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

數位轉型要有型,你該怎麼做?

*本郵件為系統自動發送,請勿直接回覆。若無法正確顯示請點選 這裡查看

« 商周會員專屬電子報 »

商周CEO學院特別企劃 高效學習新趨勢

數位轉型不只是「數位」
更重要的是「轉型」

數位轉型,是當代的「顯學」,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
商周與Facebook在8月共同主辦了「科技進化與未來溝通的想像」線上論壇,邀請企業領袖共同為大家解讀後疫情時代。就提到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大流行,讓每個人重新省思科技與社會、科技與人類溝通之間的意義,更加速了企業數位轉型的進程。
「數位轉型」近年來成為各企業爭先投入的重要任務。與會人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合夥人馮博堅表示,過去的數位轉型焦點是用機器取代人力,現在則是專注於自身核心業務轉型、解決數位化痛點。
當所有企業都說自己正在轉型,深問下去會發現,其實,很多人連自己的「型」都沒找到,怎麼轉?所謂的「型」,就是核心競爭力。或是迷信導入數位工具就是數位轉型,可能會大量採購不同類型的數位工具,而忽略它們能否發揮作用,反而沒有實質的幫助。
商周集團執行長郭奕伶直言:「太多人對數位衝擊焦慮,急著數位轉型,但問題的本質在於,對客戶來說,你真的提供了一個很獨特、別人無法取代的價值嗎?很多時候,轉型,可能只是假議題。所有的轉型案例都顯示:數位,從來只是工具,絕對不是目的。」
即使數位轉型非做不可,但你用對了方法嗎?
麻省理工(MIT)史隆管理學院給出了答案:「數位領導力」。
數位領導力由「數位力」與「領導力」兩大面向構成。「數位力」衡量的是企業運用數位工具提升營運效率、創新商業模式等「數位成熟度」;而「領導力」考驗的是:企業領導團隊是否有能力發展策略、有效率治理公司,從找到自己的型進而完成「轉型」。
數位力強但領導力弱的企業,營收績效佳,獲利卻出現負成長,這代表它們懂得採用數位方式賺新錢,企業得以擴張,但因管理不夠細緻,獲利能力不夠強;相反的,數位力弱但領導力強的企業,獲利能力雖好,卻無法創造新營收,這代表此類型企業創新力不足,吃老本,賺舊錢,尚未找到下一個獲利曲線。兩者結合,才能讓企業資源投放在對的事情上。
MIT長期追蹤四百家企業、六年以上的績效數字發現,只有數位力與領導力兩者兼具的企業,才能同時在營收、獲利與市值有突出績效。
最有名的例子是美國實體零售通路百思買(Best Buy)。它在2011年虧損17億美元,股價也從2007年的51美元腰斬至22美元。當時幾乎所有人認為,電商龍頭亞馬遜會終結這家公司。但7年後,百思買卻讓股價回升到58美元。
華爾街認為執行長喬利(Huber Joly)做對了3件事,成功將這家瀕危的實體品牌救回來:1.與亞馬遜合作提供到店取貨服務,又與它打價格戰,搶回流失客戶;2.重整資產取得現金,全面改善顧客線上體驗;3.發展新形態服務,不只賣商品,更提供智慧家庭顧問服務。
這個例子說明,儘管數位洪流步步進逼,傳統企業只要端出有效方法,仍然可以絕地逢生。而這個方法正是「數位領導力」。
客服專線:02-2510-8888 |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8:30~18:30 (例假日除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