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iPhone 12下月現身 定價新高


【米奇巴克童書魔法盒】讓父母瞭解孩子思考與美感的「天賦」,陪孩子一起快樂閱讀、創意思考! 【慈濟月刊電子報】提供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彙編選粹,慈悲與智慧的雋永語錄,是您日常生活中的心靈資糧!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9/29 第470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資訊科技頭條 iPhone 12下月現身□定價新高
蘋果頭戴耳機有影 將帶旺台廠
國際科技產業 三代工廠 增加印度投資
台灣三大蘋果代工廠搶進印度 傳未來五年投資262億
通訊產業 遠傳助攻 北市5G自駕巴士開放試乘
遠傳強打5G創新應用 推動遠距醫療
半導體業 聯電、世界 8吋代工喊漲
資訊產業 鴻海、國巨結盟 法人看好強強聯手
劉揚偉、陳泰銘 打球結緣
鴻海 增持京鼎股票
鴻海、國巨結盟 戰力3x3

今日財經頭條
iPhone 12下月現身□定價新高
記者尹慧中、何佩儒、陳昱翔/台北/聯合報
果粉引頸企盼的iPhone 12即將問世,綜合外媒及消息人士對iPhone 12價格的預測,頂級規格在台售價應超過五萬元。(美聯社)

蘋果iPhone 12問世倒數,傳將於十月現身,外傳部分入門機種將於十月中旬開賣,入門價格為六四九美元(新台幣約一點八八萬元)起跳,至於頂級規格版本的iPhone 12 Pro Max系列預定十一月開賣,定價傳微幅提高近一百美元,售價再創新高。

外電報導,美國銀行分析師Wamsi Mohan認為,頂級版本的iPhone 12 Pro Max定價可能提高一百美元,反應iPhone毫米波5G零件的成本,不過實際定價仍看蘋果屆時發布會訊息而定。頂級規格版本的iPhone 11 Pro Max 五一二GB在台售價即達五點二四萬元,未來iPhone 12 Pro Max的售價可能更上一層樓,果粉荷包要失血。

對供應鏈來說,如果供應的是較低價產品,毛利率將被壓縮;反之,接到高規機種訂單,將有更好毛利率空間。法人看好,隨著蘋果新品推出與擴大產品線價格帶,包含鴻海、台積電、大立光、臻鼎與台郡等供應鏈營運都將增添動能。

業界觀察,往年iPhone X較晚推出,帶動供應鏈成長至十二月,今年蘋果部分機種延後推出,有望讓供應鏈複製當年跟隨iPhone X成長方式,若端銷售反應熱烈,有機會帶動明年初表現。

蘋果追蹤網站Appleinsider等發布最新訊息顯示,蘋果預定十月初舉辦第二場秋季發布會,屆時將推出新款手機,目前傳聞是一入門款的iPhone 12機種將於十月十九日上市,至於十一月則將推出Pro系列機型。價格上,市場傳聞,iPhone 12入門款價格差異不大,但產品線頂級版本傳出價格調整。

蘋果iPhone 11 Pro Max 五一二GB在台售價即達五點二四萬元,但最低價的iPhone 11卻比前一代的iPhone XR降價二千元。可看出蘋果拉大價格帶級距,透過更親民售價,吸引非蘋使用者加入。對於忠實的果粉,則持續以更高的規格拉高產品平均單價。

 
蘋果頭戴耳機有影 將帶旺台廠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蘋果傳將在10月中旬舉辦新產品發表會,市場聚焦新iPhone之餘,傳出發表會也將推出蘋果首款頭戴式耳機「AirPods Studio」,鎖定高階耳機市場,美律(2439)、康控-KY等台灣蘋果聲學供應鏈,也將首度與陸系代工廠立訊於越南生產基地出貨給蘋果。

蘋果近期積極衝刺穿戴式產品,市場看好,AirPods Studio問世後,將是蘋果力推的主力商品,銷售可期,挹注美律等供應鏈第4季業績可期。

針對蘋果首款頭戴式耳機,國內供應鏈均不予置評。據了解,2017年時市場就傳出蘋果正秘密打造頭戴式高階耳機,但始終「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不過近期iOS 14 beta的測試代碼當中,赫然出現AirPods Studio,顯示蘋果確實有開發頭戴式耳機。

