麼書?好不容易找到一本有字的東西,就送來了。這故事笑中帶淚,算是有趣的事,雖然故事背景辛酸無比。

齊邦媛在《巨流河》中談到雪萊,「在人生每個幾近淹沒志氣的階段,靠記憶中的期許,背幾行雪萊熱情奔放的詩,可以拾回一些自信。」而濟慈,「他的詩與我似是人間困苦相依,維繫了我對美好人生的憧憬。」《一生中的一天》也有文寫道,齊邦媛車禍住院時,疼痛難熬,以默誦英詩保持心智清醒,最常背的詩是華茲華斯的「彼時,昏睡遮蔽了我的靈智」。

文學養成訓練,足以使一個人強化信念、產生力量,我不禁想,如果我遭逢橫逆,有誰的詩句,或者什麼書籍,可以讓我在病奄奄時,於腦海裡不斷吟誦,勇敢走過黑暗?好像沒有。所以我得堅強地活下來,不能倒下,我的閱讀縱深還不足以支撐我逆來順受。

想起知名的中國古典詩詞學者葉嘉瑩,在《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一書中,敘述一生遭逢三次巨變,都以詩的教學與創作度過悽愴歲月。

抗戰時期,葉嘉瑩考上大學那年喪母,父親音訊不明,她孤苦無依,賦詩多首,排解傷痛。國共內戰期間來台,夫妻以「匪諜」之罪名被捕、被抄家,無枝可棲,如驚弓之鳥,〈轉蓬〉詩謂:「已歎身無託,翻驚禍有門。」後來定居加拿大,期間愛女車禍身亡,葉嘉瑩閉關數十天,賦〈哭女詩〉十首,情感暫得抒發,悲痛卻難以超脫,直到赴天津教書,備課,日日浸淫於詩詞中,心情才逐漸平復。這些小故事讓人更想好好讀書,尤其是詩,不論現代或古體都好,一字一字慢慢咀嚼,定下心來閱讀,那是紙頁之間,靜止沉潛,屬於讀者和作者的文字默契。

二・文學書不是用來用的

文學的力量,說大很大,說小很小,文學既有用又無用。

連「讀書有什麼用?」這問題都會出現,就不用說文學書了。

如果是實用取向或科學新知的書,大概不會有人問閱讀要做什麼?在書裡我們獲得理財技巧、烹調方法,懂得了天文學、醫藥學,或歷史、地理等人文知識。書以知識載體的功能讓我們獲益良多,這些都是有用的,然則文學呢?(美術、音樂等藝術也一樣。)會不會、知不知,有差別嗎?用在哪裡?

沒用。然而,文學不是用來用的。文學不是為知識傳播而存在的,它訴諸情感,照顧的是知性之外關於靈魂、精神、性情等層面,讓你感同身受,在閱讀中產生同理心、同情心。從實用價值來看,它無用,一如公園綠地,用來蓋停車場不是很實在嗎?一如海灘、濕地,用來蓋飯店、石化廠,促進經濟繁榮不好嗎?一如石虎、白海豚的迴游路線或棲息地,保留著對人類有什麼用呢?

無用也好,無用之用是為大用也好,重點不是用不用,而是必須如此。一座城市、一個社會,不是完全憑靠物質構成的。其中原因,老生常談,不多說了。且回到文學書籍閱讀這個主題。閱讀文學有用嗎?說不定有害呢。夏爾.丹齊格在《為什麼讀書?》裡提到,為了學習而讀書,是「分外令人質疑的動機,至少在涉及虛構文學時」。意思是,企圖從虛構的文學,譬如小說這種不以教學為目的的書裡學到些知識,並不恰當,吸收到的說不定是偏見,是修飾過的、誇張化的事實。

讀文學作品不能汲取知識,而情感、精神什麼的能當飯吃嗎?不能。所以時常有人用嗤之以鼻的口吻散播文學無用論,而念文學的人,就淪為沒用的人。此觀點之偏頗固然不值得一駁,但與此相反的,過度膨脹的文學至上論,也不足取。

以文學為本位,把書等於文學作品,抱持這類唯文學論,就會看不起文學之外其他學科,彷彿其他主題的書籍不算書。例如,到書店買李白詩集不到,則撰文痛罵書店之無文化,民眾人文精神之淪喪;例如在書店看到非文學或通俗文學書擺滿新書平台,也氣到跳腳,怪網路、手機害大家無法靜下心來讀文學作品。種種光怪陸離的論點,散布在文學副刊,憂心可解,但與胡亂發言的名嘴、政客何異?

