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預期,在打著「國安威脅」的大旗下,安倍所領導的「自公執政聯盟」在這次大選中獲三分之二左右席次,席次雖然略減,卻絲毫未動搖安倍的地位。有「選舉女王」之稱的小池百合子所帶領的「希望之黨」,則是先盛後衰,淪為第三大黨。令人意外的是,被小池勢力排擠的「立憲民主黨」,在同情票的挹注下異軍突起,成為第一大在野黨,也為左派勢力搶下了灘頭堡。安倍這次勝選,其最大的助選員,無疑是北韓。由於安倍的經濟政績不如預期,又有森友及加計學園政治醜聞的陰影籠罩,原有超過五成八的日本選民並不支持他連任。但是,在近期北韓接連發射導彈的巨大威脅下,硬頸又外交經驗豐富的安倍於是成為日本人民的心靈寄託,不得不再度把票投給自民黨。
原先被外界看好最有實力抗衡安倍的小池百合子,卻因為拒絕與「民進黨」組成在野大聯盟,導致在野勢力分裂。加上她自己不願辭去東京都知事一職投入選戰,讓希望之黨在選戰中顯得群龍無首。在政策路線上,同屬「右翼保守聯盟」的小池,也無法與自民黨作出有效區隔,這也讓選民對希望之黨失去了希望,只能再次把票投給安倍。
表面上看,這次大選似乎讓日本又重回自民黨「一黨獨大」的原點,但仔細觀察,日本政治格局在這次選後出現了可觀的變化。
首先,從政黨政治看,大右翼聯盟勢力將主導日本政治。安倍與小池百合子雖是政治對手,但兩人卻都出身於「小泉學校」,都具有濃厚的右翼天然基因。這次,小池雖反對安倍調漲消費稅及重啟核電政策,卻支持其修憲路線;而小池領導的希望之黨表現雖不如預期,但與自民黨、日本維新會加總起來,右翼保守勢力將超過三分之二的席次。反觀左翼三黨(立憲民主、社民及共產黨),卻僅取得不到四分之一的席次,這如此一來,將形成大右翼保守政黨主導的政治格局。
其次,從民主制衡看,強人政治將主宰未來的日本政壇。歷經民主黨執政時期產生「弱勢首相」的慘痛經驗,自民黨二○一二年再次執政後,安倍便同時取得參眾兩院的絕對優勢,讓他成為名副其實的政治強人。這次自民黨的席次雖略減少,但仍在國會取得過半的優勢;亦即,明年自民黨黨魁選舉,黨內將無人可以挑戰安倍的威權。安倍的任期將延續到二○二一年,成為戰後任期最長的首相,強人政治也將會成為日本政壇的主旋律。
這次大選,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別無選擇的日本:在野黨山頭林立,各懷鬼胎,彼此拒斥,讓選民對在野勢力感到失望。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選民只能無奈地再次擁抱安倍,這是民主的悲哀。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一個失去制衡力量的日本:儘管有近六成選民不希望安倍連任,但在野黨不爭氣,選民只能繼續選擇把票投給自民黨,繼續接受安倍的統治。對民眾而言,強人政治只是無奈的選擇。
在大右翼保守勢力主導及強人政治的加持下,「修憲」勢必將會成為安倍第三任期的歷史大業,也是安倍擺脫森友、加計學園的政治泥沼,重拾政治威權的最佳利器。孱弱的在野黨,恐怕無力阻擋這股修憲的浪潮。
從日本大選看台灣,對我們而言,此一場景看來如此熟悉。在歷經兩場大選的慘敗後,國民黨似乎也陷於一蹶不振的困境,迄今尚未恢復元氣,根本無力對民進黨扮演在野制衡的力量。這跟日本的在野黨如出一轍。而民進黨完全執政後,也不斷以清算、鬥爭手法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盤,且不顧拚經濟一無所成,不斷祭出修憲、正名、去中等措施,這和安倍的作法沒有兩樣。
令人擔心的是,在二○二○年,我們會不會重蹈日本覆轍,在別無選擇下,只能再度投票給蔡英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