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從輕佻招募看國軍的「人力黑洞」


【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想知道國內外財經重要議題及影響力人物的經營思維?快跟著【遠見電子報】一起掌握知識與延伸全球視野!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04/02 第421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與勇哥的對話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從輕佻招募看國軍的「人力黑洞」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順勢合作取代對抗 找到強台之路
民意論壇 台灣的聲譽…科學造假 不能姑息
城鄉落差加劇 教科書改革不能等
聯合筆記/兩蔣陵寢
核二跳機究責 先究600天前停機
農業職災補償 勞動部不能旁觀
搶救空汙 我們需要更多「埔里媽媽」
募兵奇招? 美女牌不如專業牌
方祖涵/頂尖選手的憂鬱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與勇哥的對話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陳水扁利用「新勇哥物語」不斷放話撩撥,蔡總統親上火線回應,說此舉對扁保外就醫「不是好事」。民進黨前後兩任總統如此隔空叫陣,讓人看傻了眼。

陳水扁這麼囂張,原應由台中監獄約束其言行;再往上,至少還有矯正署及法務部負責,不該由總統出來應戰。而今,陳水扁愈來愈不把中監放在眼裡,甚至以挑戰紅線為樂;蔡英文一怒親自跳出來回應「勇哥」,除暴露台灣民主之荒謬,也暴露民進黨價值的梁歪柱斜。

但是,縱容陳水扁如此得寸進尺的,不正是蔡英文和她的民進黨同志嗎?蔡英文不斷放縱扁趴趴走,又利用權位來討好挺扁人士,除弄得社會大眾認知混淆,更搞得司法體系不知如何「依法行政」。例如,她任用主張陳水扁「特赦」的賴清德出任閣揆,她又提名揚言清算「辦綠不辦藍」的司法官的陳師孟出任監委,後者並堅稱阿扁「無罪」。這些,難道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勇哥」是當年陳水扁養在官邸的黑狗,他借用這隻狗的名義不斷對現任總統狂吠,在民眾看來,總是一場政治好戲。但政治難道只要熱鬧就好,而不問是非黑白,不問法理體制?

阿扁最近抖出蔡英文在官邸私會柯文哲,說陳菊為了入府任秘書長而放棄劉世芳;真真假假,也顯示官邸另有「眼線」向他通風報信。這點,必然踩到了蔡英文的痛處。蔡英文和勇哥的對話,終究只是雞同鴨講,民進黨的價值也散失了一地。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從輕佻招募看國軍的「人力黑洞」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近日軍中傳出多起女兵在社群網站打「美人牌」宣傳募兵,搭配「想找人來陪我」、「讓我為您服務」等引人遐思之語句。這樣的招募術是否有效仍不得而知,卻已招來「物化女性」之譏,顯示國軍兌現募兵支票困難已落至竭澤而漁的窘境。

國軍總員額廿一.五萬人,扣除文職人員與學生、受訓人員、臨時職務等「維持員額」,正式的「編制員額」為十八.八萬人。若以九成的「編現比」(編制人數與現有人數之比)為目標,代表現有員額不可低於十六.九萬人,才能維持有效戰力。但軍方實際的募兵成效卻遠低於此,國防部最近承認志願役總人數至去年底僅十四.六萬人,編現比尚不足八成,距離其宣稱的「最低需求」還差二.三萬人。

進一步探究,九成編現比只是維持戰力的「低標」,國防部卻將其當成招募「天花板」,偷偷將門檻降低了一.九萬。何況,現有志願役官兵中有些正因受訓等因素只能列為「維持員額」,部隊真正人力還不到十四.六萬人。尤其,第一線戰鬥部隊的缺口遠比辦公室單位嚴重,根據立院預算中心調查,陸軍主力的機械化步兵編現比甚至不足六成。

對此,軍方聲稱今年可將志願役提升至十五.一萬人,編現比突破八成,一○九年則可達九成的目標。事實上,國防部去年八月就宣稱志願役已達八成,一○七年即可達九成;數字兩相對照,顯示先前根本是吹噓。何況志願役成長曲線已趨飽和,前兩年均只增加兩三千人,今年如何可能一舉突破五千?未來三年又再增一萬八千?這些數字,都只在虛應故事。

