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

從炒飯賽到私房錢,看史上最揮霍預算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不只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9/28 第482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爽貓熊與苦力黑熊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從炒飯賽到私房錢,看史上最揮霍預算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台美FTA 謀定而後動
民意論壇 解讀和戰天平/軍事威脅下的台灣百姓
解讀和戰天平/區隔政權 爭取人民交流
解讀和戰天平/民心趨近 陰霾終將消散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師法自然 知易行難?
趙春山/大小氣候變動中的兩岸關係--解讀聯合報2020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
候用校長當司機 上梁不正…
師者父母心 頑石會點頭
代理、鐘點…教師節快樂?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爽貓熊與苦力黑熊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台北地下街一幅台鐵廣告「熊熊上河圖」昨日引發熱議。在這幅仿《清明上河圖》的作品中,黑熊在船上賣力划槳,反觀貓熊,則在閒逛遊樂。民進黨北市議員陳怡君不滿地說,此圖將台灣黑熊比喻為「服侍」中國貓熊的「苦力」,有極強的針對性,令人不舒服。

一幅以動物為主的趣味廣告,竟會引發國人「被矮化」的聯想,也真是匪夷所思。這幅廣告已存在多時,平日地下街人來人往,兩年來也沒有人注意到它有何不妥。但最近兩岸不太太平,突然「熊熊」就產生了認同問題,就被賦與「歧視」之解,然後「不酥胡」的感覺就上來了。議員一譴責,台鐵豈敢怠慢,連忙聲稱會將圖撤下。

真要這麼敏感的話,玻璃心是碎不完的。創作者都說了,原本的構想是要全部用貓熊來代替人,後來覺得應加入「台灣元素」,所以有了黑熊;又為了表示歡迎外來觀光客,又加了棕熊和北極熊。熊來熊往的大圖中,僅那麼一艘船出現爽貓熊和搖槳黑熊的對照,就被傳成台灣黑熊服侍中國貓熊的不平等現象。真的是:一涉政治,就惡意講不完。

曾幾何時,台灣人這麼認同黑熊了?在山林裡,被獵殺、設陷、斷掌的黑熊何其多,那些對貓熊感到「不酥胡」的民眾,先問問自己是否知道台灣還剩幾隻黑熊吧!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從炒飯賽到私房錢,看史上最揮霍預算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目前有三大類預算在立法院審查,一是產業紓困3.0計畫,二是前瞻計畫後續四年經費,三是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三者加總高達二﹒八八兆元。審理如此龐大預算是艱鉅的工程,立委必須具有清晰的腦才能推動建設,又防杜浪費。透過近日的立委質詢,人們已可一窺蔡政府浮編名目、濫用公帑的本事,這些預算之揮霍無度堪稱史上之最。

舉例而言,國民黨立委吳怡玎發現,紓困3.0預算中有農委會編列的七七六萬元經費,要用於舉辦「全國炒飯大賽」。她質疑,炒飯比賽原編列在例行的「年度預算」項下,如今卻改編到「紓困特別預算」中,根本是濫竽充數。農委會去年即辦過全國炒飯比賽,當時尚無疫情,用的自然是年度預算;這類例常活動為何要進到紓困預算來爭搶資源,又有何紓困的迫切性?

不僅如此,除了炒飯比賽,農委會編列的紓困預算還包括到香港舉辦特賣會,以及到日本推銷台灣水果。事實上,行銷推廣原是政府例行業務,如何扯上紓困?何況,疫情期間各國邊境管制十分嚴密,農委會怎麼可能派人到香港、日本推廣農產?說穿了,炒飯比賽及海外行銷利用紓困名義編列特別預算,是農委會習慣性的「不誠實」,就跟主委陳吉仲處理美豬一樣本末倒置又便宜行事,見洞就鑽。

農委會竟連炒飯比賽經費都敢堂皇假「紓困」之名,那麼蘇貞昌在紓困預算中編列的「私房錢」,膽子顯然就更大,胃口也更寬了。立委賴世葆發現,紓困特別預算中有一筆五二﹒八億元經費,完全未載明預算科目,等於是編給蘇貞昌的「公務私房錢」。當下,主計長朱澤民還酸他「看錯行、弄錯數字」;但最後,衛福部坦承確實編了這筆經費,要供蘇揆「統籌運用」。以蘇貞昌一向行事依藍綠分大小眼,有如此豐厚的「私房錢」,豈非更滋長行政不中立?