傳聞AirPods Studio頭戴式耳機至少有兩款版本,其中一款採用高級皮革製作,設計以輕巧容易攜帶,符合使用者健身需求為主。另一種版本主打商務需求,具復古外觀,耳罩是橢圓形、可旋轉,頭戴部分由細緻的金屬臂連接。

外電消息指出,蘋果最快可能在下月新品發表會中,與新款iPhone一起發表耳罩式耳機AirPods Studio,定價約在349美元,與耳機品牌大廠BOSE、SONY的高階產品相近。

美律、康控原本就是蘋果電聲元件供應鏈,預料也是新產品的主要供應商,組裝訂單由陸系代工廠立訊拿下。業界人士分析,蘋果此一頭戴式耳機的生產基地為中國大陸和越南,這是台廠首度與陸廠在越南共同出貨,以降低美中貿易戰所產生的供應鏈風險。

美律受惠真藍牙無線耳機(TWS)及手機客戶需求挹注,8月營收衝上26.6億元,月增6.7%,是今年來高點;雖然較去年同期衰退25.7%,但營收改善,今年前八月合併營收167.84億元,年減30.7%。

康控今年8月營收4.03億元,月增2.4%、年減18.6%;前八月營收26.47億元,年減4%。

 
國際科技產業
三代工廠 增加印度投資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路透報導,鴻海、和碩、緯創等三家台灣蘋果代工廠,已承諾未來五年共在印度投資將近9億美元(約新台幣262億元)。

印度規模66.5億美元的「生產激勵計畫」(PLI) ,允許計劃未來五年提高印度製造智慧手機銷量的業者提出申請。

知情人士透露,鴻海集團已申請投資約400億盧比(約新台幣158億元) ,緯創承諾投資近130億盧比(約新台幣51.3億元),和碩承諾投資近120億盧比(約新台幣47.3億元)。

消息人士表示,緯創目前每月在印度組裝約20萬支第二代iPhone SE手機,計劃在今年底前提高產量一倍,至每月多達40萬支;和碩還沒開始印度營運,但已和好幾省洽談,可能選在南部的坦米爾那都省(Tamil Nadu)設廠製造蘋果硬體。

另一名知情人士也說,鴻海集團在印度的產能已足以滿足小米的需求,如今可能運用PLI計畫,提高iPhone產量。

 
台灣三大蘋果代工廠搶進印度 傳未來五年投資262億
編譯陳韋廷/即時報導/聯合報
路透28日援引兩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台灣3家為蘋果公司代工廠商鴻海、緯創跟和碩將利用印度一項與生產相關的激勵計畫,未來5年將在該國投資近9億美元(約新台幣262億元)。

知情人士透露,鴻海已申請投資約400億盧比(約新台幣158億元) ,緯創與和碩則分別承諾投資130億盧比(約新台幣51.3億元)和120億盧比(約新台幣47.3億元)。

為了提振電子製造業,印度在6月啟動一項旨在幫助該國成為出口製造業中心、規模達66.5億美元的「生產相關激勵」(PLI)計畫。印度政府當時表示,將為全球5家智慧手機製造商提供激勵措施,建立或擴大國內電子產品生產。

 
國際財經要聞
遠傳助攻 北市5G自駕巴士開放試乘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遠傳電信(4904)、台北市政府、台灣智慧駕駛昨(28)日宣布,台北市信義路5G自駕巴士開放線上預約試乘,由遠傳提供全線覆蓋5G訊號,導入V2X應用及車內影像分析,待技術、法規、商業模式突破後,預估兩年後商轉上路。

5G的超高速、低延遲技術特性,可因應自駕車快速反應的需求,近年台北市信義路、新北市淡海新市鎮、彰化彰濱觀光工廠、台南沙崙、桃園青埔特區等地陸續推出自駕巴士實驗場域,並規劃下半年開放民眾試乘。