最大的危機是,國軍今年元旦起停徵義務役,許多部隊下半年就可能面臨連衛兵派遣都吃緊的窘境。為填補人力黑洞,國防部先取消了志願役官兵的國英文口試,又把志願預官役期降至一年。既然高層不惜削足適履,基層單位也上行下效把腦筋動到女性士官兵頭上,要她們擔任「招募花瓶」,也就毫不足怪。

這些光怪陸離的現象,主要須歸因於兵役政策背離現實,軍方只得配合演出「國王新衣」的戲碼。扁馬蔡三朝都為討好選民而競畫空中樓閣,試想:廿一.五萬的軍人幾近人口一%,比率超出歐美國家至少一倍以上,遑論國軍的待遇與社會地位遠不如歐美,如何達成不可能的任務?何況,蔡政府的兩岸政策已使得對峙愈發嚴重,民進黨奢談「年輕人不必當兵」的本錢到底在哪裡?

面對近年中共軍力大肆擴張,我方國安高層動輒將「不對稱作戰」掛在嘴上,彷彿祭出此一法寶,劣勢即可變成優勢。事實上,這只是自欺欺人的狂想曲。蔡政府若堅持實施志願兵制,就得承認十五萬已是可募人力的天花板;若為落實去蕪存菁,並考慮少子化趨勢,數字更須再下修。規模若要如此精簡,即須對陸海空三軍比例作革命性的調整。問題是,國安團隊能否保證,經此劇烈改造,國軍應戰能力不會削減?

要解決「兵力懸崖」危機,最務實的辦法,是停止不切實際的全募兵政策。問題是,這樣的想法在專業上合理,在政治上卻須冒著「失去選票」的風險;以台灣政治的高度民粹化,不會有任何政黨敢於貿然轉彎。進一步看,國軍的「人力黑洞」和能源政策的「電力黑洞」其實如出一轍,執政者只會把問題一天拖過一天,直到問題爆發的時刻,才讓民眾去承受後果。政治人物根本不會想要提前去拆解引線,讓自己置身在危險之中。

選票政治與現實專業背道而馳,正是當今社會最大問題,也正是台灣整體實力江河日下的關鍵。軍方輕佻的招募手法,映照的是巨大的國軍人力黑洞待填。而這個政府不斷挑戰兩岸關係,卻說不出自己應戰的軍力要從何而來。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順勢合作取代對抗 找到強台之路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今年2月中國大陸公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惠台31項措施),是近年大陸對台經濟、文化與教育上的最大開放。對台商而言,惠台31項措施上路讓台商期盼多年的準國民待遇向前邁進一大步,在兩岸政治處於冷和的低盪期中,也凸顯這股經濟暖流的不易,我政府與企業必須做好準備,迎接兩岸經貿往來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惠台31項措施在產業面上最大的亮點,是給予台企和陸企相同待遇,其政策以「中國製造2025」為核心,提供台商在大陸研發中心稅賦與融資等優惠,台商可以特許方式參與大陸能源、交通、環保等公共工程建設;台商可參與大陸官方的採購案,另可通過合資、併購與重組等方式,參與大陸國有企業改革。相關規定形同讓台商享有準國民待遇,在大陸政策支持下,對符合資格的台商亮出綠燈。

惠台31項措施與過去大陸吸納台商方式的最大差異,在於大陸不再以稅賦、土地與勞動力的優惠吸引台商,而是看中台商在個別產業的研發與創新能力,希望台商參與大陸從製造大國變成製造強國的計畫。惠台31項措施支持台商發展高端、智慧與綠色製造等產業,這部分與近年我企業積極布局的領域與方向一致,若能搭上這班順風車,台商可在此過程中獲益,大陸亦可結合內外資,達到產業轉型與升級的目標。

