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李瑞騰/當文學遇上運動

聯副電子報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不只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讀小說•愛閱報】提供最新女性網路文學,內容涵蓋愛情、穿越……熱門排行不錯過,一同情話綿綿來說愛∼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4/28 第5981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李瑞騰/當文學遇上運動
李瑞騰/全大運:更高、更遠、更美的追求
尤麗雯/一無所懼,向前奔跑
【慢慢讀,詩】春天在運動
【聯副不打烊畫廊】 陳正雄作品〈藝術的高速道〉系列二
星期五的月光曲 春天的時差
【聯副文訊】郭強生演講 「我將前往的遠方」

  今日文選

李瑞騰/當文學遇上運動
李瑞騰/聯合報

文學以文字作為表現媒介,寫作主體以我心和彼物對應,經體物而寫物,經感物而詠志,既呈現了物,也彰顯了為文之用心。這裡的物,是指視聽等感官可感的客觀存在,不只是一般實存的物體。

運動即身體之活動,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前者泛指一切之遊玩、遊戲或身體能力之比賽,包括競技運動、野外活動與健康活動等。後者一般指具遊戲性、競爭性、規則性的身體活動,特別講究運動員的優良風度,也包含自我完成、非競賽性的身體活動,如慢跑、登山等。

運動文學以運動為書寫對象,包含運動員、運動競賽、表現等,由於是以文字書寫,對應客觀存在,文字會組成不同文學形式,各種運動項目也會有其形式與內涵,因此運動文學也會有不同的類別,譬如說運動散文、運動小說、運動詩等。

台灣的運動文學發展情況如何?我在撰寫本文之前上網蒐尋有關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一份「中文運動文學書單」,大部分都是翻譯書,不免感嘆;但看到在台北市北投區的市圖清江分館曾辦過「運動文學主題書展」,高雄文學館曾辦過「棒球文學展」,表示社會還是有不少人關心運動文學的。看到台中技術學院體育室從2012年起每年出版一本《運動文學》,裡面的作品是向學生徵稿的,主要是新詩和散文;看到南一中曾開設「運動文學」課程,頗受學生歡迎;也看到一些相關論述,其中包括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我因之而確認,運動文學這一文類,在運動普受關注的台灣社會,發展的條件比我想像的還要好,值得加強推動的力道。

以下我擬就散文、小說和詩歌三類簡單作一些介紹。

先說運動散文。由於散文實用且靈活,書寫運動應該是很自然的事,我記得多年以前,長期在《聯合報□副刊》寫「玻璃墊上」專欄的著名作家何凡,就常寫國際棒球評論,出之以報章文體,寫的其實就是散文。

根據焦桐所述,他參與蕭蕭編《八十二年散文選》時建議加上一類「運動散文」(見《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運動文學》,台北:時報,1998),被視為「運動散文」此一書寫類型在台灣之源起,所選四篇分別是亮軒寫馬拉松、劉大任寫網球、劉克襄寫棒球、廖鴻基寫鏢丁挽(白皮旗魚)(海上捕魚,雖充滿動感,但顯非一般的運動)。

這幾篇作品都發表在《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就像七、八○年代力推報導文學一樣,人間副刊在1990年代之初力推運動文學,焦桐身在其間,會建議年度散文選標舉運動散文,甚至親撰〈運動文學〉一文參加研討會,是可以理解的。

這顯然是時潮,在九○年代,麥田一口氣出版了五十多本運動書,其中包括劉大任、唐諾等人重要的運動文學專書。

跨世紀以來,詹偉雄結集自人間「三少四壯」專欄文章的《球手之美學——運動的52個文學視角》(台北:遠流,2006)、方祖涵《關於運動,我想的其實是……》(台北:遠流,2015)、徐望雲《絕殺NBA——徐望雲運動文學集》(台北:獨立作家,2015)等書,宣告運動散文專業寫作時代的來臨。

再說運動小說。

我最早讀到與運動有關的小說,應該是1960年代初禹其民所寫的《籃球□情人□夢》,但它其實是校園愛情小說,1980年代中影曾改編拍成電影;接著就是小野的棒球小說〈封殺〉了,這篇榮獲1977年第二屆聯合報小說獎的得獎作品,堪稱小野的代表作,寫一位少棒強打者朱進財在一次關鍵比賽中揮棒的過程,他不自覺被捲入一場大人的賭局中,其中還包含他那嗜賭的父親,衝突性很強,深具醒世意味。