閱讀是好事,但不是仙丹良藥,服下就能得到明顯效果。夏爾.丹齊格說,閱讀不會改變我們—讀了一流的文學作品,壞蛋依然是壞蛋,只不過從沒有教養的壞蛋,變成有文學素養的壞蛋,「反之,好人不會因為讀了一本壞書就變成壞人。」

閱讀有潛移默化之功,但怎麼移怎麼化,還在一定範圍之內,不會單單因為閱讀,逆子變成孝子,殺手變成牧師。近幾年有些人聲嘶力竭地呼籲搶救國文,要增加中學國文科時數,要恢復《論語》、《孟子》為必讀,用心良苦,但可能心急,什麼話什麼理由都出來了,有的痛罵年輕人一無是處,因為文言文讀得太少;有的把校園霸凌歸咎於古書未多念,有的說多讀古文就會孝順,人生就會有目標。胡言亂語到後來,不禁令人懷疑,如果多讀文言文結果變成像他們一樣,這樣好嗎?他們應該把毛澤東抬出來當代言人。此公勤讀文言文,尤其二十四史,眉批圈圈點點,讀書之精之勤,十分嚇人,然後呢?

 
一日紅樓一年夢/365天的《紅樓夢》日記
文、圖節錄自聯經出版
圖/聯經出版提供
手工裝幀 限量珍藏 萬年可用

每天閱讀一則《紅樓夢》

一年後擁有完整,365天的《紅樓夢》日記

內容簡介:

第一本365天的《紅樓夢》日記

節選《紅樓夢》全書120回中的120個精采段落,配以120幅全彩古版插畫,和相關器物、飲食、節慶、風俗等,集結成365篇,如日記般,一天閱讀一則《紅樓夢》。

慢讀、細賞,品味生活中每一個細膩的片段。

如果你已是「紅迷」,這本書讓你重溫精采的場景和對話,以精采片段滋潤每一天的日常。

如果你尚不熟悉《紅樓夢》,這本小書用最精簡的方式,讓你置身大觀園的氛圍,感受角色們的喜怒哀樂。

作者介紹:

曹雪芹/原著

搶先試閱:

一月二十二日

卷八

賈寶玉奇緣識金鎖 薛寶釵巧合認通靈

寶釵因笑說道:「成日家說你的這玉,究竟未曾細細的賞鑒,我今兒倒要瞧瞧。」說著便挪近前來。

寶玉亦湊上去,從項上摘了下來,遞在寶釵手內。寶釵托在掌上,只見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看官們須知道,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塊頑石幻相……寶釵看畢,又從先翻過正面來細看,口裡念道:「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念了兩遍,乃回頭向鶯兒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這裡發呆作什麼?」鶯兒也嘻嘻的笑道:「我聽這兩句話,倒像和姑娘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寶玉聽了,忙笑道:「原來姊姊那項圈上也有八個字?我也賞鑒賞鑒。」寶釵道:「你別聽他的話,沒有什麼字。」寶玉央道:「好姊姊,你怎麼瞧我的呢。」寶釵被纏不過,因說道:「也是個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鏨上了,所以天天帶著;不然,沉甸甸的,有什麼趣兒?」一面說,一面解了排扣,從裡面大紅襖上將那珠寶晶瑩、黃金燦爛的瓔珞摘將出來。寶玉忙托著鎖看時,果然一面有四個字,兩面八個字,共成兩句吉讖。——亦曾按式畫下形相。(不離不棄 芳齡永繼)寶玉看了,也念了兩遍,又念自己的兩遍,因笑問:「姊姊,這八個字倒與我的是一對兒。」鶯兒笑道:「是個癩頭和尚送的,他說必須鏨在金器上……」寶釵不待他說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問寶玉從那裡來。