對於緊急事項之支應,各級政府本來就設有第一預備金和第二預備金,以備不時之需。那麼,紓困特別預算為何還要另設科目不明的「私房錢」,供閣揆私下運用?再說,紓困特別預算必須以舉債方式籌款,名目不詳的計畫豈能納入其中?尤其弔詭的是,當初蔡政府編列新冠疫情紓困計畫,以為僅此一回,誰知全球疫情沒完沒了,必須一再追加補貼救濟,規模已累增到超乎想像的地步。儘管蔡政府用「3.0」之名來美化紓困,彷彿計畫不斷「進化」;事實上,這是政府錢坑的「無止境化」。

且看,紓困3.0總計編列了二一○○億元,其中用於「回補」的金額,竟高達一二三五億元。換句話說,預算都還沒通過,錢已用掉了六成,更別提其中夾藏了多少諸如全國炒飯比賽、香港特賣會、院長私房錢之類的名不正、言不順項目。更可議的是,「炒飯比賽」的前身為「碗粿比賽」,農委會一直採取限制性招標,皆由同一家公司得標;而這家行銷公司則是在蔡英文二○一六年當選總統之次日成立,其利益輸送之嫌撇得清嗎?

年度例行的炒飯比賽突然改為紓困預算支應,乃至閣揆擁有五十多億元的紓困私房錢,占總預算的比例也許不大,卻暴露了蘇內閣獨斷獨行、予取予求的濫權作風。尤其可議的是,去年底蔡總統才自詡是「最重視財政紀律」的政府,號稱「廿二年來首度達成預算平衡」;不旋踵,如今政府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已高達六兆多元,成為史上之最。任憑蔡政府如此揮霍下去,才真是債留子孫。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台美FTA 謀定而後動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政府高度期待的台美經濟與商業對話,在國內引發不同的解讀,甚至還需事後由經濟部長召開記者會說明。無論此對話是台美貿易協定的前奏曲,還是美國只是虛晃一招,但台灣未來必須先弄清楚美國如何啟動貿易協定談判?可能要求的重點為何?以及未來可能談判機制,才是務實之道。

美國川普上任後,捨多邊改採雙邊模式,要求與墨西哥、加拿大及韓國,就原先已經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FTA)進行修正談判,另外分別與日本、英國及肯亞展開新的貿易協定談判。無論是何種態樣,共同程序是行政部門必須根據2015年版的貿易授權法(The Trade Priorities and Accountability Act,TPA),在啟動協定談判90天前,正式通知國會。貿易授權法顧名思義,是美國國會授權政府進行貿易協定談判,所以未來台美貿易協定也要經過相同的立法程序。距離美國總統大選已不到二個月,所以在大選前當然不可能進入實質談判階段;目前民調落後的川普總統也不可能在選前通知國會,將在90天後可能由新政府啟動台美貿易協定談判。

貿易授權法會詳細列出美國對外談判目的,並據此列出未來貿易協定必須涵蓋的項目以確保美國利益,這些項目可以視為核心部分,未來各貿易協定上可以有程度差別,但缺一不可。另外只要雙方同意,也可以再增加其他的談判項目。

美國對於貿易協定要求標準高,以最新公布啟動的日本、英國及肯亞貿易協定談判列示的項目,相似性極高,未來台美貿易協定也可能會以此為藍本。除了包括傳統貨品及服務業市場開放、嚴格的原產地認定、非關稅貿易障礙消除、貿易便捷化措施、政府採購、對國營事業規範,以及政府行政監理措施的透明化;對於新興的數位貿易,也要求納入不少規範。另外不屬於世界貿易組織(WTO)範圍的勞工、環保、匯率、競爭政策,以及反貪汙等議題,也在協定範圍內。

