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耶路撒冷的參觀活動,一早來到了古城東南邊的Dung Gate,聖殿山、西牆與圓頂清真寺都在這裡,猶太區與穆斯林區也在西牆的附近,西元70年以色列的第二聖殿被羅馬人所毀,今日所看到的西牆為第二聖殿所遺留下來的底層部分牆基,以石灰石所砌成的這面牆,上層的牆面是經後人再整建後的建築。這裡被猶太人人視為露天的猶太教堂,成為一處猶太教之聖地。牆的中央用圍籬隔開,男女信徒分成兩邊進行禱告,虔誠的猶太男信徒穿著黑長袍,頭戴白色帽子,拿著摩西五經面對著西牆禱告,也有人事先寫下許願的紙條,祝禱後把紙條塞入牆縫內,孩子們的成年禮也會在這裡進行。
進入西牆的廣場前要經過安檢的關卡,這是我第三次的重遊以色列,2010年我曾在這裡塞許願紙條,今日舊地重遊,當然也要再行禮如儀一番囉,這次人比較少,所以不必座在椅子上排隊,我的目的只是想做個樣子拍照就可以,完成許願後必需面對牆倒退一百公尺才可以轉身,但我好像忘了這項不成文的規矩。
自由活動時間在西牆附近漫無目的的到處逛,我看到廣場旁邊有一道長廊,怎麼大家都往那兒走,好奇心驅使下我和室友結伴朝西牆的西南角落前進,走到入口處被擋下來,門口的守衛要求檢查我們護照,但我們沒有隨身攜帶護照,於是我的室友就施出她最拿手的賴皮功,再三的哀求下,守衛終於讓步讓我們進入關卡,於是歡天喜地的跟隨人潮走進這道長廊(Mughrabi Bridge ),這座長廊盡頭的出入口是Morocco gate (或稱為 Mughrabi Gate)。
令人驚喜的是當走出長廊後我們竟然已置身於圓頂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前面的大廣場上,這是我從2005年初訪耶路撒冷未曾實現的願望,2005、2010年兩次到了耶路撒冷,旅行社都以不能進入清真寺為由,不帶旅行團進入清真寺範圍內,只能遠望的圓頂清真寺,現在它就在我的面前,這樣的巧遇未免太戲劇化了吧!
圓頂清真寺座落於聖殿山(the Temple Mount)的第二聖殿遺址上,聖殿山據說是亞伯拉罕獻祭的摩利亞山(Mount Moriah),西元前950年所羅門王在這裡興建第一聖殿,西元前587年新巴比倫王入侵時聖殿被毀,西元前536年重建,大希律王再加以擴建,西元70年毀於羅馬人之手中。傳說穆罕默德曾在耶路撒冷聖殿山踏石升天,所以耶路撒冷也成為伊斯蘭教的聖城;7世紀耶路撒冷被穆斯林所佔領,西元691年阿拉伯的哈里發阿布杜拉馬利克(Caliph Abd al-Malik)在聖殿山登霄石所在地蓋了圓頂清真寺(The Dome of the Rock) 。圓頂清真寺的圓頂直徑有20公尺,高有30公尺,閃閃發光的圓頂是以鍍金的金箔裝飾,所以也稱為金頂清真寺,成為耶路撒冷最華麗的建築物。這座清真寺底座之層被設計成八角形,八個面有四座出入口的門廊,金頂被置於屋頂的中央。
入口處靠近廣場之南面,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佔據了這處角落,與廣場中央的金頂清真寺遙遙相對,金頂清真寺建成後阿克薩清真寺才開始建造,由原來的一座小聖殿逐年的擴建,現在的清真寺是11世紀重現後的模樣,它在穆斯林心目中的地位與金頂清真寺同樣的神聖,被視為除了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與麥地那外,位居第三重要的清真寺。3千年前這裡曾是所羅門王的第一聖殿所在的位置,一千多年前卻成了穆斯林的殿堂,歷史長河中物換星移人事全非怎不叫人嘆息。
廣場四周有四座階梯,每座階梯上都有一座拱柱設計的牌樓,走到東面的牌樓時,剛好有一群學生戶外教學,一眼望去全是包裹著白頭巾的少女,這麼特殊的畫面實屬罕見,機會難得趕緊進入畫面與她們合照。當我們靠近入口處往清真寺裡面張望時,立刻有守門人員制止我們在門口徘徊,我們也不敢造次就乖乖的離開了。繞著清真寺一圈再從Chain Gate這座老舊的門走出這座廣場,出了廣場進入了如迷宮似的巷道中,不辨東西南北的隨意走來,看到牆上的地圖,原來我們已置身於猶太區的東側的一條巷道中。
上午完成了聖墓教堂的參觀活動後,導遊又把我們帶到西牆通往圓頂清真寺的Mughrabi Bridge的入口處,排隊等待12點半的開放時間,當通過檢查哨的安檢時,那位士兵認出我們兩人9點曾來過,不再允許我們進入,經過導遊的溝通後,我又二度的通過這座橋進入了聖殿山的穆斯林區域,一上午兩度的進出聖殿山遺址,如此充滿戲劇性的過程,實屬始料未及的一次巧合。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