在大陸公布惠台31項措施相關計畫後,我官方批評這些多數是舊瓶裝新酒,背後目的仍是統戰,看似惠台,實則為窮台惠陸,淡化惠台31項措施對台灣的影響。

大陸確實希望靠結合內外在資源,加速達成產業轉型的目標,而大陸以經促統的戰略目標從改革開放以來也從未轉變,我方在兩岸互動中除了考量政治的現實面,也必須正視兩岸經貿的實際狀況。

大陸是我國最大的出口市場與最大貿易順差來源,近年兩岸經貿結構逐步由垂直分工轉向水平競爭,對岸在推動產業轉型時,我方產業必然會面臨新的競爭環境與磁吸效應,但挑戰與機遇是相伴相依,台商亦可在大陸轉型製造強國的過程中,找到企業發展的新利基。

台積電與鴻海這兩家台股市值第一大與第二大的企業,已看到了大陸成為製造強國的潛力,前者在南京設立了12吋晶圓廠與設計服務中心,後者推動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在上海A股上市,這些布局都是看好大陸要推動產業升級邁向製造強國時,政策上的扶持將有利企業降低投資成本與拓展市場。

從市場對台積電與鴻海的大陸布局反應來看,外界並未認為這兩家龍頭企業在大陸的投資會造成窮台效應;相反的,市場多數認為這是企業全球化布局重要的一環。

由雁行理論來看,台商曾參與了美國與日本的產業革新,搭上了製造業起飛的順風車,美、日在推動產業升級時,台商均從中得利。近年台商在大陸發展遇到瓶頸,過去依靠低廉土地、勞動力生存的台商,逐漸淡出大陸市場,大陸推動2025年轉型為製造強國,將會是台商第三次重要的機遇。

惠台31項措施提供台商站上大陸經濟轉型舞台的契機,但台商能否在舞台上發光發熱並獲得掌聲,仍須回歸各自的核心競爭力。唯有在人才、技術與資金三個面向握有優勢,才能爭奪大陸經濟轉型時的各項商機。我官方與民間必須齊心合作,積極應對惠台31項措施上路後的新局,面對挑戰,找到機遇,在惠台措施中找到強台之路。

   
民意論壇
台灣的聲譽…科學造假 不能姑息
陳志今/旅英僑民、劍橋大學醫學院/聯合報

一早醒來,赫然拜讀中研院前特聘研究員陳慶士博士因論文圖像造假請辭一事,身為前研究員的筆者不免好奇此事緣由。在大略拜讀俄亥俄州立大學醫藥化學的調查報告後,中研院對此事的處理筆者有些淺見,也在此與讀者分析此事來龍去脈。

一般認知的影像修改,比方說模特兒皮膚美白、除皺等等,屬於圖表改造,在科學期刊不被接受。但一張圖片用顯影技術將畫素變清晰、或者是將圖像對比度增強,則是可以接受的。簡而言之,圖表影像改變不能影響實驗分析結論,廣義而言就不是造假。當然,如果數據本身是造假而來,那之後的圖表分析也都是造假的。

陳博士被指控的是屬於移花接木。俄州大學指控書中利用影像對比技術,發現陳博士十四篇論文研究結果的圖表中,有些是複製貼上、旋轉一八○度,或者將兩個圖片剪下合併,導致這些圖表的實驗組、對照組分析結果變得不可信。其他被抓包的則是圖表的標示有誤導之嫌。總結而論,這些行為的確已夠俄州立案調查,而相關期刊也要求陳博士主動撤下這些論文,因為論文的結論已不可信。

當過研究員的博士們,尤其是生物類組,都知道近幾年來國際期刊對實驗圖像的完美要求已到吹毛求疵的地步,即使一個小小的不完美都可能造成退件,而生物實驗往往比其他領域更加曠日廢時。筆者親身經驗中,一個圖表重新實驗都得耗上至少三個多月,對陳博士的癌症藥物領域而言,壓力可想而知。雖然筆者對陳博士和他的研究員可能因期刊壓力而鋌而走險表示同情,這些都不能成為造假的理由。