基本上,美國要求工業產品全面零關稅的市場進入條件,就連對開發中國家肯亞也不例外;所以未來工業部門要有全面零關稅的準備,不太可能保留排除開放項目。美國對於農業要求雖低於工業,但也必須大幅削減或免除關稅,確保全面市場進入條件。美國在服務業要求開放水準也不低,更點名多數國家保護程度較高的電信及金融服務業,必須列入優先項目。

另外,對美國貿易順差較大的國家例如日本,美國也會直接要求對方必須降低關稅開放市場,有效解決貿易失衡問題。而在美中貿易戰的轉單效應下,近年來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大增,未來也有可能被美方要求改善。

美國對原產地規定更為嚴格。因為一般貿易協定是希望藉由原產地來強化區內分工,減少對區域外的依賴;但是美國卻要求以美國為重心,盡量在美國生產,此種由區域內生產轉為美國製造,已成為美國貿易協定的一大特色。

根據以往與美國談判經驗,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可做為未來貿易協定談判平台。TIFA是美國對外擴展經貿關係、解決與貿易夥伴貿易問題的重要機制,也是美台雙方目前最重要的高層諮商管道,由1994年至2016年總共召開十屆。台灣申請加入WTO與美進行雙邊諮商,即是透過TIFA平台與美談判,TIFA對台灣順利加入WTO,具有關鍵作用,未來TIFA仍然可以扮演同樣角色;不過未來只要雙方同意,也可以透過其他談判平台。但是無論是透過何種途徑,美國要求的項目不會少,標準不會降,立埸不會變,態度不會軟,台灣一定要做足準備,才能有實力與美國斡旋。

   
民意論壇
解讀和戰天平/軍事威脅下的台灣百姓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聯合報

總統大選已經結束超過半年,歷經習五條、香港送中及新冠肺炎,台灣的選民對於中國的態度是否有明顯的變動?如果將時間軸線拉長,「兩岸和戰天平民調」由二○一○年開始進行到現在,老百姓的看法有怎麼樣的趨勢?或者是說,在蔡英文的民進黨政府與馬英九的國民黨政府之下,人民的感受真的有所不同?

就官方互動的層面而言,在馬政府的時候是外交的緊張高於軍事、經貿及政府競爭,可見即使政府之間的關係稍有舒緩,外交場域的競逐是毫不放鬆。

相對之下,自從蔡英文政府上台,除了經貿關係,其他面向都是逐年攀升;此外,不只軍事及政府關係緊追外交競爭,今年首度過半的人認為雙方在這三個面向都呈現緊張或競爭。

台、中關係趨近緊張的歸因,細看交叉分析,過去十年來,有兩成到三成的選民認為,導致台灣與中國緊張的因素是台灣獨立。今年,台獨因素仍然是懷璧其罪,儘管如此,卻由三成腰斬為一成五,不免令人納悶,到底是被哪些因素取代了?

香港送中及台灣大選的短期效果歸零,民進黨執政及其中國政策的因素加起來就超過兩成,而中國不放棄統一的因素也直逼一成,忽然蹦出來的則是美國與中國的角力,及民進黨的親美反中政策等因素,相加也有一成五。然而,滿意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人首度超過不滿意者,而且將近過半,與前面的焦慮似有矛盾。

緊張歸緊張,台灣人對於中國國力越來越強一向不擔心,倒是唱衰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者首度壓過看好者。台灣人儘管對於中國人的印象大有改善,對於中國共產黨政府專制霸道的厭惡居高不下,難怪支持統一的人降到一成,是最近十年來的最低。相對地,雖然認為兩岸有可能爆發戰爭者稍有增加,明白表態支持獨立者竟然高達三分之一,這是歷年最高的紀錄。

韓國瑜大選挫敗、加上罷免失利,國民黨倉皇失策,內部無暇顧及中國,尚未提出足以取代「九二共識」的觀點。在中國方面,習近平的權力鞏固並不順遂,連「一國兩制」的樣板香港都焦頭爛額,共機匪艦繞台神經戰,除了滿足安撫解放軍的奶嘴效應,不只是幫忙小英連任,也催化了台灣人支持獨立的勇氣。

