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蘇蘅/當媒體不重視採訪「真新聞」


【嬰兒與母親電子報】提供完整婦幼保健觀念,兼具實用性、權威性、知識性的婦幼專業知識。 【NEO數位行銷學習報】提供最新社群行銷、行動行銷等數位趨勢,加入我們一同探索更多數位創意的可能!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名人堂電子報
2017/10/30 第130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名人觀點
蘇蘅/當媒體不重視採訪「真新聞」
蘇蘅(政大新聞系教授)聯合報

最近三立電視傳出女主播「拒報假新聞」,因為她發現新聞受訪人是自家記者,還背對鏡頭「變音受訪」,稿子是事前寫好照念。台內竟還有人自稱自己已是「假新聞專業能手」。更遭非議的是,報載三立高層要求主播刪除這段貼文,並下封口令,而不是徹底認錯,調查還做過哪些類似新聞,作出交代。真讓人搖頭嘆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三立台出錯這次不是首例。二○○七年三月,三立播出「二二八走過一甲子」專題,多次播放當街開槍行刑畫面,旁邊有「血染基隆港、碼頭屠殺紀實」字幕;其實根本是移花接木,畫面是國共內戰國民黨軍人在上海行刑,與二二八事件毫無關係。

新聞造假,中外皆有。美國新聞史上最有名的造假案,要屬華盛頓郵報的「吉米的故事」。一九八○年華郵記者珍妮庫克報導一個八歲男孩吸毒、販毒、受虐遭遇,得到普立茲新聞獎,但後來發現整件事造假。

去年「哥倫比亞新聞評論」做了吉米事件卅五年回顧,珍妮庫克用電郵回覆採訪,提到當年進入華郵力求表現,聽說貧民區有個小男孩吸毒又販毒的故事,直覺就想報導。她每天跑警局和社工單位,遍尋不得。一天突然有編輯提到,華郵水門案報導用了匿名消息來源,「你不一定要用消息來源就可以寫這個故事」,讓她覺得可以把新奇、聳動當成新聞第一考量,「腐蝕我的判斷力…做了後悔一生的決定」。

三年前,滾石雜誌刊出的大學性侵案,是另一樁查證不實的荒謬劇。滾石刊登維吉尼亞大學派對發生女生遭七名學生集體性侵,震驚全美。後來發現這篇報導從頭到尾只有受害者一人說詞,沒有平衡報導,事情全是掰的。經過哥倫比亞大學調查,滾石確實犯錯,公開道歉,撤回報導。

假新聞何以在美國這麼流行?三月間美國CBS「六十分鐘」節目訪問很多假新聞當事人,有人說「我有這麼多粉絲追隨,一定要滿足他們」;還有人為了「看到按讚分享數字狂跳,就讓我興奮莫名,上了癮」。

這麼多新聞造假,追快與聳動、娛樂化,社群媒體的轉播與行銷,都是原因之一;也造成新聞出錯率高,品質下降的自我沉淪。另一原因是記者常把臉書、推特當成消息來源,網路傳播快速,一旦犯錯覆水難收。

美國一些媒體因此重新規畫查證流程,調整新聞人員責任。

美國公共廣播電台去年通過新政策,要記者以新聞正確、公平、完整為先,文字和影音都要正確。華盛頓郵報強調網路新聞正確性,特設糾錯編輯,上網新聞必須先過這關,還訂定部落格、社群平台的快速更正及下架規則,主要為了盡快改錯,做好信譽管控。

在社會日趨激情的時代,媒體更應冷靜自持,提升新聞品質。但台灣部分媒體卻反向而行,追逐聳動娛樂化之外,不乏濫用網路來源的報導。而消息來源可匿名,對記者造假更是很大誘惑。俗話說:「廚房發現老鼠,就不會只有一隻。」三立事件只是單一個案或其中一例,應查清楚,給社會一個交代。

已故洛杉磯時報總編輯卡羅(John Carroll)曾帶領洛時贏得十三座普立茲獎,他把新聞業比成排放汙水的工廠,生產的汙水就是「錯假新聞」,錯誤愈多表示社會不斷被汙染,將形成一條汙染公共輿論的大河;好媒體應該好好清理這些汙染,才能增加讀者信任。此理中外皆然。

(作者為政大新聞系教授)

LED、太陽能全面反攻-告別單打獨鬥
等了許久,國內終於見到產業秩序最亂的太陽能廠出現三合一大整併。整併消息催化,太陽能股價近期跟著歡聲雷動,然短暫的激情過後,太陽能產業能如其他「慘業」一樣,就此邁向復甦?恐怕仍是投資人心中最大的問號。

要爭大位 柯P缺不了這三個女人
工作巨人、生活侏儒的柯文哲,從競選台北市長以來,屢屢上演「失言」戲碼,靠媽媽、太座、下屬三個女人,或柔軟或強硬,或檯面下化解、或檯面上對抗,屢屢助他化險為夷。但也讓家人和下屬開始成為政敵攻擊的標靶。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