但筆者想探究的是陳博士對這些圖像造假是否知情,甚至是否親自要求旗下人員竄改。更重要的是,他其他研究論文是否也有造假。這並非落井下石,而是這對台灣研究員的信譽,或中研院的國際地位,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二○一四年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小保方晴子,在被調查出幹細胞實驗造假後,不只所有的論文都一概被徹查,最終連博士論文都發現有造假,導致她連博士身分都被撤銷。

中研院在今年三月底才被陳博士告知要請辭特聘員一職,既然此事在二○一七年三月就被俄州大學所通報(○六至一四年論文),中研院就應立案調查。若調查結果是陳博士疏於管理旗下研究員而導致研究疏失,那應從輕發落。但如果有更多的造假被查出,不只中研院應該追回陳博士從二○一四年以來所有薪資與研究補助,更應告發他偽造文書取得不當利益。

中研院身為國家最高研究機構應該要以最高標準徹查此事。台灣一個中研院特聘員年薪三百萬足以抵得過六個博士後研究員,但一個造假對台灣的國際科學信譽,可不是區區三百萬就能了事。

   
城鄉落差加劇 教科書改革不能等
伍麗華/屏東縣政府原住民處處長、/聯合報

面對城鄉學力落差加劇,這些年端出諸多因應對策,卻不時仍見報載「補救教學無效」、「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評論。

筆者在教育現場近卅年,三分之一時間在都會區,三分之一在偏鄉,三分之一在原住民學校。面對不同地區的學生、家長、社區環境,深刻體會所謂的學習成效預測力,不外乎地域、學習策略、學習動機、父母教養態度,這些都關係到學生所處環境刺激的條件、父母的社經地位、教師的有效教學。

既然如此,對最無辜弱勢的學生,我們還能做什麼來改變呢?我們必須跳過討論孩子所處的環境、父母的背景、老師的程度,因為這些都是短時間難以改變的;我們應該選擇直接回到學習的本質,也就是思考如何透過制度幫助學生發展學習策略、學習動機。我們才不會驚訝,怎麼有愈來愈多智力正常,卻考○分的孩子?

前些年,筆者著力民族教育本位教材,發現有效提升許多低成就孩子的學習動機,並對其他學科產生良好的學習遷移。這幾年,筆者尋求政府的支持,主持族群本位教科書的編輯工作,地磨兒國小採用這套實驗教材,目前已實施到三年級。根據每學期的追蹤,發現學生的喜愛程度、家長的滿意度,與標準化測驗成績相得益彰,並且與都會區學生的測驗成績一樣好。

筆者常呼籲,如果都市與偏鄉的孩子使用同一套教材,我們卻預期他們應該要有一樣的學習成效,這是完全不合理的。這個問題,同樣也困擾著原住民地區的孩子,尤其是面對更大的文化、環境差異,以及迥異的世界觀。

一九九六年教科書朝多元開放,卻難以改變教師倚賴教科書的習慣。既然如此,期盼教育單位重視教科書改革,因地因族群制宜,提供的內容能幫助每個不同背景、出身的孩子,樂意學、容易懂,發展學習策略、提升學習興趣。特別是原住民族群的學校教育,必須透過國家力量,還給每個孩子屬於他應得的教育,讓每個孩子的天賦自由。是為盼!

   
聯合筆記/兩蔣陵寢
陳言喬/聯合報

被潑漆的桃園慈湖蔣公陵寢,今年幾已確定無法在四月五日蔣中正逝世周年開放,這是數十年慈湖開放參觀謁靈以來首度關閉。

蔣公陵寢被潑漆後,國軍官兵與專業人員小心翼翼的去除汙垢,數天後即已修復,包括蔣家後代、郝柏村等人均已前往查看修復情況。但遲遲不開放,有說是內部人員大調整,正加強守衛人員的訓練,時間上準備來不及;但真實的原因,還是當前政治氣氛不宜,蔡政府傾向過了四月五日再說。