最大的變數是美國的總統大選,川普除了跟中國發動經貿大戰,當然也要適時對台灣釋出利多長紅的善意。話又說回來,選前畫大餅、話山水是一回事,選後往往又是另一回事,這是國際外交的常識。既然中國是台灣最大的敵人,敵人的敵人當然是可以合作的對手,問題是要付出什麼代價。

民眾的忐忑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台灣人在勇敢抗拒中國打壓之際,沒有必要對美國的無理要求卑躬屈膝。升斗小民無法理解的是,蠻橫無理的中國可以不准進口含瘦肉精的豬肉,連台灣的豬隻都不能飼瘦肉精,美國老大哥為何苦苦相逼?果真國民健康可以交換國家安全,至少對內要交代清楚。

中國的威脅是台灣生存所必須面對的常數,弔詭的是,美國反而成為我們必須調適的變數,包括總統大選、朝野競爭及其生產要素的流動性,領導者不能聽任予取予求。萬一美國只是在跟中國玩黑白郎君,我們的國家利益何在?

   
解讀和戰天平/區隔政權 爭取人民交流
張五岳/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聯合報

二○二○年兩岸和戰天平調查,從政治、軍事、外交、經貿及社會五大面向評估,相較於過去十年調查,可發現台灣民眾認為兩岸政府的敵對、軍事的緊繃,乃至兩岸爆發戰爭的可能性都創下歷史新高。顯示民眾對於兩岸的政治對抗與軍事緊繃感到憂慮。

如果進一步細分,今年的調查也顯示在統獨議題上,主張獨立者創下三成五(其中急獨者占二成一)歷史新高,主張統一者僅一成多則是歷史新低。此外,台灣民眾對於大陸政府負面印象高達六成六也創下歷史新高。針對大陸是否未來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首度跌破五成,僅有四成五認為可能,創下歷史新低,而認為不可能者有四成六則是歷史新高,也是首度超過認為不可能者。

相較於兩岸政治與軍事緊繃對立創下歷史新高,今年的調查仍然有讓人對兩岸關係寄予希望之處,那就是兩岸在經濟與社會這兩大層面,雖屬低迷但仍然尚稱穩定。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調查台灣民眾對於大陸民眾印象友好程度高達六成也創下歷史新高,原本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印象負面的首要原因為「水準低、不文明、粗俗」,也由最高的二成九降到今年的一成二歷史新低。

由於影響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認知的內外因素甚多,吾人認為相較於往年,今年由於一月十一日台灣大選,蔡總統創下高票連任與民進黨再度完全執政;隨即大陸爆發新冠肺炎更加速兩岸的政治對立,也促使兩岸民眾各項交流全面受阻。加上北京全國人大完成香港國安法的立法與立法後港府雷厲風行緝捕。乃至美國總統大選現任川普總統在民調一路落後中,大打抗中牌,並將台灣作為美國抗中的戰術籌碼,希望藉此爭取十一月三日的勝選。這些重要的因素不僅對兩岸關係產生直接的影響,也對今後的兩岸關係投入不同變數。

是以,面對上述的諸多嚴峻挑戰,如何繼續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基本格局不至於生變,未雨綢繆做好一切危機管控,並有效防範兩岸關係因為意外與誤判而生變,乃至避免雙方敵意螺旋加深而由量變產生質變,凡此乃是兩岸執政者與各界亟需務實面對與思索的重要課題。

面對美中台三方互動的戰略與策略的若干轉變,我們認為親美友日固然是歷史難得機遇,但穩中和陸避免誤判與防範意外的避險更是要務。兩岸政治與軍事可以容或緊繃,但兩岸人民絕不能日益對抗與仇恨,試想台灣面對占有全球五分之一的大陸民眾存有敵意與仇恨,如何能確保和平與利益?以美國國力之大,美國的對中政策都將中共政權與大陸人區隔對待,中共對台政策更是明確將我政府與人民區隔對待,並採取截然不同軟硬策略。因此,我方對大陸政策上也應該將中共政權與中國人民在政策上做適度的區隔對待,並積極爭取人民善意交流,積極爭取陸生、陸配、陸客與大陸民眾對台灣的正面看法,對兩岸和平發展的共同利益,方是正道。

