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慈善結合教育 新芽獎學金十年


細細品味【每日一詩】,悠活一整日∼輕薄短小的如珠詩句,讓你咀嚼再三、餘韻無窮,也歡迎創作投稿!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12/04 第306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點亮希望
證嚴上人專區 修福 粒米藏日月  持慧 毫芒有乾坤
慈濟脈動 獅子山下人道行 深入獅子山 伊波拉疫情起源地
焦點專欄 慈善結合教育 新芽獎學金十年 獎勵全臺四萬學子
點亮希望
慈濟基金會針對弱勢家庭子女的就學困境提供獎助學金;「新芽」,是將每位學生形容為一顆剛發芽的小種子,日後長成一棵茁壯的大樹,成為為社會奉獻大愛與關懷的人才。
修福 粒米藏日月  持慧 毫芒有乾坤
畫作/林淑女
微如毫芒的種子,可以長成大樹;

每一分微小力量,都蘊含無限可能。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又到了年底歲末祝福暨受證的時刻,代表舊的一年快要過去,新的一年即將來臨。秒秒累積為年,天天都在與時間賽跑,不知不覺中,慈濟今年已滿五十年,進入第五十一年了。

從日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慈濟開啟慈善志業。翻開早年的《慈濟》月刊,密密麻麻都是發心人的名字,和五元、十元的捐款;這點點滴滴善款,分毫無漏用於救苦救難。

功德會創辦時,常住還沒有精舍,借住在普明寺�堙F租地務農、做手工自力更生。生活雖然艱困,但有堅定的志願,承擔起濟貧工作。每月發放日,照顧戶來領救濟米,中午總希望讓他們吃飽了才回去;但常住自己生活都有問題了,經常無米下鍋,怎麼辦呢?只好向普明寺借米、借油來煮鹹粥。

屋外一個鐵桶充當爐灶,下面燒柴、上面擺上大鍋,水滾了,倒入借來的半勺米。照顧戶逐月增加,人來得愈多,就在大鍋�埵h加一瓢水;如此一瓢瓢水加入鍋�堙A煮熟後掀開蓋子,米粒稀疏的水面上,映照出藍天、白雲,還有青山、綠樹——當下我深深感受到「粒米藏日月」,一粒米是多麼珍貴啊!

那是「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時代,我們寄人籬下、甚至負債,還要救濟苦難人,日日舉步維艱。

一路艱難走過來,慈濟的濟貧救難工作日漸受到肯定,發心的會員增多,從花蓮擴展到臺灣各地;粒米成籮、滴水成河,累積起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又從臺灣發祥地邁向國際。

轉眼五十年過去,雖然歷經無數艱辛,始終堅定道心、步步為營。回首過去,不覺辛苦,而是充滿感恩——感恩無論多艱鉅、多困難,總有許多發心的人在前面引導、在旁護持、作為後盾,一路支持、陪伴著我,用愛鋪路,長情相牽。全球一百九十七個國家,慈濟愛的足跡已經走過九十多個,幾乎遍及半個地球。

去年歲末祝福,我期勉大家「大愛之道廣披寰宇,長情之路古往今來」;今年除了繼續拉長情、擴大愛,還要更進一步「修福,粒米藏日月;持慧,毫芒有乾坤」——

慈濟是「修福」的道場。不要輕忽微小的力量,每一分微小力量,都蘊含無限可能。要延續早年克難精神:即使自己無米下鍋,仍堅持匯聚人人點滴之愛,幫助苦難人。

慈濟是「持慧」的道場。合抱之樹,始自一顆微如毫芒的種子;要用心體會天地間的微妙法理,開闊心胸,走在真理大道上,在人群中鍛練智慧,發揮良能,利濟眾生。

慈濟人發心立願走入人群付出,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為苦難人拔苦予樂的同時,也以法水洗滌自心煩惱;所以是造福,也是修慧。大家要信心堅定,持續在菩薩道上福慧雙修。

發心立願、持之以恆——

堅定菩薩志願,造福苦難眾生。

慈濟大家庭年年都有委員、慈誠誕生。今年有來自二十九個國家地區、兩千多位海外慈濟人返臺,受證成為慈濟委員、慈誠隊員。

資深志工長期用心接引,不斷給予愛的資糧;他們耐心、定心、專心參加見習與培訓,終於成為飽滿的稻穗。千里迢迢到臺灣受證,表達出行菩薩道的決心與誠意。

五十年來,慈濟致力在全球播撒愛與善的種子,多一位人間菩薩,可以造福更多苦難眾生。如今粒粒種子已然萌芽、成熟、茁壯,從小樹長成大樹。大樹開花結果,種子又能再播撒出去,這就是「一生無量」。