隨著促轉條例與促轉會開始運作,這麼具有「高度威權」意涵的兩蔣陵寢,日後勢必成為促轉會關注的重點,除了「二二八」、「白色恐怖」等眾人琅琅上口的事件會貼在兩蔣身上,其他只要能扯到兩蔣的芝麻綠豆事,也都會被放大檢視,而且只看過不看功。

中共參與「二二八事件」,國民政府追緝謝雪紅等共黨分子,本是理所當然,如今很少人提及當年的主客觀因素和時空背景,甚至指責是政府亂殺人;「白色恐怖」更是,去看看北京的西山無名英雄公墓,那些被中共列為地下黨員的犧牲名單竟與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名單相差無幾,這是怎麼回事?蔡政府的促轉會是否也要查它一下。

只拿放大鏡看一個似是而非的過,而不考慮兩蔣對中華民族、對台灣的大功,這樣的撕裂歷史記憶、分離另一方的族群感情,是無法獲得另一方認同、達到族群和解的。

先不說蔣公領導八年抗戰戰勝日本,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收回台灣。就說他到了台灣、保衛台灣免受赤化,奠定台灣後來的經濟發展、民主自由,記得的人還有多少?

蔣公帶著二、三百萬兩的黃金來台穩定台灣的金融秩序,帶來了七十萬件的故宮文物;帶來六十萬大軍保衛台灣;也帶來了數千名各類專家建設台灣。

隨便舉一例,台北市目前的著名單一建築,故宮博物院(一九六五)、大直忠烈祠(一九六九)、國父紀念館(一九七二),每年各都吸引數百萬人次參觀,都是在蔣公任內指示興建的。即使在他身後,與他有關的中正紀念堂、桃園慈湖也都有數百萬人遊覽,這些景點提供國人休憩之所,也帶進不少觀光收入。

另外,三七五減租;在財政極度困難下開辦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提升國民素質;興建石門、曾文、德基等多個主要水庫、水利設施,都推動了台灣經濟社會發展。

這些建設經歷了多年,很多人都忘記了,有的人或刻意不提他的功績,甚至曲解、誣衊。但歷史是面照妖鏡,「想想前人,看看現在」,誰做了什麼事、在什麼環境下才能做出像樣的事,做個比較和對照,就很明瞭了。

   
核二跳機究責 先究600天前停機
林惠民/中山大學電力工程教授(高/聯合報

核電廠所牽涉到的是非常專業性的問題,不是任何政治語言或情緒上的紛紛擾擾可以解決的,要認真的面對問題並且解決問題。

核電廠的發電程序,從原子爐抽起控制棒開始產生蒸氣,到能抽蒸氣出來使用就要兩天,等蒸氣達到一定壓力,可以推動汽輪機發電,前後要四、五天-還要一切順利才行,期間須經過十幾道程序與許多的檢查測試。這時的併聯發電,也只是象徵性地供應一小部分負載,重點仍然在測試,等運轉八小時之後,負載還必須卸除,然後進行發電機的超速測試。通過後才能進行第二次也就是實質的併聯發電,但是蒸氣量每達到一個階段,還會有新的設備投入以及相關的檢查與測試,直到發電滿載,這個過程另外需要四、五天。換句話說,這期間一面慢慢增加蒸氣增加供電,一面投入設備,一面檢查調整,直到確定所有的參數與六百天之前運轉時的相同才算完成。這次跳機就是第二次併聯後約六、七小時發生的。

當然,跳機絕對不是好事,但是新的機組就不一樣了。新機上線會有很多的測試,各種參數或設定都要在與大電網連線實際運轉的環境下才能進行,和出廠時的廠內測試環境完全不同,有很多無法預期的因素。一個停了六百多天之後的機組上線,其實和新機組出廠類似,要從頭全面測試與調整。

當年核三廠在併聯之初,也是狀況頻仍,一年跳機四、五次甚至七、八次。新機的上線與單一設備故障,修好之後「恢復運轉」的複雜度完全不同,不是把故障排除就能繼續運轉。譬如你的汽車就算引擎嚴重卡缸,一旦修好就可以直接上路了,但是這輛車如果兩年沒開,那就需要好好檢查。你能要求它一上路就跑很順嗎?說「跳機就辦人」的究責無意義。既然決定重啟,要追究應該追究六百天之前停機的責任,當時倒是「恢復運轉」就可以啦。

