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台灣高度關注的「蕭習會」何以過去卅分鐘,縮減成今年的「五分鐘快閃」?除雙方早前的公開說詞外,中共中央黨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指出,就算習近平擠出卅分鐘見蕭萬長,「又能談些什麼呢?」「兩岸之間,該說的基本已說到,剩下的只看怎麼做」、「話已不必多說」。今年博鰲論壇是蕭萬長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第四次會面。兩人前三次均舉行長達卅分鐘左右閉門會議,但這次卻只有五分鐘的「合照式會面」。
雙方早前的公開說法是,這是由於習近平當天必須連續會見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每人都只能有五分鐘,國台辦兩周前已將此情況告知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事後也強調「實質重於形式」。
不過,人民日報海外版昨天在第三版中一篇署名「閔喆」的文章卻指出,這次蕭習會只有五分鐘,可以從另一角度解釋:兩岸關係走到今天,已經到了「無聲勝有聲」的時候。
文章稱,「博鰲論壇上習近平時間很緊是肯定的,但假設擠出卅分鐘安排會見蕭萬長,又能談些什麼呢?估計只能拉拉家常了。兩岸之間,該說的基本已說到,剩下的只看怎麼做。」
文章表示,這些年兩岸簽署任何經濟協定,大陸都會考慮到兩岸經濟規模的對比,優先照顧台灣利益,從不吝於讓利、送禮、大採購之類的動作,但台灣還是處處表現出對兩岸交流合作的疑慮。
「民進黨刻意操作煽動自不待言,國民黨許多時候也是把心防寫在臉上。台灣去年一場違法的學生運動,就可以把兩岸服貿協議卡死在『立法院』。馬當局輸掉『地方選舉』後,其兩岸政策更趨保守。」
對於大陸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而發起成立的亞投行,文章更直指台灣是「反應遲緩」。
文章稱,「台當局原本可能抱有這樣的心態:不必著急加入亞投行,因為『大陸肯定會來盛情相邀』,屆時再加入,就不會顯得太『傾中』。結果,大陸這回決定給台灣足夠的思考空間,沒有像過去那樣過於主動忙著招呼。」
文章最後表示,「人與人之間,如果一方習慣了另一方的付出,往往會將之視作理所當然,而產生不珍惜的念頭。兩岸之間其實也是一樣,大陸太過『熱情』,台灣似乎也會變得『傲嬌』。大陸的發展機會,一向願與談台灣共用,但話已不必多說,萬事俱備,只欠台方思之而後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