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短訊、一段影片、一個數位圖像,可以賣到上百甚至上千萬美元,競逐者還樂此不疲、爭相走告。這樣的情景,如果放到幾年前,有人如此吹噓著,那麼這個人不是瘋子,就是大騙子。但若將時間軸拉回到現在,故事重新演述一遍,隨口問個路人,十有八九會脫口而出,那不就是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嗎?
確實,隨著加密貨幣應用愈加廣泛與普及,市場關注焦點不再僅侷限於元老級的比特幣或以太幣,而是逐漸擴散至更具吸睛能力或更有想像空間的新興加密貨幣。同時,對於這類新型態的加密貨幣或數位資產,在更多虛實整合應用的推陳出新下,市場接受度也愈來愈高。NFT狂熱,無疑就是在此一趨勢下的產物,也是當下最夯的投資顯學。
這也不免令人好奇,究竟NFT有什麼魔力,可以牽動這股浪潮?如果一般人想要進入這個市場,又該如何交易買賣?未來市場趨勢走向又是如何?存在何種風險?值得探究一番。
NFT的魔力在於「非同質化」
在深入剖析上述問題之前, 還是得先釐清一下NFT的本質,才不會見樹不見林。NFT,顧名思義,是一種非同質化代幣。只是,雖有著代幣稱號, 但實際上,NFT幾乎不具備類似比特幣(Bitcoin)或以太幣(Ether) 的支付功能,反倒更趨近於價值儲藏的工具。也就是說,NFT比較像是一種可以交易買賣的數位資產,而非作為支付媒介的貨幣。箇中原因,不難理解。從字面上可以清楚看出,「非同質化」意味著NFT是一種無可替代、獨一無二的存在,沒有一個分身能夠完全取代本尊的地位。
在這樣的前提下,若要把NFT當作支付貨幣來使用,市場將很難界定彼此之間的兌換比值,而由此衍生的巨大交易成本,通常也會阻卻交易的進行。就好像原始經濟的以物易物模式一樣,除非交易物品正好互為交易雙方所需,否則買賣根本不會成交。也因如此,NFT本質上就不適合做為計價單位,也難以成為交易媒介。而這些功能,正好就是貨幣的充分且必要條件。
不過, 事物往往有著一體的兩面。即便不能作為支付貨幣使用, 但這一點都沒有減損NFT的價值。或者說,NFT打從一開始被創造出來時, 就不曾融入「貨幣」這樣的概念在裡面; 相反地,更多的觀念是「賦權」。如果回頭檢視NFT源頭謎戀貓(CryptoKitties)之設計,的確不難發現,NFT創建初衷是想要賦予每個數位資產(可能是遊戲中的人物或寶物,也可能是虛擬世界的藝術品或收藏品),一個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身分識別。
這個類似數位身分證的特性,不只可輕易驗證或區別數位創作的身分與所有權歸屬,也可大幅解決數位創作容易被仿冒、剽竊的問題。就如同《柯林斯英語詞典》所定義的,NFT是在區塊鏈上註冊的一種獨特數位證書,主要用於記錄藝術品或收藏品等數位資產的所有權。而想要做到這一點,「非同質化」的特性就變得至關重要。因為唯有「非同質化」,才能真正突顯數位作品或數位資產的高度稀缺性與收藏性。特別是在各式各樣新型態加密貨幣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之際,面對市場的高度競爭,這樣的特性,更是尤為珍貴。也難怪,NFT會在短期內迅速崛起,成為眾人眼中的耀眼新星。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2.4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