每一位受證的慈濟委員,胸前都掛著「佛心師志」——佛心,就是大慈悲心;師志,就是「為佛教,為眾生」,要善用佛法利益天下蒼生。大家來自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語言、文化背景,但人人同心、同師、同志,心的語言是相通的,要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來自澳洲的萬艾倫,雖然聽不懂閩南語,卻天天和大家一起「晨鐘起,薰法香」;晨語結束後的讀書會上,其他志工會把剛剛聽到的法解說給他聽,漸漸地,他也能吸收、深入法。這就是「多用心」——他不是用耳朵聽法,而是用眼睛、用心聽,多年來時時不漏。實際感受到慈濟的愛,因此也能踏實付出。

越南的范氏貴是市場小販,車禍後失去工作生活困難,成為慈濟照顧戶。她心中有愛無貪,愛有餘則富有餘,接受幫助的同時,發心立願成為慈濟委員,幫助比自己更需要的人,已經勸募了百餘戶會員。

緬甸的烏丁屯,在二○○八年納吉斯風災後與慈濟結緣。慈濟急難救助時,發現貧農每年借穀種耕作,收成還債後還不夠溫飽,債務愈背愈重,難以脫貧;因此展開「福種」援助計畫,致贈貧農穀種。烏丁屯獲贈穀種,也受「靜思語」影響,力行尊重生命,不再噴農藥殺蟲,而是每天對稻子說好話;此後收成反而比過去好,不需要再借穀種。

烏丁屯很有愛心,效法慈濟「竹筒歲月」精神,將日存「五毛錢」改成日存「一把米」;自己做還帶動他人做,在鄰村推動「米撲滿」,邀請大家捐米幫助更貧窮的鄉親。他這次回來受證時分享,如果當初慈濟給他一千元,八年來早就用完了;但慈濟給他的是「慈悲」,這分資產一輩子也用不完。

這群新發意菩薩發心立願的過程,令人感動。人生難免遭遇辛苦坎坷,有幸遇到貴人,就有機會轉變心境、轉變逆境。這些善與愛的見證,讓人相信只要恆持誠心,就可以讓愛的能量循環;人人都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創造好緣,引領更多人朝菩薩道精進。

知難不退,更要向前——

善解包容一切,感恩逆境鍛鍊。

佛陀於菩提樹下開悟時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佛陀指出,眾生皆有佛性,只因一念偏差——心起無明,不辨是非,欲念無窮、愛恨情仇糾纏;因此惡業如同滾雪球般愈滾愈大,使世間濁氣滾滾。

如何轉危機為生機、轉穢濁為清淨?佛法是救世的良方妙藥。《無量義經》云:「微渧先墮,以淹欲塵。」法水可以平息欲望塵土,要深入佛法,以「法」對治煩惱。

念佛,不是用口念,要「以佛心為己心」——心中常懷佛陀的大慈悲心。聞法,不只要理解,更要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改變自我習氣。

行菩薩道,必須投入人群;而人多聲音雜,面對不同的聲音,要能「堪忍」。若聽到不順耳的話、遇到難看的臉色,就耿耿於懷或斤斤計較,道心很容易退轉。要常喝「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能善解的人,就會包容一切。

沒有坎坷的逆風,測量不出修行的力道。佛陀在修行過程中,也遇到種種障礙,但是沒有埋怨,用感恩心克服,柔和以待、耐心向前。知難不退,還要向前,才能成就菩薩道。

慈濟人志為人間菩薩,必須「難行能行、難為能為」;在人群中不被煩惱同化,以「事」會「理」,用「四神湯」化解煩惱。彼此相處,則要用「四物湯」——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如此才能真正堪得考驗,「隊組合心耕福田」,讓「慧根深植菩薩道」。

佛陀是宇宙大覺者,教導我們要有「無常觀」,且要建立「生命價值觀」。期待人人把握當下,除了為家庭付出、為社會承擔,也要為自己的人生鋪路,發心立願從田埂小路,踏上菩薩大直道。

行菩薩道,不只「聞、思、修」,還要「信、願、行」。發心立願如果沒有力行,等於空發願。有行無願——抱著「加減做」的心態,就不長久。所以「願」與「行」要並進。

聽法、傳法、為眾生付出不停歇,就是「精進」;恆持菩提道,不分心、不偏差,就是「勇猛」。勇猛精進,就能從菩薩道邁向成佛。

慈悲與愛,滋養人心——

慈悲關懷天下,大愛力行付出。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將二○一六年定為「慈悲聖年」,十一月三日在梵諦岡與各宗教團體代表對談,慈濟受邀參與。教宗表示,全球天災人禍不斷、生態被破壞,很需要「慈悲、愛」的精神滋養人心。