為補足夜間公共運輸缺口,解決公共運輸駕駛人力不足問題,經濟部工業局與台北市政府合作打造信義路5G自駕巴士,路線貫串中正、大安、信義區,來回雙向約13.7公里,是全國最長的自駕巴士,5月以來已完成150班次、270公里的測試運行。

信義路5G自駕巴士合作夥伴包含台灣智駕公司、創奕能源、奕兆綠能、興創知能、資拓宏宇及大都會客運,遠傳負責5G專網串聯自駕與網路,讓車內及路口影像傳輸更清晰快速,待5G終端及周邊設備更完整後,將擴大車聯網相關情境與應用。

台北市府資訊局長呂新科認為,市府積極推動科技示範點,協助廠商把產業鏈串起來,現在自駕巴士還有技術、法規跟商業模式等挑戰待解決,測試過程中將相關數據及問題回饋給中央,做為未來法規制定參考,現在中央已開始研究交通法規,企盼從試驗場域盡快進入營運,預估還要兩年時間進入商轉。

北市府也密切關注5G專網,已經規劃打造行政、醫療5G專網,並鎖定智慧交通,將打造5G專網,已與合作夥伴中華電、遠傳、台灣大研擬未來規畫。

遠傳企業暨國際事業群執行副總曾詩淵表示,遠傳攜手上下游廠商,以車聯網為主軸成立遠傳5G先鋒隊,全力發展車聯網產業,隨著5G商轉,北市首輛5G自駕巴士開放民眾免費試乘體驗,落實5G垂直場域應用。

曾詩淵指出,自駕巴士依賴精準的辨識技術,確保行車舒適與交通安全,藉由5G網路低時延、大規模聯網的特性,V2X智慧路口能更快速精準提供車輛路口狀況,成本也更低。

遠傳於信義自駕路線設置25個5G基站,預計透過C-V2X應用,可即時預警行人或車輛入侵車道、闖紅燈等危險行為,將訊號傳送至自駕巴士,讓車輛做出確保安全的行駛反應。

 
遠傳強打5G創新應用 推動遠距醫療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遠傳(4904)強打5G加上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遠傳總經理井琪表示,近年積極發展遠距診療等5G應用。遠傳也看好未來三年企業客戶貢獻營收可望達到三成。

井琪昨(28)日應邀參加2020台日科技高峰論壇,以「5G 前進醫療大未來∼遠距診療實務應用分享」為題發表演說。她認為,台日產官學界專業人士分享人工智慧(AI)、IoT、機器人、5G智慧新興科技,凝聚共識,並引領台日共創「數據驅動創新」的前瞻思維及探尋可能的合作方案。

井琪表示,台灣將於2026年後進入超高齡社會,遠距診療勢在必行,5G可提供遠距診療所需的高解析度醫療影像及零時差通訊服務。

井琪指出,要用「網路取代馬路」,讓「診療」不再有「距離」。以台東縣為例,40%的民眾面對最大就醫成本就是距離,遠傳結合5G推出遠距診療服務後,上線至今已服務台東縣患者超過上千人次,幫助當地民眾縮短4小時就醫往返時間;台東縣11個鄉鎮,預計共有2.6萬家庭、7萬人將會受惠。

遠傳企業暨國際事業群執行副總曾詩淵表示,5G上路後,遠傳結合5G網路跟物聯網、大數據、AI搶進智慧解決方案,推廣到各行各業,而企業用專網包含半導體、高科技製造業也積極展開,目前觀察台灣5G白牌設備供應商很有活力,很有機會搶進5G專網商機。

 
半導體業
聯電、世界 8吋代工喊漲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出手制裁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SMIC),外界預期將使得全球晶圓代工產能更吃緊,IC設計業者透露,近期8吋晶圓代工已率先掀起漲價潮,包括聯電的0.18微米製程,以及世界先進的0.15微米細線寬製程都已調升報價,漲幅依客戶而定,平均約在個位數百分比。

聯電、世界先進昨(28)日對代工價格相關議題都不予回應。聯電目前產能利用率平均達95%以上,強調會在追求獲利與客戶長期合作關係之間尋求平衡點。

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先前被問及漲價議題時,並沒有鬆口,只提到「聽說」業界8吋漲價話題,價格調整要考量與客戶的長期合作關係及產能資源,當客戶下單,配合為其擴張產能是義務。