二月二十六日

卷十九

情切切良宵花解語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寶玉總未聽見這些話,只聞得一股幽香,卻是從黛玉袖中發出,聞之令人醉魂酥骨。寶玉一把便將黛玉的衣袖拉住,要瞧籠著何物。黛玉笑道:「這等時候誰帶什麼香呢?」寶玉笑道:「既如此,這香是那裡來的?」黛玉道:「連我也不知道,想必是櫃子裡頭的香氣衣服上薰染的,也未可知。」寶玉搖頭道:「未必。這香的氣味奇怪,不是那些香餅子、香球子、香袋子的香。」黛玉冷笑道:「難道我也有什麼『羅漢』『真人』給我些奇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沒有親哥哥親兄弟弄了花兒、朵兒、霜兒、雪兒替我炮製。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罷了。」  

寶玉笑道:「凡我說一句,你就拉上這些。不給你個利害也不知道,從今兒可不饒你了!」說著翻身起來,將兩隻手呵了兩口,便伸向黛玉膈肢窩內兩肋下亂撓。

黛玉素性觸癢不禁,寶玉兩手伸來亂撓,便笑的喘不過氣來,口裡說:「寶玉!你再鬧,我就惱了。」寶玉方住了手,笑問道:「你還說這些不說了?」黛玉笑道:「再不敢了。」一面理鬢笑道:「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沒有?」寶玉見問,一時解不來,因問:「什麼『暖香?』」黛玉點頭笑嘆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來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沒有『暖香』去配?」寶玉方聽出來,寶玉笑道:「方才求饒,如今更說狠了。」說著又去伸手。黛玉忙笑道:「好哥哥,我可不敢了。」寶玉笑道:「饒便饒你,只把袖子我聞一聞。」說著便拉了袖子籠在面上,聞個不住。黛玉奪了手道:「這可該去了。」寶玉笑道:「要去,不能。咱們斯斯文文的躺著說話兒。」說著復又倒下,黛玉也倒下,用手帕蓋上臉。

三月十四日

糟鴨信

【出處】 寶玉因誇前日在那邊府裡珍大嫂子的好鵝掌鴨信,薛姨媽連忙把自己糟的取了來與他嘗。(卷八)

【釋義】 糟為中國菜的一種傳統烹飪手法,指的是用酒糟中提取的陳香濃郁的糟汁醃製食物,做菜時,蒸、溜、炒、滷皆宜,此法江南使用較多。清陳作霖《金陵物產風土志》:「糟則甕貯之,漬魚肉於中,夏日食之,謂之糟魚糟肉,與醉蟹之不能經久者異矣。」糟製食物,在卷五十回中也有出現,「賈母便飲了一口,問:『那個盤子是什麼東西?』眾人忙捧了過來,回說:『是糟鵪鶉。』」

五月十五日

酒釀

【出處】 說著,只見柳家的果遣了人送了一個盒子來。小燕接著,揭開看時,裡面是一碗蝦丸雞皮湯,又是一碗酒釀清蒸鴨子,一碟醃的胭脂鵝脯,還有一

碟四個奶油松瓤卷酥,並一大碗熱騰騰碧瑩瑩綠畦香稻粳米飯。(卷六十二)

【釋義】 用蒸熟的江米拌上酒麴發酵而成的一種甜米酒,亦稱醪糟、酒娘、米酒、甜米酒、江米酒等。其味甘辛,性溫,富含糖、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可益氣、生津、活血、散結、消腫,是民間傳統的滋補佳品,哺乳期婦女食之可催乳。酒釀可用來製作甜品,如酒釀圓子,亦可製作菜肴。

 
大人的心理學/關於笛卡兒的松果腺、巴甫洛夫的狗、和阿德勒的自卑情結
文、圖節錄自聯經出版
圖/聯經出版提供
從惡靈附身到磁振造影,從狼孩兒到恆河猴實驗,從前額葉切除術到電擊療法,從佛洛伊德到阿德勒……

心理學帶你探索人類心智的神祕世界。

內容簡介:

  十九世紀才出現的心理學這門學科,如今影響我們每個人每一天的生活,舉凡個人的喜怒哀樂、人際關係的應對、孩童的教養、廣告行銷的手法、甚至整個社會的氛圍,都和心理學有關。

  安•魯尼的《大人的心理學》有系統、有脈絡地,闡明心理學的起源與演變,列舉歷代重要的心理學家和流派、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和案例,以及精神病症的歷史和各種治療。

作者介紹:

安•魯尼(Anne Rooney)

  在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拿到博士學位,專研中世紀文學。她曾經研究並教授中世紀的英國和法國文學,目前為專職作家,定居劍橋。

  她撰有多本探討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以及科學與技術其他層面的書籍。目前住在劍橋,為劍橋紐納姆學院皇家文學獎助作家。

搶先試閱:

第五章 下定決「心」:精神的砌塊

學習=設計程式

行為學家約翰•華生深受巴甫洛夫研究的影響。他相信古典制約可以解釋所有的學習和行為,包括語言。在 1913年開始建立行為學派的論述時,他主張人類的性格可以完全由仔細操縱刺激和反應來決定:

「給我十二個身強體健的嬰兒、一個由我支配的特殊環境讓我養育他們長大,不論他們祖先的才幹、愛好、傾向、能力和種族如何,我保證能把其中任何一個訓練成為任何一種專業人士──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還有,沒錯,乞丐和強盜。」

在這個模組中,遺傳毫無作用,環境決定一切。此外,性格完全是被決定,沒有自由意志甚至意識的空間。華生堅定不移地主張,行為是我們的全部。他完全不用心智結構或基模來解釋我們的學習方式──只要把某種刺激和相應的行為連結起來,並持續強化直到穩定就足夠。

制約的恐懼

雖然對巴伐甫洛夫的狗實驗印象深刻,但華生必須證明那也可以應用到人身上。所以他進行了惡名昭彰、違反倫理的「小亞伯特」實驗。

1919年,約翰•華生和共同研究者羅莎莉•雷納(Rosalie Rayner)從學校托兒所募來一個九個月大的男孩亞伯特。(他的真實姓名為道格拉斯,米瑞特﹝Douglas Merritte﹞)。一開始,他們讓亞伯特接觸林林總總無害的物品和動物,包括一隻實驗室白老鼠。他沒有對任何物品顯露出恐懼或厭惡──但情況即將改變。當亞伯特碰到老鼠的時候,華生就用鐵鎚敲擊一塊金屬,發出可怕的噪音。男孩哭了。華生重複數次,直到亞伯特一看到老鼠就嚎啕大哭、試圖逃離。亞伯特也開始害怕其他毛茸茸的白色物品,包括兔子、毛皮大衣和假鬍鬚。

不幸的是,在華生有機會幫他解除恐懼之前,亞伯特就被帶走了,因此小男孩可能依然害怕白色的毛茸茸物品。更遺憾的是,亞伯特在六歲時因先天性的腦水腫過世。因為他不是(如華生所聲稱)一個正常、健康的孩子,他甚至不是這項實驗合適的受試者。批評人士也指控華生和雷納僅以主觀判斷記錄亞伯特的反應。雖然華生的方法問題重重,但這項實驗似乎證實,人類會受到古典制約的影響。

制約療法

讓人們害怕白老鼠並非制約特別實用的用途,但1924年,就在華生的小亞伯特實驗不久之後,美國發展心理學家瑪莉•瓊斯(Mary Cover Jones, 1897-1987)在治療時運用了古典制約。對象是害怕白兔的男孩彼得。她讓彼得接觸兔子一段時間,慢慢拉近兩者的距離,直到最後,彼得可以和兔子開心玩耍,甚至讓兔子輕咬他的指頭。其他不怕兔子的孩子也在房裡,示範對兔子的正常反應。這類行為療法至今仍用來治療恐懼症。