所有宗教都離不開「慈悲、愛」,宗教的實質,就是為眾生付出的無私大愛。所以真正的信仰,是不會彼此衝突的;不同宗教間可以攜手合作,在苦難人間發揮愛的力量。

愛的能量,來自於每一個人的心。有幸生活在平安國度,要知福感恩;更要擴大心胸,關懷天下之苦。見苦知福,才不會以為享福是理所當然;啟發愛心多造福,社會才能長久祥和。

當今氣候極端,天地多災,要加強淨化人心;人人培養慈悲心,戒除貪婪與欲念、降伏傲慢,才能使天下徹底脫離災難。請大家多用心!

獅子山下人道行 深入獅子山 伊波拉疫情起源地
撰文、攝影•蕭耀華
牛頓社區發放中,民眾高興的領取白米。牛頓社區是內戰時遭截肢的一百五十餘位居民安身之地,如今亦收留伊波拉遺孤,但是相關政府補助資源
西非三個國家,

二○一三年底爆發伊波拉病毒疫情,

兩萬八千多人受到傳染,

其中一半病例集中在獅子山共和國。

曾經是黑奴出口地、英國殖民地,

獅子山共和國獨立後本當自由,

但內戰方歇,尚無特效藥的瘟疫來襲,

重重鎖住人們去路。

花了三十三個小時,從臺灣出發,換了四班飛機,在當地近黃昏時分,終於來到這個名為自由城(Freetown)的地方。

到了自由城,就想起那首名叫〈生而自由〉(Born Free)的西洋老歌。歌詞內容是描述非洲草原上的獅子,自由自在地在大草原奔馳、嬉戲的情況。自由城在什麼地方?自由城名字由來為何?為什麼會跟獅子聯想在一起?人千里迢迢來到這�堙A又為了什麼?

故事,也許應該從公元一四六二年說起。文獻記載,當年的葡萄牙船隊,航經西非海岸,踏足這片土地,並在此地建立堡壘式的貿易站。他們在繪製地形圖的時候,看到離海岸線不遠的山丘,形狀像一頭母獅,於是就把當地取名獅子山(Serra Leoa,葡文)。

稍後在西方列強競逐中,西班牙人在此地有一定的影響力,於是獅子山這地名由葡文Serra Leoa 變為西班牙文的Sierra Leone,並沿用至今。

西方列強除了葡萄牙、西班牙外,荷蘭人和法國人也來了,最後英國人也不落人後。這些殖民大國在獅子山紛紛建立自己的貿易點,其貿易主要內容,除了礦產及林木資源外,業務還涉及黑奴買賣。他們在非洲大陸各地以威逼利誘,或其他方式,大量獲取黑人,從獅子山出口。

這種奴隸貿易,直到美國獨立戰爭(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1775-1783)廢除黑奴制度,已從獅子山出口的黑奴,又從歐美和加勒比海區域,遣送回獅子山,並集中在一地,該地取名自由城,意謂回到獅子山的人,再也不是奴隸,是個自由的人。

獨立半世紀,顛危虛弱

誘於資源和其他經濟利益,英國在獅子山這塊土地上,一直以來都很活躍,著力深厚,其影響力直接左右獅子山的發展。

一九二四年,英國政府把獅子山國土一分為二,以自由城及其海岸區域併入其殖民地(Colony)體系,而內陸地區則為其保護領地(Protectorate)。

一九六一年,經英國政府首肯,獅子山宣告獨立,獨立後取國名為獅子山共和國(Republic of Sierra Leone),面積七萬一千七百餘平方公里,根據二○一五年統計,人口約七百萬出頭。

獅子山國土差不多是臺灣兩倍大,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鑽石產量,這樣的條件,要養活幾百萬國民,並不困難。事實上在建國初期,獅子山確實有過一段豐衣足食、安和樂利的時光;但好景不常,政府的一些制度面和執行問題,慢慢浮現出來。人謀不臧,造就出有權有勢的族群,覬覦國家豐富的礦產資源,終於導致部隊內部起矛盾,派系林立,各有算盤;於是軍事政變,彼起此落,最終導致內戰爆發。