台電的問題是太過於信心滿滿,誇大說不會有任何問題,但是也可能是出於壓力下的承諾。就算今天跳機處理完畢,並不能保證接下來就天下太平。在還沒第一次達到滿載之前都是測試階段,什麼可能都有,真的等到滿載發電也要跑個幾天才能確定沒事,這是長期停機再啟的代價。

至於原能會的任務是「核二廠重啟審查」,也就是反應爐還沒啟動前的審查。在主要設備都是靜態的環境下,能審查的是設備是否完好,查核台電的測試報告是否完整,數據是否正常,偵測儀表是否準確,安全監控系統是否完整,一切符合標準就可以通過反應爐重新啟動。但這時有很多程序是未知也無法審查的。換句話說,原子爐開始產生蒸氣,發電機開始發電之後還有許多的測試工作,要靠的是台電員工,只有他們才真正了解運轉的標準程序。

核電廠的營運要有完備的作業程序,負責盡職的專業人員,小心謹慎的態度,要謹記「小心駛得萬年船」,否則一旦事故,無法承擔,是有可能玉石俱焚的。台灣核電廠幸運度過許多年,不謹慎的話並不保證永遠沒事,至於燃煤電廠則每天謀殺你一點點,就看政策要如何取捨了。

   
農業職災補償 勞動部不能旁觀
鄭雅文/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聯合報

國際勞工組織 (ILO)在創立之初即頒布許多國際公約,其中一九二一年的第十二號「農業工作者補償公約」,是第一個與職災補償有關的公約。該公約要求國家應保障農業受僱者的職災補償權益。ILO隨後在一九二五年頒布針對所有工作者的職災補償公約與職業病補償公約(C17、C18)。

何以ILO首先關注農業勞工的職災補償?主因是當時的農業從業人口眾多,且農業機械化帶來的職業傷病問題頻傳所致。

到現在農業勞工仍是職業傷病風險極高,且從業人口屬性也較脆弱的族群。台灣在ILO第十二號公約頒布近百年後,終於也看見農業工作者的職災補償問題。農委會正積極推動農業職災保險,值得肯定,但勞動部能置身事外嗎?

就國際經驗來看,職災補償制度從過失主義賠償責任,轉變為無過失主義社會保險制度,其精神奠基於雇主責任的落實。因此,職災保險的保費原則上由雇主全額負擔,且只要有勞雇關係,不論契約長短、企業規模,所有受僱者均受職災保險保障,當然也受其他勞動法令規範。以日本、德國、加拿大等國為例,包括農業部門在內的所有受僱者,均屬職災保險涵蓋範圍。

在台灣,職災保險仍規範於勞保條例;職災補償相關法源紛亂、給付不足、五人以下廠場公司受僱者尚未強制納保、勞保給付與勞基法雇主補償責任的連動等諸多問題,尚待《職業災害保險法》獨立立法加以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勞基法規範最低勞動條件,農業非屬排除適用之業別,因此有關職災補償之雇主責任,適用勞基法第五十九條之規定。有關職業安全健康預防責任的《職業安全衛生法》,二○一三年修訂後擴大適用所有產業部門工作者,也包含農業。換言之,農業部門勞動職業傷病補償與預防,均屬勞動法令規範範圍。

職災保險獨立立法是蔡英文總統競選時的勞工政策,也是勞動部許銘春部長宣示將優先推動的三大法案之一。農業部門職災補償問題,理應納入職災保險獨立立法政策議程,勞動部不應置身事外。

   
搶救空汙 我們需要更多「埔里媽媽」
蔡田/退休教育人員(台北市)/聯合報

報載埔里鎮民陳秀珠等人,為了促進家人健康,並洗刷埔里是全南投縣空汙最嚴重的不名譽稱號,在「自己的空氣自己救」的共同理念下,成立「埔里PM2.5空汙減量自救會」,三年多來透過說故事帶動學校和社區參與,感動學生、教授、醫師和官員,不但讓埔里展現驚人的反空汙動能,並創下全國空汙降幅最高的紀錄。