第八章 與眾不同:變態心理學的研究途徑

精神病患的醫院

中世紀伊斯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是廣設醫院。沒有人會因為付不出醫藥費而遭拒,醫院更對男性和女性開放。醫院為精神病患預做準備的最早實證可溯至西元872年的埃及開羅,阿拔斯王朝埃及總督阿瑪德•伊本•圖倫(Ahmad ibn Tulun)當政時期。更多醫院起而效尤,不久,為精神病患提供治療便成了伊斯蘭醫院的標準措施。1183年,旅人伊本•朱貝爾(Ibn Jubayr)這麼描述開羅的納西里醫院:

「第三棟【建築】是廣大的地方,有裝設了鐵窗的房間;那裡是監禁精神病患的空間。也有專人每天檢查他們的情況,給他們適合的東西。」

伊斯蘭的醫院會開有鎮定作用的藥物,如鴉片,也提供使人心平氣和的音樂和按摩。提供這些的用意顯然是照護和治療,但朱貝爾後來也指出,大馬士革一間醫院有「監禁精神錯亂者的制度,他們會用鏈子鎖住」,顯然是為保護醫療人員和病患。這時也似乎開始流行談話治療。在西方被稱為「Rhazes」的波斯醫生拉齊(Abu Bakr Muhammad Ibn Zakariya al-Razi, 865-925)建議醫師協助病患驅趕縈繞心頭的芝麻小事,並幫他們建立理性思維。病患也可以利用音樂、戲劇表演、閱讀和禱告。

伊斯蘭精神病院的人道治療持續了好幾個世紀。土耳其旅行作家艾維亞•瑟勒比(Evliya Çelebi, c. 1611-82)記錄了拜訪土耳其愛第尼巴塞耶得清真寺旁邊一家醫院的經過。他描述了一種使用花卉的芳香治療,還談到一班歌手和樂手每星期去演出三次。

眼不見為淨

在阿拉伯國家的精神病患可以接受醫院治療之際,歐洲缺乏家人支持的病患卻只能四處流浪,乞食維生。

直到中世紀即將結束時,諸如修道院之類的一些小型基督教機構開始照顧──至少收容──精神病患、乞丐和生理疾病者。無法照顧精神病患者可向教區求助。教區可能會提供護士,或讓精神病患住進特別的寄宿之家。久而久之,這些地方逐漸演變成私立的精神病院。

瘋人院

成立於1247年的伯利恆聖瑪利修道院,現今更為人熟知的名稱叫「Bedlam」(「瘋人院」之意)。它原為收容乞丐的醫院,後來開始接受精神病患,1403 年時有六個被歸類為神經失常的病患。院裡有四對鐐銬、十一條鏈子、六道鎖和兩對刑枷,可用來拘禁病患。至 1460 年時,該院已轉型為純精神病院。

有數百年的時間,「瘋人院」都是由不具備醫學知識或興趣,以及利用該職位謀求私利的人所經營。病患境遇相當悲慘,時常挨餓,幾乎衣不蔽體。1598年,總督視察時發現院裡「髒得令人作嘔,不適合任何來者居住」。當時院裡有二十一個被收容者,至少都待了一年以上,甚至有一人住了二十五年之久。

蓬勃的事業

十七世紀時,私營精神病院數量激增。其中許多,包括「瘋人院」在內,皆開放給大眾參觀,而看「瘋子」成了觀光活動。一次收費一便士,這成為院方重要的收入來源。另一項收入來源則是接受任何他人想擺脫的人,不管有沒有瘋。

被收容者的境遇通常相當駭人。很多人一輩子上鐐銬、拴在牆上、常睡在有自身穢物的麥稈、挨餓受凍、幾乎沒衣服穿也沒有寢具可言。醫療措施包括放血、毆打和浸冷水。十八世紀發明的迴旋椅被用來旋轉病患,每分鐘最多可轉一百圈,在黑暗中使用效果尤佳。這種做法的概念是均勻地搖動血液和組織,使病患恢復平靜,實際上卻會使病患昏厥,甚至七孔流血。

1815 年,病患詹姆斯•諾里斯(James Norris)的案例讓大眾注意到「瘋人院」和其他精神病院的狀況,而一次探訪最終促成精神病院的改革。

 
閱讀筆記
鷹與心的追尋/洞悉現世的目光
聯合晚報/李欣倫
《鷹與心的追尋》書影。 圖/新經典文化提供
推薦書:海倫.麥克唐納《鷹與心的追尋》(新經典文化出版)