戰事從一九九一年開始,一直打到二○○二年為止,約有五萬人送命,幾十萬人流離失所,還有眾多民眾在這次內戰中被砍斷手腳。

砍下對方手腳,以示警戒,這是非洲傳統部落常有的做法。但這些被砍掉手腳的,並不一定是抗爭對手,很多都是因為不同部落或宗教不同,或被懷疑是對方人馬等等,其中不乏無辜的平民百姓和婦女。

內戰使這隻本來就羸弱不堪的非洲母獅,元氣大傷,亟需休養生息。孰料沒幾年,內傷還沒恢復過來,二○一四年五月,獅子山卻爆出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這個世紀病毒,摧枯拉朽地把這個本來就一窮二白的國度,推入地獄般的處境;也使獅子山共和國這個名字,在國際間一夕爆紅。

伊波拉之後,國力重傷

研究指出,伊波拉病毒源於果蝠(fruit bats), 而果蝠本身帶原超過九十種病毒。果蝠是非洲叢林部落主要食物來源之一,其他叢林肉類(bushmeat) 還有鼠類和猴子等。據專家推斷,伊波拉疫情爆發,緣自於二○一三年十二月獅子山鄰國幾內亞(Guinea)有一個小孩,在幾內亞和獅子山邊界獵食果蝠時,接觸到有伊波拉帶原的果蝠所引起,疫情由此展開,一發不可收拾,影響整個獅子山。

獅子山共和國國內醫療體系本來就有所不足,公共衛生觀念與推行也有所欠缺;疫情爆發後,獅子山本身沒有能力解決問題,最後在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和多國人道醫療團隊,如古巴、南韓、加拿大、美國、德國、法國無疆界醫療組織等團隊介入幫忙,才把伊波拉這世紀病毒壓制下來。

二○一六年三月十七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告,獅子山共和國伊波拉疫情解除;根據統計,從疫情爆發的二○一四年五月起,獅子山共和國受伊波拉感染的人數為一萬四千一百二十四人,三千九百五十六人往生。伊波拉之後,這頭西非母獅已是奄奄一息,亟待國際救援。

故事到此還沒結束,把時間稍稍推前,就是在伊波拉爆發前後,臺灣慈濟基金會就注意到獅子山的狀況,並著手規畫如何能給予這個地方幫忙。

在原籍獅子山共和國的史蒂芬•豐巴(Stephen T. Fomba)師兄穿針引線下,慈濟與當地慈善機構自由城明愛會(Caritas Freetown Foundation)和希利國際賑災基金會(Healey International Relief Foundation,簡稱HIRF),簽訂合作備忘錄。

在彼此配合下,慈濟於二○一五年三月首次對獅子山進行物資援助;當時疫情未歇,慈濟送入獅子山的援助物資,由史蒂芬•豐巴代表,借助在地合作機構,幫忙發放。

二○一六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告獅子山伊波拉疫情結束;四月,慈濟啟動第二波關懷和發放行動。

二○一六年九月下旬,慈濟人一行七人,分別從美國和臺灣,經歐洲抵達獅子山,與當地合作機構會合於首都自由城,展開為期一週的白米發放與關懷;並拜會在地的本土和國外醫療機關、慈善團體。希望透過了解彼此的組織理念,尋求合作機會,為獅子山面臨的難題盡點綿力。

今年,臺灣農委會提供兩百噸白米,由慈濟致贈給獅子山共和國;希利基金會、自由城明愛會、蘭益基金會(Lanyi Foundation)等合作團體,幫忙幕後動線規畫、交通援協、白米搬運、貧戶造冊等;九月二十七日,第三批六十噸白米啟動發放。

發放儀式在自由城牛頓(Newton)社區進行。牛頓社區是內戰時遭到截肢斷臂的二十戶人家、逾一百五十位居民的安身之地,但政府並沒有給予這些受害民眾任何補助。一百三十九包白米,每包十公斤,經由卡車運抵牛頓社區後,由二十一位牛頓社區志工直接承擔發放工作,慈濟人也把握機會向社區志工道感恩。

牛頓社區發放順利完成後,大夥繼續向東行,抵博城(Bo),於下榻旅館前,參訪了「承諾與行動基金會(Commit and Act Foundation)」;基金會主要工作是關懷受虐兒童與婦女,該基金會也是慈濟援助單位之一。

九月二十八日,早上從博城前往獅子山東部科因杜(Koindu);出發不久後,就狀況連連,先是白米運輸卡車發生爆胎,於是將一百八十包白米分散到三輛客車上,繼續前進;行車路線中,經過十七公里長的泥濘山路,終於在下午三點抵達科因杜社區,獅子山伊波拉疫區的源起點。