   
解讀和戰天平/民心趨近 陰霾終將消散
張國良/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全/聯合報

看到持續十年之久的「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之最新結果,原本內心抱著一線希望,即在新的十年開始之際,局勢或將逐步向好,可資料顯示,兩岸關係的現狀依然嚴峻。

一、局勢全面趨緊

就社會、經貿、政治、軍事、外交五大領域的情況而言,與去年相比,分值全面升高,雖然幅度不算很大(○點一—○點四分),但需要指出,與歷年大多數時候有升有降的情形不同,今年的特點是,五大領域只升不降,尤其應當重視的是,軍事領域增幅最大(○點四分),從六點九分升至七點三分,而且,這樣一來,就首次從「和緩」(五—六分)狀態進入了「緊張或競爭」(七—十分)狀態,也就是說,量變促成了質變。

與十年前相比,又如何呢?不得不說,令人扼腕—五大領域的分值也是全面升高,增幅由○點六分至二點一分不等。

事實上,九十九(二○一○)年資料表明,當年五大領域的分值都處於「和緩」(五—六分)狀態,社會最低(五點一分),政治次低(五點二分),後來社會(二○一一年)、經貿(二○一三年)、外交(二○一三年)領域甚至一度降至「友善或互利」(一—四分)狀態,而今除社會(五點七分)、經貿(六點四分)尚處「和緩」狀態,政治(七點三分)、軍事(七點三分)、外交(七點五分)皆處「緊張或競爭」狀態。

與此關聯,對戰爭的疑慮也增大了,對兩岸開戰可能性的估計,創了歷史新高,從九十九(二○一○)年的三點二分、去年的三點六分,躍升至今年的四點二分。

在此背景下,台灣民眾赴大陸發展(工作、創業、讀書、定居)的意願,也隨之下降,與十年前相比,降幅由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九不等。

二、民心顯著趨近

局勢何以如此?調查顯示,除島內政治生態的作用外,還有一些來自外部的因素,尤其是中美之間的角力競爭。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台灣民眾對大陸人民的印象明顯改善,幾乎是所有資料中唯一的亮點—今年給出「好」的人數比率首次達到百分之六十,比去年的百分之五十三和九十九(二○一○)年的百分之三十八,分別高出七和二十二個百分點;與此對照,今年給出「不好」的人首次降至百分之二十五,比去年的百分之三十六和九十九(二○一○)年的百分之四十七,分別低了十一個和二十二個百分點。

這可以說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因為,一個群體中,六成人具有好感,就意味著形成了多數,同時,僅有二成半人不具好感,則成為了少數。

由於缺少大陸民眾的對應資料,這只是台灣一方的資料,儘管如此,從常識的角度,當可推測,這並非一廂情願,而是雙方多年互動(包括互相了解的加深、大陸民眾素質的提升等)的結果,或許可以說,這是兩岸交流至今的最大碩果,也是未來兩岸關係由緊轉緩,乃至攜手並肩,走向永久和平、共同繁榮的根本希望所在。

總之,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相信在民心的陽光照耀下,局勢的陰霾終將消散,讓我們一起為之而努力吧!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師法自然 知易行難?
郭瓊瑩/聯合報

教師節到了,除了師鐸獎外,似乎國人對此節日之意義已不太在乎了。曾經問學生除了體制上之老師外,碰到問題時找誰解惑?多數答案居然是「Google」,看來機器快取代有生命的「老師」了。

當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得以當楷模者與年齡、職業均無關。又因制度關係,凡要取得「師」之資格者,如「醫師」、「律師」、「會計師」、「建築師」……均要透過考試認證方能取得資格,這些均有一定的專業與技術。無形間也形塑成一種專業之特權與排他性,亦即未有認證資格者即無法定身分,「教師」亦然。認證、升等均需要論文與績效點數,惟最重要的核心宗旨—傳道、授業、解惑之使命與品格似乎已難以量化了。

而就社會體制與公共政策面,亦同樣落入一種迷失—「官大學問大」,愈是位高權重者愈忘了自己也有不懂的地方,「不恥下問」何其難!也因此許多決策短視近利。天體運行之規律,山川土地之變遷,蟲鳴鳥叫之聲息……難以被為政者關注到,更難以「貨幣化」其價值。