這本書是「鷹女士」海倫,透過養鷹,以及對兩位已故男人──攝影師父親,和《蒼鷹》的作者懷特──的追憶與理解,將喪父後的自心重新安頓,重返人群,重獲自由。

透過鏡頭看世界的父親,教導作者成為一位善於等待、富有耐心的觀察者,除了繼承這雙精準掌握「決定性瞬間」的眼眸,幼時父親仰望天空、記錄各式飛機機種的偏好,也鼓舞海倫放眼尋索鳥類跡影。在此書中,作者靈活運用細膩的凝視本領,以獨特超群的目光來回穿梭於歷史時空,千古一瞬,與古老馴鷹人低語,又旋飛至神的高度,睇視身為人、同為獸的深邃內在。

這雙穿越歷史的目光,引領讀者回到《石中劍》作者懷特的世界,以同情理解的眼神,貼近他極度脆弱、缺乏安全感的內在男孩,捧著破碎的小小心房,理解懷特如何將飽受霸凌的恐懼、對自身同性戀身分的壓抑、對戰爭的矛盾情緒、對身為教師的教育責任,點滴內化至馴鷹的儀式。海倫替懷特繪像,文字細緻仿若內建攝影機,重現活生生的「老鷹化身」──懷特。不僅讓懷特有血有肉,在海倫簡潔又豐富的敘事下,關乎馴鷹、戰爭、人與獸、人與自然、族群、性別甚至精神分析的簡史,舉重若輕,深深搖撼著我,成為恆久的視覺暫留。

回到喪父的當下。海倫藉由養鷹,轉化她對父親的思念疼痛,既是面對死亡的個人功課,也是擁抱活潑生命的成年禮,看似馴鷹,實際上是尋找自己,清晰洞察了「我」之眉眼、輪廓:「我的蒼鷹成了映照我的一面明鏡」。懷特說訓練老鷹就像精神分析,海倫亦在馴鷹的過程中不斷對自身、對人類的集體潛在面目,展開了一場精神分析,尤其是人與獸、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人類偏見,海倫有極深刻精采的辯證。

從最初尋/馴鷹所產生效果──揮別傷痛、隱匿於人群──促使海倫期盼化為蒼鷹,到熱中於跟隨、協助老鷹殺戮,她目睹內在嗜血的力量、對殘暴的渴望,隨蒼鷹獵捕不斷敲擊她的心,思索「人」與「獸」之間的關係和異同,如同蒼鷹緊攫獵物的凌厲目光,海倫直視內心深處同樣毫不留情,歷經嚮往著鷹、意識到自己與鷹皆為社會邊緣族類的過程,到最末體悟人之群體價值,重新接納他人關愛,海倫真摯的雄辯令人心折,最終她領悟「人類的雙手是用來與其他人牽手的,人類的雙臂是用來與其他人擁抱的。手不會拿來扯斷兔的脖子,替老鷹扯出獵物內臟,讓牠暢飲獵物的鮮血。我目睹這一切發生,讓我的心也化成了鹽。」

我完全不懂蒼鷹,但我的心也被作者的敘事悄悄分解至微細再微細,海倫開闊深邃的目光,筆直但溫柔的看穿我,諸種堅硬頑強的心之盔甲於焉粉碎。

 
葉光章 開了公股券商裁員第一槍
葉光章,民進黨立委葉宜津的弟弟、宏�硍偎帠郈鴗H施振榮的女婿,在沒有任何金融業資歷下,當上第一金證總經理,成為公股特例,大家都想看看這位「貴公子」有什麼經營能耐。而裁員,是葉從六月中就任至今的第一張成績單?

重回侏儸記 VR來帶路
Google與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美國…等58間自然歷史博物館合作,結合館內外街景、展覽室互動照片、虛擬實境(VR)等技術,讓使用者隨時隨地都能直擊1.5億年前恐龍的真實樣貌和生活環境。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