台灣的棒球小說已有它的演變史,小野算是開風氣之先。徐錦成所編《打擊線上──台灣棒球小說風雲》(九歌,2013。由2005年《台灣棒球小說大展》增訂)收十四位台灣小說家:小野、李潼、廖咸浩、郭箏、金光裕、林宜澐、劉克襄、張啟疆、侯文詠、楊照、吳明益、王聰威、朱宥勳、朱宥任的作品,可以說是集大成的棒球小說專集。

徐錦成另著有《運動文學論集》(高雄:春暉,2012),裡面有四篇運動小說論,他所討論的作品,有不少少年小說,包括陳肇宜、李潼、侯文詠、黃秋芳、廖炳焜、王文美等,這當然有其關聯,卻也告訴我們,將更多元複雜的因素擺進來,如社團、球團、教練及諸多利益勢力等,運動小說可開發的空間很大。

至於詩歌,我想應該有不少。上個月出版的《吹鼓吹詩論壇》32期就是「文字有氧,筋肉魂靈──運動詩專輯」,收入莫渝、方群、紀小樣等三十餘位詩人的作品,涉及的運動有游泳、舉重、健身、高爾夫、空手道、棒球、馬拉松、瑜伽、登山、籃球、跳水等,〈編輯室報告〉中說,這些運動詩「字句展現優美肌理線條,每一首都搶著當本期的極限體能王」。

我在1980年寫〈詩人的時空感知——論余光中近十年來的詩藝表現〉時,就曾舉他的〈撐桿跳選手〉論其「空間景象的呈現」。當時我並沒意識到「運動詩」,後來陳幸蕙寫賞析余光中詩,就用了「運動詩、體育詩」,徐錦成在前揭書中有一篇〈論余光中的運動詩〉,討論了十首,「共涉及六種運動:撐竿跳、瑜伽、長跑、花式溜冰、跳水及高爾夫球」。

焦桐在〈運動文學〉中提到林華洲〈少棒〉、羅葉〈在棒球場〉、劉克襄〈棒球童年〉。如能全面清理,編一本「台灣運動詩選」,應該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前述《吹鼓吹詩論壇》所以製作「運動詩專輯」,顯然和台北市風光舉辦的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有關;而在2018的全大運來臨之前,我們再度想到文學,它可以記錄運動、反思體能,這是文學之用的契機,當然也是考驗;我們想到奔馳、躍動於賽場上的青春身體,我們有能力驅遣文字,寫下那速度、那力量、那美感嗎?


李瑞騰/全大運:更高、更遠、更美的追求
李瑞騰/聯合報
2018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簡稱「全大運」)將於明日假桃園中央大學隆重開幕,三十年前中央大學曾經承辦過,今年再辦,運動設施全面翻新,除傳統諸競賽項目,今年首度加入滑輪溜冰和電子競技,頗獲關注。全大運由教育部主辦,各校輪辦,從1970年開辦至今,除2003因SARS停辦一次,今年已辦到第48屆,在台北成功舉辦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簡稱「世大運」)之後,我們想到文學和運動的關係,如何讓那充滿力量、速度與美感的運動,進入文字的聯綴組織中?合當也是文學不盡的追求吧!

尤麗雯/一無所懼,向前奔跑
尤麗雯/聯合報
為了求學而來,意外長居於中壢,迄今已是第十年。

剛到此地,我困於車禍所致的跛行,只能捨棄代步工具。日久,也就習慣了。校內車輛不多,且人行之處遍植花木,只要提早出門,在花香襲人的小徑,品味慢步而行的寧靜時光,是生活在城市中千金難得的雅趣。

近日,枝頭的杜鵑剛沉寂,小徑邊卻不曾空閒,立起了一枝枝的宣傳旗。迎風招展的旗幟上,雙眼圓亮,表情生動可愛,手舞足蹈的松果人、松鼠寶寶,留住了無數過路行人驚豔的目光,掀起了運動賽事的討論,也勾動無數中大校友的回憶。

從師長和校友口中,我彷彿聽見了歷史的跫音。1988年,中大在台復校二十六年後,首次承辦的全大運──那時眾人在青天白日下,燃燒著賽場的青春,似乎才是昨日。三十年已一溜而過,悄悄地。

中大在台復校,各個學院建立的艱辛過程,對著如今建築物宏偉,校地廣闊,院所林立的校園,實難以想像,卻在口耳相傳中,不止。包括那場在許多中大人記憶裡鮮明的風雲盛會。

民國七十七年五月,在社會轉型的動盪不安裡,中大舉辦了別具意義的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為了能讓賽事順利進行,余傳韜校長積極籌措經費,翻修舊有的游泳池、體育館,應賽事需求,更增置新設施,務求盡善盡美。為了全大運而鋪設的藍色塑膠跑道,二十年後,我於此就讀時,仍然每日盡責的陪伴著無數奔跑前進的學子。