IC設計業者私下透露,聯電對近期新投片的價格已先行調漲,並通知客戶要調升今年第4季與明年代工價格。據悉,聯電的0.18微米製程、世界的0.15微米細線寬製程產能很滿,也啟動漲價。世界從0.11微米至0.18微米製程都提供細線寬產品,用在驅動IC與部分電源管理IC生產。

IC設計業者說,目前8吋晶圓代工廠產能最吃緊,從0.13至0.18微米製程產能都很滿,12吋廠則是28奈米以下製程最夯。

談到晶圓代工產能吃緊,IC設計業者分析,主因半導體的應用範圍愈來愈廣,但晶圓代工產能擴充速度跟不上,尤其有些晶片的面積大,一片晶圓甚至做不到1,000顆晶片,需要更多晶圓量生產。

IC設計業者不諱言,現在晶圓代工交期拉長,為了滿足客戶需求,不太會優先考量庫存風險,而會採取提早下單。

 
資訊產業
鴻海、國巨結盟 法人看好強強聯手
記者張□文╱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集團與國巨集團昨(28)日宣布策略聯盟,法人指出,兩大集團強強聯手,集思廣益,提高成功的機會,正向期待後續效益。

法人指出,兩大集團未來將在新興產業及新技術領域上進行合作。這些產業與領域包括電動車、數位醫療、人工智慧(AI)、機器人、工業規格、5G科技與半導體等,都是長期的大趨勢,但需要投入不少資源,兩大集團能攜手合作,是對的方向。

 
劉揚偉、陳泰銘 打球結緣
記者尹慧中、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與國巨兩大集團大動作宣布結盟,業界預期,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和國巨董座陳泰銘兩人將激盪出更多火花。

據了解,劉揚偉和陳泰銘早年因打球在球場認識,陳泰銘和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相當熟稔,加上郭台銘和陳泰銘都是美食家,也曾被民眾捕捉到和劉揚偉現身平民牛肉麵攤,大家都有共同語言,自然產生友誼。

鴻海為全球電子代工龍頭,國巨未來將可有龐大且穩定的出海口;國巨集團生產的被動元件體積雖小,卻是每樣電子產品必備的零組件,加上國巨集團廣泛在車用、先進封裝等領域布局,鴻海深化與國巨合作,形成互補效應,更能借力使力,衝出好成績。

鴻海與國巨都不約而同看上車用市場,業界認為這是讓劉揚偉和陳泰銘深化合作的關鍵因子。鴻海布局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領域,包括電池模組和引擎等產品,純電動車相關產品規劃 二年後推出,高品質的被動元件與相關封測資源不能少,國巨集團自然成為好搭檔。

國巨集團發動併購普思等同業,看上的也是車用等新領域市場。對國巨而言,過往主打消費性電子的「微利生意」很辛苦,高規的車用、工控、甚至航太等領域,才是未來提升集團獲利的主要引擎,這個理念與鴻海不約而同,進而促成兩大集團合作。

業界人士分析,過去鴻海集團和國巨集團就是夥伴,此次攜手讓雙方在未來全球性的競爭,不是單打獨鬥,且鴻海和國巨積極布局車用領域,在強化合作關係下,也能將車用高階零組件的價值發揮至極大化。

業界人士說,兩大集團策略結盟,主要是供應鏈的數位轉型升級,因為未來全球的競爭將不是單打獨鬥,而是產業聯盟的競爭,供應鏈的數位轉型需要每個環節同時努力,供應鏈也從過去傳統線性發展成網絡狀,這讓鴻海和國巨愈走愈近。

 
鴻海 增持京鼎股票
記者尹慧中、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昨(28)日公告,子公司鴻揚創投斥資3.23億元,取得集團旗下半導體設備廠京鼎股票1,755張。業界解讀,鴻海強攻半導體領域,設備是建立強大生產基礎的關鍵,此時加碼京鼎,宣示鴻海集團深耕半導體的決心。

