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對蔡政府及民進黨的要求愈來愈多,從課綱微調到民進黨黨綱都想干涉;在外交方面,把「台灣問題」的重要性大幅提高,與友邦公報中前所未見地大幅談台灣問題。兩岸正逐步從冷和平走向冷對抗。
種種跡象顯示,兩岸關係正逐步從目前的冷和平走向冷對抗,原因出於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充滿內在矛盾的對台及外交戰略。面對此種格局,總統蔡英文未來即使更多讓步、更少模糊,也可能再被北京視為「沒有完成的答卷」,要求蔡政府繼續做答。
包含美國、台灣的一些觀察家都認為,兩岸關係不好對北京並不利。若兩岸關係繼續冷下去,一段時間後北京將陷於被動,因為更多打壓將只會造成台灣民意反彈,迫使台灣執政者進一步倒向美、日,造成北京政策上進退兩難。
當然,兩岸關係脫離蔡英文希冀的穩定局面,對台灣也不利。因此有些人想安排下台階,包含推動民進黨修改黨綱,也包含建議透過海基會董事長的任命,讓海基會獨自接受「九二共識」,蔡政府則採默認姿態,以促使兩岸關係逐步回復正常。
北京壓力加大,要求愈來愈多
北京卻不是這麼想。值此兩岸關係典範轉換的關鍵時刻,北京顯示的姿態,一是絕不退讓、二是拒絕「冷和平」、三是要求明確承諾。他們想藉一打、一拉,將民進黨一舉打退到「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將更多台灣民意拉進「九二共識」。
北京對蔡政府及民進黨的要求愈來愈多,從一開始要求明確接受「九二共識」,承諾「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到現在最少又增加了:在國際上與中國一致,特別是在南海與東海的爭端上;在內政上,不可以做一些被北京視為「去中國化」的行為,包含課綱微調;對民進黨內部問題,拒絕蔡英文黨、政分開的主張,要求民進黨必須去除台獨黨綱。
外交公報長篇談台灣問題
在蔡政府做不到這些要求之前,北京的施壓已逐步擴大範圍、加深內涵。就國際空間而言,與甘比亞建交、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一波三折、台灣代表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際鋼鐵會議中被迫離席等等,現在看來,都只是暖身動作。
日前一個警訊是:「台灣問題」的重要性,在中國外交作為的「地位」大幅提高。習近平六月十六日起出訪中歐、中亞,第一站是塞爾維亞,雙方於當地時間十八日簽署的聯合公報中,關於「台灣問題」的表述,出現前所未見的鉅細靡遺。
根據新華社電訊,聯合公報列出長長一段:
塞方重申,發展對華友好關係是塞爾維亞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塞方將毫不動搖地奉行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塞方承諾不與台灣當局建立任何官方關係和進行任何官方往來,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灣獨立』,堅定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中國和平統一大業。
這是中國一貫立場,但從未說得這麼囉唆過。就在五二○前的五月四日,中國與寮國(老撾)簽署聯合公報,關於「台灣問題」只是一小段:「老方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中國統一大業,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再早一些,三月間中國與捷克的聯合公報中,關於「台灣問題」更只一句:「捷克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