對於陳秀珠等人熱心投入反空汙行動,勤奮不倦且獲得佳績,筆者不但表示欽佩,更期盼其他同樣遭受空汙侵襲嚴重的縣市民眾一起學習仿效,當台灣各地出現越來越多的「埔里媽媽」,搶救空汙自然水到渠成。

「埔里媽媽」搶救空汙所以成功,筆者認為有以下原因:第一,從最基礎做起,用說故事、演戲等軟性方式,直接向小學生和民眾提出訴求,容易獲得共鳴;其次,獲得官方支持與支援,埔里鎮公所還率先成立全國首個鄉鎮級空汙防制委員會;再者,關注本地汙染源,並設法減少汙染源;最後,獲得大學師生的支持和援助,加上善用現代科技,成立臉書粉絲專頁,不但爭取廣大的支持力量,而且擴大影響力。以上都是「埔里媽媽」致勝的要訣,值得後來者學習仿效。

「埔里媽媽」的反空汙運動也不是一帆風順,其間也遭受來自鎮公所和觀光業者的質疑與反對,埔里媽媽們發揮女性溫柔堅持的特性,並且以理性、友善和耐心,不斷地溝通協調,最後一一克服難關,化阻力為助力,讓埔里恢復「好山好水好空氣」的好名聲。

空汙成了近期熱門話題,民眾對越來越嚴重的空汙問題也深感憂慮,如何有效降低各地的空汙,不但是為政者的施政重點,從「埔里媽媽」的成功案例看來,民眾與其坐以等待,不如主動出擊,效法「埔里媽媽」的作法,從本身、本地、基層做起,結合官方和民間力量,一起為反空汙而奮鬥,埔里媽媽可以,其他地區的媽媽也一定可以的!

   
募兵奇招? 美女牌不如專業牌
丘智賢/軍事研究者(台北市)/聯合報

募兵制使國軍招募壓力大增,基層官兵既乏相應專業訓練,又受到軍人年金等「利空」影響,只有亂出奇招,美女牌、請託牌,不僅難以達標,更毀敗軍人形象,貽害無窮。

募兵制並非我國獨有,在少子化的承平年代,各國同樣招募困難,但軍人並非普通職業,濫竽充數只能自食惡果。堪稱目前全球軍力之首的美國進行招募,其根本還是由軍事專業主義出發。

以美國陸軍為例,美軍清晰地列出每一專業士兵職務的職責、要求、所需訓練、有助於應募的專業技能、軍職性向組合測驗要求分數、軍職福利、軍隊進修福利、未來可能的民間職務等。

為了協助軍人退伍後走向社會,美軍也與大型公司如惠普等合作,優先給予軍人求職機會,代表了美軍對於退役袍澤的關懷,也反映出美國社會對於軍人的支持態度。

美國總統川普就職後,擴大美軍規模,美國陸軍需要招募八萬名以上人員,在當前美國失業率走低的經濟環境下,目標不易達成,因此,美軍也以獎金鼓勵有意願者盡速決定,「越早上車,回報越大」,但金錢畢竟只是激勵手段,美軍招募網站上,清楚地詢問「你(妳)合格嗎?」不是誰都能跨過門檻,成為部隊行列中的光榮一員。

自民國廿五年施行兵役法以來,直至政府遷台後,費盡無限心血建立的義務兵役與動員制度,在馬總統的「民主」堅持下,宣告崩塌,年輕世代難以接觸軍旅生涯,培養國家認同;募兵制的「精、強」概念,對照一年制軍官、女士官短裙募兵,顯得諷刺無比,曾有光榮歷史的國軍,如何解決人力資源問題,成了最關鍵的問號。

當中共組織機構調整,設立退伍軍人事務部,步調落後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一甲子以上,不言可喻,但一方迎頭趕上,一方自我摧折,主事者若仍無良心血性,若干年後,後果不只唏噓。