半導體是鴻海集團轉型升級發展「3+3」(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的重點之一。

京鼎在半導體設備業火候十足,鴻海集團此時加碼投資,凸顯對京鼎後市相當看好,將扮演集團未來發展半導體事業的要角。

根據鴻海公告,此次透過鴻揚創投斥資3.23億元,於8月24日至9月28日取得京鼎股票1,755張,平均每股價格為183.81元,主要目的為長期投資。交易完成後,累計持有京鼎6,953張272股,持股比率約8.4%。

京鼎主要營業項目為半導體設備次系統及系統整合、奈米設備、LED 照明與顯示產品、 光通訊晶圓材料,以及醫療器材研發設計製造銷售等業務 。同時,也跨入跨入物理氣相沉積(PVD)薄膜設備代工,預計2021年進入量產,屆時也可望同步跨入記憶體及邏輯晶圓製程生產線。

京鼎今年第2季歸屬母公司淨利3.87億元,創單季新高,每股純益4.68元;上半年歸屬母公司淨利6.24億元,每股純益7.54元。

 
鴻海、國巨結盟 戰力3x3
記者尹慧中、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鴻海集團與國巨集團昨(28)日共同宣布攜手策略聯盟,結合兩大集團資源,本季起展開合作,預期會先在數位健康、電動車兩大領域產生效益。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國巨在許多領域都是產業領頭羊,和鴻海強強聯手,將能展現台灣製造業的智慧與優勢,鴻海與國巨的合作,將針對更多新客戶及新興產品開發共同投入資源,一起針對全球客戶的需求,不論是在供應鏈相關的支應或者是功能設計上的發展,能提出更具有附加價值的解決方案。

雙方策略合作,目標將進一步強化鴻海發展「3+3」(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未來產業與技術方向的集團發展主軸。

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表示,雙方合作之後,「不只是3+3,而是3×3」, 因為國巨在電動車關鍵零組件、智慧醫療、工業規格、5G科技與特殊半導體封裝測試都已深耕多年,並且展現眾多的具體實績。與鴻海集團合作,可以做到技術互惠與資源共享,雙方的價值必將有倍數的成長。

鴻海是全球電子代工龍頭,國巨則是台灣最大被動元件廠,雙方過往就有供應鏈合作關係。兩大集團強調,此次強強聯手,擺脫傳統的供應鏈運作模式,不論是關鍵零組件的開發,以及研發資源的共享,或是與全球終端客戶的合作,國巨集團的多元化高階產品,可完整搭配於鴻海集團的新事業發展版圖。

特別是鴻海發展「3+3」領域關鍵零組件的研發能力及技術創新,提升產業技術附加價值與國際競爭力,提供客戶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雙方合作將自今年第3季起正式展開,未來標發揮倍數效應,並將先在數位健康、電動車布局產生效益。

依據雙方合作願景,國巨集團在合併美國基美(KEMET)、普思(Pulse)之後,除了聚焦高階規格的5G、車用、工控、航太、醫療等終端應用之外,同時提供集團內如同欣電在特殊半導體封裝測試的先進製程、奇力新的車用電感、磁性材料,以及凱美的鋁質電解電容等一站式購足平台服務,未來也將成為鴻海在「3+3」領域發展的最佳策略夥伴。

展望未來,雙方強調,合作將會在數位健康醫療領域有具體進展,電動車產業篷勃發展也將讓雙方有極佳的合作切入機會。

國巨集團將扮演與鴻海展開全球布局相匹配的供應鏈角色,雙方全球生產運籌能力、高階關鍵零組件的技術能力相結合也目標發揮雙贏效果,為彼此創造更高的產業價值。

 
下一站 西伯利亞鐵路之旅
沿著西伯利亞鐵路的各條路線上,有些景色是絕對不可錯過的。旅遊達人表示,從聖彼得堡開始你的行程,並欣賞涅瓦河的景致是個很棒的點子。有許多美麗橋樑橫跨在這條水路之上,在鎮上遊歷彷彿就如同漫步在一間露天博物館。

可預防失智症的營養與飲食
糖尿病、高血壓或動脈硬化會增加罹患腦血管障礙型失智症的風險,糖尿病還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風險。所以對於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就要特別注意。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