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央銀行持續推動央行數位貨幣試驗計畫,今年9月底進入第二階段「通用型央行數位貨幣CBDC試驗計畫」,並視試驗情形與國際發展滾動式檢討期程。
央行在第一階段「批發型CBDC可行性技術研究」發現,以完全(或高度)去中心化DLT(分散式帳本)建構的批發型CBDC平台,其效能並未明顯優於現行中心化系統,主要是因金融交易有隱私保護的需求,而影響其運作效能。
在瞭解DLT潛力及問題後,央行將進行第二階段「通用型CBDC試驗計畫」。考量國際上尚無符合零售支付市場高頻交易需求之CBDC平台實例,再加上隱私保護的考量,未來在設計上可能以中心化系統為基礎、部分功能(例如交易資料儲存等)結合DLT的規劃,可能是較符合通用型CBDC需求的技術研究與發展方向。
未來的CBDC要能同時實現現金的普及性及電子支付的便利性,「通用型CBDC試驗計畫」亦以此作為研究的方向,在設計上希望能保有現金的優點,並善用數位科技,盡可能地符合現在及未來支付市場的需求。央行指出,本試驗計畫預計於今年9月底啟動,期程預定為兩年,並將視實際試驗情形及國際間CBDC發展趨勢,滾動式檢討期程的調整。
央行強調,邁向數位時代,支付服務已不再只由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提供,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加入,以及支付科技的創新與貨幣型態可能的改變等,均使支付市場的發展更為多元、競爭。
然而,在愈來愈錯綜複雜的市場分工與組成結構中,最終要能形成安全、效率的支付生態體系,並且營造出適合創新的環境,維持市場競爭的效率,則央行所扮演的角色與提供的貨幣信任基礎將是其中的關鍵。
央行在報告中指出,貨幣的外在形式或有不同,卻都根植於央行提供的信任基礎上。
現代支付系統的運作,是以具法償效力的中央銀行貨幣為基礎,支撐著商業銀行貨幣、電子貨幣等其他支付工具。
換言之,貨幣的外在形式或有不同,然而,貨幣制度與支付系統均建立在對通貨的信任基礎上,而唯有央行可以確保其信任。
另外,央行作為支付基礎設施的營運者、促進支付市場健全的推動者及監管者,提供支付系統發展的堅實基礎,在維護大眾對貨幣信任的同時,也支持民間部門創新;央行亦站在科技創新的前端,積極研究央行數位貨幣(CBDC)作為未來的新支付工具,以因應數位時代的未來趨勢。
國際間CBDC研究的各種技術與架構,均未改變貨幣須具備信任的本質。
國際間央行對CBDC的態度已轉趨正面,正逐步提升CBDC研究的量能,研究CBDC各種可能的技術與架構。然而,CBDC無論是採用中心化或去中心化技術、以雙層式或更複雜的架構運作,只是外在形式的改變,均未改變貨幣須具備信任的本質。
CBDC如運用DLT(分散式帳本),其作用也是在提高系統強韌性,透過新技術強化系統安全,來進一步加深大眾對於貨幣的信任,並非以DLT取代貨幣的信任基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