明知大自然之力量無窮與無常,而「人定勝天」之意識獨占了決策取向,河川截彎取直、填海造陸、以攔砂壩來抑制土石流……下游丟下愈多消波塊,因上游沙源不足,沙丘流失、海岸後退、防風林弱化甚而消失……。而投擲下的巨額公共建設費均是納稅者的血汗錢,經常瞬間為大海吞噬無蹤。

我們以為得以「治」山「防」洪,因此拚命以工程建設治之,「山」如何被「治」?「水」如何被「防」?山林永續仰賴生態系平衡,不順其能量流法則,以工程思維來治理此經數百萬年地殼運動形成的「山」,就自然史來看只是治標而已。大禹治水已教導我們是「疏導」而非「防堵」,惟四千多年後我們依然相信可以把社子島填土築堤,創造更高經濟價值,卻忘了問蒼天可否破堤還河?而與水共生之生活形態更期待決策者不恥下問「專家」,以智慧開創另類宜居樂園。此並非不可為,只是決策圈太窄了。

民以食為天,在承平年代「食」不是問題,而遇到病毒大流行、鎖國封城後,可曾思量過糧食安全呢?我們的糧食自給率約卅%,但農地不斷釋出重劃成不可耕地,卻又未思及在地生產新農業之未來。國土不留白、城市不留白,連我們的生活與思緒也不留白……

當面對這一切未知正常化(New Abnormal)後,如何再深切省思向大自然學習?

(作者為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

   
趙春山/大小氣候變動中的兩岸關係--解讀聯合報2020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
趙春山/聯合報

兩岸關係一直受到台灣內外環境變化的影響,而今年的變化最具戲劇性。先從台灣外部的「大氣候」來看,美國總統川普競選連任陷入苦戰。川普為勝選大玩「反中牌」,不僅因此升高中美戰略競爭,並連帶牽動台美和兩岸關係。

在中國大陸,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十三五規畫」的「收官」之年;中共能否打贏這場「脫貧攻堅」之戰,迄今難下定論。影響所及,習近平不會和川普攤牌,但也不會在「台灣問題」上讓步。

再談台灣內部的「小氣候」。民進黨因香港反送中運動「撿到槍」,成功操弄「抗中」贏得今年的「二合一」選舉。蔡政府控制疫情得宜,其執政權力並未遭到在野黨的有力挑戰。我想蔡會繼續以「聯美抗中」和不挑釁、不冒進的立場,來維持她眼中的兩岸現狀。

了解上述大小氣候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解讀聯合報這次調查所反映的下列台灣民意走向:

第一,民眾認為外交關係,仍是兩岸最為競爭對立的領域。這代表民眾對拓展國際活動空間的需求,沒有改變;對中共的外交打壓,則心存惡感。

第二,民眾雖認為「台獨」仍是導致兩岸緊張的第一排序,但其破壞性已較去年大幅降低;相較之下,認為民進黨執政可能起的消極作用,卻較去年升高。這意味著民眾理解政府不會跨越這條紅線,但仍怕民進黨「走偏鋒」。

第三,在民眾看來,兩岸官方和兩岸軍事的競爭,才是造成兩岸緊張的主要原因。因為調查結果,認為這兩項因素處於緊張狀態的比率,都創了歷次新高。

民眾的感受容易理解,由於兩岸缺乏溝通管道,所見所聞都是雙方隔空叫陣的場面;此外,「武統論」近期甚囂塵上,共軍的對台威嚇也幾呈「常態化」。民眾雖認兩岸開戰的可能性不大,但憂心戰爭爆發的比率,卻較去年增高。

第四,「永遠維持現狀」仍是台灣民意主流,但主張「急獨」和「緩獨」者的比率日增,已大幅超過主張「緩統」和「急統」者的比率。這應該和民進黨執政下的「獨化」教育有關,但不排除對岸「反獨促統」起了「反作用」。

