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年輕人聊天,談到一個主題:是非之心。我問:「如果,你對我丟一顆石頭,你該不該被譴責?」
一位年輕朋友答:「不一定,也許是你先捅我三刀,我只好拿石頭丟你。」他接著說:「當然,被人拿刀捅了,該不該拿石頭砸回去,是另一個問題。」
讓人驚豔的回答。
在總統府與北市府針對大巨蛋與美河市數波交鋒中,柯文哲感慨:「為什麼他最近對我這麼有興趣」「我連罵都懶得罵了」。
類似去脈絡化的回應,是柯式語法的特色。如同篇頭小故事,柯文哲擺出態度是,你很無聊耶,好端端的,幹嘛向我丟石頭!
這樣的無辜,民眾也會覺得:「對耶!馬英九幹嘛一直纏著柯丟石頭?」
但不妨讓我們把脈絡還原一下,剛好最近柯語錄很夯,我來整理另一種柯語錄,幫助記憶。
「什麼樣國民就有什麼樣的總統,所以大家不要再罵馬英九了。」
馬英九、郝龍斌「不是懶就是笨。」
馬英九「沒有什麼成功的經驗可以參考呀!」
「我在想死亡之握跟回春之手到底誰比較厲害?」
以上是柯「對馬這麼有興趣」的一小部分例子。柯說懶得罵馬,實際情況正好相反,他努力消費馬,三不五時對馬丟石頭。
場景一轉,柯文哲遇到質疑,誰會救他?還是馬英九。
外界質疑柯曾申請綠卡,他回馬槍就K馬英九「一家都拿美國籍」,對此國民黨發言人還不能懶得理,只能出來澄清。
媒體問柯文哲就任市長後有一份刪減台北市消防員死亡傷殘濟助金的公文,上面也有柯文哲的簽名章時,為柯解圍的還是馬,柯厲色反質記者「這是總統府叫你問的?」(很好奇,如果對馬不利的問題,馬厲斥記者「是柯文哲叫你問的」會怎樣?)
當柯出租聯開宅遭到部分民眾抗議時,他搬出馬英九的社會住宅理念背書。馬英九終於有「成功經驗」可以學習了。
這時馬英九變成了柯文哲擋石頭的人肉盾牌。
以上小石頭,傷得了皮,動不了骨,馬英九大多悶挨不吭,可是在美河市與大巨蛋案,柯團隊刀刀直刺馬的清廉心臟,把裁量打成瑕疵,把瑕疵暗示為圖利,把圖利幻化為貪汙。心臟被戮,馬英九回丟一顆石頭。
然而,在記憶快取快忘的時代,以上脈絡去除後,大家只記得馬回丟了石頭,就變成柯文哲的無辜、馬英九的糾纏。
當然,馬總統也要自我反省,就如那位年輕朋友的補充,別人捅刀子,不代表你得丟石子。特別是,小石子若丟得不對,投向土石已經鬆動的山頭,反而會招來大落石。
馬總統去區別簽名和簽名章,這樣的區別,只有法律上的意義,卻會在政治上招來負面的解讀,這點是馬總統應注意之處。馬總統被連日落石攻擊後,透過發言人表示,不論是否親自核定,馬總統當年身為台北市長,自然要負成敗的政治責任,如果執行過程中確有同仁違法失職,馬總統本人「絕對不會逃避責任」。
「絕不逃避責任」早點講,會少受些落石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