經過兩年多的艱辛籌備,全大運終於奏響了序曲。

年輕的學子們穿著選手服,仰看頭上的青天白日,在莊嚴肅穆的軍樂聲裡,承接的不僅是比賽的勝負責任,更是社會寄予的厚望。賽場上熱汗淋漓,不到終點絕不放棄的年輕選手,用他們的活力,鼓動克服困境的力量。

新聞媒體的讚揚,各界由衷的肯定,是許多中大校友回憶當年時,倍覺榮耀的一刻。

三十年一溜而過,悠悠地。

賽事雖已落幕,但是,運動場上點燃的熱血,卻沒有冷卻,不止地傳遞著。

雙連坡上,李新民校長任內遍植的蒼松,依舊婆娑不歇。彷彿一切都不曾改變,卻已是物換星移。

不同的社會轉型挑戰,同樣渴求突破困境。

曾經在中央大學點燃的聖火,經過一萬多個日子的輾轉,又回到了此地。傳承不斷的火焰依舊明亮熱燙,但是在眾人引頸期盼中,點燃的已是不同時代的新氣象。

為了回應社會期待,為了展現台灣活躍的多族群文化,中大翻修、提升體育館的設施,以最高規格的田徑、網球場迎接賽事,更從鄒族戰祭Mayasvi中取得母火作為聖火,取「生生不息」之意,在鄒族頭目和長老深深地祝福下,在萬眾矚目裡,展開一場全新的運動饗宴。

帶著藉賽事的熱情推動桃園發展的期盼,帶著透過體育亮眼的表現為台灣再次於國際舞台發光的厚望,中央大學聯手在地的六間大學、兩間高中與兩間國小,以區域聯盟的概念,協力合作,再次寫下台灣運動盛會中輝煌的一頁。

在運動比賽的項目規畫上,中大立足桃園,放眼世界,突破舊格局,加入兩個新亮點──電競與滑輪溜冰。電競是結合鍛鍊手眼協調、團隊合作精神以取勝的全新體育競技,近年風行全球,未來產值無限,中大以為國家培訓優秀人才為使命,期盼能藉比賽推廣電競教育,帶動新產業的投資與成長;也看好在世大運廣受喜愛的滑輪溜冰,將它加入全大運,盼能熱情不熄。

在〈抬起頭〉節奏輕快、曲調悠揚的樂聲中,在衣著輕便、動作活潑歡樂的大會舞中,年輕的學子們揮灑著熱情,一無所懼的全力向前奔跑、衝刺,在不同的賽事裡,競逐亮眼的成績。

隔了三十年重回舊地的全大運,看得見的,不只是歷時已久的運動比賽新貌,而是兩個世代的學子,燃燒青春熱情,以追逐個人成就與團隊佳績的勇敢與衝勁,激起社會前進的熱力。


【慢慢讀,詩】春天在運動
渡也/聯合報
火飛快奔跑

永遠的光

從鄒族戰祭跑到桃園

火,看見中央

所有運動員的心,開始燃燒

所有春天的花在燃燒

春天在運動

中央大學在運動

活力鼠寶帶領選手參加

各項人生的競賽

台灣在運動

夢在運動

太陽抬起頭

大地抬起頭

松林抬起頭,松果人抬起頭,預備

全國大專飛快奔跑

飛向最遠的,最高的

最美的


【聯副不打烊畫廊】 陳正雄作品〈藝術的高速道〉系列二
聯副/聯合報
〈聯副不打烊畫廊〉 陳正雄作品〈藝術的高速道〉系列二,2011年,壓克力彩,畫布,97x145cm

「陳正雄回顧展」於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台北市仁愛路4段505號2樓)展至5月7日。


星期五的月光曲 春天的時差
聯副/聯合報
朗誦作家:

  陳國偉、陳思宏

主持人:焦元溥

時間:今晚P.M.7:30-9:00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聯合報副刊、孫運璿紀念館╱共同主辦

地點: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6巷10號,捷運小南門站3號出口)


【聯副文訊】郭強生演講 「我將前往的遠方」
聯副/聯合報
由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聯合文學基金會共同主辦「2018台灣文學巡禮」,於4月28日(星期六)下午14:00-16:00邀請作家郭強生,以「我將前往的遠方」為題,於台中文學館(台中市西區樂群街38號)研習講堂開講,講座免費,報名請上http://goo.gl/bWysmx,活動洽詢02-2766-6759轉5104許小姐。

(桂樨)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