第五,民眾願赴大陸就業、創業和就學的人數,都出現了降幅。我想這應歸咎於兩岸氣氛不好,而兩岸執政當局對兩岸交流採取的抑制政策,也影響台灣民眾西進的意願。

第六,台灣民眾今年對大陸民眾的好評,以及對大陸政府的負評,都是創歷年調查新高,顯示民眾對「中國」和「中共」是採「區別對待」的立場。

民調顯示,蔡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已獲得民意高度肯定,滿意度為歷次調查最高。我認為原因如下:一是她的兩岸政策,符合目前台灣多數的民之所欲;二是民眾相信支持蔡政府的美國,有足夠的能力和意願,保障台灣的安全;三是中共連串對台「文攻武嚇」,已引起不少台灣民眾的反感;四是在野黨在大陸政策方面,未能提出具體有力的訴求,吸引人民有其他更佳的選擇。

最後,我還是要提醒執政者:「民意如流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兩岸大小氣候無常,民心是有可能隨之改變的。

(作者為淡江大學大陸所榮譽教授)

   
候用校長當司機 上梁不正…
李方遠/教(台南市)/聯合報

桃園市教育局長被議員踢爆安排候用校長當司機,而局長面對議員質詢竟回覆:「由於局長司機懸缺,不利於工作推動,故調用公務同仁支援」,並直言其他六都也都這樣做。身為基層國中教師,看到身為大家長的教育局長,帶頭做最壞示範,大材小用,讓校長當局長司機跑行程,心裡有幾句話,不吐不快。

筆者服役期間,曾經到某連隊支援,某日颱風天過後,連隊接到指示要將某區域的落葉殘枝打掃乾淨,帶隊官是陸軍官校正期生畢業的排長,與筆者甚有話聊。他語重心長地說,我領國家的錢,接受了四年的正期生軍事教育,現在卻在這裡做只要國小畢業就能做的清潔工作,感覺很對不起國家的栽培;但連隊人手不足,我也只能跟著一起下來掃,反正錢照領,上面的人要做這種蠢事,我也沒辦法。

類比這次的局長司機事件,局長司機短時間內的懸缺問題沒有辦法解決,局長思考的問題點是只要有人可以當司機就好,所以把歪腦筋動到了候用校長身上,而身為候用校長,一定也知道這樣是大材小用,面對長官的要求,最安全的做法是照辦,反正錢照領,何必跟體制衝撞呢?

弔詭的是,上面的長官、校長,嘴巴講的是一套道理,他們總是教育我們,遇到不合理的體制,要學會挑戰權威,這樣的社會才會進步,要以身作則,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結果呢?甘願為局長開車的校長,以後當了校長,是不是也會比照辦理,要老師充當校長司機?而甘願充當校長司機的老師,是不是也只會出一張嘴,什麼都要學生幫老師跑腿?這就是一個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概念。不要說這種事不會發生在學校,筆者就碰過前校長去醫院看病,要主任開車載他去,而這位主任就真的請假外出,丟著全校學生不管,只為了拍校長馬屁,載校長去醫院看病。

犯錯了不可恥,可恥的是犯錯了卻不認錯,咱們的桃園市教育局長,選擇拖其他縣市下水,直言六都也都這樣做。我相信這不是常態,絕大部分的局長、校長、老師,都是兢兢業業戮力從公,這樣的人當教育局長是否適格?答案不言可喻。

   
師者父母心 頑石會點頭
陳招池/資深教育工作者(苗縣頭份/聯合報

教師節的前夕,有位耕耘偏鄉教育有成的沈校長,貼了一篇校園溫馨故事,大意是說,他看到尿濕褲子的小一新生,縮著身子躲在角落哭喪著臉,他故作輕鬆狀,和藹地跟他說:「校長小時候也常尿濕褲子,沒關係,我有很多褲子好換,我幫你換掉,擦擦屁股就沒事了。」一句溫暖的關懷,一個貼心的動作,化解了孩子穿幫的恐懼。