眾人把握時間,分工合作將車上白米卸下,整齊鋪放在藍色塑膠布上。發放前,村長講話,說慈濟是在伊波拉疫情穩定以來,唯一到科因杜社區發放白米的組織。

人道援助者,前仆後繼

在科因杜社區中,有五十四戶人家曾遭受伊波拉病毒感染,但幸運生還,還有四十多位伊波拉遺孤在此定居,慈濟共致贈一百七十一包白米。

也許有人質疑,千里迢迢,就是為了發放那一點點只能解燃眉之急的白米,有什麼意義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講一個故事供各位參考——

在伊波拉肆虐整個獅子山最嚴重的時候,有不少獅子山國內外的醫療專業人士,參與了這場世界醫療史上最慘烈之一的疫病大戰。兩年後,疫情平息,在這場世紀疫病�堸e命的三千九百五十六人,除了平民百姓,不乏優秀專業的醫療人才,還包括從海外來支援的人士。

這些人才,就本身條件而言,大可遠離獅子山,不必冒險投入這場疫病大戰,最後還落得客死異鄉。為了什麼?值得嗎?我沒辦法替他們回答;但從他們無怨無悔地投入這場疫戰中,體會到一個道理,作為醫療從業者,疫區是他們的戰場,也是他們的舞臺,即使不幸犧牲了,也算是求仁得仁。

這一點,人不在獅子山,沒有目睹伊波拉帶來的後遺影響,或人在千里之外,沒有特別留意獅子山疫情的話,實在很難感受到這群醫療專業人士的付出與犧牲的意義。

他們願意投入戰役,除了戰場與舞臺之外,其實還透露出人與生俱來的本質──人道精神。這種本質,在天災人禍出現的時空,更容易凸顯出來。只要稍微留意,就會發現這些特定時空,總是會出現眾多的國際人道救援組織,和非政府組織(NGOs)。而慈濟只是其中一員而已。

慈濟人道救援通常不是一次性,而是進行長期的執行方案(Long term project),獅子山共和國人道救援與關懷,便是這種模式。只要條件容許,慈濟的足跡,絕對會一再出現在西非獅子山,這也是為什麼一週的發放行動�堙A還包含眾多對在地的慈善組織的參訪、拜會、心得交流;期望透過這些互動,經驗交換,資料互通,改進未來的關懷與援助行動。

發放、參訪結束後,慈濟人抱著一堆資料,各自飛回所生活的國家,向慈濟決策層會報是次獅子山發放和關懷成果,並準備著手研讀資料,研究下次行動的最佳時間點。怎知此刻,颶風馬修(Matthew)出現,重創加勒比海島國海地,造成六百多人失蹤死亡。才剛從獅子山回到美國的慈濟人,又馬不停蹄地投入海地,展開新一波的人道救援工作,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慈善結合教育 新芽獎學金十年 獎勵全臺四萬學子
圖、文•人文真善美志工
攝影/蔡思培•新北市
得獎的是

慈濟基金會長期照顧弱勢家庭,提供經濟補助及訪視關懷,針對案家子女的就學困境,也有各類「助學金」,每年並為他們舉辦「新芽獎學金」,肯定其在困頓環境中認真向學、積極創造未來。

從二○○七年在臺灣東部首辦,逐漸擴大為全臺;今年邁入第十年,十年間累積致贈超過四萬兩千人次,今年就有九千多位受獎人。

掌聲響起

新芽獎學金著重品格,德育成績要達到八十分(甲等)以上;獎項分為「進步獎」、「學習領域獎」、「孝悌獎」、「特殊表現獎」、「全勤獎」,審核通過後由慈濟志工親自送達得獎書面通知書,並盛大舉辦頒獎典禮,邀請社會賢達、師長、資深志工擔任頒獎人,恭賀學子獲得殊榮。

獎金規畫

國小、國中、高中、大專、大學及碩士研究所等得獎人,可獲得兩千到八千元不等的獎金。今年度隨機調查受獎人對於這筆獎金的運用方式:

國小三年級楊小弟:「一半的錢買樂高玩具,一半的錢給媽媽。」

國小六年級王同學:「每年都存起來,等到上中學、大學時可以善用。」

大學生張同學:「購買售價昂貴的原文書籍和參考書。」

大專生羅同學:「以前的新芽獎學金都存起來,準備畢業後還助學貸款,今年的獎金則全數交給媽媽當家用。」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600期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