   
方祖涵/頂尖選手的憂鬱
方祖涵/聯合報

十七歲的瑞德.傑拉德在今年冬奧斜坡雪板項目替美國隊拿下大會首枚金牌,他在比賽前晚熬夜看搞笑影集「神煩警探」,差點睡過頭來不及參賽,是個故事性十足的小伙子,返美後因此有很多上電視受訪的機會。

在夜間脫口秀節目上,主持人吉米基墨對他說:「這一切真是太難以置信,而你才十七歲,未來還有好多年的……失望即將來臨」。這個玩笑把傑拉德跟全場觀眾都逗樂了,他還一搭一唱回答說自己已經達到人生巔峰,從此開始要一路下滑。

雖是笑話,卻也道出運動員面對的殘酷現實:困擾許多選手的奧運後憂鬱症,正是因為達到人生頂端之後失去目標所引起的。在北京、倫敦、里約一共奪得八面獎牌的游泳女將艾莉森.史密特兩年前選擇公開討論她的憂鬱症,「別人總是告訴我們意志力能克服一切,不需要其他幫助」,然而排山倒海的情緒壓力,卻證明那些讓她在比賽脫穎而出的想法,根本不是真的。

在失去目標以外,選手出身的運動心理學家卡洛琳.西比認為獎牌有時還會讓運動員感到自我懷疑:在毫秒之間的勝敗差異,有一部分只是臨場運氣,難免會因此造成「如果別人發現我沒有那麼好怎麼辦?」的憂慮;而原本以訓練為主的生活重心戛然中止,不管對身體或心理都是一大挑戰。

幾天前奧運女泳將蜜西.富蘭克林接受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訪問,跟諸多前輩一樣,這位現在才廿二歲的世界紀錄保持人談到憂鬱症帶給她的,感到一無是處的痛苦。如此情況並不只在奧運選手身上出現,職棒球季剛開打,相對於球員重回賽場的喜悅,昔日球星卻難免感到失落,包括昔日打擊王希爾頓在內的諸多選手,坦承每年開季這幾天總是特別難熬。

好幾位知名職業籃球員也勇敢說出內心陰影,他們分別是暴龍的德羅森、騎士的洛夫,還有巫師的烏布雷。在美國約有五分之一人口受各種不同心理疾病影響,儘管球員在球場叱吒風雲,並不代表他們對人生困境免疫。這幾位選手甘冒受人側目的風險,直言自身因憂鬱症造成的痛苦與掙扎,對同樣受到折磨的龐大人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鼓勵。

憂鬱症沒有保證治癒的靈藥,可是像上述職業與頂尖選手一樣,不避諱討論問題,尋求專業幫助會是很好的起點。此外,隨團參加里約奧運的臨床心理學家克里斯汀.克恩還做出如此建議:不要讓事情結果定義自己,去做喜歡做的事情,享受其中過程,享受每一個片刻;如果能夠拿到獎牌很好,可是人生除了奧林匹克以外,還有更多美好的時光。

經歷過憂鬱症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失去信心、沒有緣故的失落感、對事情缺乏興趣,或是覺得自己毫無價值的懷疑,其實不僅存在運動員之間,而是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黑暗。或許在那些痛苦的時刻,選手們勇敢分享的經歷,能夠多帶來一些走出困境的力量──很多時候,真的只差那麼一點,就是下一個柳暗花明。

(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郭台銘說不出口的真相是…
過去鴻海在年報裡沒揭露的營業資訊,這次在A股上市招股書中,連和蘋果的往來資訊,FII全都攤在陽光下,要了解鴻海集團74萬小股東未來5年命運,就必需全面解讀《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招股說明書》。

靜謐的風景 堅韌的生命——永安
原本只知道永安是充滿魚塭的石斑魚養殖重鎮,走進永安之後,才發現在寬廣的魚塭之外,永安溫和的生命力著實藏在許多細節裡。找一個悠閒無事的日子,不要計較時間與目的地,慢慢走進永安安靜的風景裡吧。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