心裡油然升起一股暖流,我立刻按個讚,並留言說:「好暖心的校長,這件事將成為孩子一輩子最美的回憶,但願全天下的老師都能像您一樣擁有一顆父母心。」他回應道:「我們是孩子心中的巨人,生命中有機會成為這樣的角色,當發揮所能。」據聞這位校長兒時�十|失恃,投依叔叔,在成長的過程中,他有可能成為社會遺棄的邊緣人,但卻成為教育界中的人上人,因此,他特別感念老師盡心盡力的栽培,才有今日的成就,故常以「師者,父母心!」來自勉。

最近參加社區廣場舞,遇到一個年輕女孩來相認,她有一個很不乖的弟弟,他們都是從我主持的學校畢業。對於她,我一點印象都沒有,倒是她的弟弟,可說是我遇到最難管教的學生,軟硬不吃,桀驁不遜。

我看柔弱的班導招架不住,親自跳下來輔導,也乏善可陳;因涉及校外不良分子,不得已請警力介入,以收遏止之效;其實,我心裡很忐忑,這舉動會戕害孩子心靈?幸好,天助我也,接案的是一位暖心林警員,他把這位學生當自己的孩子,假日帶回家去照顧而順利畢業。他畢業後,老師替他申請慈暉學校住校就讀,每個周末開車去接送他回家;對於一個家庭失能的孩子,老師和警察形同他的再造父母,我們也都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這次巧遇他姊姊,得到的是頑石並沒有點頭,因累犯被送到少年感化院,我不禁打了個寒顫;不過,姊姊告訴我說:「我每次去探監,他都會提到老師的名字。」又讓我精神一振,縱使再壞,老師仍是他心中的一盞明燈。

   
代理、鐘點…教師節快樂?
鐘重發/退休教師(彰縣北斗)/聯合報

教師節快樂。還記得有教師節的大概只有老師本身了;沒有放假,誰會去留意教師節竟然就在今天。當老師們在自歎不受政府與家長尊重時,別忘了還有一群和老師幾乎做著同樣工作,卻過著「吃不飽、餓不死、拿不起、放不下」的代理老師和鐘點教師。

政府為節省財政支出,教師員額有缺時不招考補實,而是以招募代理者充任。補實一個正職教師大概可以聘任兩個半的代理老師;一個每周授課廿節的正職科任教師,約可改發給八十節課的鐘點教師。很多縣市都和彰化縣一樣快十年沒有開辦教師甄試,以代理與鐘點教師充任就是為了省錢。

代理老師不只要和正職教師做同樣的工作,甚至要撿人家不願的組長、班級和科目,黑臉的生教、斷頭的班級、難混的科目,來應徵工作的人能有選擇與拒絕的權利和膽量嗎?近來年要兼任行政職的代理老師越來越多,鐘點教師也越偏在高年級與美術、音樂的專業課程。

全國SUPER教師在今年首次頒發特別獎給代理教師陳盈利,相信這不只是對陳老師個人教學和帶學生的肯定,更是對代理教師在等待考上稀少教師職缺時的肯定與鼓勵。許多代理教師無法通過甄選,不是教學能力或熱誠不夠,實在是政府為了省錢而釋出少之又少的名額,這也是代理和鐘點老師的無奈。

認真教師的工作多且重,選擇擔任教職的人大多不只為了教師這份薪水,更是喜看孩子有所成長,不然每天處理一□孩子狗屁倒灶的事怎麼會開心呢?

教師節快樂,所有人該給老師們正面的肯定。教師節快樂,所有人更該給這些未收到教師薪津與福利保障卻仍樂當教師的代理和鐘點教師們更高肯定,老師您辛苦了!

   
李開復:AI 的抗疫成績 B-
李開復把 AI 在疫情中的貢獻給一個 B-,記者問他為什麼給這麼低的分數,他說 B- 已經比及格好多了,當然不夠理想,因為 AI 與流行病有本質上的差距。不過 AI 在疫情中也的確發揮了一些正面的功效,所以給一個 B-。

卸除心防 從轉化煩惱開始
如果想要讓自己生活在平安、愉快的環境裡,就要轉化心中的五種煩惱心,多和外界接觸,廣結善緣;人際互動間只要懂得尊重別人,並付出關懷、諒解和慈悲,自己的心防就不會太過嚴備,如此就能與人建立起真誠的友誼。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